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 第630章

作者:伴读小牧童

“没意思……”

二爷可是在辽国辅政的人,他当然知道现在的版图有多大,北方一直延伸到了北方冰原冻土,那个地方冬天滴水成冰寒冷异常,甚至连熊都是白色的,这是地质学院科考队伍记录的内容。

而南方一直延伸到了星落暗岛之外,那地方离海口港直线距离一千六百多公里,是为最南端。

往东,理论上是到琉球诸岛为止,因为琉球虽然独立建国,但却怎么也不肯脱离中国,始终称臣,琉球国王每年都会以省长之制强行来参加年初的工作会,父亲已经不止一次嘀咕过这个家伙了,但人家始终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反倒高高兴兴的。

再往西,一直到喀什为止,包括那条连通整个亚洲的走廊都属于领土之内。西域诸小国在今年六月份时已尽数纳土归宋,而喀什则成为了第三大经济重镇,现在每天都盼着铁路早点贯通东西。

摊开版图看过去,这已经不是史无前例那么简单了,这巨大的区域虽然大部分都是无人区,但却都已经被打上了烙印。

二爷曾经问过父亲说为什么连那些无法住人的无人区都不肯放过时,父亲当时的回答很戏谑,他说:你怎么知道无人区里能有什么宝贝呢?你用不上,子孙后代也用不上不成。现在有能力当然得多圈一点无主之地,以防万一。

“我其实想去经略北方。”二爷突然转过头说道:“带领一群人从无到有的去经略北方。”

“北方很难的,那里除了山就是树。冬天还死冷死冷。”

“那在那样的地方如果我能发展起来,是不是就证明我一点都不差了?”

“你本来也不差啊二爷,你可别想不开!”

二爷不搭理他,当场开始写信,父亲不在,他就直接写信。

第969章、二十二年11月4日 晴

雨在今日停了,洪水席卷了整个战场,宋北云原本后撤三十公里的命令现在就成为了拯救整个战局的决定。

所有原本还心有不甘的将领现在都服了,云帅到底还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不过其实宋北云还真没想到这一出,反正就是属于基本操作嘛,谁能想到还真的出现德国历史上百年不遇的超大洪水了呢。

洪水持续肆虐,面前所见之处皆成汪洋,宋北云站在湍流潮水之外看过去,眉头紧蹙。

天气这几天十分异常,在瓢泼大雨之后虽然放晴,但气温却急剧减低,虽然刚刚进入深秋,但气氛却逼近了零度。

这在平时的时候其实无妨,但在战场上却是十分要命的,因为前线作战的军队通常很少会在非必要的情况下携带御寒衣物,突然遇到这样潮湿寒冷的气候,极容易造成大面积的冻伤甚至减员。

亚洲军已经把所有能够御寒的衣物都拿了出来,但却还是得等待后勤补给快马加鞭从后方仓库中调集棉衣,这亏了是他们后退了三十公里,如果现在还停留在前线的话,被洪水这么一围困那就可就是只能硬挺着了。

至于欧洲军方面,他们应该是来不及撤离了,洪水来的突然而且汹涌,补给线理论上也是被切断了,虽然可能补给线只是被切断两三天,但这两三天的低温天气足够他们喝一壶了。

“大帅,后方道路被山洪冲垮,辎重队上不来。现在他们已经距离我们不到五十公里了。”

宋北云点了点头:“不着急,这是天意,没必要硬抗。这个月之内我们应该是有机会能够打到德国本土的。这场洪水对我们来说也许是困难,对他们来说可就是灭顶之灾。”

其实宋北云猜的一点都没错,这场洪水对欧洲军来说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灭顶之灾,因为他们的战线密集也狭长,所以导致弹药、粮食等物资在洪水来临的时候根本来不及搬运,大概有三分之二的粮食和弹药都遭了洪灾,能够抢救回来的可谓是十不存一。

这个消息传递到多尔耳中之后,他整个人直接瘫坐在了椅子上,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他真的难以想象世界为什么就这么为难德国,打进攻的时候遇到百年级的严寒,打防御的时候又遇到百年一遇的洪水。

哪怕调个方向都不会这么难受,但最差的天气都让他们给遇到了。

多尔现在大概是能体会到小胡子的痛苦和无奈了,他本以为自己能够在这个蛮荒的时代重新续写灿烂的篇章,一雪曾经的屈辱。

但没想到最终仍然有一颗五角星冲出来把它给扎了个头破血流。

他不理解,真的不理解。凭什么亚洲人能强到这个地步又是凭什么连这个世界都站在了他们的一边?

来到这个世界五十多年了,一点一点把这个时代蛮荒落后的欧洲一只脚带进了文明社会,还有一只脚则踩在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之内。

欧洲成了伟大的欧洲,如果再有几十年,它一定可以统治世界,前提是没有现在亚洲的那一群怪物。

为什么还会有其他人从别处来到这个世界?这不科学也不公平。

不过绝望归绝望,多尔却也是一个不愿放弃的人,即便是在现在这个局面之中,他也是不想抛弃最后一丝希望。

他开始传下命令,召开最后的动员,并且告诉柏林的居民,即将攻打这里的军队是多么的残忍和多么的残暴,一旦让他们攻入柏林,那么他们所有人都会沦为野兽的食粮。

而就在他召开动员大会的同时,早早等待在红海上的联合舰队经过近两年的趴窝之后,终于再次开动了。

它们再次开动唯一的原因就是苏伊士运河贯通了,这条运河的贯通代表着欧亚大陆之间的海运路线足足缩短了一百倍,同时也标志着无敌舰队只需要穿过这条运河就可以直接抵达欧洲。

波斯人为了运河的贯通而开了一场大赦,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只有恒久隽永的文明才有资格开凿运河,而现在波斯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大运河,这无形中就等于告诉了全世界,它拥有了成为伟大存在的资格。

人们簇拥在运河的岸边看着巨大的舰船排列成行有序的通过这新开凿的运河,巨大的船舶在近距离通过的时候可以用遮天蔽日来形容,上头的武器闪烁着让人胆寒的光。

所有人无不羡慕。

曾经波斯人也问过那边来的技术人员,说如果想拥有这样的船只,需要作什么准备。

那个技术员只是淡淡的一笑,说:建造一艘这样的船,需要的是一群伟大的人组成的伟大国家。

这回答多少带点玄学,但所有人都能明白,因为作为一个和中国接触最多的中亚国家,波斯人其实知道那艘船上任何一个部件哪怕是一枚钉子背后都是有一整条连贯的生产线在持续对它进行改进和维护。

其中涉及到的产业从算数到天文、从地理到医学、从冶金到织布,可以说是将现在世界上所拥有的产业都涵盖在了其中。

而拥有这样全面而完整工业以及文化体系的国家,即便是没有这些船,它依旧会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所以当初有人去找宋北云想要求他施舍一些海船的图纸时,他从来不遮掩的把图纸给了人家,然后那些人满怀兴奋的将图纸带回了自己国家,但打开之后却傻了眼,因为上头的任何东西都复杂到让人头皮发麻,甚至只是一个连接部件就需要最先进的铆接工艺,而铆接工艺所需要的铆钉则需要最先进的锻造和整铸工艺。

中国从不吝啬于把这些东西分享给别人,但却从来没有人能复刻出其中任何一件东西,从枪炮到船舶都是如此。甚至于有时候他们好不容易弄出了低级而粗糙的仿制品,正欢呼雀跃时却发现同类的产品在中国已经更新八代之多,他们用来当参照物的原版都已经成为了过时的淘汰货。

千帆舰队缓缓通过海峡后就消失在了茫茫的地中海的海平面上,接下来他们将会有为期九个月的航行计划,具体航行计划是绝密的,除了舰队本身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们究竟要去到什么地方,就连当地那些从国内来的技术人员都不清楚接下来舰队究竟要去哪里、去干什么,但有一点,舰队这次出行携带了满仓的弹药和能够持续航行一年以上的食物,身后还足足跟了三条补给舰。

这就说明它们有大动作了。

而相对于境外的风声鹤唳,国内那可就是歌舞升平了,因为各行各业都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而且那些有钱人也被严格限制了产业方向,所以娱乐业就成了他们最喜欢进入的行业。

当大量金钱进入一个行业之后,这个行业必然是会飞速发展的,就比如在许多商行开始涉足娱乐产业之后,电影技术仅仅两年就取得了前面十年都没有过的长足进步。

一下子就从那种粗糙的纪录片时代跨越进了有专门学科的剪辑时代,曾经的演员也因为电影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体系。

而几个大型商行为了增加更多的目光,他们已经开始攀比着砸钱想要弄出更多的花样来。

于是乎这两年的时间,电影呈现出了一家独大的阵仗开始在各个地方蔓延了起来。

而相比较电影,曾经的勾栏戏园现在却成为了上等人聚集的地方,里头轻歌曼舞、纸醉金迷,虽然这个东西怎么看来都不像是好东西,但他倒也是有个优点,那就是它不坑穷人。

再加上有钱人的品味也逐渐在提高,所以很多优秀的剧作家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了出来,他们不光开始改编现有的优秀剧本,还会创作一些顺应了时代发展和针砭时弊的优秀剧本。

就比如一本以金陵为背景的长篇巨作,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是一个从乡下进城务工的十三岁少年,经历学徒、逃难、误入贼窝、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最终惨死在深夜街头的故事。

该书揭露许多现下的社会问题,比如黑心孤儿所、童工、黑帮泛滥、青少年参与犯罪等等问题。

一经推出轰动全城,甚至在短时间内被改编成了词话本、各类舞台剧、话剧、电影等等。最终甚至还引得了内务宰相晏殊的注意,并成为首个引发社会反思并成功让法律为其进行变更的文学作品。

它的作者获得了二十二年晏殊文学奖的优秀作品奖,而因为这件事的原因,文坛一改情情爱爱的、神鬼仙侠的风气开始直面起各种社会、婚姻、家庭的问题来。

这帮文人以独特而歹毒的视角将原本隐藏在太平盛世下头的肮脏赤裸裸的暴露在了世人面前,不过文学作品嘛,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起手就是王炸而有的真的是只要是个人就没眼看。

所以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由晏殊牵头成立了一个全新的部门为文化部,专门审核评定各种电影、话剧和剧本文章的尺度和内容问题。

对此文坛的意见还是比较大的,但晏殊并不在乎那许多,然后第一个被处罚的就是眉山文人苏洵苏明允,这逼在年轻一代的文化人里是个异类,人家歌颂爱情他写小黄文,人家描述亲情他写小黄文,人家歌功颂德他写小黄文,人家针砭时弊他还写小黄文。

光市面上知名的小黄文十之八九就是出自他手中,其中最有名的几部分别是以唐代如意君薛敖曹为主要视角描写的《车轮君》、以唐代女相上官婉儿为视角而写的《芳草萋萋》,甚至还有以人屠黄巢为视角写的猎奇类读物。

这一次大围剿,第一时间就把这逼给封掉了,还罚了一笔不菲的罚金。

但没想到……这封禁的官文一出,这几本小黄文直接他娘的卖爆,就连苏洵都没想到,自己明明已经彻底没了前景,但却因为朝廷的一纸公文二次蹿红。

拿着一大笔稿费的苏洵不再敢折腾,毕竟聪明人……他连夜就从金陵带着大笔的稿费回到了眉山老家,结识了作为同龄人的原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氏,然后就一边在家乡想办法延续香火一边继续玩世不恭。

不过这人才华倒是真的有才华,虽然年仅二十三而且读书一点都不勤奋,但妙笔文章信手拈来,小黄文不能写了,就写其他的故事,满肚子的故事只要把那些个床笫之间的快乐去掉了,无一不是惊为天人的上好文章。

而现对于这种小事,晏殊真正头疼的是文化方面的野蛮生长,他跟宋北云两人一文一理,作为内政首相他清晰的知道这样的文化氛围并不是什么好事,过度的自由会严重侵犯到秩序的边界。

但这帮读书人嘛,说实话好人不多,一旦朝廷想要遏制他们,他们就会满处嚷嚷说什么“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之类的话,恨不得就直接指着晏殊的鼻子骂他意图焚书坑儒。

所以作为执政手段相对婉约的晏殊,一时之间竟也拿这些孙子们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过这时倒是知名狗贼庞吉出了一个计,那就是将这帮骂的最凶的狗贼们中的一部分直接诏安了。

毕竟众所周知,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的确有些人不屑一顾,但在乎的人大有人在,于是在一部分人被诏安后成立了一个文管会的机构,专门克那帮胡说八道的读书人。

骂,两边对着骂,国家养他们就是为了骂的,而且他们虽然拿着国家的钱,但那叫津贴而非俸禄。那些闲散的文人骂他们是鹰犬,他们则骂人家是牛马,骂战最终升级,越演越烈。

但晏殊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轻松,他这才发现身边的庞吉还真的是宋北云留给他的宝藏男孩,毕竟有的时候有的问题可是君子无法解决的。

第970章、二十二年11月21日 晴

有一个完整医疗体系保障的军队是一个什么概念?

正如宋北云所预料的那样,被命名为欧洲伤寒的病毒性感冒席卷了整个战场,接着到来的就是因为水源遭到污染后的各类型胃肠系统疾病也接踵而至。

但作为医生出道的宋北云早早的就调集好的相关的药品和防疫物品,口罩、抗生素、抗病毒的草药和专业的医生都被从大后方调到了前线上来。

虽然传染病偶尔还是会爆发,但爆发之后很快就会被扑灭,前线将士的身体和士气都没有因此受到打击。

但欧洲军那边可就惨了,因为洪水的关系,同样的疾病也肆虐在了他们的营地之中,大量的士兵因此丧失战斗力,仅仅十五天的时间里就因非战斗减员超过了七万人,而且因为大量尸体得不到处理,即便是在秋冬季节这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战场瘟疫其实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但其实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那除非有非常先进的医疗手段,否则该怎么死就怎么死,一点都没有回旋的余地。

就在瘟疫爆发的第十七天,前方报告说敌人已经从阵地上撤了下来,而且并不像是换防,反倒像是直接放弃了阵地。

这种事对战场上那些新嫩的将军们来说倒像是一件奇事,自己这边死攻不下的阵地,敌人居然放弃了,他们许多人都认为这其中肯定有诈。

但阵仗之中其实也有经验老成的人存在,他们从前线的报告上分析出来这可能并非是诈术而是他们耗损太大了。

在经过再三确认之后,对方真的是将这条战线让出之后,亚洲军就这在这一脸茫然的气氛中登上了那之前死攻不上的高地。

而当他们登上之后,所有人才恍然大悟敌人究竟为什么会突然放弃防线。

高地之上足可以用尸横遍野来形容,整个阵线上算下来,竟能有近十万具尸体,而其中还有一万人左右还有一息尚存,但却仍然被抛弃在了这个地方等待死亡。

他们病的极重,甚至于连呼喊的力气都没有了。而那些层层叠叠的尸体就堆积在那里,像是沙包一样,用恶臭熏天来形容都不为过。

这件事因为太过于震撼,所以宋北云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他戴着口罩来到高地之后也免不得倒吸一口凉气。

要知道从欧亚大陆正式开战以来,欧洲军伤亡人数虽然超过了三十万,但死亡人数却远远没有那么夸张,但只是一次洪水就让他们死亡的人数达到了现役部队的十分之一。

这是何等夸张的战损,难怪他们连这个命脉关隘都不要了,直接抛弃掉了这条战线。

这要是再耽搁下去,任凭瘟疫蔓延的话,全军覆没都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那场西班牙流感足足导致了近四千万人死亡,甚至改写了战争的结局。

而那已经是20世纪了。

不过现在的亚洲军的当务之急可不是追击敌人而是要把残留在阵地上的尸体全部清理掉,否则转过头来等到春天来临时,整个欧洲一定会被一场前所未有的可怕瘟疫给席卷掉,那么身处在欧洲的亚洲军恐怕也不能幸免。

但这里却有个很重大的问题,那就是这一万人左右的病人该怎么办,理论上这里最少有六成是可以救回来的,但现在的关键是到底该救不该救的问题。

这个数字太过庞大,所以下头的人直接递送给了宋北云,而宋北云也立刻召开了相关的会议。

在会上的意见并没有统一,有人认为要救,理由是如果把这些人救活之后,他们将成为最好的宣传工具,因为按照现在的局势,德国境内的百姓一定会认为亚洲军是邪恶之军,抵抗起来绝对不遗余力,这会对之后的战略部署产生极大的阻碍。

所以这一万人如果救治之后,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地百姓的敌意。

而反对方则是认为这些人本身就被抛弃的人,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消耗珍贵的人力和资源,对于这些垂死之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放任自流,让他们回归本来的宿命。

毕竟亚洲军也因为洪涝灾害而面临着相当严重的物资匮乏问题,多出这一万多伤员病号的消耗,足够亚洲军五万人的正常消耗,这绝对是得不偿失的一种尝试。而且就算治好了也未必能打消当地百姓敌意,没有必要用实际的物资换虚无缥缈的好感。

双方各执一词,大家都立足于自己的想法在进行着讨论,两方都没错都很有道理,但任何一方的想法都各有优缺点,所以最终决策也就被推到了宋北云面前。

作为最高的决策人,宋北云早已经不是那个能当即拍板的性子了,他现在就连说一句话都要思考再三,更别提做出一项影响到万人生命的决策了。

但现在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给他思考和辩证了,因为外头那一万多病人就在那,每一分钟就会有一个人死去。所以宋北云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出这个决策。

他心里清楚,这个时候不管做出什么决策都会遭人非议,那么……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宋北云从口袋里摸出一枚铜板,放在手心:“正元通宝就是救。”

随着铜板被他弹了起来,屋子里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铜板下落的轨迹上,而就在铜板即将落回桌面的瞬间就被宋北云一把握在了手心,然后扣在了桌子上。

他环顾四周:“双方各执一词都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时,这个方法从来都是解决争端的最好办法。”

其实这还真不是宋北云儿戏,因为他当然可以做出决策,但在远征军之中他做出的任何决策都会让另外一部分人多想,会出现诸如“云帅是不是对我不信任”亦或者是“云帅是不是对他更有好感”之类的想法。

这种想法要不得但却非常难以避免。

但扔硬币这种事,其实就跟长子继承制一样,如果没有长幼有序,那么任何人都可以拥护其他的儿子来进行继位,因为“好”这个概念非常主观,每个人都有优点同时也有缺点。

那么在这个时候这种无法用人力左右的方法却可以打消所有人的顾虑。

姻缘嘛,上天安排的最大。

缓缓打开手掌,上头赫然是那印着“正元通宝”的一面,所有人看到这个结果,其实也就没什么好再争执了。宋北云将硬币装回口袋:“那么就这样决定了,开始吧。”

救援行动很快的就施展了开来,而那一万多个欧洲军的士兵做梦也没想到,他们的命竟然是一枚硬币给的。

但这件事没人会往外说,世人知道的只会是历史书上的一句话——中国自古以人为本,故救死于敌,彰显大国本色。

在全面占领这条战线之后,其实德国本土就已经在亚洲军的俯瞰之下了,换而言之就是哪怕现在亚洲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欧洲军也已经没有了任何翻盘的可能,所有的煎熬都只是负隅反抗。

多尔显然知道这一点,他其实在下令战线后撤的同一天就已经携带着所有技术人员和精锐卫队从后方朝法国方向撤离了,他将要在那里与最后的欧洲军汇合后横渡英吉利海峡,进入到岛上据守最后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