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海月1
俄国海军的规模不小,总吨位仅此于英法奥西双美之后。从17世纪就开始起步,至今已有两百年。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俄国海军就强大了。恰恰相反,现在的俄国海军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各国。
各大海军强国都在造铁甲舰,只有俄国海军死撑着风帆战舰。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单纯的因为没钱。
先是近东战争,接着又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现在又在打普俄战争,沙皇政府哪里有财力发展海军?
从这方面来说,尼古拉一世当初任命缅什科夫主管海军,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海战能力没练出来,可是陆战能力提高了啊?总算是有一技之长,没有让军费白白投入。
弗朗茨都在考虑要不要给亚历山大二世出注意,派海军去偷袭普鲁士沿海地区。
海战中拿不出战绩来,可以在陆战中补出来。精锐的俄国海军,打打普鲁士王国临时征招的民壮,完全没有任何压力。
犹豫了一下,弗朗茨果断的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现在不是时候,这个时候提出来,亚历山大二世的面子上会非常难看。
这又不着急,晚一点儿也可以。不要看沙皇海军战斗力不行,但是在海战中欺负普鲁士海军没压力。
即便是普鲁士王国建造了铁甲舰,可是他们技术能力有限,造出来的是伪铁甲舰,不用担心火炮威力不够打不沉。
陆战中就不一定了,他们都是这个年代海军陆战能力的巅峰。在没有打过之前,谁也不知道他们俩谁更胜一筹。
圣彼得堡,收到远东舰队主力在访问美国的时候几近全军覆没,亚历山大二世气炸了。
丢人丢到美洲去了,尽管他怀疑这背后有英国人的黑手,可是没有证据啊?
这方面英国海军是专业的,脱下了军装,把军舰改装一下就是海盗。就连作为地头蛇的美国人,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现在已经是铁甲舰时代了,淘汰风帆战舰是必然的。现在打劫俄国海军的海盗船,仍然盘踞在美国海峡群岛。
人走了船还在。
显然,英国人把这些即将淘汰的军舰卖给了海盗,和这次偷袭俄国舰队做了彻底的切割。
“我的海军大臣,你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么?什么时候,俄罗斯帝国的海军连海盗都打不赢了?”
现任海军大臣的劳伦斯洛夫斯基忐忑的回答道:“陛下,这帮海盗手中有不少军舰,不能当做普通海盗对待。
根据美国人提供的资料,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这是英国人搞得鬼,船上火炮都是英制的。甚至有可能是英国海军冒充海盗伏击了我们。
不过你放心,海军部已经准备派出一支舰队前往太平洋,将这些海盗摸去,洗刷掉我们身上的耻辱。”
亚历山大二世怒骂道:“蠢货,知道是英国人搞得鬼,你还要派军舰过去,嫌损失不够大么!”
报复,亚历山大二世当然想了,可是实力不允许。如果敌人是英国人,无论他们派出多少军舰,都是一个结果。
他可不敢高估英国人的节操,皇家海军冒充起海盗来,可没有几个国家兜得住。
外交大臣克拉伦斯提议道:“帝国的威严不容亵渎,这些海盗必须要剿灭掉。
不过从本土派出舰队就算了,现在普俄战争要紧。剿灭海盗,可以采用外交手段解决。
无论是让美国人出兵剿灭,还是求助于奥地利人都可以。英国人为了自己的声誉,不会替这些海盗出头的。”
这是必然的,约翰牛就算是再不要脸,也不会在明面上勾结海盗。从一开始,这帮海盗都是弃子。
英国人只是想打击一下俄国人,并没有真的就要和俄国人翻脸,现在的俄罗斯帝国也不好惹,逼急了又要打一场印度保卫战。
现在留下了一帮海盗,就是给俄国人出气的。免得沙皇政府没有台阶下,跑去找他们的麻烦。
沙皇政府没钱?这没错,可是不等于俄国贵族也没钱。逼急了亚历山大二世拿印度做许诺,向国内贵族筹款,凑齐一场战争的经费还是问题不大的。
现在俄国人可是傲气十足,自认为陆军天下第一,一路横推过去不在话下。
又或者是从海外筹款,只要利益给够了,就不怕借不到钱。
奥地利金融界不敢放款给沙皇政府,主要是担心他们的还款能力。如果亚历山大二世肯拿出令弗朗茨动心的抵押品,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
家大业大的俄罗斯帝国,手中有的是本钱。只要亚历山大二世舍得卖国,不要说奥地利,就算是从法国人手中获得贷款都不难。
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情,在俄罗斯帝国就不一定了。
彼得三世当年的神操作,还在历史书上清楚的记录着,谁能够保证亚历山大二世就不敢赌一把?
就如同当年尼古拉一世一般,赌赢了就是俄罗斯最伟大的沙皇,赌输了大不了提前见上帝。
犹豫了一下过后,亚历山大二世做出了决定:“还是让美国人出手吧,这次的事情本来就是因他们而起的,善后工作自然要他们来做。”
这是最明智的选择,俄美关系的战略价值本来就不高,没有必要投入太多的本钱。
以这件事情为借口,让两国关系画上一个句号,对大家都有好处。
联邦政府还不是后世的美帝国联邦,没有办法在欧洲问题上给他们帮助,甚至连一笔贷款援助都拿不出来。
同样,他们也无法给美国人想要的帮助。这次海军的悲惨遭遇,就是英国人在警告他们,不要参合美洲事务。
原本还准备在南北谈判中争取一个席位的亚历山大二世,彻底被打醒了。
俄罗斯帝国确实很强大,这仅仅只是陆地上。在欧洲、中亚、远东地区他们都有很大的话语权,而在大洋阻隔的美洲,就没有人买他们的账了。
参加这次调停的英法奥西四国,哪一个不是海军强国?哪一个在美洲地区,没有一支舰队?不能调集数万军队?
实力才是话语权,没见和他们交好的联邦政府,现在都没有邀请他们参加么?
第六十五章 一体化进程
南北双方谈判还没有结束,可美国内战实际上已经结束。无论是欧洲列强,还是美国民众都不想这场战争继续下去了。
这不是个人的意志能够扭转的,剩下的无非是谈条件扯皮。
为了展示诚意,南北双方都停止了军事行动,包括正在进行的军事动员也终止了。
从战略上来说,削弱美国的目标基本上实现。现在就差最后的一纸条约,让美国分裂了。
这并不仅仅是好事,同样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奥地利的棉花和棉纺业都要受到冲击。
利用美国内战期间,棉花减产国际市场上棉花供应紧张的机会,拥有充足棉花供应的奥地利棉纺业异军突起,在欧洲地区大肆抢占英国人的市场。
现在东欧、南欧、中欧地区,英国人的棉纺产品逐渐被挤出了市场。
之前,因为棉花供应量不足,棉纺产品一度出现供不应求,被奥地利抢了市场英国人也无能为力。
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内战的结束,美国的棉花产量很快就会恢复过来。在原材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英国资本家们自然要卷土重来。
市场是每一个工业国的命脉,作为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人积攒了足够的优势,工业实力一度超过全球的一半。
随着法奥两国工业化的完成,英国工业在全球工业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不过依然稳居世界第一。
然而一个令人尴尬的事情,却是世界工厂大英帝国长期处于入超状态。
1864年,英国人对外出口总额高达2.15亿英镑,而进口总额则高达2.75亿英镑,贸易逆差高达6000万英镑。
同一时期,法国对外出口总额高达29.63亿法郎,从外界进口总额为25.23亿法郎,贸易顺差高达4.4亿法郎。(约合1760万英镑)
而奥地利对外出口总额为2.85亿神盾,对外进口总额为2.26亿神盾,贸易顺差为5900万神盾。(约合2950万英镑)
不光是法奥两国处于出超状态,就连俄国人同样处于出超地位,1864年俄国人对外出口总额为1.87亿卢布,进口总额为1.75亿卢布,贸易顺差1200万卢布。
这个年代国际贸易额较小,俄国人的粮食出口就超过了出口总额的一半,凭借这一项优势就实现了贸易顺差。
奥地利能够有这么大的顺差,农产品出口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毕竟人总是要吃饭的,英国人就是欧洲最主要的粮食进口国之一。
为了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历届英国政府都是操碎了心。没有办法,本土资源不足决定了英国人长期处于入超状态。
幸好约翰牛殖民地多,可以通过掠夺殖民财富填补上这个缺口,不然普通国家早就撑不住了。
历史上的鸦片战争,就是英国人为了抹平贸易逆差搞出来的。
现在被奥地利资本抢了市场,英国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掀翻桌子倒还不至于,这点儿冲突还不需让两国撕破脸皮。
当然翻脸也没有用,这是商业上公平竞争。英国人当时棉纺业产品供应量不足,才让奥地利趁虚而入,约翰牛还没有让市场等着的能力。
现在美国内战结束,南方的棉花产量明年可能就会恢复正常。得益于劳务输出的功劳,这个产量甚至还有可能进一步增长。
美利坚联盟国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他们的棉花亩产量,通常要比其它地区更高一些。
当然亩产量不足,可以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来弥补,只不过相应的劳动力投入还是增加了。
历史上,北方赢得了胜利,作为失败者的南方种植园主们丧失了廉价劳动力,棉花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又遇到了印度、埃及棉花抢市场。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北方资本家们需要廉价工业原材料,利用提高关税、铁路运费等手段,让美国棉花丧失了市场竞争力。
现在印度棉花产量还没有提升上来,为了争夺劳动力开挖苏伊士运河,英国人在埃及推广棉花种植也遭到了法奥两国的阻扰。
这个时候美国联盟国在棉花市场上的唯一竞争对手就是——西非。
国际市场上棉花供应量还没有过剩,短期内这种竞争不明智,奥地利本身就能消化掉西非棉花的大部分产能。
可是未来印度棉花入场、埃及棉花入场,这种竞争就会变得白热化。
在棉纺织业要和英国人竞争,棉花市场上又要和美国、埃及、印度竞争,这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弗朗茨不得不提前考虑。
美泉宫
“今天的议题只有两个,其一、怎么样才能够保住我们棉纺织业产品,在欧洲大陆上的市场份额;其二、如何保障棉农们的利益?”
这个年代工商业制品较少,纺织业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奥地利的核心产业不包括棉纺织业,可是因为美国内战的缘故,棉纺业异军突起了,这就不能够放弃。
目前巴伐利亚、符腾堡、伦巴第、威尼西等地区,棉纺织业产业工人高达一百二十余万,产业链上的从业人员更是超过了二百五十万。
这么多人就指着纺织业吃饭,直接决定了维也纳政府必须要保这个产业,这次英奥贸易争端不可避免。
保障棉农的利益就更不用说了,目前殖民地的种植园主大部分都是贵族。
这是奥地利的国情决定的,普通民众受限于经济实力,就算是开辟种植园面积也不大;资本家们对种地无爱。
因为国内土地赎买的缘故,很多贵族丢掉了土地,获得了一笔赎买金,这些钱显然不能放着坐吃山空。
殖民地开辟过后,很多保守的贵族都将投资目标放在了种植园上。或许在后世种地利润不高,可是在这个年代,投资种植园的回报率并不比别的产业低多少。
棉花种植园也是不例外,大量的贵族云集,作为贵族利益集团代言人,弗朗茨自然要考虑他们的利益了。
这还关系到,大家对开辟殖民地的积极性。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统治阶级肯定会拼命维护殖民体系,反之亦然。
经济大臣安德鲁回答道:“陛下,我们经济部已经做好了应急预案。必要时刻我们可以动用政治手段,守住国内和俄罗斯的市场问题不大。
南意大利地区处于内战中,本就不大的市场现在进一步缩水,不会是英国人反攻的重点。
剩下的就是中欧地区,包括德意志联邦、普鲁士、瑞士、荷兰等地区,就是这次贸易战的主战场。
法国资本也有可能会加入,最近几年法国经济发展的也很不错,在保障原材料供应的情况下,他们的棉纺产品也具有市场竞争力。
为了提高棉纺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经济部认为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给予这些一线生产企业退税补贴。”
简单、粗暴,却非常的有效。大家的生产技术相差无几,产品质量上也分不出来优劣,生产成本上还是没有多少优势,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那就只能拼政策了。
历史上英国人的棉纺业就是在各国的补贴下冲垮的。制造业拼的就是成本和质量,一旦丧失了技术上的优势,竞争就变得残酷了。
这方面弗朗茨也无能为力,打个时间差抢英国人一部分市场,现在竞争的时候到了,大家只能拼实力。
唯一的好处是英国人的棉纺业规模更大,一旦玩起了财政补贴,奥地利每出一百万,英国人就要付出三百万。
这种两败俱伤的打法,正常情况下大家都是不会玩儿。毕竟一个国家的产业那么多,不可能把资源集中到一个产业上。
农业大臣克里斯蒂安说道:“棉花和棉纺织业息息相关,只要国内的棉纺织业不倒,西非的棉花种植园经济就不会崩盘。
为了增强西非棉花的竞争力,我们可以可以在税收上想办法,比如说:降低、甚至是取消殖民地同本土之间的贸易税收。”
纵观欧洲各国,奥地利绝对是最重视殖民地经济发展的。不过再怎么重视,也比不上本土。
为了避免殖民地廉价农作物,冲击到了本土农业市场,从一开始本土和殖民地之间都存在着贸易税,只不过比外来关税略低。
在维也纳政府中一直都有经济一体化的呼声,投资种植园们的贵族为了自身的利益,一直都想把殖民地纳入本土中。
目前西非、刚果、尼日尼亚地区的统治模式,已经开始向国内靠拢,部分殖民地城市都在采用和国内一样的法律。
作为第一代殖民者,大家和本土的感情还是非常强烈的。很多人都在推进一体化进程,弗朗茨本人也是支持者之一。
不过因为牵扯到了方方面面,维也纳政府还不敢冒然宣布把殖民地纳入本土中,不过开发最好的殖民地已经开始实施行省制了。
相比国内,这些殖民地行省的权利更大,甚至还拥有一定的军事权。现在降低殖民地同本土的贸易权,无疑是一体化进程又更进了一步。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提出了疑问:“理论上没有问题,不过降低本土和殖民地贸易税,还牵扯到了第二德意志和本土的一体化进程。
这个问题先放出风声,试探一下国内各界的反应。同时组织经济学家进行综合论证,必须要搞清楚这对本土带来的冲击有多大。”
这是把问题明面化,在此之前推动:殖民地和本土一体化进程的法理依据,就是弗朗茨提出的再造德意志第二家园。
既然从一开始非洲殖民地就是德意志第二家园,那么和第一家园合并,也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这些都是民间的猜测,官方一直没有进行表态。推动一体化进程的主力也在民间,涉及到殖民地利益的团体和个人在推动这一计划。
推动的力量不小,反对的集团势力更加雄厚。以本土的中小贵族和农民为主,他们怕殖民地廉价农产品反销到本土,损害他们的利益。
不过现在的情况有些出乎意料,奥地利殖民地上的农产品并不廉价,至少和本土的农产品相比不具备竞争力。
上一篇: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下一篇:红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