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108章

作者:飞星骑士

“二公子,冷静点,也许只是巧合!”同坐在车子里的阚维雍看到蒋纬国的脸色在明显变白,眼神里露出抑制不住的紧张甚至是慌张,夹着香烟的手指也在微微地发抖,因此急忙安慰道,“我反复检查过,工地这里的每一个弟兄都没有任何问题,没有一个是上海本地人,我在工程一开始时就反复强调,参加工程的人来这里就别想着在完工前离开这里。

弟兄们的热情非常高,觉悟更加高,因为弟兄们知道这项工程的意义,真的,我能保证,每一个弟兄都绝对严格地遵守了工程保密规定。

上个月,有个弟兄在工作中被钢管砸伤了脚踝,我亲自带人陪他坐飞机去武汉医治,都没在上海或南京,还有上个礼拜,有个弟兄的老家捎信过来,说他母亲病逝了,家里人让他立刻回去奔丧,他看了信后抽了几根烟,戴上一块黑布给母亲戴孝,人没回去。

我对他说,你可以请假回去的,他说万一这项工程没有成功,走漏了风声,最后查起来,他岂不是有嘴说不清?等工程完成后,他再回去给母亲上坟多磕几个头…”他虽然语气坚定,但心头其实也在打鼓。

最后关头出漏子,导致苦心经营的整个计划功亏一篑,这确实令人不寒而栗且难以接受。

蒋纬国很想镇定,但还是忍不住一阵接一阵地发慌,他仔细看着现场:这里是上海市虹口区江湾镇的黄浦江沿江一带,工兵部队以方液仙先生的“中国国货公司江湾镇新建厂区”为幌子,表面上在热火朝天地建立新厂区,实际上在掘地三尺,挖掘着一条通往日军陆战队司令部的军事地道,而在这片厂区附近几十米外,一片居民区的地皮刚被日本丰田公司买了下来,约有三百户人家、八十多亩面积,说是要在这里兴建丰田汽车公司的上海分厂,此时,那些住宅的居民们正在扶老携幼、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离开,并且居民们的表情都十分喜悦,毕竟这又不是强拆。

上海的地价房价无论是在眼前的民国还是在后世的新中国,都高得吓人,但外敌入侵时,地价房价自然一落千丈。

这些把宅基地卖给丰田公司的上海居民非常的喜悦,他们终于可以迁往内地了(东部居民不愿意西迁的原因基本上就两个,一是故土难舍,二是没钱),并且带不走的宅基地和祖屋老房还能在注定要毁于战火之前卖出个好价钱,完全是稳赚不赔、飞来财富。

蒋纬国看到在那片此时已经属于日本丰田公司的居民区内,三五成群、数以百计的日本人在各司其职地忙碌着,大部分是穿着工人制服的建筑工人,还有的穿衬衫、打领带,看上去应该是建筑设计师或工程师。

问题的关键是:鬼知道那些建筑工人、设计师、工程师是不是日本特工或日本军人伪装的?

“局座,我向您请求处分,是我工作疏忽了。

我不相信是巧合!”杨江神色惭愧而坚定,他稳住心神,“在这么敏感的地方的附近,日本人居然跑过来开厂,百分之百有问题。

也许,日本人已经发现这里的秘密,也许,日本人只是察觉到了什么…傅筱庵?难道是那个老家伙告的密?他前阵子隔三差五就来这里转悠,可我明明已经派人盯紧他了…”他急切地思索着。

蒋纬国不但心头发慌,而且思绪如麻,他用求助的目光望向萧爻。

萧爻是车子里最镇定的人,他认真思索了几分钟,有条不紊地分析道:“首先,有可能只是巧合,但概率很低,我们不能掩耳盗铃,所以不考虑这个情况;其次,这里的秘密已经暴露了,这虽然非常糟糕,但我们不能自乱阵脚。

第一,日本人不一定知道我们是在挖地道,他们有可能认为我们是在修建什么军事设施;第二,日本人即便知道我们是在挖地道,也不知道地道的路线、深度、角度等具体数据,除非日本人得到详细的设计图纸,否则,他们即便察觉到这里有古怪,也会在短时间内无可奈何,地下黑漆漆的,日本人又不是蚯蚓,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现我们的地道并加以破坏。

所以,我们不要慌乱,不管日本人有没有觉察这里的秘密,我们这个计划还是要继续下去的,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放弃。

同时,要对日本人的新厂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表现出太强烈的警惕和戒备,否则就等于告诉日本人这里有秘密。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状态和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以不变应万变反而是最合理稳妥的!”

这番话让蒋纬国、阚维雍、杨江都或多或少地松了口气。

“早知道就加强这里的防备了!”阚维雍又痛心疾首又懊恼悔恨地说道,“都怪我,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不能怪你!”萧爻说道,“我们这个工程的核心就是保密,决不能泄露一丝一毫风声。

施工地点偏偏在闹市,保密工作很困难,如果加派人手、把方圆几公里范围内都设为警戒区,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阚长官,你已经尽力了,无需自责!”

“我的军师,我们现在就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蒋纬国略松了一口气,但心头还是沉甸甸得犹如被压上了一块磨盘。

“不动声色地增派这里的人手!”萧爻道,“不能增加得太多,否则等于是就不打自招。

如果这不是巧合,那日本人也只在观察和试探我们,如果我们迅速增派人手,反而是暴露了我们的底牌!”

“该死的!”蒋纬国烦躁不已,“为什么最后关头偏偏要出问题?”

阚维雍和杨江也都心烦意乱,萧爻神色波澜不惊。

“军师,你好像早就有心理准备嘛!”蒋纬国开始佩服萧爻的养气功夫了。

“营座…”萧爻眯起眼睛,“你忘了我当初跟你说的那句话了?”

“我的军师啊…”蒋纬国郁闷地道,“你能不能不要摆出这副算命先生式的高深莫测表情?哪句话?”

萧爻看了看阚维雍和杨江。

两人心领神会,立刻下车,车子里只有蒋纬国和萧爻。

“营座,我有个猜想…”萧爻低声道,“上次,我吩咐孙涛悄悄地…”

蒋纬国听完后差点儿跳起来:“我靠!你居然干这么变态的事?”

萧爻神色犹如看破红尘的老和尚:“营座,这不是变态不变态的问题,作为‘大人物’,就应该付出这种代价。

…不过,我现在反而感到奇怪了…还有,我上次在你办公室里看到的照片,更加让我奇怪,难道我猜错了?也许我的猜测从一开始就不成立,纯粹是在庸人自扰!”

蒋纬国再次点起一根香烟,他愈发的心烦意乱:“算了,算了,这里的事情就按照你说的去办吧!”他心头原本阳光灿烂,此时开始乌云滚滚。

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蒋纬国的心头,他知道,自己在平津战场上打得威风八面、顺风顺水,但自己的好运估计在上海已经到头了。

日本丰田公司突然在江湾镇兴建工厂的事情给蒋纬国的坑道爆破计划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蒋纬国不知道日本人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同时他不敢轻举妄动,因为眼下的整体大环境是中日两国处于“已经互相开战却互相不是敌国”的怪异局面,蒋纬国如果加派人手刺探日本人这个新工厂的底细或保护自己的坑道挖掘点,很可能反而会弄巧成拙,等于告诉日本人此地无银三百两,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以不变应万变的要旨就是“沉住气”。

蒋纬国差点儿就要沉不住气了,接下来的五天里,他忧心忡忡、度日如年,整天干的最多的事就是不出门,蹲在团部里犹如老僧入定般看着墙上的挂钟,希望时间快点走到最后,并且在最后这段时间里不要听到什么坏消息。

蒋纬国的这种心态极其酷似某个深夜单独在家的人看完鬼片后躲在被窝里时那种心态,明知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但就是发自骨髓里感到提心吊胆。

8月11日,第128团接到来自南京军委会的直接电报:

你部装备军械是否已准备妥当?

郑洞国回电:

已整补至七成,还欠缺三成。

两份电报看似寻常普通,实际上意义重大。

为确保绝对保密,蒋纬国从南京来上海前面见蒋介石,秘密汇报“第128团最迟会在八月下旬前打响第一枪(实际上就是引爆坑道里的炸药)”,换句话说,不需要军委会下达明确命令,第128团在准备就绪后(即坑道挖掘好,炸药埋设好),便可以自行展开行动。

不是第128团等上级命令,而是上级等第128团动手。

这样,就可以彻底杜绝电报被日本人截获并可能被解密,继而暴露中国军队整个计划的可能性,达到真正的万无一失。

军委会发来的电报是暗语,其实是在询问“计划是否正常实施中”,郑洞国回电的暗语含义是“一切正常,请等待消息”。

在蒋纬国辗转难眠的望眼欲穿中,他面前桌子上的日历终于翻到了8月12日。

“在今天凌晨十二点之前,如果没有意外或遭到破坏,工程百分之百会完工!”一大早,阚维雍便给蒋纬国打来这个让蒋纬国如释重负的电话。

“难道真的是我杯弓蛇影、疑神疑鬼?那帮小日本真的只是在建厂?”蒋纬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又惊又喜,“其实反过来想一想,丰田公司跑上海来建立分厂分公司,确实是商业上的一步妙棋,只要跟政府或军队有点关系的人,都差不多知道中日要在上海开战了,对于上海战役的结果,中国这边嘛,我当然知道上海肯定会丢,张将军等脑子清醒的高级将领也都心知肚明,我那便宜老爸虽然目前嘴巴还是煮熟的鸭子,但他心里也知道上海基本上保不住,至于日本那边,估计任何一个日本人都坚信不疑日本军队必然占领上海,而上海是远东第一大都市,以后的日占上海照样拥有无限商机,丰田公司的管理高层们提前跑到上海办厂也算是高瞻远瞩、先声夺人了。

也许,丰田公司此举得到了日本政府或日本军方的支持,毕竟日军有一家本土汽车公司在中国,就可以就近地为侵华日军生产军车。

可能这真的只是巧合,谢天谢地…”蒋纬国暗暗庆幸不已,根据杨江的回报,丰田公司买下那块地皮后似乎一切正常,招募了很多在沪的日本侨民作为雇佣工人,拆毁原先居民的住房,兴建大型厂房,运来堆积如山的建筑材料和很多机器设备,起码从表面上看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杨江向蒋纬国汇报,他曾试图派人潜入丰田公司这个新厂区内进行查探,但发现对方戒备森严,不允许没有日侨证件和丰田公司通行证的可疑人员进入,甚至不允许靠近,并且丰田公司在建设工厂时只招募日本工人,不招募中国工人。

“我们公司要生产日本的第一辆国产汽车,所以生产过程是公司的商业机密,谢绝参观,不许进入!”对方的保安人员理直气壮,并且这是实话。

日本的工业水平虽然大大超过中国,但其实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为日本此时在生产本国本土汽车这件事上跟中国是半斤八两,都不能(历史上,随着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本土汽车产业遭战争破坏而没落,日本本土汽车产业则遭战争刺激而发展)。

这天午饭时,蒋纬国发明了一条著名的“蒋纬国定律”,该定律后来被称为“蒋氏第一定律”,因为蒋纬国以后还发明了别的著名定律,这是一条心理学定律,其核心内容是:“越不想发生的坏事就越容易发生”。

(这条“蒋氏第一定律”其实就是后世的“墨菲定律”,说穿了就是俗语里的“好事多磨”“事与愿违”“怕什么来什么”。

)之所以催生了这条定律,因为蒋纬国在吃饭时听到了一个极度的坏消息。

“团座!副团座!参座!建镐!”拿着一份紧急电报的张灵甫风风火火、神色阴云密布地跑进团部,语气微微发抖,“日军在其本土佐世保港口待命的海军第一特别陆战队及几支附属部队刚刚抵达上海!”

第161节 爆破(1)

正在团部里吃午饭的郑洞国、丘之纪、黄百韬、蒋纬国等军官整齐划一地“周公吐哺”,当然了,周公在吃饭时吐出嘴里饭菜是为了急于迎接前来投效的贤士,蒋纬国等人如此不雅则是因为震惊。

“灵甫!到底是怎么回事?日军一支陆战队来到上海了?”郑洞国神色霍然大变地看着张灵甫。

蒋纬国在旁边心乱如麻、思绪翻飞:“操!我记得历史上没有这一出啊!小日本怎么会在淞沪会战爆发前莫名其妙地派一支陆战队到上海?难道…受到‘蝴蝶效应’的影响了?或者说…因为坑道计划已经泄密?”他越想越心慌意乱。

张灵甫略微喘口气,说道:“是杨江派人送来的加密紧急情报,他正亲自带人在吴淞口码头监视抵达上海的这股新的日军,这股日军是原本驻扎在日本佐世保港口的日本海军第一特别陆战队,加上附属部队,总兵力约2000人,武器十分精良,并且携带了大批军械辎重!”

“日!”蒋纬国忍不住握紧拳头,捏断了手中筷子,他望向郑洞国,两人眼神心照不宣:日军突然向上海增兵,虽然规模不是特别大,但折射出的内在深意是非常复杂和令人担忧的,也许是日本人觉察到了什么风吹草动,也许是日本人已经发现了蒋纬国的坑道计划,不管是哪种情况,这起节外生枝必然会给接下来的战事带来很大的变动。

两千日军,确实不是一个小数字。

蒋纬国记得历史上的抗战后期曾爆发一场著名的松山战役,松山战役是典型的要塞攻防战,日军是守方,中国军队是攻方,那时候,中国军队已经掌握了战场上的火力优势和制空权,两万国军攻打据险顽抗的千余日军(参战日军兵力有3000多人和1300多人这两种说法,根据分析推测,1300多人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国军在此战中累计击毙日军约1300人,如果参战日军有3000多人,那多出的1700多人就对不上数字了),结果,此战足足持续了95天,日军死伤1300余人(全军覆没,几乎没有投降和逃跑的),国军则伤亡了约8000人,虽然国军是此战的胜利者,但战役时间、双方伤亡比例一比六不得不让中国人感到不是滋味。

中国人必须承认,除了特定情况,否则,日本军人真的不是那么好杀的。

新抵达上海的这两千日军,如果跟国军打巷战,即便是蒋纬国这个“抗日乐观分子”来进行估算,他也不得不承认,国军起码要死伤四千人左右,甚至更多,更何况上海已经原有日军四千余人了。

两股日军合并起来有六千余人,国军若与这六千日军在上海大都市里打巷战(巷战本来就是双方比单兵素质、步兵火力,国军单兵素质跟日军的差距是无需多言的),国军起码要死伤一万人以上,并且很难速战速决地消灭掉如老鼠蟑螂般分散藏匿在城区里的日军;国军若与这六千日军打要塞攻防战,要死多少人才能将其消灭?这让蒋纬国想想都头皮发麻。

“到底哪里出问题了?”蒋纬国心慌意乱,更加心烦意乱,他百思不得其解。

“估计…”郑洞国苦笑着道,“第918团在平津前线还没有打光,我们第128团却就要在上海前线打光了!”

“大家不要慌嘛!”黄百韬开口道,“我们冷静地捋一捋思绪。

首先,我们虽然在上海跟日本人还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中,但双方都已经估计到对方在打着自己的主意,只是双方因为种种原因而继续笑里藏刀、虚与委蛇;其次,日本人在上海一直没什么太大的动作,一是担心引起我方的警觉,二是日本人此时的重心在平津,而我方也一样,抵达上海的国军部队只有我们,并且我们还是伪装成保安团的,张钧座的第9集团军也只是开拔到苏州一带;第三,日本人虽然对上海进行了增兵,但频率很低,规模也不是很大。

因此,我怀疑日本人只是为了防备自卫,而不是对我们发起进攻。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地道在今天夜里就能完工,日本人在时间上的赛跑已经输了!”

“日军突然增兵上海,固然是一件坏事,但是,事情要分成两面来看!”萧爻说道,“真正的关键是,日本人到底有没有发现我们的那条地道?如果发现了,那么,日本人应该展开破坏,也许此时的上海‘和平环境’无法让日本人进行明火执仗的破坏,但也可以通过间接方式,可我们并未发现日本人有这个迹象;其次,日军这两千援兵抵达上海后,会进驻哪里?司令部?司令部附近的几个要塞据点?如果进驻那几个地方,我们又有什么好怕的?这恰恰说明日本人没有察觉我们的地道,司令部的地底下已是即将爆发的火山,日本人还跑到火山口上?司令部里的日军是四千人还是六千人,我们并不在乎,大不了加大炸药数量就可以了。

如果日本人已经发现地道,他们肯定会离开司令部老巢,那日军就会在上海跟我们展开巷战,虽然依然棘手,但好歹要比要塞攻防战好一点!”

“对,确实是这样的!”“接下来就看新抵达上海的这股鬼子去哪里!”“希望他们钻进他们的司令部,到时候一起被我们送上天!”“诸位,如果要跟日军展开巷战,那我们的作战计划就要大幅度地修改了!”“建镐…”郑洞国看着蒋纬国,“坑道起点那里的防御力量确实有点薄弱,虽然加强防御会打草惊蛇,但…反正时间距离最后关头也只有十多个小时,我看,可以图穷匕首见了,最后关头不要出岔子!”

蒋纬国点点头:“桂庭大哥,你说得对,调一个营过去吧!”

“一个营也太多了!”丘之纪说道,“一个连吧!”

“好,一个连!”蒋纬国和郑洞国都表示赞同。

在这个下午,蒋纬国跟郑洞国等军官一起都在如坐针毡的等待中,心情沉重得像一群犯罪嫌疑人在等待法官的最后判决,是无罪释放还是锒铛入狱?这不得不让蒋纬国等人心头发虚、发慌、发毛。

下午五点的时候,在众人翘首以待中,杨江送来了两个消息。

“局座,新抵达上海的日本海军第一特别陆战大队已进驻集结于日军司令部和周边的俱乐部、虹口靶场、公大纱厂、奉天纱厂等地,日军正积极构建工事中!”

接到这个消息后,第128团的团部里欢声一片。

“他们没有发现!太好了!日本人没发现!”“祖宗保佑啊!”郑洞国、丘之纪、黄百韬、张灵甫等军官无不激动得心花怒放,甚至喜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