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437章

作者:新海月1

  维也纳政府不愿意打破现在的和谐局面,只要能够按时缴税,不惹事、不给政府添麻烦,别的问题都不算事。

  索尔特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作为一名技术官僚,他只是对这些问题了解的不多,并不等于他就是政治小白了。

  计划无法实施,那就修改好了。政府任何一项大计划,都是经过多次修改,权衡各方利益后,才会出台的。

第五章 战争契机

  开辟殖民地的本质就是为了赚钱,对奥地利政府来说,只有两种殖民地是有价值的:赚钱的和有战略价值的。

  毫无疑问,兰芳自治省是赚钱的,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战略价值。

  兰芳自治省加上奥属南洋其它地区,共同奠定了奥地利在南洋地区的区域霸主地位。

  维也纳政府不是没有直辖兰芳自治省的呼声,关键是谁也不能够保证,直辖管理后能够获得更丰厚的收益。

  兰芳自治省对维也纳政府的经济价值,远远不只是每年那376.4万神盾。

  自从加入奥地利体系后,没有了安全上的威胁,兰芳自治省很快就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或许是西班牙、荷兰两个邻居干得太好了,早在十几年前兰芳自治省就成为了海外华商的大本营。

  大量的资本涌入,自然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果不是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兰芳自治省发展的还会更好。

  现在兰芳自治省每年都要从奥地利进口上千万神盾的工商业制品,同时又输出橡胶、西米、椰子乾、卡奇染料、西谷粉、胡椒、金银等原材料。

  如果单独列出来,进行贸易总量排名,兰芳自治省足以在奥地利的所有贸易伙伴中排进前五。

  牵扯到的利益越大,维也纳政府就越谨慎。

  万一操作失误,引发了局势动荡,被人撬了墙脚,丧失了南洋地区的霸权,那就血本无归了。

  在利益的推动下,兰芳自治省的地位自然也不一样了,现成了高于殖民地,又低于邦国的特殊存在。

  如果不是当地的统治阶级受传统影响严重,不喜欢参合政治,现在帝国议会中已经增加了一个席位。

  兰芳自治省不是没有有识之士,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人提出修铁路,怎奈传统力量太强大,“祖坟”实在是绕不开。

  加上兰芳自治省是岛屿,海运发达,内陆地区开发的不多,对铁路需求量不大,就搁置了下来。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兰芳自治省统治阶级垃圾,原时空这些家伙都是荷兰人的买办,节操自然高不到那里去。

  弗朗茨没有插手兰芳内政的意思,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他可是有信誉的皇帝。

  就算是看在每年进贡财货的面子上,弗朗茨也是兰芳自治的支持者。

  这不是弗朗茨贪财,主要是他了解东方的传统文化。他这个皇帝要是不收钱,那些家伙会急得哭鼻子。

  在这个比烂的年代,只要不搞的天怒人怨、狼烟四起,那就算是合格的。

  未来历史书上会怎么写不知道,反正现在大家各取所需,合作的非常愉快。

  ……

  见各方达成了一致,作为仲裁者的弗朗茨,提出了新的要求:“铁路计划就先这样吧,不过这还是不够。

  这次经济危机持续的时间,应该会比较长,想要摆脱危机,政府必须要在尽可能减少开支的情况下,制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减少开支和制造就业岗位都不难,要两者兼顾就不容易了。

  维也纳政府的建设计划,本质上还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投资的项目也必须要考虑收益性。

  如果时间推迟到二十年后,弗朗茨大可以对马路升级,建设高速公路。

  现在不行,汽车刚刚诞生没多久,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还是马车。

  水泥路上跑马车?

  想想都很带感,问题是废马啊!这么硬碰硬,马蹄子可撑不了多久。

  兴修水利工程?

  这玩意儿,早就在前几次经济危机中建设的差不多了。现在还没开工的,那都是没有经济价值的。

  不光是这些工程做完了,就连城市升级改造,也基本上完成了,至少三十年内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奥地利的欧洲本土就这么大点儿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了这么多年,实在是没什么好折腾的了。

  非洲本土面积倒是够大,可惜人口有限,没有足够的需要。政府投资也是要考虑经济回报率的,不可能盲目建设。

  这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只是奥地利面对的早了一些。

  首相费利克斯:“国内的基础设施日渐趋于完善,靠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拉动经济的日子,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都会放缓,预计下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期,应该是非洲本土化战略完成后。

  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现在我们必须要尽可能多的上马具备长久性、可持续性发展的项目。”

  这是事实,目前奥地利国内的大项目,就是运河计划和水电站计划,都已经启动了,自然不可能再来一次。

  停顿了一下,费利克斯首相继续说道:“最近几年内燃机技术发展的很快,在很多领域都表现出了不俗的潜力,甚至有可能取代蒸汽机。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石油将取代煤,成为最重要的工业原材料。

  唯一的问题是石油产量能否满足需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世界的原油产量都很匮乏。

  尤其是欧洲大陆,几乎没有发现大的油田。尽管我们拥有普洛耶什蒂这个传统产油区,去年还是从俄罗斯帝国进口了十一万吨的原油。

  这个数字看起来很不起眼,以目前的国际油价来计算,不过区区几十万神盾。

  可仅仅在三年前,我们还是原油出口国。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国内的原油需求量就增涨了至少二十万吨。

  按照科学家们的估计,五年后我们对石油的需求量就会翻倍,十年后还会再次翻倍,市场上的原油缺口将高达上百万吨。

  很多能源领域的科学家,都向政府发出了能源危机预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组织石油勘探队。

  总的来说还是收获不错的,本土发现了不少油田,可惜产量都不高。

  收获最大的还是在两河流域下游发现了一座大油田,储量超过本土所有油田的总和。

  经过地质学家分析,认为两河流域可能埋藏着大量的石油,政府派出了勘探队进行核实。

  不久前在奥斯曼帝国和波斯交界处发现了石油,证实了这一猜测。由于该地区不在我们控制范围内,出于安全上的考虑,没有做进一步勘探。”

  后面的都不用说了,那意思非常明显,不在控制范围之内,就想办法弄到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

  石油埋在地下移动不了,那就只能让奥地利把控制范围扩张过去了,这是列强的一贯作风。

  坦率的说,弗朗茨从来都没有想过奥地利会缺油,自始至终他没有关心过这个问题。

  皇帝的事情也很多,不重要的事情自然要忽略了。目前奥地利的势力范围已经覆盖了全世界一半石油储量的一半,缺油不是开玩笑么?

  然而这个笑话真的发生了。非洲的石油没有发现,中东地区的石油才露出一角,觉察到了石油的重要性后,维也纳政府未雨绸缪是必然的。

  然后奥斯曼帝国就要悲剧了,本来就有血海深仇,现在又怀璧其罪,他们不倒霉谁倒霉?

  弗朗茨欲言又止,对奥斯曼帝国动手是早晚的事情。能源危机只是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政府中的反战派闭嘴。

  费利克斯首相没有直接说要发动战争,不过“可持续性、长久性”的项目,加上后面一再强调石油的重要性,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对比投资其它项目来说,发动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确实是最具经济价值的。

  最关键的是机会难得,欧洲大陆陷入了革命浪潮中,各国都忙着灭火。

  都自顾不暇了,谁还顾得上奥斯曼帝国?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挡战争的脚步了。就算是没有石油这个契机,也会有别的理由。

第六章 暗流涌动

  战争不是想打就能打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未启,外交先行。”

  欧洲大陆多国并立的政治格局,决定了外交的重要性。

  维也纳政府还没有同时和所有欧洲国家对抗的底气,外交的作用就凸现了出来。

  不求所有国家都支持奥地利发动这场战争,至少要保证大部分国家不反对。

  小国也就罢了,大都是墙头草。对他们来说,奥地利已经很强大了,再强大一点儿也无所谓。

  只要不损害他们自身的利益,就算是心里不爽,最多也就口头上谴责几句。

  真正有话语权的国家还是英法俄三个大流氓,列强中垫底的西班牙、鞭长莫及的北欧联邦、隔壁的德意志联邦帝国,勉强可以算三分之一票。

  如何搞定这些国家,成为了奥地利外交部眼下最重要的任务。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分析道:“欧洲大陆动荡的局势,对我们接下来的行动非常有利。

  法国政府饱受革命困扰,现在自顾不暇。

  以不支持意大利独立运动和法国革命党为代价,换取巴黎政府的默认我们这次行动,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西班牙在国际上一直都紧跟法国人的步子,只要法国政府不反对,他们多半也不会冒头。

  德意志联邦就算是不支持我们,也不会反对。我们可以宣扬民族主义,强调德意志民族和奥斯曼帝国间的仇恨,获得他们的支持不难。

  北欧联邦相隔甚远,这场战争不会涉及到他们的利益。况且,我们替俄国人担保了一笔北欧联邦的贷款。

  如果他们还需要我们为这笔贷款提供安全保障,就不会站在我们的对立面。

  最麻烦的是英俄两国。想要获得英国政府的支持,基本上不可能,我们没有那么多利益可以拿出来交换。

  外交部接下来的工作重心会放在俄国人身上。如果我们能够做出一定让步,或者是将奥斯曼帝国的部分领土割让给俄国人,沙皇政府应该不会拒绝。”

  外交的核心在于利益,现在又到了利益交换的时候。只要出价足够高,就没有收买不了的。

  望着墙上的近东地图,弗朗茨沉思了片刻功夫后,做出了决定:“如果俄国人肯一起出兵,那么东部以阿拉库斯河为界,小亚细亚半岛以安纳托尼亚高原为界。

  如果沙皇政府不愿意出兵,只是在外交上支持我们,那么他们就只能获得大高加索山脉以北的领土,小亚细亚半岛就没他们的份儿了。”

  毫无疑问,无论哪一种分配方式,奥地利都拿走的最大一份利益,不再是“两国平分奥斯曼”。

  现实就这么残酷,利益永远都和实力对等。弗朗茨出的价,也是基于俄国人的自身实力。

  尤其是第一种方案,两国一起瓜分奥斯曼帝国,看似公平合理的出价,实际上也是包藏祸心。

  看看弗朗茨划定的边界线就知道,俄奥两国一直睦邻友好也就罢了,如果某一天两国翻了脸,那就处处都是漏洞。

  俄属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都直接暴露在奥地利的兵锋之下,顷刻间就会沦陷。

  这是地理位置和实力共同决定的,看似都和俄罗斯帝国连成了一片,然而那只是地理意义上的连成一片。

  中间有山脉阻隔,铁路是指望不上了,交通完全靠黑海。

  只要君士坦丁堡一丢,奥地利海军进入黑海,生命线就被切断了。

  就算是俄国人守住了君士坦丁堡也没用,黑海舰队已经没了。

  奥地利陆地上随便推进到任何一个黑海沿岸的港口,放一打潜艇进入黑海,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现代化战争,打得就是后勤,军队一旦丧失了后勤补给,就什么也不是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沙皇政府在这些地区投入的力量越大,付出的损失就越惨重。

  ……

  巴黎,自从传出欧洲各国要在这里召开国际会议,共同遏制革命思想扩散的消息后,局势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数十万巴黎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政府勾结国际反动实力,阴谋迫害革命。

  民众的抗议声,清晰可见的传入了凡尔赛宫,拿破仑四世整个人都变得憔悴了起来,仿佛一下子苍老了二十岁。

  没有办法,每天都有一群人在外面闹腾,这样的精神摧残,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调集部队驱散游行民众?这没有任何作用,刚刚驱散了,一会儿又聚集了起来。

  最关键的是人家是合法抗议,在没有采取过激行为前,政府是无权镇压的。

  不是拿破仑四世遵守规矩,主要是心里没底,怕激化矛盾,不敢下令镇压。

  目前被法国政府镇压的,都是已经发动叛乱的极端分子,抗议游行的民众不在其中,也镇压不过来。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一段时间,法兰西至少有三分一的人,参与了游行示威活动。

  将手中的文件随地一扔,拿破仑四世愤怒的咆哮道:“谁能告诉我,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皇帝的脾气越来越不好了,这是大家最清晰的感受。脾气再怎么不好,工作还是要正常进行。

  外交大臣特伦斯·布尔金汇报道:“陛下,刚刚收到从维也纳传来的消息,奥地利人正在策划入侵奥斯曼帝国。”

  拿破仑四世摇了摇头:“我的外交大臣,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你们看着办就行了,不用拿来烦我!”

  “奥地利入侵奥斯曼”也变成了小事,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估计国际上就不会有大事了。

  特伦斯·布尔金硬着头皮提醒道:“陛下,这次非比寻常,不是普通的战争,奥地利人是想要一口吞下奥斯曼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