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海月1
本质上飞艇就不是用来互殴的,高昂的造价足以令任何国家肉疼,普俄战争也算是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空战。
见事不可为,普军飞艇部队果断的选择了撤退。俄军要投放战略物资,根本就顾不上追赶。
或许是第四军人数减少了;又或许是总部的大老爷们发了一回善心,体恤第四军官兵作战辛苦,今天的物资格外丰富。
难得一见的蔬菜、新鲜牛肉、火腿、奶酪、面包、黄油、豆粉,看的奥波多都饥肠辘辘。
作为指挥官,奥波多很快就醒悟了过来,恐怕不是大老爷们发善心,而是第四军的价值增加了。
把五六十万普军拖在这里,就是第四军存在最大的价值。需要他们卖命,待遇自然就提高了。
摇晃了一下脑袋,打消了脑海中的念想,奥波多对身边卫兵吩咐道:“派人仔细找一下,看有没有总部的命令。”
不待卫兵回答,一名青年军官就拿着一封文件跑了过来:“将军,这是总部传来的战报。”
奥波多一把夺过了文件,迅速打开看了起来。越看脸色越阴沉,仿佛天塌了下来一般。
不是局势不好,战场上的总体局势是一片大好,俄军距离赢得战争的日子越来越近。
1880年10月28日,俄第五军、第七军分别从东北两面向华沙地区发起进攻,现在已经兵临华沙城下。
11月1日,俄第一军、第二军发起了东普鲁士会战。
在海军的掩护下,11月3日,俄军在格丁尼亚地区发起登陆作战,大获全胜。
11月5日,俄军又在科沃布热格发起登陆作战,再次确定了成功。
11月7日,俄南方面军撕破了普军防线。
次日,俄军分兵三路,第八军长驱直入向柏林出发,第九军转到向北进攻波兹南,第十军负责居中策应。
……
战场上全都是好消息,唯独没有救援第四军的消息。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尽管没有明说,但是警告的意味非常明显。
俄军的高歌猛进,和第四军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如果不是他们拖住了普军的机动兵力,第五军和第七军没有胆子兵临华沙,南方面军更不敢分兵三路。
在这种局面下,谁要是掉了链子,破坏了这来之不易的大局,谁就要为此承担责任。
没有任何命令,但是这份战报却是最好的命令。奥波多非常清楚,现在不仅仅是要把第四军当弃子,分明就是把他们当死士。
如果前面就突围,大不了他们个人掉脑袋;现在要是跑路,就要全家跟着一起上断头台。
别以为欧洲不流行杀贵族,就真的高枕无忧了。亚历山大二世可是有“屠夫”的美名,如果不杀的人头滚滚,改革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略加思索过后,奥波多吩咐道:“向全军通报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胜利就在眼前,只要再坚持半个月,我们就拿下华沙了!”
“看破不说破”也是这个残酷世界的生存法则之一。聪明人自然能够看明白,看不明白的都是脑袋一根筋的主,这份战报到了他们手中,那就是真正的好消息。
坚持半个月?
奥波多自己都不相信,内心深处他觉得第四军能够撑到现在,都是超水平发挥了。
不过人都是盲从的,尤其是距离胜利最近的时候,大家总是能够自我催眠,爆发出超乎想象的战斗力。
内心深处奥波多已经决定,普军主力能牵制多久就牵制多久,实在撑不住了,就留下当地鼠。
只要第四军没有跑路,还在留下这里坚持战斗,别人就不能把黑锅扣在他头上。
幸好士兵们不知道奥波多的无良想法,要不然大家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士气,又要泄下去了。
有时候无知也是一种福,沉浸在希望的海洋里,总比知道了真相后绝望的好。
……
普军在战场上全面处于下风,柏林政府彻底慌了,即便是毛奇再三保证,也不能打消大家的疑虑。
全民动员是必须的,只要能够抗得动枪,就必须要上战场。
军官不足没有关系,主力部队的军官不能动,那就从地方部队中抽到。
实在是不行,就找人先顶着,等有合适的再换。要是一直都没有合适的,那自然不用换了。
敌人都快要打到柏林了,谁还顾得上质量啊!先把数量搞起来,起码能够增加大家的安全感。
柏林在武装动员的同时,也不忘展开外交攻势。
拉拢奥斯曼、中亚各国、德意志联邦这些小角色已经没用了,他们已经丧失了影响战争胜负的能力。
到了现在这一步,普波联邦需要的列强支持。欧洲大陆不同于其它地区,战场上拿到了东西,谈判桌上同样有可能被吐出去。
柏林政府不奢望,让俄国人无功而返,但是获得列强支持,尽可能的保全实力,还是要做的。
维也纳宫,弗朗茨刚刚打发了柏林政府派来的特使。
坦率的说,他心里非常的纳闷,战争都还没有分出胜负,柏林政府何必要这么着急呢?
俄国人看似在战场上高歌猛进,可战争还没到结束的时候。普波联邦国内好歹还有六七十万新兵,这些部队战斗力再弱,守城总能够凑合吧?
面对弗朗茨的疑惑,参谋长阿尔布雷希特解释道:“陛下,战斗进行到现在,普波联邦的军队伤亡人数早就突破百万大关,光阵亡人数就超过三十万。
如果说普通的士兵损失,还可以立即补充,但基层军官的损失就难以弥补了。
根据我们收集到资料分析,普军贵族阵亡率远远高于普通士兵的13.5%,已经逼近了20%。
普军的军官数量不足,不光是这次战争,还有上一次战争带来的影响。
第一普俄战争中,容克贵族的新生一代就伤亡惨重,现在他们不光是基层军官紧缺,中层军官也缺得厉害,高层军官实际上也不足。
合格的军官数量不足,对军队战斗力影响非常大。和战争爆发初期相比,普军的战斗力实际上已经下滑了。
从他们围攻俄第四军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是巅峰时期的普军,根本就不需要拖这么久。
军官数量不足,这不是任何人的责任,普波联邦做得已经算好得了,他们事先储备的军官足以指挥一百五十万军队。
这个数字,理论上已经足以应对任何战争。在普俄战争爆发前,谁也不知道这次战争能够达到现在这种规模。
无论是普波联邦,还是俄罗斯帝国,他们的动员能力,都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不要说这个时代的人,即便是弗朗茨这个穿越者,事先也不知道普俄两国能够做到现在这一步。
这份儿动员能力,都快要赶上一战了。普波联邦先后动员了两百六十多万军队,俄国人更是丧心病狂的动员了近四百万军队。
这个数字还不是终点,双方的军队数量就像是吹气球一样,在不断膨胀中。
气球越膨胀越薄。军队在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战斗力也在不断下滑。
普军表现的更明显,主要是他们走得是质量路线;俄国人一开始就是开数量的,尽管部队战斗力也下降了,因为刚开始质量都不怎么好,所以这个下滑幅度就没那么大了。
弗朗茨疑惑的问:“据我所知,柏林政府还有不少官员都是军队出身,现在是危急时刻,征召他们救急应该问题不大。
有这些人打起了架子,再提拔一些平民士兵担任军官,基层军官不足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柏林政府没有必要这么急上火吧?”
这不是弗朗茨胡说八道,柏林政府的很多官员都是军队出身。不光是普波联邦,奥地利也是如此。
在全民兵役制度下,不光是政府官员服过兵役,各行各业的人员都在军队中待过。
危机关头下,让他们重新穿上军装,也是解决军官缺额的办法。
阿尔布雷希特摇了摇头:“陛下,这些人看上去有组织能力,但他们根本不适合军队。
普波联邦的军官以容克贵族为主导,受传统力量的影响,他们中最优秀的人才,或者说最适合军队的人,都会长期在军队中发展。
而从军队退役后,进入政府部门供职的,大部分都是中途被淘汰的残次品,他们的军事能力本身就堪忧。
如果让这些人重新进入军队,他们的官职高低,也是他们进入军队的职位,但这个职位和军事指挥能力毫无关系。
让一群军事能力未知的官僚去指挥部队,那个场面简直无法想象。
我觉得可能还不如一年级的军校学生,起码这些人充满热血,不会扯皮、推诿,能够严格执行命令。”
弗朗茨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让官僚指挥部队确实一个巨坑。别仗还没打,先把军队拉入政治斗争中了。
停顿了一下后,阿尔布雷希特又补充道:“提拔平民军官,普军早就开始做了。不过这些士兵没有接受过军校教育,培养上限非常低,能够充任军官的只是极少数。
现在普军的基层军官中,平民军官数量实际上也不在少数。不过这些人的表现并不好,出现了不少乱子。”
弗朗茨欲言又止,平民军官的问题,在欧洲各国都是一个难题。
不是后世说的那样,贵族把持了军队,排斥平民军官。
实际上贵族只是对中高层职位感兴趣,下面的连排级别的职位,根本就不是他们的目标,没有谁眼皮子那么浅。
真正的问题还是出在军事素养上,普通士兵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又如何让他们变成合格的军官呢?
可以说和平年代,普通士兵上升的渠道早早就被锁死了,只有极个别天才能够成为军官。
战争年代确实有机会,但前提条件是能够活下来才行。军功不是那么好拿的,需要用命去换。
基层的贵族军官都要带头冲锋,更何况是平民军官,恐怕很多危险任务都会落到他们头上。
甭管你多么天才,只有从战场上活下来了,才会有未来,要不然就是烈士。
拿到了军功,这不是结束。恰恰相反,这仅仅只是开始。
晋升到了更高的位置上,对个人军事素养的要求,也变得更高。
和平年代,还有机会去军校学习一波,回来后就差不多能够胜任了。战争年代不行,战争不会等人。
某种程度上来说,阿尔布雷希特抱怨平民军官军事素养差,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除了极个别天才外,大部分平民军官被提拔后,都是赶鸭子上架,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是很正常的。
军队是信奉强者的地方,没有人会考虑那么多原因,更不会给你时间慢慢学习。
你不行就要受到排挤,根本就不需要施展手段,就可以把你挤出去。
不光是平民军官,就连很多大贵族子弟,自身能力不足,一样会被人排挤出去。
不光是现在,即便是未来,平民军官的路都只有一条——考军校。
通过学校学习,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通过学习,弥补同贵族军官之间的能力差距。
这条路同样不好走,高等军官学校招生人数有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要面临贵族考生的竞争。
受教育资源的影响,不是天才根本就不可能突围而出。
第二百七十二章 遗产与威胁
普俄战争发展到现在这一步,战后欧洲的国际形势肯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维也纳政府作为棋手,自然要引导局势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拉回了跑偏的思绪,弗朗茨缓缓说道:“柏林政府已经急了。普波联邦的局势,可能比我们了解到的还要糟糕。
按照目前的局势发展,普波联邦翻盘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我们可以准备善后了。
这次不仅要打击竞争对手,收回前面的投资,我们还要拿走最大的一份红利。”
普俄战争不仅仅只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维也纳政府投入这么多的血本,可不只是为了让俄国人赢得战争。
沙皇政府的信誉人尽皆知,如果没有丰厚的回报,弗朗茨怎么可能支持他们呢?
俄奥友谊,最多也就能糊弄一下普通人。稍微有点儿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玩意儿不靠谱。
或许在普俄战争之前,俄奥两国的友谊确实是源远流长,战后两国就要从盟友过渡到竞争对手。
当然,沙皇政府在这次战争中付出的代价有些惨重,欠下了巨额的债务,数十年内都翻不了身,短时间内没有同奥地利翻脸的本钱。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俄奥友谊仍然会是两国外交的主题,直到一方不需要为止。
让弗朗茨下血本的原因,自然也不会是俄国人拿出来的抵押品诱人。实际上索要领土做抵押,只是为了让亚历山大二世安心,可以放心大胆的向普波联邦复仇。
甭管乌克兰地区的土地再肥沃,那也是建立在俄国人战败违约的情况下,才会落入奥地利手中。
要是沙皇政府赢了战争,奥地利也就赚了一笔贷款利息,外加发点儿战争财,收益和风险完全不成正比。
利用债务违约打击英国人,可以算一条;利用战后产能过剩,打压法国制造业,也能算是目标之一;真正令维也纳政府下血本的,还是为了吃下战败后普波联邦留下的遗产。
不是土地,普波联邦的土地虽然不少,却不足以令弗朗茨动心。
况且,俄国人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上百万人伤亡的惨痛代价,总不可能让人家白干吧?
奥地利要是傻乎乎的跑去接收普波联邦的领土,肉吃不下去多少,反而要承担看守欧洲东大门的重任,从此和俄国人死磕到底。
建立中欧帝国固然诱人,可是需要付出的代价也非常惨重。本来奥地利的战略位置就非常糟糕,再把领土延伸到波罗的海,就永无宁日了。
在弗朗茨看来,普波联邦留下的最大遗产不是土地,而是土地上面的人,尤其是这帮战斗经验丰富的军官。
普波联邦完蛋后,有资格继承这些遗产的无非是俄奥两家。
毫无疑问,普俄刚刚血拼了一场,仇恨种子已经埋下,容克贵族们再没节操,也不可能马上投靠过去。
况且,就算是他们肯投奔,也要人家愿意收留才行。
不要说俄国军方不欢迎容克贵族,即便是奥地利军方都不会欢迎他们,谁都不愿意增加一帮人到自己碗里抢食。
弗朗茨想要收服这些人为己用,也不会直接招揽,奥地利军队中同样没有这么多位置用来安置他们。
上一篇: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下一篇:红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