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飞星骑士
“桂庭、建镐,你们的部队不但是国军的精华,更是我第9集团军、上海参战国军的精华啊!”简短的寒暄后,张治中开门见山,“上海战役该怎么打,你们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你们是前线部队的指挥官,比起我这种坐在后方纸上谈兵的人而言,你们才真正地了解前线的实际情况!”
蒋纬国感动地道:“钧座,您的集团军司令部本来在苏州,但您本人现在却已经在上海,怎么还能说您是‘坐在后方纸上谈兵’呢?”
张治中再次笑了笑:“我先跟你们说说国军主力部队的调动情况。
根据委员长和军委会的部署,除我的第9集团军,正在开赴或即将开赴上海前线的国军还有顾祝同的第5集团军、张发奎的第8集团军、刘建绪的第10集团军、罗卓英的第15集团军、廖磊的第21集团军,预计包括约50个师、20个独立旅或暂编旅,另有江浙两省的大批后备军,总兵力60多万。
除此之外,川军、滇军也有大批部队接到了开赴上海的命令并在动身出发!”
“六十万大军,确实可以好好地跟日本人干一场了!”现场不少军官都精神抖擞、兴奋不已。
国军投入上海前线的六十万部队比起投入平津前线的五十万部队,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要超过后者,特别是质量,平津前线的那五十万大军根本就是一锅大杂烩,中央军十来万,其余的都是地方军,并且属于好几个不同的派系,各行其是、各怀鬼胎,内部不团结,整体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而上海前线的六十万大军里,除了第21集团军是桂军外,其余部队都是中央军,第21集团军虽是“地方杂牌军”,但也不是什么好捏的柿子,该部队属于桂军,桂军战斗力之顽悍是无需多言的。
正因为对己方实力很有信心,所以包括张治中本人在内的国军大部分将领和中高层军官都对上海战事踌躇满志。
“六十万部队,有三十万真正参战就不错了!”蒋纬国身边的萧爻显得很不以为然,“诸位长官请不要忽略了交通这个问题。
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交通很不便,把原先分散在天南海北的几十万大军全部集中在某一个地方,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小事。
我很怀疑,过半部队还在开赴上海前线的途中时,上海战事就已经结束了。
我们往上海运兵,靠的是铁路网,可我们没有那么多铁路和火车,日军往上海运兵,靠的是大海和轮船,大海无限,而日本人也有足够的轮船!”
张治中等人的脸上都因为萧爻的泼冷水而浮出一丝阴郁。
“是啊,我们太需要时间了!”张治中唏嘘道,“可是,时间拖下去,日本人也能获利,能准备得更加充分,我军攻打难度就更大了!”
“更何况,日本人也不会傻等我们做好十足准备、万全对策后再挨打!”萧爻说道,“几十万大军涌向上海,日本人一看就知道我军打算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必然打草惊蛇。
因此,国军的集结活动在本身上就是一个悖论,集结到上海的国军太多,日本人肯定会识破我们的战略企图,集结到上海的国军太少,真的开战后,双方一起增兵,我方增兵速度大不如日军,到时候我方还是丧失先机!”
“话是这么说,但是…”第39军军长刘和鼎中将说道,“我们都知道,这场中日战争必然是一场持久战,上海战役也肯定会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绝不是三五天内就能结束的,因此运兵这件事,我们也无需太过于焦虑担忧,虽然我国交通很落后,但我们有的是时间嘛!”
“那就是添油战术了?”萧爻还是不以为然,“前线死了十万八万后,后方增援的十万八万正好赶过来,然后填上去?这就无法集中力量,而是硬生生地把部队分成若干批次任敌逐个击破。
战争的整体战略上,我们要打持久战,但在上海战役的战术上,我们要速战速决,因为上海这地方太适合日军发挥陆海空三维立体化火力优势了,我们在上海跟日军打持久战等于以己之短击敌之长,白白浪费军力和国力!”
刘和鼎微微地点头,张治中也颔首表示赞同,他望向蒋纬国:“建镐,你的看法呢?”
蒋纬国早就思考过这场“新的淞沪会战”到底该怎么打,因此胸有成竹、不假思索:“首先,上海肯定是守不住的!”
此话一出,张治中、刘和鼎等人都神色微变,但也没有太大波澜。
客观上讲,蒋纬国这话非常刺耳,可以说是难听,虽然他说的是实话,但就是很难听,他就好像在指着一个婴儿说“这孩子肯定会死”,是的,这是实话,但确实无法让人听下去。
对于上海能不能守住这个问题,国军高层里很多人都存在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想法,因为人都不愿意接受或面对残酷事实,宁可像鸵鸟那样依靠不切实际的幻想来慰藉自己。
蒋介石就是最不愿意接受或面对这个事实的,除了蒋纬国,谁要是在他面前说“上海沦陷后怎么办”这种话,他肯定会勃然大怒,呵斥为“还没有打就已经想着失败后的事,根本就是贪生怕死、畏敌如虎”。
相比于蒋介石,张治中这种务实型的前线指挥官显然更实际一点,他已经反复考虑过上海战役的结局,最终也认为“若无列强大国干涉,国军确实无法独力在上海抵挡住日军铁蹄”,此时蒋纬国直奔主题,张治中虽然心生一丝无奈的悲叹,但也默然承认。
“上海肯定是守不住的!”蒋纬国侃侃而谈,“所以我们此战的根本目的是如何以最小代价消灭最大限度的日军,再争取多一点时间,让上海、苏南地区的老百姓更多地撤向内地,不能把国军精华放在淞沪一隅之地进行孤注一掷的消耗。
首先,我军先下手为强,端掉日军陆战队司令部,扫荡掉上海境内的日军势力,构建一个完善的上海防御线;接下来,日本人大举进兵上海,日军主力会在上海展开登陆。
上海滩是个三角形半岛,适合日军登陆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因此日军卷土重来后,我军的作战模式就是陆地反登陆战,但我军不能把部队集结在沿江沿海的滩头,那根本就会成为日军舰炮的活靶子,应该在距离海边江边几公里的地方,也就是日军舰炮精确轰击射程范围外的陆地上构建反登陆防线,以逸待劳,迎头痛击日军!”他走到墙壁上的大幅苏南地图前,“蕴藻浜、狮子林、川沙口、吴淞口、罗店、宝山、月浦,这些江边海边的村镇都会是重点阵地,必须要调集重兵进行防御,并且越快着手越好!”蒋纬国指点的这些地方每一个在历史上都是大名鼎鼎,都是尸山血海的代名词,特别是罗店,在原先历史上的淞沪会战里更是号称“血肉磨坊”,罗店战役最激烈的时候,参战国军平均一天打光一个旅,伤亡率和伤亡速度都极其惊人。
“上海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张治中道,“我军想要先发制人,就不能打草惊蛇,无法在战前集结重兵至上海边缘,因此先期投入战役的只有第9集团军,可以第9集团军的兵力,既想速战速决地摧毁掉日军陆战队司令部又想同时构建反登陆战线,兵员上确实有点捉襟见肘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刘和鼎摇了摇头,“强行兼得,怕是会鸡飞蛋打!”
“我刚才说的只是上海北部的沿江沿海重点!”蒋纬国话锋一转,手指也随之在地图上下移,“上海南部的杭州湾同样不能轻视啊!”他指点着上海南部、杭州湾北部的金山卫,“在会战中后期,如果几十万国军云集于上海,那么,上海就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天然半岛包围圈,拥有绝对制海权和海上优势的日军肯定会在上海南北两地展开登陆,对上海境内的国军进行全面的迂回包围,把上海战场上的国军精锐一举聚歼于上海滩,因此上海南部的沿江沿海也要重兵布防!”
张治中连连点头:“日本人确实有这个实力,上海三面环水,确实不利于我军!”
“建镐,你的意思是…”刘和鼎问道,“上海参战国军主力应该沿江沿海布防,把部队放在江边海边着手展开反登陆战,而不是在市区里展开巷战?”
“当然!”蒋纬国笑道,“上海市区里就那区区几千鬼子,哪里轮得到我们主力几十万大军出动?杀鸡何须宰牛刀?第128团收拾他们就绰绰有余了!”
刘和鼎看着地图,他若有所思地望向张治中:“钧座,您看我们这场上海战役,像不像近五百年前的君士坦丁堡战役?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是一座三面沿海城市,上海也是!”
“对,很像!”张治中心头醒悟、眼睛发亮,“当年的君士坦丁堡战役,守城的拜占庭帝国军队只有八千多官兵,攻城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却拥有十余万大军,实力对比悬殊,最终,君士坦丁堡虽然沦陷了,但守军坚持了整整53天,并且以寡敌众、以弱战强,杀伤数倍于己方的敌军,亲自率军迎战的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战前拒绝抛弃城市和子民独自逃生,最后在激战中以身殉国。
如果,如果我们在上海也能打成这个样子,即便上海丢了,我们也虽败犹荣,也对得起国家和国民了!”
“是啊!”刘和鼎点头,又看着蒋纬国,“李宗仁将军等人建议在从上海到南京的苏州、常熟、无锡、常州、江阴、镇江等地构建防线进行有计划的撤退,实行节节抵抗,你认为呢?”
蒋纬国望向萧爻,萧爻摇头:“‘进行有计划的撤退’是必然的,‘实行节节抵抗’没有必要。
上海沦陷后,下一场会战是在南京,我们应该把有限的军力、物力、精力都放在南京,不要分散,‘实行节节抵抗’既会消耗军力也会分散军力!”
“你的意思是…”刘和鼎看着萧爻,“上海和南京之间的江苏南部地区、几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就都不战而弃了?”
“嗯。
反正守也守不住!”萧爻态度明确,“南京才是重头戏。
上海沦陷后,国军要‘一溃千里’,尽量不要节节抵抗,让日军追击国军时一路上追得顺风顺水,直到兵临南京城下,从而使日军被成功地引诱到南京。
当然了,国军不是真的‘一溃千里’,是‘有计划的撤退’!”
“我懂你的意思!”刘和鼎说道,“主动示弱,诱敌深入。
但如果日军长驱直入后兵临南京城下时却不攻打南京,那苏州等地岂不是白白丢了?”
“不可能!”萧爻显得拥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敌国首都就在眼前,而己方又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岂有不攻城的道理?”
“日本人不是傻子,你们在南京大兴土木,掏空紫金山,他们是知道的!”
“知道又如何?到时候,日军百分之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万丈深渊,他们也要硬着头皮顶上去。
全世界都盯着南京,日本人怎么能临阵脱逃?”
刘和鼎点点头,不再发问。
“钧座!”蒋纬国望向张治中,“上海战役,第一步是端掉日军陆战队司令部,第二步是展开反登陆作战,第三步是在取得重大战果以及继续打下去局势将不利于我方时进行有条不紊的全面撤退,仅此而已!”
张治中看着蒋纬国:“你们有把握依靠你们自己就能一举端掉日军那个司令部吗?”
蒋纬国很有把握,他信心十足:“百分之百的把握!”
张治中点头:“好,那我就把部队主力都放在沿江处和沿海处了,你们放手去干吧!”
淞沪会战的国军调动情况是这样的:国军打算先发制人,但为防止打草惊蛇,因此参战部队不能一起抵达上海,第一批参战部队就是张治中的第9集团军,任务是拔除日军司令部,因此淞沪会战前期的国军作战任务由第9集团军承担,但历史上的第9集团军打了六天六夜也没能打下来,结果全局陷入被动,日军援兵赶到上海,双方展开全面作战,“上海外有日军,上海内也有日军”,就使得国军无法形成一个完善的防线,跟日军完全展开了混战;此时,如果第128团能轻轻松松地拔除日军司令部,扫荡掉上海境内的日军,上海的国军防线就能形成一个完整体,第9集团军以及陆续赶来的第5、第8、第10、第15、第21集团军等部队就能在上海的江边海边以逸待劳地迎击日军,局势一直都是国军掌握主动权,会战自然就好打多了,战果会更大,战损会更小。
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内,蒋纬国、郑洞国、张治中、刘和鼎等人对战事初期各方面的作战细节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商议探讨,完善了很多缺陷,补充了很多不足,达成了很多共识。
最后,蒋纬国想起一件事,他对张治中说道:“钧座,如果…嗯,如果我父亲给您下达一些不合理的命令,您可以…找我商量商量!”
张治中先是一愣,随后迅速心领神会:“好,我明白了!”他领悟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一种会心的笑意。
蒋纬国也笑了笑,两人心照不宣。
众所周知,蒋介石有一个特点跟希特勒非常像,就是喜欢越过前线指挥官,自作主张、自作聪明地用电话遥控调动前线部队,这种乱插手行为造成的战场后果就不用多说了,并且,历史上的淞沪会战期间,蒋介石多次把军事当成政治的牺牲品,犯下了一次又一次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的错误,最终在战场上造成惨重损失。
原先历史上的淞沪会战期间,蒋介石一开始痛下决心,打算先下手为强,前线的张治中等将领和广大官兵也都士气高昂,但是,张治中刚下令出击,前线国军将士们正在怒吼着冲向日军阵地,蒋介石就打来电话,“什么?部队已经出击了?快,停止进攻!”张治中大惑不解,“为何?”蒋介石回答道:“国联刚刚答应派来由美英法意四国代表组成的调查组进行居中调停,战争还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别打了”。
可以想象,张治中是何等的气闷,前线的国军将士们又是何等憋屈。
会战期间,中国军队的好几次调动都不是根据战场形态和局势发展而调动的,而是根据国联的动向和国际上形势变化而调动的。
会战最后,眼看局势彻底恶化,国军必须撤退,但蒋介石却下达命令“不要撤,再坚持几天!”张治中问“为何?”蒋介石回答:“国联马上就要举行投票表决,在投票结果出来之前,我们必须要继续坚持下去,获得国际观瞻的更大支持”。
于是,本来可以早点撤的国军不得不苦苦继续坚持。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所谓的国联根本就没用,列强大国除了苏德两国出于不同目的而支持了中国外,其余国家要么麻木不仁、鼠目寸光,要么惧怕日本、隔岸观火,但是,中国军人却在战场上付出了不必要的牺牲,流出了更多的血。
环视此时的全中国,能够阻止蒋介石“干傻事”的也只有蒋纬国了。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中国军队虽然打得非常顽强、勇猛、壮烈,但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
客观上讲,中国军队确实弱于日军,但淞沪会战的参战国军大多数是精华,抗战初期的中国军队的士气是非常高昂的,绝不输给日军,之所以没能取得辉煌战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犯下了不止一个的低级错误,甚至是很低能的错误。
蒋介石固执己见,不考虑客观情况,过于把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和列强大国身上,不以军事为目的,而是以政治为目的,把战争打给外国人看,只想着怎么打得好看而不是怎么打得合理(其实蒋介石也迫于无奈,他知道中国无法独力击败日本,只能把希望放在国联和列强身上);毫不客气地讲,在淞沪战场上,在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在战略上采取了挨打主义,在战术上流行硬拼主义,在战斗上则流行轻生主义,淞沪会战打得非常惨烈,告诉全世界“中国军人不怕死”,同时也告诉全世界“中国军队不会打胜仗,只会进行送死式战斗”。
万事开头难,开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有一个很好的开始,接下来就能事半功倍了,这也正是蒋纬国此时要做的。
由于在平津前线已经有了经验,所以在等待淞沪战火被点燃的最后倒计时的七八天里,蒋纬国虽然不能说是心如止水,但确实不太紧张,“挑起”平津会战后再“挑起”淞沪会战,对他来说已是驾轻就熟。
万事俱备,只需等待。
不过,蒋纬国在平津前线一帆风顺,在淞沪前线就未必了。
次日上午,阚维雍和杨江火急火燎地来找蒋纬国,两人脸色都不好看,充满焦躁忧色。
“出事了?”蒋纬国心头一动,他看到阚维雍和杨江的表情后就知道肯定出坏事了。
“出事了!”杨江嘴唇紧抿,神色间有一股自责和愧疚,“局座,你跟我们来一趟!”
蒋纬国带着萧爻跟杨江、阚维雍一起驱车前往位于坑道起点的虹口区江湾镇黄浦江畔,抵达后,顺着阚维雍的手势,蒋纬国在车里十分惊讶地看到“中国国货公司江湾镇新建厂区”施工场地附近几十米外的一片居民区正陷入热火朝天的搬迁,上百名当地原住民正在拖儿带女、提着大包小包行礼家当地离开住宅。
蒋纬国一开始以为那些居民是在搬家,毕竟平津前线已经打得热火朝天,战争的风声越来越紧,上海各界民众或多或少都知道自己居住的这块土地很有可能马上要变成第二个平津,因此扶老携幼、背井离乡的上海居民日益增多。
仔细看了后,蒋纬国在现场还看到很多身穿工人制服的人员。
“局座,我已经打探清楚了!”杨江办事效率很高,他也看出了蒋纬国的疑惑,“那些工人是日本人,说是日本丰田纺织公司的成员,要成立丰田汽车公司,既在日本本土爱知县创建总公司,同时也要在远东第一大国际都市上海创建分公司。
局座你看到的这些上海居民,他们的宅基地已经被丰田公司买下来了,约三百户人家,地皮总面积超过八十亩,就是丰田公司打算在上海成立的汽车分公司的厂址。
局座你是知道的,上海绝大部分工商企业和十之八九的社会名流都已经撤离上海,上海老百姓也走了很多,导致上海地价房价一天比一天低,我查清楚了,丰田公司收购那些上海老百姓的宅基地时,支付的价钱是市价的三倍,那些老百姓本来还担心战争爆发后自家房子保不住、地皮卖不掉,既然有人以三倍价格买他们的宅基地,他们当然是求之不得,所以一夜之间都卖掉了。
那些工人是丰田公司雇佣的,说是要在这里建一个汽车厂!”(丰田公司以前是生产纺织机的,后转型为生产汽车。
丰田汽车公司在原先历史上于1937年8月27日成立,本来险些倒闭,但赶上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该公司因为接到日本军方大批军车订单而兴旺壮大。
)
蒋纬国心头猛地一沉,他举起望远镜,看着那些忙碌的日本人。
萧爻不动声色地道:“营座,日本人在我们地道起点附近买地皮建工厂,你觉得这是巧合吗?”
蒋纬国艰难地摇了摇头,他不想自欺欺人。
萧爻点点头:“我们的地道已经暴露了!”
第160节 上海(8)
蒋纬国坐在车子里,点起一根香烟一边使劲抽着以强压住心头开始滋生翻涌起的慌乱,一边竭力开动着已经被各种杂念干扰得有些思维紊乱的大脑:暴露了!暴露了?这怎么可能!
日军驻沪特别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是一个非常坚固、非常完善的要塞堡垒群,对于缺乏重炮火力、缺乏空中轰炸能力、缺乏制海权、缺乏足够弹药、缺乏严格训练的中国军队而言,将其攻克的难度确实极大,原先历史已经证明这一点,正因如此,蒋纬国才极力赞同和支持萧爻的坑道爆破计划,省时省事又省力。
客观上讲,这也是中国军队能在开战后速战速决地铲除这颗毒瘤的唯一办法。
蒋纬国为这项计划付出了很大的力气和心血,他本以为是天衣无缝的,况且眼下距离最后时刻只有区区一个星期了。
若打个比方的话,蒋纬国就好像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已经完成答卷并反复检查,确信没有任何问题,因此心情悠哉悠哉,但在交卷前三分钟时发现最后一道压轴大题在解答开始就出现了错误——这不得不让他心里发慌。
上一篇:大秦:五岁皇孙,把亲爹压入大牢
下一篇: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