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一方
“这一事情的安排,不着急,徐徐图之。”
杜启清楚这事情不好处理。
必须要慎重。
稍有不慎,天下各地,极可能燃起烽火。如果是一城一地,杜启可以实施改革。问题是眼下的夏国建立后,船大了后不好调头。涉及到的改革,更加复杂,不是轻易就可以改变的。
需要徐徐图之。
上官仪听到后道:“陛下所言甚是,的确是要徐徐图之。”
杜启道:“商人方面你又是怎么考虑的?”
上官仪说道:“曾经夏国对于商人,有诸多的扶持,给予诸多的优惠政策。但到了如今,臣认为这些优惠可以停止。眼下要给的优惠政策,应该主要
给百姓,让利于百姓,让百姓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是夏国稳定的根本。”
杜启仔细的琢磨一番,最后笑了笑道:“其实归根结底,不论是对土地政策的调整,亦或是对商人的压制,都是为了夏国的稳定发展,对吧。”
上官仪道:“陛下圣明!”
他就是这个意思。
当下来说,夏国的根本那就是稳定发展。如果没有稳定,一切都是白搭,所以必须要能够确保夏国能够稳定且蓬勃发展。
这是长治久安的根本。
杜启涉及到这些大方向的政策,没有立刻决断,他思索了一番说道:“涉及到这些政策的调整,眼下我们不颁布法令。”
“首要第一点,是稳定地方,实现大唐官员到夏国官员的调整过度。第二点,那是增加地方的认可,让各地百姓,都认可夏国,都认可自己是夏国的百姓。”
“如此,才有最稳定的发展。”
杜启说道:“所以暂时,涉及到大政策大方针的调整,倒是不必有过多的考虑。这些大政策,等回到帝京城后,再来考虑推行。”
上官仪见状,就不再多言。
毕竟杜启都说了等返回帝京城后,再来考虑其他的方面。不过在上官仪看来,他所提到的问题,最后一定要实施的,不可能不安排。只要夏国要长久发展,就必须要贯彻这些调整,否则迟早会酿成隐患。
上官仪话锋一转,忽然又道:“陛下,臣还有一事。”
杜启笑道:“何事?”
上官仪这里,一件一件事情多,不过禀报的事情多也是好事。
以便于杜启心中有数。
上官仪回答道:“夏国最早的帝都,设立在高昌。后来夏国夺取天竺后,帝都迁移到帝京城去。如今夏国已经覆灭大唐,即便李世民潜逃在外。但对夏国来说,覆灭大唐指日可待。所以我们杀回了大唐,是否再度迁都,把夏国的国度搬迁回来呢?”
杜启听到后,心下意动。
对杜启来说,帝京城的确是夏国的帝都,因为帝京城是整个夏国的核心。不论是军事学院,亦或
是科技大学,还是医院、兵工厂等,都是建立在帝京城的。
只是天竺毕竟是天竺。
杜启心中还是有着故土情结的,他自然也希望能在华夏大地上定都。
这是正统所在。
杜启想了想道:“你的意思是,把帝都从帝京城搬迁到长安来?”
“是!”
上官仪直接就回答。
杜启思索一番,摇头道:“把帝都从帝京城迁移到长安,有些不妥当。毕竟涉及到天竺境内的稳定,一旦迁都后,刚刚稳定下来的一切,容易出现问题。”
“天竺境内,虽说种姓制度已经是压制下来,但种姓制度依旧还有苗头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彻底解决的,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的改变。”
“当下迁,不合适。”
杜启说道:“必须要镇压在帝京城,才能确保整个天竺慢慢的归附。”
上官仪无奈的点头。
今儿真是流年不利,涉及到的提案,都一一被否定。其实在上官仪看来,其实这些提案,都还是相当重要的,可惜杜启这里却是不认可。
杜启眼中仍有思索神色,他继续道:“上官仪,迁都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效仿大唐的做法,亦或是效仿隋朝的做法,长安可以作为陪都,作为东都。”
“隋朝时,有帝都洛阳,曾经的帝都长安依旧是都城。譬如大唐,作为龙兴之地的太原,依旧是陪都,所以夏国的国都,设立在帝京城,以便于夏国继续往西扩张,以便于夏国能镇压天竺,确保天竺稳定。”
“长安,则作为夏国的东都,依旧是都城,这里也设立皇城。”
杜启给出了他的想法。
上官仪听得眼前一亮,赞道:“陛下圣明。”
按照杜启的安排,那么长安作为陪都,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兼顾整个大唐境内的稳定,这是最好的安排,也是最合适最妥当的安排。
杜启道:“上官,涉及到诸多计划的调整,
你可以慢慢梳理。后续大唐彻底稳定下来,很多该调整的,我们再慢慢的调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切慢慢来。在夏国草创初期,可以快速安排,但如今夏国大了,很多决定牵一发而动全身,容易引发动荡。一切,都要慢慢来。”
上官仪点头赞同杜启的话。
毕竟稳定压倒一切,夏国当下的关键是稳定发展,然后才有后续。尤其当下的重点,还是接收大唐各地,以及把大唐彻底夺取,这才是根本。
上官仪又说了些具体的事情,便起身告退。
第1315章 逃兵
逃兵
翌日,清晨。
薛仁贵已经率军离开江都,麾下的大军分兵各地,前往扫荡江南道的各州各县。除此外,薛仁贵还派遣了部分兵力北上,沿着运河周边对各地动手,要大范围的夺取各地。
杜启依旧率领军队坐镇江都,稳稳立在后方。杜启一方面是镇压后方,另一方面则是着手梳理地方,稳定地方上的内政。
在薛仁贵快速进兵时,李世民带着的军队也一样在快速的撤离。
进入十月,李世民率领的大军,已经是进入会稽境内。如今李世民的身边,兵力有七千余人,主要由玄甲精骑,以及一部分步兵构成。当然,除了七千余士兵外,还有大量的官员家属,以及大量的人员随行,整个队伍很是庞大。
好在将士携带了粮食,倒是能支撑。再者房玄龄早早就已经先一步安排,故而沿途倒也是顺利,
不曾遇到什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