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687章

作者:御炎

  一招宦官跟随,就把士人们的心思从察举制度本身转移到了宦官干政上。

  这还真要感谢桓灵二帝。

  多亏他们把宦官干政这一手玩出了花,把士人恶心的够呛,记忆过于深刻,以至于郭鹏这边刚刚有一点苗头,士人们就像被踩着尾巴的狗一样,顿时就叫唤起来了。

  这个说任用宦官乃是不祥之兆,那个说宦官外出定然贪污腐败,那个又说任用宦官难免重蹈桓灵二帝覆辙,难道是陛下愿意看到的?

  搞的任用你们就一定不会亡国似的。

  崇祯皇帝要是看到这一幕,肯定深感赞同。

  真是有趣。

  郭某人对此完全不搭理,坚持每一支队伍任用五名宦官作监督,一人为主四人辅助,手持皇命,代替皇帝监督群臣。

  无论如何也要把那些混在孝廉队伍里的混蛋揪出来,狠狠的收拾。

  于是开始有一批人怀疑皇帝这样搞到底是真的想对察举制度动手还是为了给自己任用宦官找借口。

  皇帝难道想要重现十常侍?

  郭鹏身边的宦官人数很多,而且都在从事给皇帝捞钱敛财的事情,这是宫廷内公开的秘密。

  皇帝的宦官通过把持各种产业,不断地赚取高额利润,然后给皇帝的私人内库输血,方便皇帝用各种名目使用内库里的钱办事,以此收买人心,巩固权力和地位。

  毫无疑问,皇帝陛下的这一招还是挺狠的,这确保了皇帝陛下拥有大量充足的经济来源可以自由使用,哪怕国库有限制,皇帝陛下的内库也能临时支撑起来,变成临时国库。

  他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群臣管不到。

  可偏偏没人敢说他是与民争利。

  曾有人这样说过,皇帝不理睬他,他据理力争,然后他就回老家种地去了,后来就再也没人据理力争了。

  现在要是还有人据理力争的话,想必皇帝陛下把并不会反感自己的国土上多一个勤劳的农户。

  所以看着皇帝不理不睬的把大量宦官充实到孝廉审查队伍之中,官员们就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却无能为力,只能接受现实。

  在强势皇帝手下办事,就是如此的为难。

  审查队伍出发了,京城里的太学生们傻眼儿了。

  本来是他们离开太学进入官府的好时机,结果却因为一场丑闻的暴露,使得他们当中一些已经被内定进入中央政府担任郎官的人受到了牵连。

  进不去了,等着审查吧。

  要是干出什么不好的事情被查了出来,很危险。

  这一次是真的很危险。

  因为皇帝真的非常生气,生气到连官员都不相信,一力主张要求宦官进入审查队伍。

  官员审查可能还好通融,但是宦官……

  说老实话,这波派出来的宦官和大家都没什么来往,不是最长和大家打交道的那批都知监的宦官,全都很陌生,也不说话,黑着一张脸不知道谁欠了他们的钱一样。

  尤其是洛阳本地的孝廉审查队伍,那几个宦官好像没有感情一样,黑着脸就跟死了家人似的,对各种卷宗和社会巡查那是相当的上心,昼夜翻看卷宗不说,还到处走访。

  这就非常危险。

  很多士子都从自家长辈或者父亲那里听到了不好的风声,这几天太学不上课的时候,一群士子围在一起忧心忡忡。

  “我听说这一回不简单,很多负责审查的人我父亲都不认识,都不知道找谁通融。”

  “我父亲也愁眉苦脸的,虽然他让我不要担心,可是我怎么能不担心呢?这……这关乎到我的仕途啊!”

  “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人通融,我是家乡那边拜托宗族的人帮我通融的一个名额,靠在孝上,但愿不会被查出问题。”

  “这些该死的宦官……陛下怎么会任用宦官呢?前朝宦官之祸难道还不够可怕吗?”

  一群人说来说去,就把话题扯到了宦官身上。

  然后,一个士子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为什么皇帝总是喜欢宦官?”

  一群士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一起看向了那个提出问题的士子。

  似乎在看一个傻子。

  在这个人们互相把对方当傻子的世界里,当一个难得糊涂的人也不简单,这人糊涂着糊涂着,居然不是假糊涂,而是真糊涂。

  但是无论如何,士子们如何的反感如何的不安,孝廉审查行动都快速展开了,审查队伍火速奔赴各地,就各地所举荐的士子官僚展开严查。

  皇帝的雷霆之怒吓坏了所有官僚,他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开始工作。

  然后,并没有出乎意料的,一批“欺世盗名”之辈浮出水面。

  清河郡所举荐的士子赵勉,以孝入选。

  清河郡守推荐他的原因是他为父守孝满三年,然后勤勤恳恳侍奉身体虚弱的母亲,为了照顾母亲,已经三次推却了举孝廉的邀请。

  这是第四次,他终于接受了,原因是老母亲终于愿意和他一起去洛阳,方便他就近照顾。

  这个出身士人家族、家产颇多、族人甚多,且还有三十多个仆人伺候的孝子终于可以摆脱忧虑,不担心母亲没人照顾而放心的前往洛阳接受官职了。

  其实这也是正常操作,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值得大惊小怪的是他被查出曾在母亲生病的时候和一群朋友外出狩猎三天三夜不回家。

  还有被查出他在为父亲守孝期间曾大量饮酒,多日宿醉不醒,醉生梦死,而且还纳了一房妾侍,得了一个女儿。

  舆论再度爆炸了。

  毫无疑问,这个人的劣迹被记录在案,然后上达天听,清河郡守因为识人不明也被记录罪责,上达天听。

  然而这并不是结束,这只是一个开始。

第1183章.一千一百九十三 于是很多人就裂开了

  在联合调查组的坚决调查之下,从未接受过如此高强度审查的察举制度的内里一览无遗。

  兖州山阴郡所举荐的士子刘维,同样以孝入选,在母亲去世的时候哭到吐血,又为去世的母亲守孝五年。

  他的孝顺感天动地,山阴郡守决定为他举荐。

  然后被审查组查出了两岁的儿子和三岁的女儿,以及为母守孝期间纳妾的事情,和清河郡那个不相上下。

  毫无疑问,他也爆炸了。

  连带着山阴郡守和他的父亲是老相识这件事情也被曝光,山阴郡守的脸色都青了。

  这也没结束。

  徐州琅琊郡向礼部特别请求,请求举荐三个人。

  这是三兄弟,为当地豪强,父母去得早,三兄弟相互扶持一起长大,品行优秀,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在乡间广为传播,风评很好。

  琅琊郡守于是决定给他们之中的大哥举荐。

  但是大哥不愿意,要把举荐名额让给二弟。

  二弟也不愿意,要把举荐名额让给三弟。

  三弟更不愿意,说什么都要把名额还给大哥。

  你让来我让去,谁都不愿意接受,就是不愿意自己上,而把兄弟们留在当地,这一拖就是一年多,看起来是陷入了套娃困境。

  但是琅琊郡守终于被他们的谦让、被他们的兄友弟恭所感动,于是决定把三兄弟一起举荐。

  但因为琅琊郡只有两个名额,还特别向礼部陈情,提出请求,希望礼部可以答应。

  当时礼部是被这份兄弟情深给“感动”到了,然后特别允许了琅琊郡守的陈情。

  于是皆大欢喜,在当地引为一桩美谈。

  调查组进驻之后,深入调查这三兄弟。

  然后查出了三兄弟和琅琊郡守身边的主簿有不正当关系的蛛丝马迹。

  一顿深挖,到处走访,终于挖出了三兄弟为了一起当官贿赂主簿的事情。

  三兄弟想当官,但是名额不够,谁也不愿意谦让,都想第一个上,在官途上走的更远一些。

  为此多次争吵,几乎动手。

  主簿给他们出主意,让他们互相谦让,互相推辞。

  于是三兄弟明明想做官想的要死,面对郡守的举荐却还要推辞,坚辞不受。

  之后,他又在郡守耳朵边上吹风,又花钱在地方造声势,给三兄弟营造好的名声和人设。

  郡守一向信赖这个主簿,听说三兄弟在地方风评好,且兄弟情深,不愿分离,便也愿意促成这美谈。

  殊不知这美谈其实是一个早就设计好的陷阱。

  三兄弟为了一起做官改变命运,也是无所不用其极,演技没的说。

  而那个主簿也是一个优秀的编剧和导演人才。

  没什么可说的,琅琊郡原地爆炸。

  青州东莱郡所举荐的两个士子在调查组考察他们的学术水平的时候,漏了马脚,学术水平十分低劣,对微言大义的了解十分初级,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知道不了解。

  这种水平也能被举荐?

  不说品德,学术水平怎么这也要过得去吧?

  虽然说察举已经被士族大豪强所垄断,但也不至于连这点经义都不教自己的孩子学习吧?这种水平还想被举荐做郎官?

  礼部的公府复试是摆设?

  还真别说,对于某些家庭出身的士子来说,礼部的公府复试还就是个摆设,可操作性太大了,就和当年的郭某人一模一样。

  但郭某人好歹是那种你问我我也不怕你问的水平,本身是有真本事的,哪像这几位,居然裸考。

  裸考也就算了,偏偏还被查出来了。

  所以也不用说了,东莱郡原地爆炸。

  豫州陈郡所举荐的孝廉两人也是极品。

  一个被揭发为父守孝时期吃不了那个苦,于是想出了用替身代替的绝招。

  找了一个和自己长相身材差不多的人,付钱给他,让他代替自己守孝,自己为了躲避风头,就过了长江到江南的荆州投奔远亲。

  在江陵郡,这家伙吃喝玩乐荒淫无度,混过了二十五个月的守孝期,然后才回来,算是守孝完毕了。

  还有一个孝顺倒是孝顺,守孝整整三年,当了三年和尚,不曾逾越,得到郡守赏识,但他本是郡吏,是“廉”,却被查出受贿百万钱,给当地做生意的人行了方便……

  两个人一起爆炸,还被顺带着查出了贪污腐败的案件。

  陈郡原地爆炸,商户被杀、查抄家产十三家,自郡守以下,郡府官员几乎无人可以幸免。

  ………………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从延德七年四月开始,到延德七年七月,三个月间,联合调查组已经把本年度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举士查了个底朝天。

  但是吧,靠着举孝廉这条路一路走上来的士人官僚们其实也不愿意把这种事情查的那么狠,因为他们也知道,这种事情真要查,其实是难以避免的,因为大家都有问题。

  早前皇帝管得严,测试的也比较严厉,高门大户还要强迫子弟们认真学习,认真读书,利用自家的教育资源培育子弟,这人才才是一代接着一代。

  后来皇帝都是小孩子,都是混子,高门大户不用强迫孩子们读书学习也能做官,那为什么还要那么努力那么用工的读书学习呢?

  于是渐渐的风气就坏了。

  早前举荐孝廉、茂才等还需要郡守和州刺史等举荐人负责,被举荐者一旦犯错,举荐人也要承担责任,所以故吏的存在才会相对紧密,而官员选择举荐人也会更加小心。

  后来为了方便,为了不承担责任,这个规矩也在实际上消失了。

  举孝廉就渐渐被玩坏了。

  察举制度被玩坏到这种地步,风气败坏到这种地步,你要真的严查到底,砍多少脑袋也不为过。

  但是,这不是潜规则嘛!

  大家心照不宣,你明白我也明白,但是我们都不去改变,任其自由,这就是特权啊,这就是皇帝给予士人的特权啊。

  你皇帝怎么就开始查了呢?

  你不按规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