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苟心
回顾历史,元朝在统治时就犯了不平等对待的错误,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划分为四个阶层,各阶层之间权利不平等,导致激烈的社会冲突,使元朝短短几十年就灭亡了。
以史为鉴,大魏朝要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平等政策就是从现在起必须要强调的事情。
第374章 万民歌颂
具南投降以后,严浩又留在匈奴草原数月,处理众多繁杂的问题,终于基本把这边的事情搞定。至于后续的具体政策他决定等回京以后再由内阁商议决定。
于是乎,严浩命令李靖率领20万骑兵暂时留守匈奴草原。另外,朝廷在大军征战匈奴期间就已经征召的30万大军也抵达哈拉和林。有了这50万大军和李靖这员大将在,可保北境高枕无忧。
严浩想念着京城的娇妻美妾,归心似箭的他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很快就越过阴山,回到中原境内。
跨过阴山以后,除了路上见到的面孔更加亲切以外,他也感受到了神州大地狂热的气氛。
整个关内的百姓几乎都在传送着严浩北征大漠,千里突袭,破柔然、灭匈奴的惊人壮举。华夏民族被北方游牧民族欺凌了数百年,以往能够抵抗住北方异族入侵的将领都能被称为民族英雄,而如今有一位帝王直接一劳永逸地灭掉两国,此等功绩就算是最辞藻华丽的诗人也不知该如何赞美了。
最后只有严浩在狼居胥山石碑上刻下的“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这句诗口口相传,称为小儿都会背诵的传世名句。武功盖世的帝王文采竟然也如此斐然,严浩在百姓们心中的形象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地步。
就算是之前他做过的种种荒唐之举,后来也大都被证明为有利无害,顶多成为人们会心一笑的趣闻,没有人再真的拿严浩当作昏君!
于是乎,让严浩干尽昏君之事,可最后严浩还变成了一个众人眼中的大明君,此中玄机真是妙不可言了。
朝廷凯旋大军所到之处,无须地方官府动员,百姓们自发地箪食壶浆犒劳王师,导致回京的行程严重拉长,最后严浩几乎花了两倍的时间才终于回到了京城。
此时已是建元四年的四月,距离建元三年四月严浩率军出征,已经过了一年的时间。
皇宫内,严浩被众女簇拥在其中嘘寒问暖。童素抱着的大儿子严醒已经一岁,严醒自从出生以后就没怎么见过严浩,怯生生地看着严浩不敢靠近。
严浩蹲下来握着他的小手,逗了他两下,毕竟血浓于水,小家伙很快乐得哈哈大笑。
“陛下,你看这是谁?”此时林佩瑶怀抱着一位婴儿来到严浩面前。严浩离开时林佩瑶已经怀孕,四个月前刚刚生产。
严浩惊喜地看着林佩瑶手中的男孩,在美丽皇后脸上亲了一下:“皇后幸苦了,给我们严家又添了一位子嗣!”
林佩瑶笑吟吟道:“这次不用陛下亲自取名了,太后已经给他取名叫严定了,意在庆贺陛下平定匈奴和柔然!”
严浩拍掌道:“好,太后这个名字取得好啊!”
他又看向众女,每个人表情姿态各异。妲己妩媚的脸蛋上似笑非笑,似嗔非嗔;褒姒一脸平淡如水,但紧紧抓在一起的手掌还是暴露了她不平静的心绪;任盈盈乖巧地站在一旁,等待严浩的过问;戚芸则面带怒色,似乎想一有机会就责怪严浩上战场也不肯带她;冯小怜嘟着小嘴,就差扑到严浩怀里撒娇……
其余众女也大同小异,她们的眼神里都同时流露出欣喜和哀怨,欣喜的是千里征战的夫君终于归来,哀怨的是一年多没有得到丈夫的关怀。
当晚,严浩在太极宫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被同眠,古琇的百转千回,青青的羞涩清纯,墨璇的冷艳风情,宁雅心的温柔似水,余白芷的香粉酥脂,还有新收的柔然王妃赫布氏的华美端庄,让严浩享尽了艳福,但同时也累的够呛。
众女沉浸在团聚的幸福中的同时,也共同“强迫”严浩定下了规矩:从今以后无论前往何处征战,都不能不带上任何妃子,必须要有妻妾作陪!
而严浩经历一年的军旅生活,也深知没有女人的日子多么难熬,他身边的十几位玉剑姬虽美,但毕竟不是正式的妃子,少了几分灵魂上的交流。因此他自然满口答应。
就这样,回京的十几天,严浩都沉浸在温柔乡里,直到关于管辖治理匈奴草原问题的朝会的召开。
第375章 岭北四道
朝会上,严浩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封赏此次北征的有功之臣。毕竟将士们辛辛苦苦为国征战了这么久,如果没有给他们相应的赏赐,怎么能起到激励和鼓舞士气的作用。
翊麾将军霍去病横扫柔然,千里追击匈奴,封狼居胥,功劳最大,破格提拔为右将军,官阶正二品;李靖连战连胜,提出床弩的构想,一路西征直抵阿尔泰山脉,功劳次之,擢为左将军,官阶正二品。
其余李存勖、典韦、赵云等人虽无升官,但也各有赏赐。
姜子牙坐镇中军,居功至伟,赐郡公爵位。
出征全体将士也都得到了额外的财物和军功奖励,可谓皆大欢喜。
第二件事情便是布置行政规划了。在征服柔然和匈奴以后,大魏的领土新增了一块从阴山至北海,从阿尔泰山脉至大兴安岭的广阔土地。
这块新增的领土有多大?我们可以稍作比较。从阴山至北海的南北距离相当于从京城至大魏最南端的岭南东道的距离!从阿尔泰山脉至大兴安岭的距离相当于从京城往西至安西道瀚海郡的距离,或者京城往东至渤海青州距离的两倍!
如何管辖好这片辽阔的领土成了大问题。内阁经过讨论以后制定了详细的方案。
在行政区划方面,除了已经在原柔然地区设立的燕然道以外,在匈奴草原地区则新增三道。
以朵颜山为界,朵颜山南的匈奴南草原地区设兴安道,朵颜山北的匈奴北草原地区以原匈奴王庭哈拉和林为界,设置漠北东道和漠北西道。此三道加上燕然道由于都处在阴山以北的地区,因此被并称为“岭北四道”。
兴安道下设五州三郡,治所为遥州,漠北东道和西道各设三州七郡,东道治所为应昌郡,西道治所为科布多郡。至于原匈奴王庭哈拉和林,则兴建起一座巨型城市,由朝廷直辖,作为整个草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此外,和安西道及燕然道的情况类似,新增三道也设立了一些自治州,分配一些忠于朝廷的匈奴贵族进行自治。
兴安道、漠北东道和漠北西道的布政使由朝廷选派三位能吏担任,至于李靖则暂时担任漠北都督府的总督,率领50万大军镇守漠北,稳定北方局势,防备金帐汗国的异动。
原来由李靖统率的5万黑甲龙骑军团则转由苏鸿统领。苏鸿作为李靖弟子,得到大唐军神苏烈传承以后能力已经与李靖不相上下,如今也算是徒传师道了。
除了行政区划以外,在民族和人口问题上朝廷也下了大功夫。
大理院制定了详细的律法,规定大魏境内所有民族一视同仁,一律平等,所有律法和条文对任何子民奏效,没有任何民族享有特权,也没有任何民族会受到歧视。有胆敢破坏民族平等和团结者,将受到极为严厉的制裁。
乱世要用重典,狄仁杰深明其中的道理,华夏人与北方游牧民长期敌对,猝然成为同胞,难免会有很多冲突,如果不一上来就用严苛甚至残酷的刑罚震慑百姓,很难在百姓们心中树立起民族平等的观念
第376章 人口迁徙
律法方面的约束只是一方面,民族融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光法律层面的规定就能奏效的,从根本上说还需要在人口上进行调整,形成民族混居的局面。
柔然人口在800万人左右,匈奴人口约为1200万人,这两族相加就有2000万人。这两族不比西域各国,西域各国毕竟是农耕文明而且有被中原王朝统治过的经历,而这两个游牧民族天性中带着草原民族的自由和凶悍,如果任由这2000万人口继续定居在草原上的话,未来魏国的统治必定会出现很多阻碍。
因此严浩设想将这2000万人中的二分之一,即1000万人搬迁至关内,另外再从关内迁徙两三千万人到关外,如此一来在关外也可以形成华夏人居多的稳定局面,大大加快民族融合的步伐。
但这一政策需要大量的人口来实现!加上柔然和匈奴的两千万人口以后,如今大魏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了1.74亿,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大,但是想想大魏如今的版图,就会发现相比土地,人口仍然处于不饱和的状态。如果从关内迁走三四千万人到关外,势必会造成关内人口的空虚。
于是严浩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兑换“人丁兴旺”卡来增加人口。
其实迫切需要增加人口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魏一年多以来的巨量征兵!
从安西道到燕然道再到漠北三道,都是需要重兵把守的区域,为此大魏一年多以来征兵已经超过80万人,魏国的总军力如今已经超过了250万人!
注意,这里的250万人是全职由国家供养的士兵,还不是那种半军事化半屯田的府兵。供养全职的士兵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兵民比例如果高于1比100的话,对国家生产的负担是比较重的。
而从大魏目前的人口来看,兵民比显然有些失去控制,因此增加人口迫在眉睫!
还好目前严浩手上的积分已经突破了十万点,正考虑怎么花呢,他果断地直接兑换出2张S级的“人丁兴旺”卡,以大魏现在的人口基数,两张卡片直接使大魏人口突破了2.5亿大关!
此时一声系统提示传来:
“叮咚,系统提示,由于宿主国家人口数值已经较高,出于平衡考虑,取消人丁兴旺按照比例增加人口的效果,改为增加固定数值。原S级人丁兴旺卡固定增加2000万人口,新推出SS级人丁兴旺卡,效果为增加3000万人口,兑换积分2万点!”
系统的这项改动其实也合情合理,毕竟如果一直按照比例来增加的话,那么指数递增效果到后面会非常恐怖。如今2万积分增加一次3000万人口,虽然效果没有原来那么强悍,但到真正需要人口的时候也够用了。
人口问题解决以后,民族迁徙也成为了可能。朝廷预备搬迁2000万人到关外,但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简单。
朝廷在燕然道实施的鼓励移民的政策已经有半年多时间了,数十万计的关内百姓正在向燕然道搬迁,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最最贫苦的百姓,在关内生活并不如意,没办法这才往关外迁徙。
然而,这一部分人在如今的大魏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家庭只要勤劳肯干,都可以生活得很滋润,又有谁愿意背井离乡,千里迢迢来到陌生的土地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