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396章

作者:飞花逐叶

  领队出来拜见朱景洪的,便是振威中卫指挥使范长春,在他身后则跟着几位同知和佥事。

  跃下马背,朱景洪随口说道:“起来吧!”

  “谢十三爷!”

  “如今情形如何?军士们可还有战意!”朱景洪沉声问道。

  一边说话,朱景洪一边往营地深处走去,沿途就能看见和衣而眠的士兵。

  所谓的营地,其实就是临时找的睡觉之地,乃是一处北风的小山坳,偏偏地势还高可以进行俯冲。

  由此也可看出,京营将领们军事素养很高,很多东西都已经刻进了骨子里。

  “十三爷,我军并未军心动摇,皆因青海行都司诸部收缩,致使我军突出防线,故而被迫后撤……”

  其实范长春这话不全,青海行都司之所以后撤,则是因其侧翼藏地诸土司后撤。

  当然,这些论起来就复杂了,朱景洪也没有深究的意思。

  “斥候都撒出去了?可有敌军消息!”

  只有在最前线,才能听到最新最真的情况,朱景洪非常迫切想了解清楚。

  “如今准噶尔南北中诸部,皆在合拢向我军开进,想来此番……是要真正展开大战了!”

  在此之前的战斗,虽然规模已经提上来,但仍称不上是全面战争,双方仍处于最后的试探阶段。

  而如今,随着宁焕祥死去,准噶尔人把握住了战机,便判断如今到了决战的时候。

  停下脚步,朱景洪问道:“如今准噶尔实际指挥的,是其大汗之子第零,可对?”

  “正是如此!”

  答话之后,范长春联想到朱景洪的身份,顿时感到有些愕然。

  (本章完)

第483章 集议

  在营地里转了一圈,确定振威中卫战备完善后,朱景洪才与范长春几人团坐起来。

  “此战你觉得该怎么打?”

  对于具体指挥作战,朱景洪很有自知之明,所以才问范长春这些专业人士。

  “敌军势大且已完成集结,我军如今却无统一指挥,正面交战想赢实在极难!”范长春直接说了实话。

  “想要获胜,非得剑走偏锋才行!”

  得知宁焕祥遇害,军队被迫开始收缩时,范长春和一众副手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而一下午的时间,也足够他们议出“偏方”来。

  “说说看!”朱景洪表情严肃问道。

  “敌军势大,然其弱点也很明显,他们迅速集结出发,必然带不了太多粮草!”

  “且其快速向南逼近,又将其粮道给拉长了,所以……”

  这时朱景洪插话道:“所以关键在于断其粮道,如此他们极有可能不战而退!”

  “正是如此!”范长春答道。

  断敌人的粮道使其败退,这种计策史书上不绝如缕。

  虽是老生常谈的玩意儿,但其效果也非常明显,所以才会被翻来覆去使用。

  当然了,要实现袭击粮道的目标,其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

  就依范长春所言为例,如何在茫茫戈壁中找到准噶尔的运粮队,在此过程中如何不被敌军斥候发现,又如何能击败重兵运送的运粮队……

  难度可以列出很多,想要完成这等人任务,非得要天时地利人和同在。

  “你觉得……派多少人去袭敌粮道合适?”朱景洪低声问道。

  范长春答道:“至少要一千骑兵,此时臣问过几位参将,他们纷纷请战愿往……其中尤以左都参将石崇为甚!”

  在四王八公小辈之中,石崇算是年长的一批,也是其中走得最快的几人。

  想到这位,朱景洪不由想到贾家那些人,跟石崇比起来这些人简直……简直就不配跟人比。

  “他既有如此决心,那就让他去吧……他素来考虑事情周全,由他去差事办成的机会也大些!”

  “十三爷,真要派人去袭粮道?”范长春有些迟疑。

  这等冒险举动,成功了固然皆大欢喜,一旦失败……且不说坏了大局的后果,仅石崇身死他范长春就把石家得罪死了。

  “难道还能有假?派石崇去吧,少了他麾下的千多号人,对前线大局影响不大!”

  “可是……”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婆婆妈妈的,赶紧将事情布置下去,明天我们再议如何迎战敌军!”

  范长春看向了在场同知和佥事,希望他们能站出来说了两句,但这些人此刻全部跟木头一样。

  眼见范长春还在迟疑,朱景洪当即表态:“行了,这件事我做主了,出了事也由我来担着,现在就去把石崇叫过来!”

  话已说到这个份儿上,范长春也就不在犹豫,当即命人去把石崇叫来。

  “再派人去传我的话,让青海行都司和各部族军队,以伱们卫为中尽快靠拢过来!”

  “再传我的话,明天中午各部将领,前来此地商讨对敌之策!”

  朱景洪又一连发出两道命令,让范长春几人虽觉得不合规矩,但此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眼下最要紧的,是尽快收拢军心形成统一指挥,否则一场大溃败在所难免。

  “是!”

  吩咐完这些,眼见范长春几人面露倦色,朱景洪语气变得柔和说道:“明天还要议事,你们都回去歇着吧!”

  “是!”

  辗转一天,精神处于高度紧张,而且还扛到半夜没睡觉,范长春几人眼下确已累到极点。

  继续待着毫无意义,范长春几人便离开了。

  他们走了没多久,石崇确已骑马赶来,靠近朱景洪后就下马步行。

  “参见十三爷!”

  抬抬手示意石崇起身,借着微弱的火光,朱景洪看着他道:“你们范指挥使说,你主动请缨要去袭敌粮道!”

  躬身抱拳,石崇答道:“非如此,不能克敌制胜!”

  “深入敌后,茫茫戈壁,可谓九死一生,你就不怕一去不回!”朱景洪很是认真问道。

  “十三爷,石家饱受圣上隆恩,如今正是到了报国之时,又岂能畏险而退缩!”石崇目光坚毅。

  朱景洪点了点头,对石崇又高看了几分,暗赞此人确有其先祖遗风。

  “你们范指挥使怕你出事,我说此事干系由我来担着,他才同意让你迂回敌后!”

  当石崇要说话时,朱景洪却已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肩膀说道:“你真考虑好了?”

  “臣愿往!”石崇单膝跪地。

  伸手将他扶了起来,朱景洪郑重说道:“你是将门虎子,既有如此锐气,我不拦你……”

  “谢十三爷成全!”

  “一定要平安回来!”朱景洪语气严肃。

  感受到朱景洪的关心,石崇再度深深一拜,答道:“臣遵命!”

  于是石崇也离开了,今天夜里他就会带队转移,趁着夜色潜入敌后去。

  在石崇离开后,侍卫们已搭好了帐篷,可以让朱景洪暂时歇息一番。

  一整天朱景洪都在赶路,即使他身体素质极好,如今多少也有些吃不消。

  他钻进帐篷里歇了,但他的命令却在戈壁上四处飞驰,传达到了前线各部去。

  在朱景洪离开总督行署后,杨隆山也返回了自己本部,此时天都已经快要亮了。

  而他睡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接到了从振威中卫传来的话,朱景洪让组织大军向东北方向靠,并在今天中午带着将领过去议事。

  “这般安排,看来此番大战,已是不可避免!”杨隆山叹息道。

  本来他有机会来主持此番大战,可因为其胆怯然后拒绝了。

  但杨隆山并不后悔,他对自己的实力很清楚,西北这烂摊子他若是接手,有八成的可能会搞砸。

  “十三爷是圣上嫡子,圣眷之隆无人能出其右,由他来指挥倒也不错,至少败了板子也要轻一些!”

  没错,杨隆山看得很清楚,这场战役就是朱景洪指挥,而不是什么大家一起商量着来。

  “传令下去,大军继续往东北移动,尽可能向振威中卫靠拢!”

  要参与决战,他们必须在今天赶到振威中卫附近,如此才能统一排兵布阵。

  时间紧迫,杨隆山又岂敢耽搁。

  而他的抉择,和北线的周全辉如出一辙,后者接令后也让军队继续向南靠拢。

  …………

  初八上午,朱景洪从营帐里醒来,他是被外面的动静吵醒的。

  修整一夜的士兵,正在吃早饭同时备战,发出声音也是在所难免。

  在起身后,朱景洪没着急出去,而是提笔开始写信。

  直到现在他才想起,自己应该给老头儿写封信,稍微解释一下前线发生的事,最大限度避免误会产生。

  他既然要抓均军权,被皇帝误解乃至猜忌,本身就是极正常的事。

  即使老头儿不疑我,太子和老六也会忌惮我,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好过。

  想到这些,朱景洪忍不住叹了口气,他既已踏上了这条不归路,就只有一往无前的走下去。

  把信封好,朱景洪将其交给了随行侍卫,他们将会把信交给八百里加急的信差。

  做完了这件事,朱景洪方才走出军帐,此时周围士兵们大多在吃饭。

  只见他走向其中一处圈子,这些人发现是他靠近,立刻放下了手中吃食,忙向朱景洪这位十三爷行礼。

  “参见王爷!”

  示意众人起身后,朱景洪问道:“吃的什么?”

  在场兵卒约有三十人,领队的乃是一名队正,听到问话他便站了出来。

  “回禀王爷,早上每人两个面饼,外加一条牛肉干!”

  在此人答话时,朱景洪也在仔细观察,现场就还有未分完的面饼和肉干。

  在当下这个时代,能让士兵吃得这般豪华,其实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当然了,要做到这一点很费钱,也难怪皇帝随时都觉得自己穷,实在是朝廷上下花钱的地方太多。

  朱景洪笑着问道:“我走得急,没有带吃喝,能否在你们这里借一顿!”

  听到这话,没等那队正说话,其随行侍卫就要开口,提醒他其实带了他的膳食。

  没错,即使是身处前线,朱景洪的“后勤”保障一样优越。

  那队正先是以为自己听错了,然后他便觉得格外的惶恐不安。

  主要是这种事他从未遇到过,以至于此时不知该如何处置。

  “王爷……我们这……”

  看出了他的局促,朱景洪遂开口道:“莫非你还舍不得?”

  “小人岂敢!”队正再度跪了下去。

  “起来起来!”一边说着话,朱景洪自顾走入人群,而后拿起了一块面饼。

  “都坐都坐,不必这般拘谨!”朱景洪自顾坐到一块儿石头上。

  他尽可能显得和蔼,但他亲王的身份,还是给众人带来了极大压力。

  别说是这些普通士兵,便是石崇这等顶级武勋子弟,在朱景洪面前也轻松不起来。

  “王爷叫你们坐,你们就别都站着了!”侍卫百户高鸿出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