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360章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牛犇有情绪?”

“论功行赏,独独撇下了牛指挥使……”

不能再往下说,再说就是指责前线指挥部了,就是数落太子殿下的不是了。

“去,把牛犇叫来!这个憨货,尽找麻烦!”

牛犇来了,一脸的欠揍样。

“听说你有情绪?不想打这一战了?”

“指挥使,不要啊!我已经知道错了,也给殿下承认错误了……我……我……”

牛犇被曹霖这一句不想打这一战吓着了……多少年了,护卫营为一次大战想了多少年了!

那怕把他降成小卒子,他也不能被退回去……

“你什么你,吞吞吐吐的……”

这对话让种谔和折继祖傻眼了。这是劝吗?这不是更导致牛犇有情绪吗?

这是大战前呀!这时候,那怕就是文臣,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给武将脸色,他曹霖怎么能这样?

“指挥使,我没情绪,就是觉得丢人!新军首战,我是打了,可百数火药弹,也就弄死三四百人…~估计兄弟们还指不定怎样笑话我呢!”

啊……这什么话?丢人?这能丢人吗?若这是丢人,国朝最有战力的西军,是不是算不要脸了?

这话说的种谔和折继祖感觉丢人了。

“滚回去,把那张欠揍的脸换换。怕人笑话?怕人笑话再找回场子不就得了?跟个娘们儿似的,你玩雨霖铃呀?”

好像这就是表扬一样,脸色立马缓和了……

牛犇心焦,他心焦的原因是担心被退回去守汴梁的护卫营地。

这一次他知道错了,本来是等着处罚的,结果没处罚……这让他心里没底了。

而曹霖一句:再找回场子,让他知道,他不会被退回去,这下心里踏实了。

曹霖这根本就是训斥的几句话,让见天耷拉着脸的牛犇容光焕发,让种谔和折继祖很是诧异。

这就是护卫营,一个外人无法理解的体系。

多少年了,赵曦一直在护卫营灌输着自己的理念和思想,让整个护卫营军卒,把荣誉放在此生命更高的位置。

他人又如何能理解?而新军,以及未来的国朝禁军,将全部由这样的思想武装……

首战告捷,轰杀五百,这是大捷,真正的大捷。

当捷报到达汴梁时,本来有些忧忧战况的朝臣和百姓,总算是踏实了。

这是好兆头,还没开始正式打,已经轰杀五百了……

“首功何人,理应赏赐!”

“回官家,首功护卫营军卒,八品宣节校尉牛犇。”

“赏!”

“官家,随捷报而来,有前线指挥部对于首战的赏罚意见,以及牛校尉自请罪过书。”

富弼韩琦也对前线指挥部,也就是赵曦的处理意见不理解,可毕竟那才是前线,也是最具有发言权的。

关键是,但他们看到牛犇的西请罪过书后,就更不理解了。

赵祯也一样……

“战前未经侦查,错误估计营寨大小,未能合理部署火药弹覆盖范围和面积,致使营寨破坏严重……”

这是错误吗?这正是功劳所在呀!

赵祯看了这自请罪过书,愣了。一时间不知道如何下手处置。

凡是涉及护卫营的事,整个朝廷,就包括他赵祯也都是以曦儿的建议为主……那地方,不同于国朝任何军伍。

可这是国朝征战之时……

“诸位相公…~”

“官家,再看前线指挥部的情况说明……首战有功是事实。但太子殿下认为,作为熟悉火药弹威力,并为首攻指挥官的牛犇,未经实际侦查,而盲目发射了超过攻破营寨承受力很多的火药弹基数。”

“虽战果未变,依然是全歼的事实,但实际上是造成了浪费。火药弹浪费是一方面,为确保决战战线不变,东路军有可能需要重修营寨,或者改变既定战术等等,这些都需要牛校尉承担责任。”

“因是首战,全歼有功,惩罚不妥,故功过相抵,不予奖惩。臣以为,对于首战赏赐之事,还是以前线指挥部为准。”

凡是涉及护卫营以及新军的,还是以太子殿下意见为主吧。因为他们不同于国朝原本的军伍,是一个崭新的,以荣誉和信仰支撑和勾建的军伍。

第324章 如何打

军备的提升,同时不能忽略军卒的头脑武装。赵曦是深知思想武装头脑重要性的。

护卫营大门照壁的忠诚、服从训诫,以及以此为基准,衍生出来的军伍荣誉感,家国理念,信仰等等,在护卫营每一位军卒逐渐提高的生活水准时,全面的,成体系的灌输给了每一位军卒,并经过多年的反复,让整套体系在心中生根……这才是这些年护卫营真正的变化,或者说升华。

也因此,在训练新军时,把整个护卫营的思想体系,全面的传输给每一位新军军卒,从而完成国朝禁军的真正改造。

这一切,并不是只停留在护卫营,应该说整个赵曦构建的产业体系内,都在被这种思想、理念笼罩着,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价值观,形成一个规模的思想环境……待以后,整个国朝的改变,才是彻头彻尾的改变。

有些变化,那些朝臣们是能感觉的到的,不过,所有人都会以为,这是潜邸旧臣的惯例,都是以为帝国继承人服务为荣。

没人会以为,所有太子殿下产业体系的,那种傲娇是发自内心的,是因为自强自立而自然而生的傲娇。

“官家,曦儿如此处置,内外有别,并没有偏向于自己的亲军,这是在设定奖惩的标杆和模范。”

“从严明纪律而言,有牛犇先例在前,往后处置西军将领,前线任何人都没理由反驳。”

“从整体战事而言,以牛犇为教训,提醒各路将帅,在作战之前,要开展必要的侦查和评估。如此,避免浪费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大规模的军卒伤亡。”

“国朝多年对夏之战,每有大败者,均为将帅盲目,对西贼估计不足,从而因某些偶然因素,导致一次又一次的败局。”

“曦儿如此做,是在告知整个前线将领,没有确凿的侦查和评估,即便最终取得了胜利,那也是运气,不应该得到奖赏。”

曹皇后有这样的见地吗?不可能的,那怕是她出生军伍世家,也不可能有如此深远的见解。

其实就是赵曦在拟订对牛犇不予奖惩的决定时,也没考虑这么多。

但他这一手操作完了,再仔细琢磨,那味道就有点大了……

而曹皇后的这番言论……完全是来自宫外,是她娘家,以及高家、石家,包括当朝的各位相公,多次讨论而形成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