红楼襄王 第253章

作者:飞花逐叶

  言即于此,邓安自觉目的已实现,便起身说道:“姑娘若有所需,可像外头当值内使明言,他们会帮姑娘办妥!”

  这其实不需要邓安多说,近段时间可卿等人的衣食,都是这些人在负责照料。

  邓安离开之后,可卿心情却再难平静下来。

  上次在皇宫里鼓足了勇气,想把自己交给朱景洪却被宝钗打断,如今又要经历这种事她自然紧张。

  “姑娘,你怎么了?”

  没理会这俩人的好奇,可卿说道:“把这里外好生收拾一番,再把床铺换成新的!”

  “姑娘,床铺是昨日才换的!”

  被可卿盯得发毛,瑞珠立马点头应是,拉着宝珠便忙碌去了。

  在可卿收拾屋子准备迎客时,此刻荣国府也来了位不速之客。

  早周瑞家的引领下,刘姥姥和板儿被带到了王熙凤院中,此刻正极端局促坐在榻上。

  倒是板儿初生牛犊不怕虎,此刻在屋子里东瞧瞧西望望,招来刘姥姥连连呵斥。

  大概坐了十几分钟,外面逐渐传来动静,刘姥姥才把板儿拘在身边。

  几息之后,周瑞家的进了屋子,还向刘姥姥招了招手。

  刘姥姥一行被引进了一处偏厅,此刻王熙凤身着光鲜坐在榻上,正跟面前的平儿说事。

  “二爷今天又没回来?”

  平儿答道:“而小厮们说,今日十三爷要出宫,二爷和蓉爷一起护驾去了!”

  王熙凤不由失笑道:“他一个候补龙禁卫,连宫里都进不去,护的哪门子的驾!”

  “再说蓉儿吧,他爹差点儿被十三爷打死了,他还上赶着给人护驾,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现实却是就这么荒诞,平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对了,那个刘姥姥怎么还没来?”

  听到这话,门口周瑞家的方才上前,极为小心禀告道:“回二奶奶,人就在门外呢!”

  “这刘姥姥乃是府上旧识,太太以往是常会的,只是今日薛家姨妈来了,故而无暇相见……便让我引到二奶奶处!”

  “姑妈来了?”

  王熙凤刚从邢夫人处离开,还真不知道自己姑姑到了府上。

  虽有心前去相见,但想到那个刘姥姥在,也只能先见见这位“故旧”。

  “先把刘姥姥请进来吧!”

第374章 再至襄王府

  【章末有图片彩蛋,襄王府的平面图!】

  薛姨妈到贾家,自然是受宝钗所托,来请亲姐王夫人帮忙。

  此刻寒暄已毕,薛姨妈沉默几息后,方才看向亲姐道:“太太可知,前些日子礼部颁了令,要在京畿和周边府县采选王妃!”

  听到这话,王夫人便感到奇怪,此事跟你家有何关系。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端起茶杯,薛姨妈品下一口,接着说道:“我家宝钗已是将笄之年,我有意送她参选王妃!”

  听到这话,王夫人格外的惊讶,连手中念动不停的佛珠都放下了。

  她几乎以为自己听错,自己那外甥女竟然要去选王妃,她不是已经是公主侍读了吗?

  想起这丫头拒绝和宝玉订亲,王夫人就全明白过来了,原来是人家根本没看上自己儿子。

  自己女儿是堂堂太子妃,自己儿子是未来的国舅爷,她薛家凭什么看不起?

  想到了这里,王夫人就怒火中烧,可面子上还是保持了平静。

  “宝钗要选王妃,只怕……不太和规矩!”王夫人慢悠悠说道。

  “为何?”

  王夫人看向自家妹妹,徐徐说道:“我那妹夫早逝,她年少失怙……非有福之人,如何能进皇家门楣!”

  一句话,直接就把薛姨妈噎住,同时点到了她的痛点。

  “话是这么说,可是……”

  “妹妹啊,宝钗年纪小糊涂,难道你也昏了头?”

  摆出长姐的架势,王夫人接着教训道:“宝钗也是,进了宫和公主在一起沾了贵气,便以为自己也跟着登天了!”

  “说到底,这所谓的皇家侍读,也不过是侍奉公主的奴婢而已!”

  要说王夫人是真的蠢,这件事不答应也就罢了,还非得当众贬低宝钗几句,一点儿没给自己妹妹留面子。

  此刻,薛姨妈也被勾出了怒火,可顾忌眼前人是太子妃的母亲,才必须强忍着不快。

  “这是我的意思,并非宝钗想要攀附,太太切莫怪罪了她!”

  本来王夫人很喜欢宝钗,可既然这丫头看不起自己儿子,此前有多喜欢现在就有多讨厌。

  最关键的是,她这番意气用事之言,还被厅内一帮丫头听见了,只顾自己爽完全没给妹妹留面子。

  薛姨妈表情极为难看,这地方她也待不下去了,于是便起身告辞道:“今日前来实在冒昧,府中还有些琐事未曾处置,只能先告辞了!”

  似乎感觉到自己说得过了些,王夫人又笑着起身道:“方才我心直口快了些,你也别往心里去……我也是为宝丫头好,她如今这情形去了选不上,又何苦沦为他人笑柄!”

  好家伙,这解释了比不解释还让人难堪。

  薛姨妈含蓄一笑,而后便带着几个丫头离开了。

  贾家此番不愿帮忙,虽让薛姨妈感到难堪,却也让她下定了决心,还是不让宝钗参选得好。

  诚如王夫人所说,若是参选而落选,反倒沦为他人笑柄。

  “今日之事,勿要外传,否则我绝不轻饶!”王夫人目光扫向房内几个丫头。

  今日虽伤了姐妹情谊,但也算为宝玉出了口恶气,在王夫人看来是值得的。

  大不了过段时日,她亲自去跟妹妹赔罪。

  但其实她自己也觉得,让宝钗不参选是对的,毕竟去了也是白去。

  “是!”婢女们答应下来。

  且说薛姨妈出了贾家,她和宝钗约好了下午对接消息,所以只能带着愤恨之心先回府。

  但在贾家的发生的事,虽有王夫人严令不许外传,可还是非常迅速高效的传了出去。

  时间来到中午,睿王朱景渊刚应酬完回府,就见陈芷喜上眉梢和婢女们嬉闹。

  见朱景渊回来了,婢女们才散到了一旁去,而陈芷也迎向了朱景渊。

  “可难得见伱如此高兴!”朱景渊惊讶道。

  二人一道往客厅走去,只听陈芷说道:“今天我听了个有趣的事!”

  “何事?”

  二人落座之后,陈芷仍忍不住笑意,说道:“我说真不明白,为何世上有这般蠢人!”

  “到底何事?”朱景渊越发的好奇。

  示意伺候的太监婢女下去,陈芷方才说道:“今天荣国府那边传来消息,说金陵薛家的太太前去拜访,想请……”

  睿王府本就在荣国府安了探子,在元春封妃后还增加了人手,其中王夫人是重点监视对象。

  只因这女人确实蠢,乃是贾家亦或者元春最大的破绽。

  把荣国府的事说讲了一遍,陈芷总结道:“你说说……太子的岳母怎能如此之蠢!”

  朱景渊点了点头,对此事却兴趣不大,毕竟这是别人的家事,摆到台面上也打击不到太子。

  更何况,此刻他更关心另一点。

  “你是说……父亲早逝的薛家女要选王妃?”

  “嗯!”

  端起茶杯,朱景渊沉声道:“那就让她选吧,能选上最好不过!”

  “啊?年少失怙之人,她怎么可能选得上!”陈芷直接泼冷水。

  吹了吹茶杯里的热气,朱景渊接着说道:“你不是说过……老十三爱极此女?”

  “嗯……这倒是不假!”陈芷点了点头。

  她没少往宫里去,这一点当然看得出来。

  “所以就让她选去吧,倒是若老十三犯浑,那可再好不过了!”朱景渊沉声道。

  想起这段日子,朱景洪又开始了大练兵,每日与各处将领来往不停,便让朱景渊生出了极大警惕。

  若非朱景洪平日表现确实混账,基本没有嗣位的可能,朱景渊都忍不住想收拾他了。

  如今,既得知朱景洪爱极宝钗,且这姑娘又想攀高枝选王妃,朱景渊正好可借此事试探朱景洪。

  宝钗参选前几关肯定能过,可最后终选皇帝要到到场,定不会让年少失怙者进门。

  若那时朱景洪还能犯浑,朱景渊就绝不会再怀疑他有野心。

  “老十三会为她犯浑?”陈芷有些不信。

  朱景渊徐徐道:“先把这步棋走出去,于咱们而言并无损失,到时看结果便是了!”

  “最好的结果是,老十三犯浑真娶了薛家女,如此一来他得罪了老头儿,反倒还要承咱们的情!”

  虽然被这荒诞的设想惊到,但陈芷也是绝顶聪明之人,接着便说道:“若薛家女真选上了,因着今日荣国府的事,老十三跟太子之间,只怕……”

  说到这里,朱景渊两口子相视一笑,这种一箭三雕的感觉自然不差。

  但还是女人心细,只听陈芷问道:“可若老十三不犯浑……这其实也正常!”

  正常来说在婚姻大事上,做儿子不会顶撞父亲,尤其在父亲还是皇帝时。

  朱景渊却说道:“你可知道,如今在他王府之内,已经养了个女人,此女犯官之后,原本要充军流放,老十三硬顶老头儿才保了下来。”

  “为了此女,老十三可谓费心思,去年就在为此忙活,甚至不惜连续两次收拾贾家,给太子难堪……”

  放下茶杯,朱景渊徐徐说道:“一个没见过几次的女子,他都能如此煞费苦心,不惜一切……为了这薛家丫头,你说他能干出什么事?”

  点了点头,陈芷最终问道:“这次乃是正事,终究有所不同……他若老实本分,又当如何?”

  听得此言,朱景渊眼中寒芒闪烁,却是不发一言。

  ………………

  别看朱景洪上蹿下跳,似乎得到了大片拥戴。

  但因其发力时间太短,所谓的拥戴具有很大假象,大家更多是看皇帝的面子,所以他的根基面积大却不深。

  真要稳固根基,非得有大批武将因他升官或发财,然后才能形成相对稳固的利益同盟。

  当然了,真要到了那一步,朱景洪也就有了改天换地的能力,世上万般便可散言碎语。

  现任皇帝朱咸铭,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和朱景洪走的路子不同,睿王朱景渊这些年表面主持修书,却也借此建立了大量人脉关系。

  他为相交的官员谋外放求升迁,大把银子撒出去收买人心,已能达到与嫡长子太子抗衡的地步,在朝堂内外绝对是神通广大。

  也正因如此,他才能轻松拿捏水溶,一位堂堂的郡王。

  至于太子,因其嫡长子的身份,能得到朝野普遍认同,势力更是不可小觑。

  当然,以上一切都是皇帝纵容所致,大明朝真正的天只有朱咸铭。

  现如今,朱景渊再度感受到朱景洪威胁,真要对其下手实在容易得很。

  毕竟朱景洪黑料太多,只要让言官弹劾并造势,便能轻松将其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但这样也会让朱景渊损失极大,所以他轻易不能如此“莽撞”,只要确认朱景洪就是个“莽”人,他便可以从容对付太子。

  对如今睿王府的算计,朱景洪一概不知,此刻他在侍卫的保护下,坐着轿子往东安门外去了。

  鉴于此前他两次遭遇刺杀,这一次他的出行护卫力度更强,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都派了人。

  不管白莲教是否被剿干净,反正这次朱景洪安然到达,此刻他的轿子就停在王府大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