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虚空圣堂
女子学堂暂时设立女子师范学堂和女子小学学堂,与男子学堂分别设立,不得相混。
并规定师范科目为:修身、教育、国文、历史、地理、算术、图画、家事、裁缝、手艺等。
此举在民间引发热议,李奇维直接成为国内所有女性的崇拜对象。
他化身女性权益斗士,为国内女性谋福祉,号召男女平等。
若不是他早已娶妻,恐怕家里的大门都要被媒婆挤掉了。
一时间,整个社会上到处都是讨论李奇维的舆论。
李奇维眼看时机成熟,他又在5月15日,再次上奏。
这次是关于捐款的。
在这份奏折中,他请求朝廷出台具体的捐款奖励政策。
还是以广东作为试点,捐款在1万两以上,2万两以内的,朝廷授予官位虚衔。
一次性捐款超过5万两的,广东省将以捐款者的名字,命名一所新建小学。
清政府觉得这个办法很好,不要朝廷掏钱,还能给大清带来重视教育的美名。
何乐而不为。
于是毫不犹豫就同意了李奇维的建议。
并且直接将奖励范围定在全国内,不单是广东试点了。
每个省的教育大佬们全都拍手称快,铆足最大的力气办好这件事。
建一所小学才花几个钱,那剩下的钱岂不是都可以填补其他地方的空缺了。
如今大学是重中之重,欠额最多。
当这个消息传开后,那些有钱无名的人全都坐不住了。
这可是青史留名的好机会啊。
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学校,而且还是官方认可的。
对于现在还是清朝的人来说,这种吸引力是致命的。
很多巨富之家都在摩拳擦掌,5万两对他们而言,和毛毛雨差不多。
不过,他们想要一个带头的人,谁知道官府说的是真的假的。
5月20日,国内知名的民营企业,山河实业集团,以公司的名义,捐献广东省白银5万两。
并要求这笔钱必须用于教育事业,且需要定期公开账目,接受监督。
对此,广东布政使胡湘林,首先表达了对山河实业集团的感谢。
然后他公开表示,一定会将这笔钱用在教育领域。
十几天后,一所名为山河小学的小学在广州开建,所有人这才相信,朝廷这次是来真的了。
一时间,各种捐款纷至沓来。
李奇维也没有想到,有钱人这么多。
单单是广东省内的捐款,就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五十万两白银。
加上海外华侨的捐款,本次捐款的总量超过了两百万两白银。
这一下,可让其它省份的教育使们,眼睛都瞪掉了。
“老天爷,教育经费还能这么搞啊。”
大佬们纷纷发动自己的人脉,举行各种宣传会,就为了号召富人捐款。
此时,李奇维一个人坐在教育使司的衙门内,微笑着看向窗外。
义务教育从此刻开始实行,哪怕遇到很大的阻力,以国内的庞大人口基数,恐怕学生数量都能比的上欧洲一国的所有人口。
16年后,这批孩子就本科毕业了。
再加上这16年内,源源不断的学生,到那时,整个国内将拥有几百万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人才。
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华夏的恐怖增长速度。
有了李奇维这个领头羊,国内的教育正式开始加速。
华夏崛起,已势不可挡!
第193章 教育,孩子,国家,一切都在新生
解决了教育经费问题后,李奇维便开始大刀阔斧改革其它方面。
第一是留学生问题。
这个时代,清朝官方最喜欢的留学国家是樱花国。
根据统计,1896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留樱学生,只有13人。
到了1904年,人数直接暴增到2000多人。
而截至目前,因为人数太多,已经没有精确数字了,但总量绝对超过了1万人。
当然其中大部分人都是自费。
不出意外,那个改变未来国内历史几十年的组织,再过几个月应该就要成立了。
而它的主要成员就是清朝留日学生。
但李奇维需要的是科学人才,樱花国此时跟科学基本不沾边。
所以,他选择的是欧洲,英国、法国、德国等。
要知道,他在英国剑桥大学还设有华夏留学生助学基金,要是不派留学生过去,那岂不是亏大了。
凭借他在欧洲的影响力,派遣留学生过去学习,一定会受到所有学校的欢迎。
而且西方国家包括樱花国都非常欢迎清朝这样做。
因为他们自信,这些留学生会受到本国的影响,等回国掌权后,就会在政策上更偏向留学国。
毕竟,这个时代,能去留学的,肯定不是底层,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的中高层。
这也导致,国内未来几十年,和樱花国有很多扯不清的关系。
而如今,当英法德等国政府收到李奇维的请求后,顿时高度关注此事,并表示热烈欢迎。
李奇维当即上奏朝廷,陈述利弊,获得了慈禧、光绪等满清掌权者的赞同。
朝廷下令,由各省支付留学生所需费用。
李奇维还规定,所有欧洲官费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必须在国内大学当任5年讲师方可自由。
自费学生不受此约束。
非常时期,李奇维当然不能放过任何资源。
这些人必须要为国内出力,不然留学还有什么意义,不可能就单纯让你提高个人能力。
于是,李奇维从广东省内,选拔了一批学生,分别送往了剑桥大学、巴黎大学、柏林大学等。
这些人虽然不是自己星火计划的一环,但是对于国内的发展依然至关重要。
第二是建立健全科学奖励制度。
这里的奖励不是指教授等职称评选,而是对科技工作者的成果进行专业评估。
这个时代,别说国内,就连欧洲也没有这种国家级的奖励制度。
所以当诺贝尔奖出来后,才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
对于科学家来说,奖励的荣誉远远高于奖励的物质本身。
而且,有了奖励,才能激发竞争意识,提高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李奇维提出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和省级科学技术奖。
对于优秀个人和团队,朝廷要给予充足的奖励。
此举几乎得到了国内所有大学的一致赞同。
就连几个学部大佬,也力挺李奇维。
他们不是关心奖励,而是李奇维太能折腾了。
但是这种折腾对学部来说是好事,能管理的事情越多,代表这个部门的权力越大。
李奇维奏折的种种建议,无一不是在拓展学部的权力边界。
教育领域,果然大有可为。
此外,李奇维还号召社会,鼓励私人成立科学奖项,就和西方的诺贝尔奖一样。
得益于李奇维,如今国内哪怕是普通百姓,对诺贝尔奖也不陌生。
他罗列了很多好处,让不少巨富蠢蠢欲动。
为了骗.不.为了优化国内科研环境,李奇维也是煞费苦心啊。
很快,他就以自身的名义,出资1万两,成立了李奇维奖。
该奖和诺贝尔奖一样,专门奖励那些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但是和诺贝尔奖不同的是,李奇维奖没有固定的研究领域。
不论物理、化学、数学、生物、材料,只要属于自然科学范围,都有资格评选。
前期该奖的评选十分粗暴,只要李奇维同意,就可以颁奖。
起初,国内很多人虽然钦佩李奇维西学大宗师的身份,但是并没有把这个奖放在心上。
但是几十年后,当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颤颤巍巍地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有点褶皱且泛黄的纸,立刻让所有人肃然起敬。
那赫然是第一届李奇维奖的获奖凭证。
虽然老人的成果在那时的人看来很浅显,可能根本没有资格获奖。
但它代表的意义非同凡响,它见证了华夏科学崛起,屹立世界之巅的伟大之路。
这是李奇维也没有想到的,他现在想的是如何压榨大学生的潜力。
他的第三条改革措施是严格的毕业制度。
李奇维在广东采取了大学毕业答辩制度。
坚决杜绝任何浪费资源,水学位的行为。
渐渐地,他在学生中有了李魔头的称呼。
不少隔壁省份的大学一看,咦,这个制度好。
大学那是什么地方?神圣无比的读书之处,怎么能容得下懒怠放肆之徒。
就这样,李奇维以广东为基本盘,进行了深入的教育改革。
基本就是按照后世那种速成体系来的,包括文理分科、题海战术等等。
甚至他准备在广东境内试行小范围的高考,选拔优秀人才。
但是他也只知道,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有可能变成揠苗助长。
虽然他想让国内立刻就出现几百上千万的理工科学生,但是那不切实际。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
当李奇维每天为这些事情忙得焦头烂额时,一个消息让他不顾一切,连忙赶回了家里。
“路遥,香岚,真的吗,你们俩一块怀孕了?”
李奇维兴奋的手舞足蹈,这么长时间的辛苦耕耘,终于有了收获。
王路遥甜甜地笑道,“那还能有假,大夫说我们的怀孕时间几乎是一样的。”
李奇维嘿嘿直笑,能理解,毕竟一个周六,一个周日,挨得很近。
“如今是8月份,孩子应该在明年4月份出生。”
“相公,你想好给孩子起什么名了吗?”
王路遥问完后,香岚就在旁边傻笑着,她全听少爷的。
上一篇:人在秦时,我与曹贼何异
下一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