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第776章

作者:虎贲中郎

阙机死后,其部落群龙无首,此时正是出兵兼并其部落的最佳时机。轲比能之所以要求休整三日,其目的便在于此。趁着这段时间,轲比能迅速出兵吞并阙机部落,进一步壮大实力,而后再出兵东进。与李利联合出兵的同时,他还可以伺机兼并一些乌桓小部落,甚至连带着一口吞下东部鲜卑首领素利的部落和地盘。

轲比能的诸多算计并未对李利隐瞒,也没有必要隐瞒,即使他不说,李利同样心知肚明。正是因为轲比能有着诸多诉求,野心勃勃,才促使他主动请和,企图化干戈为玉帛,与李利结为盟友,双方互利互惠,各取所需。

眼下轲比能便是既得利益者,结盟之初便兼并了阙机部落,使得部落势力在短期之内壮大三成,可谓是斩获颇丰。而李利麾下西凉军却袖手旁观。坐视轲比能部落迅速壮大。

第四天清晨,十万大军拔寨起行,轲比能率领两万鲜卑铁骑为前军先锋。率先进军。赵云所部无双铁骑紧随其后,公孙瓒、阎柔率领四万步骑为中军,徐晃、马岱二将率领两万步军为后军,押解粮草辎重。

至此,在鲜卑王庭耽搁将近十天之后,东征大军继续按照原定计划出兵乌桓。

城下之盟的签订,使得中部鲜卑首领轲比能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发展壮大机会。而东征大军则得到一支生力军。

此举看似荒诞,实则不然。轲比能志在统一鲜卑各部,成为继檀石槐之后的第二位鲜卑王。草原霸主。在汉军兵临城下之际,本着死道友不死平道的侥幸心理,他审时度势,主动与汉军和解。并结为同盟。试图借助汉军之力迅速发展壮大,从而加快统一草原各部的步伐。整件事情上,轲比能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完全称得上是坚决果断,英明睿智。然而他却忽略了一个最浅显的道理,那便是结盟也是需要实力作为基础的,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何谈结盟?

轲比能部落拢共三万余控弦之士。即使吞并了阙机部落,其兵力也不会超过五万。单凭这点人马。他有什么资格和李利结盟?所以,与其说轲比能与李利结盟,不如说他已经率部投降了李利,已然俯首称臣。因此他们之间的盟约便被诸葛亮称之为“城下之盟”,一种比较体面的开城投降而已。正因如此,李利并没有逼迫轲比能,暂时没有派兵进驻鲜卑王庭,也没有接管中部鲜卑的兵马,仍由轲比能统领。但这都是暂时的,留下一点过渡时间,让轲比能和各部首领学会适应,等到解决乌桓部落之后便是见真章的时候。

这种局面于李利而言,早已习以为常了,举重若轻,安之若素处之泰然。当年的长安之乱,局势远比现在复杂,但笑到最后的却是他李利。眼前局势与长安之乱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轲比能自作聪明,想从他手里占便宜,不得不说轲比能确实胆识惊人,却不免有些盲目自大,自以为是。他以为李利也像之前的汉人一样,贪图战功,一味地追求战绩,实际上根本看不上草原领地,战后一定会返回大汉,自此不再过问草原部落事务。正是抱着这种心理,才促使他甘愿充当马前卒,在得到眼前利益之后,兴冲冲地率领鲜卑铁骑挺进乌桓领地。

如果一切真如轲比能所想,那他无疑是战后的最大受益者。一旦汉军撤离草原,那他就是草原王,完全有可能重现檀石槐昔日的辉煌,甚至犹有过之。只可惜,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臆测而已。最终结果如何,尚未可知

十万大军东进乌桓的第六天,再次遭遇倾盘大雨,迫使大军不得不停止进军,就地驻扎休整。

此次进军乌桓,目的便是直捣乌桓老巢柳城,李利对此志在必得。然而大军出关以来,连续遭遇大雨,几乎三天一场小雨,五天一场大雨,半个月便是一场狂风暴雨,严重阻碍了行军速度,硬生生将十万大军拖在进军途中,迟滞不前。每次大雨过后,大军至少要休整三日,直到地面硬化之后才能继续行军。连番大雨,不仅迟滞了行军速度,还大大增加了十万大军的粮草压力,使得东征大军举步维艰,苦不堪言。

最无奈的是,眼下正值雨季,雨水本来就多,今年更甚往昔,如之奈何?

“人力有时而穷,天意难测呀!”帅帐聚将刚刚结束,李利踱步到帐外,看着眼前“哗啦啦”下个不停的大雨,轻声叹息道。

诸葛亮和赵云二人留在最后离开大帐,刚走不远便听到李利的叹息声,于是二人当即停下脚步,转而轻步走到李利身旁。

诸葛亮轻声道:“主公是在担心我军粮草供应不足吗?果真如此的话,主公不必担忧。微臣两日前便发觉随后几天将有大雨来袭,遂从鲜卑王庭调集三万头牛羊,想来再过两天,这批牛羊就该到了。此外。我军眼下还有半个月的粮草,加上随后送到的牛羊,应该可以支撑一个月。所以我军目前没有粮草短缺之危。主公尽可放心。”

李利闻言后神色不由舒缓下来,扭头赞许地对诸葛亮颔首示意,没有当面夸赞,嘴上不说却不代表他心里毫无感触。

看着诸葛亮年轻英俊的面庞,李利暗忖道:“这才是真正的智者。前番忙里出错,致使公孙瓒率领大军孤军深入,险些全军覆没;经此一事。孔明汲取教训,变得愈发谨慎。此次长途跋涉,粮草又是大问题。然而孔明却早有准备,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世间真正的智者并不是从来不犯错误,而是绝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这就是智者。与之相对的是。很多人一生都在重复犯错。几乎停留在原地打转,以至于一生碌碌无为,蹉跎终老。”眼前的孔明便是智者,一次教训终生铭记。而李利自己同样如此,他也不是没有犯过错误,恰恰相反,他曾经犯过很多错误,但他知错便改。时常自省,久而久之便很少犯错。错误少了。机会就会随之增多,成功便由此而来。

摒弃思绪后,李利低声问道:“这场大雨看来又要持续几日,大军便在此好好休整几天,养足精神,才好作战。子龙,近来前军可有异常举动?”目光投向赵云,李利的脸上仍然挂着淡淡的笑容。

赵云不假思索地道:“东进以来,末将派出大批斥候打探观察,并未发现轲比能将军有何异动,其帐下兵马也是中规中矩,一切都是奉命而行。”

“嗯,如此甚好。”李利微微颔首,思量着说道:“眼下我等置身于鲜卑与乌桓部落的领地上,前后都是蛮夷部落,又连遭大雨,进军迟钝,处境艰难,危机四伏。而轲比能所部两万铁骑就在我军之中,如果他心怀不轨,后果不堪设想。故而我军此番长途远征,务必处处小心,丝毫不得疏忽大意;稍有闪失,我数万大军便有倾覆之危。此一节,不可不察。”

诸葛亮和赵云闻言后欣然点头,已然记在心里,却无须多言。

稍稍沉默后,李利忽然对诸葛亮说道:“雨季潮湿,孔明还需多加注意身体。你虽然年轻,却终归是文士,身体羸弱,不可过于操劳。”说话间,李利轻轻拍着孔明的肩膀,关怀之情溢于言表。

诸葛亮甚为感动,恭声道:“多谢兄长体恤,愚弟身体无碍,无需挂念。”嘴里虽然这么说,但他心里仍觉突兀,不知李利为何这么关心他。

任凭诸葛亮聪明绝顶,他也想不出李利说这番话时究竟想到了什么,更不会知道李利之所以让他随军出征,而将郭嘉留在幽州正是因为眼前的连番大雨。对于熟知历史的李利而言,他很清楚历史上的郭嘉是怎么死的。

史册上,曹操为了统一北方,亲率大军东征乌桓和鲜卑,郭嘉随军出征。曹军从邺城出发,千里奔袭,其行程远比李利此次东征的线路长得多;并且曹军也像李利此时一样,连番遭遇大雨,以致奔袭大军在途中迟滞数月之久。结果,曹军大胜蛮夷联军,可是郭嘉却病倒了,最终病死在大军返回途中,年仅三十六岁。

时空轮转,而今李利率军东征,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他刻意将郭嘉留在幽州,而将年轻力壮的诸葛亮带在身边。眼下再遇大雨,大军迟滞不前,李利不由得想起此事,遂有感而发,叮嘱诸葛亮多多注意身体,千万别累坏了。

五天后,东征大军再度出发。于三日后的正午时分,在距离柳城不到两百里的白狼山北麓与蹋顿率领的蛮军不期而遇。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轰然爆发

ps:感谢:书友zhujunju月票支持,多谢!另求月票,推荐票,谢谢!

第974章杀破狼,一石二鸟

铛!

一马当先的轲比能跃马挥刀,挥手间荡开迎面而来的短柄弯刀,反手一刀将一名乌桓骑兵斩落马下。旋即打马杀进蛮军前军之中,战刀翻滚,左右折冲,勇猛彪悍,势不可挡。在他的率领下,两万鲜卑铁骑嗷嗷叫的杀将过去,乍一交手便占得些许先机,抢在乌桓先锋之前率先动手,杀得蛮军措手不及。

不期而遇,东征大军与蛮军在白狼山北麓迎面相遇。

狭路相逢,先下手为强。乌桓蛮军乍见鲜卑铁骑的一霎,稍稍犹豫,不知轲比能率领的鲜卑大军是敌是友,而轲比能却毫不手软,片刻不曾犹豫,一上来便是痛下杀手。等到乌桓骑兵反应过来,鲜卑铁骑已杀进阵中,一场罕见的遭遇战瞬间展开。

其实轲比能率领的前军并非最先动手的队伍,在他之前,他帐下斥候和赵云派出的上百名斥候已经和乌桓斥候撞到一起,剧烈厮杀。正是因为斥候率先开战,无法脱身,便不能第一时间禀报消息,才使得双方大军浑然不察地猝然相遇,从而在双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展开激战。

这是一场没有任何阵型和战前准备的战斗。在狭窄的仅容一辆马车通过的山道上,双方前军迎面相遇。而抢占先手的轲比能前军无疑是略占上风,再加上轲比能本人身先士卒,策马挥刀充作开路先锋,无形中快速打开局面,将先下手为强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极大鼓舞了所部将士的斗志,士气高昂,勇往直前。

嗒嗒嗒锵锵锵!

山高林密的白狼山下。轲比能率领鲜卑铁骑大开大阖地勇猛冲杀。与他对阵的乌桓前军是乌延率领的三万乌桓骑兵。单从兵力对比而言,乌延所部将士占据明显优势,其兵力比轲比能部超出一半。然而狭窄的山道限制了乌延前军的兵力优势,纵有超过轲比能部一半的兵马也无济于事,被占得先机的轲比能所部骑兵打得节节败退,甚是狼狈。

最为关键的是,当乌延看到对面率军冲杀过来的将领是中部鲜卑首领轲比能时。他胆怯了。非但没有率军拼杀抵抗,反而第一时间勒马转身,忙不失迭的转身就跑。这一举动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身为先锋大将,乌延率先退让避战,无形中大大削弱了所部将士的战斗意志,使得刚刚沸腾起来的士气骤然受挫。随即。将无斗志。兵无战心。在乌延消极避战的影响下,乌桓前军根本挡不住轲比能部奋勇冲杀的阵势,边打边退。遂与后面紧跟而来的乌桓骑兵拥挤成团,进退两难,由此引发了乌桓骑兵相互冲撞。许多骑兵被连人带马挤出山道,跌入山道下方的山涧里,那一声声惊马长嘶与凄厉的惨叫声,凄惨至极。惨不忍睹。

越是混乱,其下场便愈发悲惨。在轲比能大军步步紧逼之下。三万乌桓前军前拥后堵,前推后搡,蹙成一团,堵塞山道。于是,位于最前方的骑兵全是被后面的乌桓铁骑推搡着冲锋陷阵,被硬生生推到鲜卑铁骑的面前,既而沦为鲜卑人的刀下亡魂。

随着一波接着一波的乌桓骑兵被斩落马下,山道渐渐变得通畅起来。慌不择路的乌桓前军被动地后队变前队,慌乱后撤,从而主动给轲比能率领的鲜卑铁骑腾出道路,遂被鲜卑铁骑一路追杀,打得乌延率领的乌桓前军落花流水,仓皇逃窜,疲于奔命。

而这一惨败的源头就在乌延身上。他畏惧轲比能,深知自己根本不是轲比能的对手。为了保全性命,在与轲比能不期而遇的一瞬间,他根本没有与轲比能对战的勇气,下意识地勒马后撤,直接导致整个前军三万乌桓将士不战自溃。以至于一败涂地,三万乌桓前军互相践踏致死者,远比死在鲜卑人刀下的亡魂多得多。

此消而彼长,乌桓前军的溃败无形中助长了鲜卑铁骑的斗志。在轲比能身先士卒的带领下,两万鲜卑铁骑经过最初极短时间的停滞之后,继续前进,并随着追杀乌延败军而加快了行军速度。如此一来,对后面的东征大军几乎毫无影响,使得后续大军陆续进入白狼山北麓,进入狭窄的山道。

哒哒哒!

“报轲比能部在前方十里与乌桓前军遭遇,双方展开激战,乌桓前军已被轲比能部杀退,正在追击之中!”策马前来禀报战事的哨骑是赵云帐下亲兵。

“遭遇战?”李利闻声勒马,当即沉吟一声,下意识捋着颌下的青须,剑眉微蹙,若有所思。

听到李利的话音后,诸葛亮眸光一闪,打马上前向斥候询问详细战况。斥候有问必答,当即把刚刚发生的战事详细道来,丝毫不敢隐瞒。

摆手示意斥候退下稍事歇息,诸葛亮策马伫立在李利身边,低声道:“近来连番大雨,我军行军速度十分迟缓,按理说乌桓蛮军应该知道我军的行踪和进军速度。倘若如此,何来遭遇战?此外,我军派出两路斥候,却在白狼山中与乌桓斥候纠缠在一起,竟然无一回来报信。难道这都是巧合吗?”

说到这儿,诸葛亮语气一顿,轻摇羽扇,袖襟随风摆动。稍稍沉默后,他接着说道:“微臣从不认为世间真有巧合之事。但凡看似巧合之事,必是人为所致,今日之事亦不例外。不知主公以为然否?”语罢,诸葛亮眼底闪过一抹异色,似是担忧又似杀机。显然,他认为这场遭遇战颇为蹊跷,与前军轲比能部不无干系。

李利闻言后神色异常平静,脸上无波无澜,看不出喜怒。思索片刻后,他仍未表态,答非所问地道:“一战之下,乌桓前军折损三千余兵士,而轲比能部伤亡不满一千人。看来轲比能帐下兵马甚是精锐,战力不俗,远胜于乌桓骑兵啊!”扭头看向诸葛亮,李利目光深邃,给人莫测高深之感。

“主公所言极是。”诸葛亮似有所悟地应声点头,“后方斥候探报,鲜卑王庭并无异动,在我军方圆百里之内也没有蛮夷兵马出没的迹象,一切都像往常一样平静。”

临末,诸葛亮又补充一句:“太静了,静得有些诡异,不同寻常。”

李利微微颔首,沉吟道:“是啊。此番我军出兵十万东征乌桓,沿途之上并未刻意隐藏行踪,却没有遇到蛮夷各部的抵抗或阻击,此举确实颇为反常。眼前这白狼山,连绵起伏,山高林密,古树参天,一眼望不到尽头,足可藏兵十万。如此险要之地,蹋顿蛮军居然与我前军不期而遇,且首战大败,平白折损数千战骑。呵呵呵”李利意味深长地呵呵发笑,笑声很冷,但不是冷笑。

诸葛亮轻轻点头,会意道:“近日细作密报,蹋顿逃回柳城便与乌桓各部首领密议半日,遂召集部落所有青壮男丁前往柳城集结,并联络右北平、安阳、辽西、辽东和漠南各部蛮夷部落,再度集结重兵,欲与我军再度决战。

初步估计,此次蛮军集结在柳城的兵力应不少于前次卢龙塞决战之兵,至少十余万众。并且,蛮军并不局限于乌桓和鲜卑部落,据说东边的扶余人也派遣万余兵马前来入盟参战,企图分一杯羹。所以此次白狼山之战将是一场决定幽州及塞外格局的大决战,吉凶未卜,不可小觑。”这是诸葛亮善意而又委婉的提醒,陈述厉害,以便李利决策。

李利神色微变,眉宇间闪过一丝凝重神情,一闪而没,遂轻笑道:“又是十几万蛮夷铁骑。由此看来,东北边境之所以常年动乱不堪,边境不宁,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些盘踞在东北一隅以及塞外草原上的蛮夷部落为数众多,实力不俗,并且他们都以劫掠我大汉边郡为生,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拥有共同利益。这样一来,他们屡屡结盟与我汉军为敌也在情理之中,不足为奇。”

说到这儿,李利眸子中浮现一抹异彩,低声道:“与这些蛮夷番邦相比,轲比能却是异数。他主动与我结盟,妄图借我汉军之力助他一统鲜卑各部,继而称霸草原。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这就是他的真正意图,但现在我不得不对他重新定位了。

此人心思之缜密,图谋之大,恐怕远远超出我等的预料之外,甚至于我东征大军和蹋顿精心联络的十几万蛮军都在他的图谋之中。一场决定幽州格局的大决战依然无法避免,决战过后,无论双方谁最终获胜,都将是惨胜,虽胜犹败。等到分出胜负之后,中部鲜卑异军突起,可得渔翁之利。鹬蚌相争,一石二鸟,端是好算计,好计谋!”

上一篇:盛唐血刃

下一篇:大唐南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