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虚空圣堂
这里是当朝太后慈禧“西狩”的暂住地方,也是大清国实际上的宫禁中心。
所谓西狩,就是清朝被八国联军打的屁滚尿流,溃不成军后,慈禧只能带着光绪仓皇出逃,一路向西。
最后到达西安才稳定下来。
她留下庆亲王和李鸿章在京师,负责与洋人谈判战后事宜。
一开始停战后,慈禧不愿意返回京师。
因为此时的京师还在八国联军的控制下,一旦她带着光绪皇帝回銮,对方就能恢复自由,行使皇帝的权力。
而她则不能再预国政,只有退居深宫,以乐余年了。
这对于迷恋权力的慈禧来说,是万万不可能接受的。
所以又经过了几个月的反复交涉,最终清朝与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慈禧也如愿以偿地继续能把持朝政,过几天就会返回京师。
而光绪在逃亡期间的生活,只能用凄惨来形容。
现在,年仅30岁的光绪,正坐在简陋的御座上。
30岁对于一个帝王而言,那是黄金一般的年龄。
身强体健、思维成熟、经历过朝堂的政务磨砺,正是一展宏图大业的好时机。
然而此时的光绪,完全没有半点意气风发,手握乾坤的霸气。
整个人看起来无精打采,好像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接连经历变法失败,战争割地赔款,光绪皇帝此刻已心如死灰。
他有时候自嘲,做皇帝做到自己这个份上,真是够窝囊的。
当然,这些心声他永远不敢跟别人说。
因为他的身边站着一个机灵的小太监,眼神中对光绪隐藏着戒备。
光绪身边的太监,都是他的“亲爸爸”慈禧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监视。
所以,他看似是皇帝,实则是傀儡,没有任何自己能做主的机会。
而他的下方,跪着一个人,乃是慈禧的宠臣,目前负责管理户部事务的荣禄。
本来慈禧是任命荣禄为“会办全权大臣”,入京参与谈判,但是被李鸿章等人奏回。
希望他继续在“行在”当差,慈禧只能作罢。
现在的荣禄已经达到了他个人的政治巅峰。
一旦两宫回銮后,他的功劳足以让他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
光绪疲惫地看了完荣禄一眼,说道:“爱卿请起吧。”
荣禄道:“谢陛下。”然后又对着西侧的方向躬身致敬。
那里是慈禧垂帘听政的地方,明黄色的珠帘遮掩下,已经66岁的慈禧,正在闭目养神。
她的手里抱着一只猫咪,缓缓抚摸,左手边则站着大名鼎鼎的太监总管,李莲英。
光绪无聊地听着荣禄在报告事务,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虽然马上就能返回京师,但是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甚至有点恐惧记忆中的那个地方。
荣禄看似在给光绪汇报,实则等待慈禧的决断,“庆亲王再三请求,皇上和太后可择吉日返回京师,重塑乾坤。”
珠帘后,慈禧太后惜字如金,“准了。”
这时,荣禄却没有退下,仿佛在犹豫该不该开口。
光绪只想一个人静静,见他万分纠结,于是直接问道:“荣禄,伱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荣禄先是告罪,然后说道:“回禀陛下,微臣近日收到一份来自西洋英国的报纸。”
“上面记载的内容,甚为有趣,且与我大清相关。”
“所以,微臣想把这则消息,上呈天听,以悦君心。”
“哦?”光绪灰惨的脸上,总算有了一丝神采。
他示意荣禄继续说下去,后者余光瞟见珠帘后没有反应,便拿出报纸,正是最新一期的《泰晤士报》。
随着荣禄逐渐读出李奇维的事迹,光绪皇帝无神的双眼中,竟然爆发出精光。
尤其是听到李奇维的雄心壮志后,光绪忍不住开口,大赞道:“好,不愧是我大清的青年俊才。”
他回想起了三年前的时刻,那时他立志图新,想以雷霆手段,效仿西方,改革大清。
虽然最终失败,但也在他的心中留下了种子,如今听闻李奇维的壮举,立刻死灰复燃。
“爱卿,这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什么东西?”
“回陛下,我询问过洋人,他们说这是西方格物致知领域中,物理之道最高的奖项。”
“若要对比,有点类似于我大清的状元。”
呼!
光绪帝呼吸急促,他知道这是荣禄在强行抬高清朝文人的地位。
状元?狗屁的状元!
一个个只会空谈误国,真要他们办实事,五谷不分,四肢不勤,连工匠都比不上。
他连忙要求荣禄把报纸呈上来,这时旁边的小太监快速移动,取回报纸,双手交给光绪。
虽然英文他看不懂,但是李奇维那神采飞扬,年轻过分的脸庞,还是让光绪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李奇维以21岁之龄,就能取得让西方人仰望的成就,可见我大清之底蕴。”
“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天下英才如过江之卿。”
“若能为我所用,委以大任,我大清必将再次巍然屹立,强盛至极。”
荣禄见光绪如此激动,连忙看了一眼珠帘那里,他想办法提醒道:“陛下,这李奇维虽然惊才绝艳,深谙西学。”
“但是为人猖狂,目无君父,言谈必华夏如何如何,可见此子心系汉族,不敬我大清。”
“而且他口出狂言,要改革大清的教育和科技,这是他能插手的事情吗?”
“我大清万里疆域,亿兆人口,都要靠太后和陛下高瞻远瞩,轮不到一个毛头小子信口开河。”
光绪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有点激动了,他连忙收敛谦虚,说道:“朕以为,待李奇维学成归国后,应该给他封赏,如此才显我大清知人善任。”
光绪的心中,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复苏。
他在幻想,如果能把李奇维招揽在身边,以对方在科学一道的造诣,说不定能帮大清也尽快进入工业革命。
这个时代,满清的上层,其实已经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英国的崛起,长枪、大炮、钢铁巨船,这些力量从何而来。
帝国的精英们,早已分析给慈禧和光绪听,甚至比后世的人还要清晰深刻。
但是知道是一回事,想改变就没那么容易了。
突然,光绪又有点害怕,他担心李奇维会重蹈覆辙,那就白白牺牲了一个人才。
于是,他开口道:“朕观李奇维所言,无非科技教育二字,此乃英国强盛之根基。”
“我大清亦可从此二项开始,励精图治,效法西洋。”
荣禄不可觉察地点点头,心想这才对,千万不要牵扯朝堂政治。
不然你什么都完不成。
他的心里对于光绪的处境,也是万般复杂,心疼大于敬畏。
光绪说完后,大厅内三人都不再言语。
忽然,一声猫叫打破了平静,所有人都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一跳。
光绪连忙朝珠帘处看去,心神俱颤,身体竟然微微发抖,显然被他的亲爸爸吓住了。
这时,慈禧的声音传了出来,“哀家怎么就没看出来,这李奇维是个人才呢。”
“什么诺贝尔,诺宝尔的,洋人就喜欢玩这些故弄玄虚的东西。”
“不过是一个匠人罢了,都把他吹上天了,难不成他还是个圣人吗?”
“奇技淫巧,玩物丧志,我看这李奇维就是个哗众取宠之辈。”
“你说呢,皇帝?”
慈禧话音刚落,吓得荣禄连忙跪倒在地,“奴才该死,拿出这腌臜报纸,扰了太后清贵,请太后恕罪!”
光绪差点没坐稳,极力平复情绪,才低声说道:“亲爸爸教训的是,儿子记住了。”
慈禧轻哼一声,道:“皇帝,我知道你在怪我,对你约束太多。”
“我这也是为你好,那些居心叵测之人,整天围在你的身边,你以为他们是真心待你吗?”
“他们那是要大清的命啊!”
“等我们娘俩回到京师,我也不管了,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你不是看重那个李奇维吗?你就把他召回身边,加以重用。”
“他不是擅长西学吗,我看不如就让他当工部尚书,仿照英国,也搞什么工业革命。”
“都随你们吧,我还是安心颐养天年吧。”
几句话,说的光绪连忙跪下,小太监也跟着跪下。
“亲爸爸,儿子再也不敢了,儿子现在还要靠您指点方向。”
过了好一会儿,慈禧才慢慢悠悠地说道:“好了,起来吧。”
“一个海外天边的孙猴子,就由他闹去,皇帝不要为这点小事烦心。”
“马上我们娘俩就要回到京师了,那里才是龙潭虎穴呢,你要好好养足精神。”
光绪道:“是。”
慈禧继续道:“荣禄,你也起来吧。”
荣禄连忙道谢,然后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低头不语,仿佛一尊雕塑。
他的额头上甚至渗出了汗水,那都是被吓的。
他这一生,经历了太多朝堂上的风云变幻。
自然知道,很多时候,个人的命运,就在掌权者的一句话之间。
他本来拿出这件事,就是为了消遣,博得皇帝和太后开心。
毕竟马上就要回銮了,他想着对方应该心情不错,没想到还是触了霉头。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李奇维的成就在光绪眼中,耀眼无比;但是在慈禧的眼中,却只得到“孙猴子”的评价。
她的心里,现在只有一件事:回到京师,重掌权力。
虽然她不在乎李奇维,但是上位者的一个态度,往往就能影响很多事情。
这让底下的人知道了,太后不喜李奇维。
第93章 《申报》转载,民间沸腾!
任何时代,统治者都是最先知道消息的,然后根据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封锁,愚昧百姓。
但是此刻的清朝,内部千疮百孔,外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所以很多东西都不讲究了。
从后世的观点看,1901年的清朝是典型的小政府。
即在很多领域,清朝都没有实质的管理权,完全是自治。
这种情况下,报纸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就会极度发达。
所以哪怕是封建时代,国内现在也有了几家报馆。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申报》。
它于1872年在上海创刊,创办者是英国商人,美查。
上一篇:人在秦时,我与曹贼何异
下一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