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第482章

作者:重别楼

“怎么办,怎么办?!”

熊启呆在内屋中,苦苦的思量。

忽然门外响起敲门声。

熊启通常在屋中,都会下令,没有非常重要的事,是绝对不能来打搅于他的。

此时,顿时站了起来,问道:“何事?”

屋外的人并没有进来,而是说道:“相邦,门外有人拜访,说是从寿春而来!”

熊启闻言,顿时一愣:“寿春?”

随即问道:“多少人?可有道明姓名!”

门外说道:“只有一人,看起来,就二十出头,此人带了楚王的令印,只言拜访,其他一概不肯说。”

熊启顿时走上前,打开了门,道:“快快带进来。”

楚王,是谁。

那是他的父亲,熊完!

此人单独前来,不管是公是私,那都不可能不见了。

不久之后。

青年便被人带到了面前,随即关好了大门,退了出去,独留来人,此时,熊启正好饮水解渴,一见来人,尚未吞下去的茶水直接喷了出来。

大叫一声道:“君父?你,你是谁?”

公子立刻双膝跪地,行拜见大礼,道:“小弟负刍,见过兄长!”

第六百七十六章 三封书信颍川大乱

武侯府。

李斯忽然前来拜访,客殿之中。

当初,李斯出现在甘泉宫,似乎是听到了苏劫和赵姬的话,这件事,苏劫和赵姬次日便得知了,而且,也知道李斯后来前去见了嬴政。

让苏劫意外的是。

李斯似乎做了什么让他不知道的事。

随即,苏劫立刻明白了这其中关键,心道是这李斯怕是用了什么自保的手段,李斯是什么人,苏劫最为清楚,这件事若是不加这样,告诉了嬴政,嬴政不仅不会念其功绩,怕是秦国上下,都没有李斯的立足之地了。

对李斯来说,他大好的前程将会彻底化为泡影。

苏劫看了看拘谨的李斯,笑道:“如今你已贵为客卿,本侯都还没来得及给你道喜了,何必这般拘谨,快快入座。”

李斯连连道:“李斯岂敢当武侯这般客气,李斯今日来拜见武侯,乃是为了谢罪而来。”

苏劫神色一变,故作疑惑的道:“哦?客卿此言为何本侯不明白?”

李斯额头冒汗,立刻说道:“武侯,李斯全无冒犯之意,今日,是想和请武侯原谅李斯,原谅李斯的自作主张。”

苏劫面色微寒。

独自饮了面前的一樽酒。

李斯这才娓娓道来。

李斯道:“下臣这么做,只是不忍看到太后虑症日益增重,大王心思难以平复,更让对李斯有知遇之恩的武侯心存遗憾,对李斯来说,大王,武侯,太后,皆对臣有天大之恩,李斯就是百死,也要替大王武侯太后分忧,当时情形,李斯来不及和武侯细说,只能自作主张,以李斯的谏言去劝说大王,好在,大王听完了李斯话后,不仅没有责备,反而君心大悦,但事已至此,李斯但到底是对是错,还请武侯决断,若是武侯要杀李斯,李斯决不违抗。”

说完深深的拜下了下去。

李斯心头也是紧张万分,他当然不想死,可是,这富贵险中求,对于他来说,大王固然不可违背,但秦国上下,谁不知武侯的分量。

虽然得到了太后的许可,但这最终,还是要过武侯这一关的。

苏劫听完,面色虽无表情,但心底也荡起的波澜。

喃喃说道:“武太后?”

苏劫不由看了看面前的李斯,暗道:“此人当真是个大才啊。”

寻常人遇见这种事,怕是早就吓得瘫痪,岂还能如李斯这般,急中生智,在去寻大王旁敲侧击,最终化险为夷。

苏劫顿时笑道:“李斯,坐吧,如你所言,到真是本侯欠了你天大的人情了。”

李斯心头一喜,这才坐在案下。

苏劫走了下来,亲自替李斯斟了一盏酒,也不避讳的说道:“能想到这般忠义两全之法,足以证明你之才智,能不忘过往之恩情,则证明了你的忠义,如此忠义才智皆全之人,本侯如何能不托付以重任,不必这么拘谨,当初,本侯招揽你,也是知道你的为人,否则岂会费劲心思,让你呆在大王身边,数次打压你,只是不想看到你走错了路,将来,落得一个身死的下场,如今看来,你应该明白了本侯的一片苦心,也没有辜负本侯对你的期望。”

李斯激动的说道:“李斯得武侯今日的称赞,此生足矣。”

苏劫笑道:“未来的路长久的很,大秦需要你,日后,本侯会视你如心腹,你平生的志愿,本侯也会替你达成。”

李斯闻言,终于放下心中的石头。

他努力这么多,不就是为了这一句话吗。

面前的武侯,可谓是天下间,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比之当年的穰侯,有过之而无不及。

岂有不让他万分欣喜的道理。

李斯接着说道:“武侯,李斯多日思考,恰好想到了一件事,或于武侯有所关系,也许,和太后亦有关系。”

苏劫惊愕的问道:“何事?”

李斯笑道:“武侯有所不知,武侯覆灭三晋的时候,朝中一片哗然,大王欣喜之下,于群臣商议,最终决定在秦法二十爵上增设一个世袭爵!将此爵赐予武侯,成为秦国数百年来,第一个世袭侯爵,代代相传。”

李斯接着说道:“武侯凯旋之日,次日大王便准备封赏,可是,因为李斯当晚的一番话,大王收回了这一次的封赏的决定,李斯问之为何,大王虽未多言,但是李斯看的出来,大王似乎另有考虑!如今想来,怕是和太后有关,大王应该是找到了更好的封赏办法!”

苏劫问道:“那你为何认为和太后有关。”

李斯想了想说道:“这,只是属下的猜疑,大王对太后和武侯,至情至性,武侯和武太后,却终归还是虚名,大王聪慧,当日,李斯便看了出来,大王其实,并非全然不知,既然知道,又答应武太后的名号,那如何会不考虑,将来或可,以虚化实呢,只是,大王有诸多顾虑,之后的事,绝非李斯能够臆测到的。”

苏劫听完。

内心深处陷入了一片震荡。

嬴政是始皇帝,创下了千秋伟业。

但是,有时候,又不得不说,嬴政有时候,有些傻傻的。

就好比他对蒙氏赵佗这样的人说,将来秦国若是遇见了大难,你们不可勤王,好好的替朕守着边疆,就好比,他要修长城,宁愿背负骂名,也要把英名留给他的将士们。

可是,偏偏就是这些在他人看来的傻傻举动,却让臣子们发自内心的为他抛头颅洒热血。

苏劫有时候,也是猜不透嬴政的心思。

总体来说,苏劫大体能猜到的便是,嬴政宁愿自己背负骂名,也不想身边的人背负。

那这一次。

嬴政又想做什么?

忽然,客殿外,盈盈走来一道身影。

苏劫抬头一看,顿时起身,道:“夫人!”

连忙迎了上去,让杜莎安坐在身侧。

见杜莎神色有些不定,欲言又止。

李斯连忙起身道:“李斯已然打搅多时,夫人前来,想必有要事,那李斯就先行告退了。”

苏劫道:“不必,夫人,李斯乃是本侯的心腹,无话不可对其说。”

李斯顿时心头一愣,随即,感动加上欣喜。

杜莎这才从袖中取出三封书信,都是用绢帛写成,此刻被其一一摆在了面前,道:“昨日,夫君不在府中,妾身得到了三封书信,其中一封,来自颍川,另外两封来自寿春和蓟城,妾身看后,蓟城的信到是作罢,但这颍川和寿春的书信,却是事关极大。”

杜莎这么一说。

苏劫和李斯不由相互看了一眼。

寿春的事情,苏劫已然若有所思,算算时间,也必然就是李嫣嫣已经诞下孩儿了,这怕是好事,当初费劲心思,不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吗。

可是杜莎看起来,却半点没有欣喜。

颍川郡,如今有假守腾和郡守韩非,难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苏劫将其中一封拿起过来。

将其展开,细细看去,其中写的便是蓟城准备大举陈兵易水,其目的是想要挟制雁门郡,让其有腹背受敌之感,并言到长白关燕国举全国之力,已然开始大势兴建,如今就等着雁门关大乱,好获渔翁之利。

苏劫扫了一眼。

这个结果乃是必然,也就是等着李牧打败胡人,便可开始收拾燕国,算不上特别重要的事。

随即。

苏劫打开了关于颍川郡的绢帛,定眼看去,“什么,儒家作乱?孔鲢是谁?”

李斯闻言,顿时说道:“李斯在楚国的时候,曾见过孔鲢,其乃孔夫子的后人,多住在楚国孔庙!”

杜莎说道:“这件事,想必明日就会在朝中公论,这封书信,乃是韩非以私人名义让人送过来的,想必是想提前让夫君知晓这儒家作乱的其中原委。”

当初。

苏劫攻下韩国,并将其设立为颍川郡,为了安抚百姓,实施秦国的郡县制,嬴政,便特地让韩非去做了颍川的郡守,用来考量。

苏劫细细看去。

心中是大为吃惊。

这儒家什么时候,跑出来,横插一脚?

苏劫看完,随即将绢帛递给了李斯,道:“你于韩非,本是多年同窗,儒家于法家素来不合,以你所见,这背后,可是有何目的?”

……

熊启听着负刍的话,陷入了沉思和震惊。

他如何也想不到,他还有这么一个弟弟,所不同的是,这是一个民间女子所生,乃是熊完庶出的儿子,在儒家呆了很多年。

而他的母亲则是昭襄王的女儿。

第六百七十七章 颍川大乱背后的目的

熊启听完,惊愕的看着负刍,道:“商君之秦法已行百余年,秦人都未觉不便,朝野亦无修法之呼声,你一无实彻根基,二则变法无名,如此空谈,岂不是徒惹人笑?在说,即便你有心变法,你千里迢迢,身为君父的儿子,不为楚国变法图强,却来秦国变法,这又是何道理,于楚国何利?”

听着熊完的呵斥。

负刍半点不动怒,反而说道:“秦人无修法之呼声,到底是畏惧,还是未觉不便,这一点负刍不敢多言,但是,兄长在秦国多年,应该比负刍要清楚百倍,更明白秦法之弊端,昔年,秦法之威,正在应时顺势而生,百年以来,天下大势于庶民生计皆已大变,秦法若不及时修正,势必成为秦国继续强盛之桎梏,素闻秦王英明,他安能不知这番道理,如此告诉秦王,兄长身为相邦,呼声一起,朝野上下多受秦法桎梏,如此一来,岂有不鼎力相助的道理,秦王岂会不变?”

熊启听完,微微一怔。

随即冷笑道:“不说秦国,就说春秋战国以来,但凡变法先得明其宗旨,譬如,商君变法,其宗旨便是富国强兵,即便秦法有所弊端,那你今日修正秦法,你的变法宗旨是什么?你的宗旨可于秦有利?秦王如何能信。”

负刍顿时说道:“修整秦法之宗旨,便是摒弃对内严刑峻法,对外之锐士暴兵,使得秦法以宽刑明法立天下,以富国强兵雄天下,此间区别,兄长可看的出来?”

负刍一句话,让熊启顿时冷汗密布。

顿时说不出话来。

秦国复国强兵雄天下不错,但是宽刑对内,却是闻所未闻的,这无疑是掀翻秦国的百年体制。

熊启道:“你,你!!”

负刍接着说道:“此间分野,便是霸道与王道之别,便是商君之法和儒家之治的区别!敢问兄长,一旦秦国变法,对楚国可有利?”

熊启终于明白了负刍的意思和来意。

熊启问道:“变法一旦生乱,其余列国必然全力扑来,到时,秦国百年富强便将毁于一旦,负刍,虽然,我不希望看到秦国灭了楚国,但怎么说,我也是秦国的相邦,如何也不会看到秦国在本相手里走到那一步,看在你是我弟弟的份上,我允你离去,今日之言,本相就当没听见。”

负刍大笑道:“兄长也太看得起弟弟了,却如兄长所言,一旦变法生乱,秦国将会限于危难,但是,兄长都看的出来,其他的臣子,还有秦王就看不出来?”

熊启转头看来,厉声低喝道:“你什么意思?”

负刍道:“秦国以王道宽法,此乃秦国必经之路,若是继续沿用法家那一套,社稷如何久存,可是,一旦秦国实行儒家宽法之策,少则二十年,国力虽或会虚弱,但是,满朝臣子却绝不会看到秦国大乱,是以必定会求法缓行,只要求法缓行,目的便达到了,那时候,秦国陷入变法之局,如何去征讨其他国家,楚国在秦国变法的时期,便大兴水军,以大江天险和秦国南北二分天下,秦国失去了覆灭楚国的最佳时机,这样,不也解了兄长的危难吗,到时,作为提出王道宽法的兄长,便可一举成就当年商君功业,成为秦庭里名副其实的相邦,可得天下赞扬,美名流传。”

熊启看着负刍,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这。”

负刍继续说道:“此次王道变法,儒家目的仅仅是为了救楚国,非是让秦国陷于乱,而是让秦国陷于繁,非是让秦国弱,实为让楚国强,兄长,可明白?”

负刍的话。

上一篇:新军阀1909

下一篇:神圣罗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