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名剑山庄
这也是朱祁镇并没有将这一件事情的优先性提的太高,毕竟朱祁镇即便提前弄过来,他有生之年,也未必能在大明推广开来,再加上这还有很多前置性的条件,比如航海技术的发展等等。
朱祁镇之前也就放下来了。
不过而今,很多条件都成熟了。
做一些这一辈子看不见成果的事情了。
毕竟,到了朱祁镇这个岁数,很多事情见不到成果才是正常的。
朱祁镇心思依旧放在对甘肃农田的观察上,很快他就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甘肃本地虽然说很干旱,但是水利工程并不是很少,甚至更多一些,几乎每一条河都有水渠。朱祁镇这几十年,在水利上下了大功夫。
从河北水利开始,到将一省三司变成了一省四司,增加了都水司。
朝廷主持大工程,就不用说了。
河北水利,黄河大坝,乃至于而今依然在进行的淮河水利工程。这都是国家层面的工程。
朱祁镇如此鼓励之下。地方官自然要大力推广水利工程。可以说,每一个省或者每一个府,这些年都有一二个水利工程上马,但是地方的水利工程一般都不会太多。无他,这是钱的问题。
所以,朱祁镇并不觉得,大明水利工程已经密集到了这种地步。
很多人都不知道,整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种种水利工程,在这个时代是一笔多么大的财富。
朱祁镇刚刚开始还不觉得,但是看得多了,如此密集的水利工程,才让朱祁镇感觉不对劲。他问道:“韩卿,这些河渠都是谁修的。”
韩文说道:“这都是于公渠,乃是于公在西北的时候,大力修建的,被当地百姓统称为于公渠。”
朱祁镇一下子陷入沉思之中,想起当年的于谦。忽然说道:“整个陕西,都是这样吗?”
韩文一副高山仰止的语气,说道:“臣在西北,不论那个府县,都有于公修的
河渠。西北百姓望之如父母。不过,最密集还是在兰州附近。”
朱祁镇忽然想起了似乎,太子第一次出京,就是在兰州修建水利,心中忽然一动,暗道:“到了兰州,去看看吧。”
到了兰州很快的。
朱祁镇不在河西走廊停留,很快就到了兰州。
韩文所言果然不虚,而今的兰州俨然为西北之大府。
明之陕西布政司,辖区虽然大,但是可以简单分为几个地方。关中,陕北,汉中。河湟,河西走廊,宁夏等地。
河湟多土司,朝廷在这里施政,事倍而功半。河西走廊就不用说了,根本没有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的余地。关中水利工程从来不少,更多需要的是修缮,将汉唐故渠修缮好,而不是新建新渠。
汉中气候比整个陕西都更好一点。这里并非当务之急。
宁夏当时是边地。
想了想去也就是以兰州为中心的沿着黄河这一片地方,可以修建水利工程。再加上兰州是西北总督的驻地。此地的黄河可不是下游的黄河,下游黄河对于两岸百姓来说,从来不奢求用黄河水灌溉,只要黄河能安安分分的入海,就再好不过了。
但是对于黄河上游的兰州来说,利用黄河与黄河附近的支流灌溉,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朱祁镇一到兰州,就看到了大名鼎鼎的兰州大水车,就好像一个个巨人一般,站立在黄河两岸。
沿着黄河两岸一共有数百架,一架兰州大水车因为地利不同,可以灌溉数百到千亩左右的土地,如此一来,黄河两岸都变成了水浇地。
广个告,【咪咪\app\】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别的不说,这些地方都不用种植什么谷子与高粱,都能种植小麦,仅仅是这一点,就足够增加不知道多少粮食产量。
而且兰州附近,也不仅仅有一条黄河。
好几条河流就在兰州附近流入黄河,这里的黄河不是下游的地上悬河,一条支流都没有。还有不少河流的。黄河谷地与这些河流的谷地加在一起,也有不少平地可供开垦。这也是兰州天然的地利。
只是,朱祁镇也发现,而今是兰州大水车的鼎盛期,今后就再也看不见如此辉煌的场景了。
原因无他。
蒸汽机时代来临了。
对于大明来说,蒸汽机最大功能,就是灌溉。对于这一点上,各地方官员都是十分支持的。甚至为了家乡争夺蒸汽机份额而大大出手。只是即便如此蒸汽机的普及,还是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
可以说最好的蒸汽机都在铁路上,分给各地灌溉的都是次一等的。老旧型号。
西北之前蒸汽机不多,是因为道路不通。
蒸汽机从来不轻,可以说一个大铁疙瘩,而蒸汽机的产地也只有北京,想从北京运到兰州,乃至西北其他地方,是非常之难的。
而今铁路修建虽然步步艰难,而今已经快要到了。朱祁镇只需再顺着驰道向东南一两百里,就换乘火车了。如此一来蒸汽机到兰州,就清除一个巨大的阻碍,兰州大水车不是不好,但是他的好是属于上一个时代的。
第九十五章 太子渠上
第九十五章 太子渠上
朱祁镇在兰州休整数日。
一来,朱祁镇是出来出游的,而不是赶路的,本身就不用走那么急,二来却是从肇州府,到兰州,这一路行程数万里,用了两个多月时间,走的是大明北方最偏僻的地方,谈不上爬冰卧血,但也是顶风冒沙。即便有数次休整,但是很多人的疲惫之感,却是挥之不去的。
特别是一些官,这是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吃过的苦。
朱祁镇对他这些臣工,总是要照顾一二。
朱祁镇就带着大臣去巡视太子渠了。
太子渠在兰州西北方向,也就是兰州到宁夏的方向。是一条暗渠。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巡视,这样的暗渠,在整个西北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是一个很普通的河渠。唯一不一样的是太子当年主持人工修建的。
韩自然知道朱祁镇的关注点在什么地方。
于是在当地找到一些老人,是当年跟随太子修渠的人。
让他们说太子当年修渠的情况。
自然是说的天花乱坠,将太子夸成了一朵花。
朱祁镇自然知道其中的水分,但是听了也是很高兴的。高兴之余,也是有一些心疼的。当年朱祁镇唯恐太子不明人间疾苦,要让太子在最艰苦的地方多吃一些苦头,只是而今在想起太子在这里挖掘暗渠的时候,是隐藏身份,亲自下渠挖土。
整日灰头土脸的。
这也就罢了。
但是朱祁镇却知道,这种暗渠的挖掘其实有危险性,因为很容易就塌方,虽然只有数米高土层,但是闷死一个人,却是足够了。
朱祁镇一想到这里,忽然说道:“放绳子。我下去看看。”
丘浚与韩一听,齐声说道:“陛下不可。”
韩听了,立即不说话了,让丘浚先说。毕竟丘浚是他的上官。丘浚说道:“陛下,不可深入险地。”
朱祁镇说道:“有什么危险不危险的,难道百姓每年都不修缮此渠吗?”
任何水利工程都不是一建成什么都行了,而是要年年维护的,如果不维护的话,年久失修的情况之下,很快就不能用了。
韩听了,立即说道:“陛下,这渠有问题。”
朱祁镇立即皱眉说道:“有什么问题?”
这是太子所修的河渠,其实大明这么多水利工程,有一点问题,也不碍事的。但是正因为是太子修的,就有了很特别的政治意味,韩一说出口,朱祁镇就觉得不对劲。如果朱祁镇知道韩,有大臣之体,不会胡言乱语。
当时就以为韩有意以此攻击太子。
韩自然也知道这情况,但是他在朱祁镇有意来巡视太子渠的时候,韩就派人来勘探太子渠的情况,这不看则罢,一看就给自己的弄出一个大难题。他一直祈祷,皇帝在外面看看就行了,千万别想下渠。
只是他没有想到,躲是躲不了的。还是要摊开说。
他并非不知道这里面的政治意味,但是事实就是事实。
他说道:“这数年来,宁夏连年地震,有一年二震乃至三震者,太子渠中,有不少裂缝,最宽的能容人一臂,深不见底,臣万死不敢让陛下入此险地。”
朱祁镇听了,转头看了怀恩一眼。怀恩有些心虚,立即派人去查看。
片刻之后,几个锦衣卫从太子渠下面爬上来,向怀恩点点头。
朱祁镇气不打一处出。
如果他知道,有这样的事情,他是万万不会来看着太子渠的。
一般来说,古人都不会用人名为河渠城池的名字的。这个习惯来自于一则故事。
智伯用来淹赵之晋阳的河渠,被名之为智伯渠。而渠毁而人亡,而今这个河道,正式的名字并不是太子渠,但是太子渠这个名字太过响亮,反而压过了本名。
本来,太子渠因为地震而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去关注,也就没有什么事情了。
但是朱祁镇乃是大明政坛上上下下关注的重点,今天弄出这样一出,不知道会传多少风言风语的。朱祁镇冷笑道:“怀恩,你老了。”
怀恩吓的跪在地面之上,冷汗直冒,但一句话也不敢说。他知道此刻多说多错,少说少错。唯有装可怜,方才有一线生机。
果然,朱祁镇见怀恩白发苍苍的样子,微微叹了一口气,心中暗道:“老了,也就老了吧,因为我也老了。”
朱祁镇正想办法收场的时候,却听外面有人喊道:“西洋急报。”
朱祁镇立即说道:“传。”
随即一个风尘仆仆的驿卒被搀扶了进来,见了皇帝,他才敢将背上的匣子取下来,双手呈上。
驿卒传递这种急报,可是将身家性命都担上去的,不敢不重视。
一旦有失,不仅仅自己的性命,乃至于全家的性命也要完玩,故而他千余里路骑马跑下来,而今双腿早就弯曲不能动弹了,也不能将急报交给别人,哪怕是被拖进来,也要亲手交给有司。
朱祁镇让怀恩赏赐驿卒不提。
怀恩打开匣子,将里面的一卷书打开,双手奉上,朱祁镇打开一看,一目十行,看完之后,轻轻一笑说道:“孛儿只斤家族倒是有些气数。”
随即将这奏疏递给身边的大臣看。
这里面所说的不是别的,就是太子与和硕特汗国之间种种,浓墨重彩的说明了和硕特汗的来龙去脉。
等身边的人都看完,朱祁镇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丘浚第一个说话,道:“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极是。陛下对南洋动兵以来,已经有十数年了,朝廷虽然国库还能支撑,但也该缓一缓了,恒河之地,纵然富庶,也不是我大明而今所需的。”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臣请陛下三思。”
朱祁镇转过头问石彪说道:“石卿以为当如何?”
石彪说道:“臣感激,这和硕特汗国的位置,好像瓦刺。”
朱祁镇暗中点头。
任何时候都要节奏,写章需要,治国需要,即便是开疆扩土也是需要的。
其实在大明占据南洋之后,已经是将力量使够了。想要再次扩张,最好先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缅甸之战,其实并不在朱祁镇整体规划之内。也就是说,整个缅甸之战,其实已经是对大明国力的一种透支了。
当然了,而今大明的底子厚,力量强大,不在乎这些透支,但却也是可一而不可二。
不要以为之前一直胜利,接下来也能一支胜利。
这仅仅是错觉而已。
大明力量的投射的边界已经差不多了。
石彪或许不能详细的说明其中的道理,但是单单通过地图,他就能感受到,打和硕特汗国,恐怕并不比打瓦刺容易多少。大明留瓦刺不打,有必要远涉重洋去打和硕特汗国吗?
朱祁镇说道:“好,就封和硕特汗,为”朱祁镇顿了顿,似乎在想什么样的王号,说道“孔雀王。”
朱祁镇封和硕特汗为孔雀王,并不是胡乱封的,却是因为古印度有一个孔雀王朝,也是信奉佛教的王朝,与而今和硕特汗国的土地相差仿佛,这种以古国名封之,是一种很正式的册封方法。
不过,今后和硕特汗国,就要被称作孔雀王国了。
丘浚说道:“陛下,太子回京之事。”
朱祁镇看了一眼丘浚,说道:“准了,让他去南京吧,算算时间,他了结了西洋的事情,我大概也到南京了。”
出京那个时候,朱祁镇心中已经放下不少,而这一路走过来,他见草原,见天山,见沙漠,心胸开阔了许多,已经调整好心态,准备将皇帝位置让给太子。虽然说内禅之事,还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估计一年之内是不可能完成的。
但是朱祁镇决心已下,太子也需要回京了。
作为太子,朱见濬是合格的 ,但是地方大员与中枢大员还是不一样的,作为太子与皇帝还是有所区别的。朱祁镇也需要将太子叫回京师,好好调教一番,才能最后将权力交给太子。
希望太子能够做一个好皇帝。
而今今日出了这样一件事情。朱祁镇本身就要有所表示。
否则太子渠坏,这一件事情,不知道被外面的人传成什么样子,解读出多少政治隐喻。即便没有今日这一件事情,朱祁镇也会做几件事情,他无心换太子。既然太子再请,就顺势答应下来吧。
丘浚听了朱祁镇的话,第一时间不敢相信。
毕竟朱祁镇在这一件事情上的固执,是很多人都看得见的。丘浚本来没有想到朱祁镇会答应。一时间反应不过来。稍稍一愣,立即出列,行礼说道:“陛下英明。”
丘浚如此做了,丘浚身后大部分官纷纷出列,说道:“陛下英明。”
朱祁镇轻轻一笑,说道:“我累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虽然朱祁镇早就知道官这个态度,也明白他败给仅仅是时间而已,但是内心之中,依然不大好受,再加上刚刚的事情,实在懒的多说话了。
上一篇:奉系江山
下一篇:开局要被唐太宗五马分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