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347章

作者:飞星骑士

“二公子,当日徐州一别,确实多日不见了,欢迎来广西做客。

广西虽然是穷乡僻壤,但广西的山水却也别有一番风味,我这个广西人也会尽到地主之谊的!”李宗仁也笑意盈盈。

“李长官客气了!素闻桂林山水甲天下,有机会,我真想好好地畅玩一番!”蒋纬国跟李宗仁谈笑风生,完全没有紧张惧色,他随即看到李宗仁身边还有白崇禧。

李白二人向来秤不离砣、孟不离焦,李宗仁在,白崇禧肯定也在,并且除李白,现场还有桂系第三号人物、现任广西省主席黄绍竑。

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并称“桂系三杰”,三人精诚团结并且各有所长,李宗仁既是政治家也是军事家(李宗仁军政俱长,但玩政治肯定不如蒋纬国老子蒋介石,玩军事不如他的亲密好友和多年搭档白崇禧),白崇禧基本上是一个纯正的军事家,黄绍竑基本上是一个纯正的政治家。

本来,李白搭档,就足以称雄广西或不止一个省的地盘,但最大极限也只是当一个地方诸侯,不过,有了黄绍竑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桂系因此而进入国民党中央政府,融入国民党,成为中央政府的一部分。

进行对比即可发现,比如陈诚的土木系,完全是在中央政府内部,虽然是陈诚的势力,但在本质上还是蒋介石的,再比如龙云的滇系,完全是在地方称王称霸,没有进入中央高层,桂系则不同,一方面“朝中有人”,一方面“地方有地盘”,具有前两者都不具备的双重优势,这也是桂系最难解决的一大原因。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二公子单刀赴会,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啊!”李宗仁身边的白崇禧面带一丝生硬的微笑,语气间三分夸赞七分揶揄。

“健生,话不能这么说!”黄绍竑笑道,“我们又不是摆下鸿门宴!”

白崇禧干笑两声,没有对蒋纬国表现出敌意,但也不是很亲近。

蒋纬国随即看得出来,现场只有桂系的人,没有四川、云南、西康的人,这是一个很有深意的细节,蒋介石发电报给李宗仁,电报里说“为和平解决中央和广西的争执问题,即将派蒋纬国前去广西桂林会晤德邻兄以磋商处理,勿泄露”,电报重点是“中央和广西”,而不是“中央和西南”,因此,李白黄三人此时只代表桂系,不代表川桂滇康四省联盟,换句话说,李白黄三人眼下其实是瞒着龙云、邓锡侯、刘文辉与蒋介石进行“单独接触”。

李宗仁虽然是西南四省的“总盟主”,但他知道,广西才是他的真正根基,四川、云南、西康虽然可以一时听他号令,但肯定不会一直听他号令,川滇康三省说到底还是别人的地盘。

李宗仁虽是西南四省“总盟主”,但他比起整个西南,还是更看重他自己的广西老家的门户利益。

因此,如果“出卖”川滇康三省可以让广西省得到更大的利益,李宗仁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出卖,至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卖,这就要看蒋介石、蒋纬国开出的价格了。

李宗仁此时瞒着龙云、邓锡侯、刘文辉接见蒋纬国,本身就是准备出卖他们的一个信号。

正如蒋纬国所料,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都是聪明人,他们知道该做出什么选择,所以,他们选择单方面跟蒋介石、蒋纬国接触,并且没有在桂林守株待兔等着蒋纬国自投罗网。

李宗仁和黄绍竑都是政治家,懂得戴着笑脸面具待人,加上蒋纬国给他们(主要是李宗仁)留下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所以李宗仁和黄绍竑此时脸上的笑容不完全是装出来的,他们对蒋介石很有敌意,对蒋纬国则敌意很小,至于白崇禧,他是军事家,不擅长政治家的变脸术,并且他素来颇为自负、性格倨傲,所以对蒋纬国略不客气。

“二公子,请吧!”李宗仁笑容可掬,“我们在桂林城郊区风景最好的地方略备薄酒,就等着你赏脸了!”

“李长官,这倒不必了!”蒋纬国脚步没动,“时间紧急,我们就在这里谈吧!”

“就在这里?机场边上?”白崇禧略皱眉。

李宗仁和黄绍竑心领神会,蒋纬国再怎么“天真烂漫”,也不会把自己置于太危险的处境,他老头子当年去西安,就差点丧命,并且丢尽颜面,所以他打算就在机场边直接谈判,他的飞机就在机场上,一旦见势不妙,随时“上天跑路”。

“好啊,二公子毕竟掌管着华北六省一市,公务繁忙,我们理解!”李宗仁仍然笑容可掬,但话语中略带一丝弦外之音:你蒋纬国拥有那么大的地盘,真是令人羡慕,至于我们,苦干奋斗这么久,流血流汗那么多,还是被你老头子死死地压在老家得不到发展。

双方在机场边的指挥室内展开了商谈。

“来之前,我父亲是极力反对的!”蒋纬国笑着道,“他说,去广西等于去龙潭虎穴,你去了,有去无回怎么办?搞不好重蹈他当初在西安的覆辙。

我笑着回答我父亲,怎么可能?李长官、白长官、黄主席都是当代雄杰,岂是张学良那种志小才疏的糊涂虫可比的?李长官、白长官、黄主席一个比一个聪明,白长官更是人称‘小诸葛’,怎么可能干出不利于我这种极度不利于他们自己的事情嘛!所以,我父亲同意了,我就这样来了!”他说着,哈哈一笑。

黄绍竑也笑了:“二公子果然是青年俊杰啊!如此魄力和才智,不得不令人佩服!”

李宗仁微微一笑,白崇禧原本略绷着的脸也神色缓和了不少。

蒋纬国这番话都是实话,同时也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李白黄三人的“马屁”,让他们心里听得很舒服。

“李长官、白长官、黄长官,你们都是智者,我也不算笨,所以我们直来直去,无需拐弯抹角!”蒋纬国开始直奔主题,脸色变得严肃但诚恳,“三位长官,你们都是胸怀大志、腹藏大才的人,这一点,我是非常敬重的,正因如此,我相信你们心知肚明,真打起来的话,你们其实是得不偿失的,另外,国内外的大局势也已经今非昔比,不是以前群雄逐鹿、诸侯争霸的时代了,我们国家已经有了中央政府,地方割据是违逆时代大潮的,你们有大志大才,这个道理,你们肯定比我还清楚。

李长官,您文有黄主席武有白长官,桂系人才辈出,桂军勇冠全国,并且您个人能力也是非凡不俗,所以,您何必拘泥于广西区区一省呢?国内局势风云变幻,国外局势也是风起云涌,我们都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你们桂系应该在更大的空间、更广阔的舞台上为国家效力啊!”

李宗仁默然不语,黄绍竑轻轻唏嘘,白崇禧面露怫然:“二公子打算靠三寸不烂之舌讨还荆州吗?”

蒋纬国笑着摇头:“当然不是。

很多事情,都要循序渐进,打个比喻,人都是会死的,这是从人出生时就注定的事,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这辈子,活出精彩,不枉来这世上一趟。

地方问题,注定会解决掉,只是也要循序渐进。

桂系在抗战中出力重大,我父亲也是承认的,既然有功,就可以缓一缓,只需桂系以后跟中央同心同德,在历史舞台闭幕前放出更多光彩。

李长官、白长官、黄长官,你们心里清楚,打起来,你们必败无疑,虽然你们占据舆论上风,但实力才是根本,等你们灭亡了,话语权就在中央手里,中央会痛斥你们为一己私利而抗拒统一,是分裂国家、耗损国力的罪魁祸首,另外,打起来,真的会耗损咱们国家已经不多的国力,这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啊,三位长官,将心比心,何必呢?何苦呢?至于拖下去,你们也是回天无力,不可能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更加不可能颠覆我父亲。

我父亲的意思是,可暂时留着桂系,但四川、云南、西康都必须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并且中央不会亏待桂系!”

李宗仁神色默然,白崇禧虽然愤愤,但也没开口反驳,以他们的头脑,自然早就知道蒋纬国说的“必败无疑”“回天无力”都是事实,虽然听起来刺耳,可就是冷酷无情的事实,他们不屑做出自欺欺人的事。

黄绍竑头脑最冷静,他问蒋纬国:“中央打算怎么不亏待桂系?”

蒋纬国微微一笑:“第一,广西省改名‘广西自治省’,实行地方自治;第二,广东最西南的五个沿海县划入广西;第三,广西、云南二省成立第九军区,李长官出任军区司令长官;第四,因为杨将军(杨杰)受伤,所以白长官代理参谋总长的职务,当然了,黄主席还是广西自治区的主席;第五,中央军不进入广西,广西军队维持2个集团军的编制不变化,每个集团军下辖3个军,每个军下辖3个师(三团制),总共18个师,接受中央军令调动,军费由中央和广西各承担一半;第六,中央协助广西政府对广西进行全面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广西财政税收在五年内全部归广西地方所有;第七,广西军队在抗战中出生入死、劳苦功高,中央会进行优厚的抚恤和嘉奖,首先,桂军的两个集团军都会分发到两百万元的奖金,其次,中央会出资,为桂军抗日阵亡将士修建忠烈祠、忠烈陵园、忠烈纪念碑、忠烈纪念馆等设施,为国阵亡的桂军将士,中央会出资收殓其遗体、抚恤其亲属、安顿其家人,伤残的桂军将士,中央也会出资进行补助等等,待遇跟中央军阵亡伤残官兵一样,但有一点,中央的资金必须由中央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发放给那些桂军将士!”他微笑着凝视着李白黄三人,“三位长官,不知你们满意吗?”

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神色都明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疑,蒋纬国开出的这七项条件都是非常丰厚的,不得不让他们极度动心。

第一条,广西改名,虽然没什么实质性价值,但政治意义非常大,意味着蒋介石和国民党中央政府变相地承认广西半独立地自治;第二条,广东最西南的五个沿海县划入广西,这对广西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增加了广西的人口(虽然不算特别多,但也有二三百万。

此时,广东人口约3400万,广西人口约1100万)和地盘(虽然也不算特别多,但毕竟是五个县),并且还是沿海县,让广西一下子获得了宝贵的出海口,给广西带来的经济利益是非常丰厚的(也有军事上的价值),广西素来很穷,广东素来很富,把广东的五个沿海县划入广西,本身就有很大的油水,沿海县本来就比内陆县要富裕得多;第三条和第四条都是封官许愿,李宗仁再度成为战区/军区司令长官,白崇禧再度成为参谋总长,好处虽然不是特别多,但面子上过得去了;第五条是继续维持广西军队的独立自主权,这一条自然是李白黄三人的命根子,桂军在抗战中是三个集团军,抗战后被蒋介石减为两个,蒋介石肯定不会再增为三个,但却允许每个集团军下辖三个军、每个军下辖三个师,实际上变相地让桂军恢复到以前的实力(但肯定没有蒋介石的命令是不允许开出广西的);第六条同样利益丰厚,中央帮助广西进行经济建设和发展,还允许广西五年财政税收完全自己所有,自然可以促进广西经济开发,让广大广西民众的日子能更好一点,同时让桂系实力继续增强。

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都是广西人,他们既然是广西的土皇帝,也是广西的父母官,肯定希望让广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更高一点的(在这一点上,蒋纬国并不亏,他可以获得广西的丰富资源,广西有色金属储量丰富,他和李宗仁进行经济合作是互利双赢的);至于第七条,肯定也是好事,阵亡的桂军需要寻找遗体、收殓遗体、埋葬遗体,阵亡桂军的家属亲人需要抚恤和安顿,伤残桂军也需要补助,需要开办职业工场教导其谋生技能等。

这么一大笔开支,如果让广西自己承担,广西财政确实会不堪重负,广西本来就不富庶,桂军参加抗战让广西也打得倾家荡产了。

李白黄三人其实不想真的跟中央军开战,因为桂军虽然战力骁勇,但是,精华在抗战中损失严重,多年来积攒下的军械、物资、经费等老底子也都消耗得七七八八了。

李白黄三人都是老谋深算的,他们明白,老蒋这次这么慷慨大方,确实给了丰厚实惠,但也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桂系被老蒋变相收买,继而出卖、抛弃原本要跟桂系并肩作战的四川、云南、西康。

在蒋介石的进逼之下,西南四省抱成了团并且拥立广西为西南联盟首脑,这样,李宗仁好歹可以拥有西南四个省(川滇康三省在战时肯定听命于桂系),如果李宗仁拿了蒋介石的好处,那么,蒋介石就会吞并川滇康三省,李宗仁仍然还是老家广西区区一省,并且桂系的“名声”也坏了:地方军阀知道桂系会背后出卖人,不会还跟桂系合作甚至服从桂系了。

蒋介石和李宗仁的这个交易,说白了,蒋介石喂饱了李宗仁,但要求李宗仁不干涉他吞并四川、云南、西康的好事。

李宗仁是得到极大极多的好处,但蒋介石得到川滇康三省,赚得更多。

川滇康三省被蒋介石拿下后,整个大西南,广西真的就是形单影只的孤家寡人了。

说句不好听的,过几年,蒋介石肯定再度进逼广西,广西完全是孤立无援,广西再怎么强盛,也只是一个省,必然挡不住拥有大半个甚至全部中国的蒋介石,要么自取灭亡要么束手就擒。

蒋介石和蒋纬国一个比一个精明,给李白黄这么多好处,看似姑息养奸,实际上是“放长线钓大鱼”。

李白黄三人面面相觑,用眼神进行交流,三人都是聪明人,都心照不宣,眼中都露出无可奈何的悲凉和一丝无力的不甘。

桂系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是率领广西和川滇康三省展开武力反抗,迎来必败无疑的结局,二是吞下蒋介石的这颗裹着毒药的蜜糖,走上安乐死道路。

正因为是聪明人,所以是不会做傻事的,即便两条路都是绝路,也会选择可能有万分之一希望的那条绝路。

李宗仁看了看白崇禧和黄绍竑,从两位亲密好友的眼中看到了一样的眼神。

沉默半晌后,李宗仁叹口气:“委员长对广西有什么要求吗?”

蒋纬国笑了,他知道,李宗仁已经下定决定了,他语气温和地道:“没有让你们感到为难的要求,就两个,一是桂系以后不可与国内反中央势力或国外势力进行瞒着中央的合作,二是中央必须派人进入广西,督查广西的军事、政治、经济等事务,就这样!”

李宗仁点点头,然后苦笑一声:“委员长确实厉害,并且委员长最厉害的是...”他看着蒋纬国,“生出了你这个比他更厉害的儿子!”

蒋纬国笑起来:“李长官过奖了。

说心里话,李长官您真的应该跟我、跟我父亲一样,把目光放长远点,中国很大,但跟世界相比,中国很小,以后会有更广大的舞台等着你我呢!”

李宗仁不知道中日议和停战的内幕,也不知道德中日意四国联盟的机密,自然听不懂蒋纬国的话,以为蒋纬国只是出自好心的安慰,因此再度苦笑:“那就借你吉言了!”

蒋纬国笑了笑:“空口无凭啊,黑字白纸才让人放心!”他取出一份早就准备好的“中央和广西地方”的协议,“李长官,我们签字吧!”

半小时后,蒋纬国从桂林乘飞机返回武汉,他在飞机上给蒋介石发去了电报:“好了,西南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了!”

第419节 平定西南(2)

随着西南四省联盟里实力最强的桂系的退出,联盟一下子分崩离析,因为桂系不只是四省里实力最强的,还是四省联盟的首脑,首脑“反叛”并且出卖跟随者,造成的恶劣后果绝不是别的省可以比的,对滇川康三省在实力、士气、信心、抵抗意志上的打击都堪称致命。

如何“和平并且彻底地解决西南问题”?蒋介石和蒋纬国的对策是:用重利喂饱广西,同时在不动声色中断绝广西“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武力打击最弱小并且在道义上、舆论上可以打击的西康,铲除西康并杀鸡儆猴,瓦解掉四川,最后多管齐下地解决孤立无援的云南。

毋庸置疑,解决西南的第一步是解决最难啃的广西,蒋纬国在这件事上发挥了重大的、堪称无人可以替代的作用,他冒着一定危险,亲自飞赴广西,向李白黄三人深入浅出地剖析利弊,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武力逼之、重利诱之,他本人此举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蒋介石的诚意,打消了李白黄三人的疑虑和猜忌,加上李白黄三人都是识时务的聪明人,所以蒋纬国获得了成功(可以想象,如果李白黄是张学良那种只会盲目蛮干之辈,蒋纬国确实可能会有去无回)。

解决了广西,基本上等于解决了西南。

被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背后出卖,龙云、邓锡侯、刘文辉都愤恨至极,失去广西这个主心骨,云南、四川、西康都彻底地慌了。

首先,军队方面,桂军在抗战期间发展到了三个集团军的规模,不过,其中的第16集团军在中日议和停战后被裁撤,还剩第11、第21集团军,但李白黄三人多年前就在广西建立了完善的预备役制度,所以两个集团军迅速恢复20余万人规模,另有10余万训练有素的民兵助战(根据蒋介石和李宗仁达成的协议,广西军队以后是2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下辖3个军,每个军下辖3个师,总共18个师,总计20余万兵力,但李宗仁肯定保持桂军的民兵制度,广西此时有44个县,得到广东5个县后,共有49个县,每个县都被李白黄成立县保安团,所以桂军以后正规军和民兵的总数还保持30余万人规模);滇军在抗战期间发展到了第60军、第58军共两个军、六个师、总兵力10余万的规模;川军在抗战期间发展到了第22、第23、第27、第28集团军,规模最庞大;至于西康省军队,共1个军,第24军,下辖3个师、1个独立团以及一些刘文辉变着花样私自组建的部队。

四省“同气连枝”准备反抗中央军时号称“拥有百万大军”,其中,桂军三十万,滇军十五万,川军五十万,西康军五万,实际上,四省联军的“百万大军”倒不是吹出来的,因为确实差不多有100万兵力,因为四省土地辽阔(面积总和约150万平方公里)、人口众多(总数约7500万,其中,四川人口最多,约5200万,西康人口最少,约100万),这么多人口,确实建得起“百万大军”,使得四省联军总兵力比中央军的七十万大军还要多,只不过,四省联军的数量是有了,但“质量”却是惨不忍睹。

抗战期间,除了西康省军队外,川军、滇军、桂军都遭到重大伤亡,精华损失过半,武器弹药、辎重物资更是耗得七七八八,中日议和停战后,蒋介石故意对地方军一毛不拔,使得川军、滇军、桂军一直都是萎靡不振,缺枪少炮、缺弹少药,导致四省联军的“百万大军”足有五分之三的兵员都没有枪,有枪的兵员也弹药奇缺,人均子弹不足十发,至于机枪、迫击炮、步兵炮、火炮等重武器,稀缺得堪称凤毛麟角。

武器装备上,联军大不如中央军,士气和意志上也占下风,桂军的士气意志最强,但桂军已经退出不参战了,滇军、川军、西康军的广大基层官兵虽然被龙云、邓锡侯、刘文辉等高层临时灌输“我们为了打日本人,出生入死、流血流汗,蒋介石却想对我们恩将仇报,想要吞并我们的家乡”“我们要保卫我们的家乡”等思想观念而导致士气不算很消沉,但中央军士气更旺盛,因为准备参战的中央军官兵们都被灌输了“我们要铲除那些地方军阀,完成国家的真正统一,让我们国家真正地走向富强”的思想观念,从而士气稳压过四省联军;兵员素质方面,四省联军过半兵员都是临时拉壮丁的,完全就是老百姓(实际上,四省联军这些新兵也没有军装穿,就是拿着冷兵器被充当军人的老百姓),中央军则高得多,中央军从南京会战爆发时就展开休整,更是在战争前就进行了预备役兵员的组建和训练,稳占上风。

正因为实力悬殊,所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这种聪明人都根本就没打算真的开战,他们摆出这种“全力应战、寸步不让”的强硬姿态只是为了跟蒋介石讨价还价、多要点好处,至于龙云、邓锡侯、刘文辉等人,也不傻,他们的目的是让蒋介石让步,让蒋介石保持西南现状,同样没打算真跟蒋介石来一场类似于“中原大战”的全面内战,因为那是必输无疑的。

摆平广西,四川、西康、云南三省基本上就是蒋介石砧板上的肉了。

蒋介石不慌不忙、从容不迫,采取“逐个击破”的对策。

陕南、鄂西、黔北,中央军总计五个集团军大兵压境,对四川形成三面夹击之势,同时,原本在湘南、准备进攻广西的中央军两个集团军开入贵州,一方面配合中央军对四川展开半包围,一方面对云南展开进击之势。

虽说经过抗日恶战并且基本没得到蒋介石补充的川军和滇军此时完全不是中央军的对手,但能不打,肯定还是不打的,毕竟死的都是中国人,打烂的也是中国的土地,所以蒋介石“实行威逼利诱的双管齐下”,一边气势汹汹地准备大战,一边暗中拉拢川军实力派人物,并且蒋介石采取了蒋纬国的办法,把当初对日本进行的“纸弹轰炸”拿来对付这些地方军阀。

数十架国军轰炸机不断地对成都、绵阳、南充、泸州、德阳、宜宾、达州、自贡、乐山、资阳等四川境内大城市展开呼啸盘旋,一方面是炫耀武力,一方面是展开“轰炸”,投下纷纷扬扬雪片般的数百吨传单,传单上面写道:“...四川是中国国土,应该受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而不是沦为地方军阀的私人财产。

民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之所以会如此动荡混乱、饱受列强欺凌,最大的原因就是军阀割据,这些军阀割据国土、自立为王,一方面导致国家内乱不止、内战不息,无法进行和平安宁的建设和发展,使得大量国力军力被耗费,一方面给广大黎民百姓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这些军阀为了对抗中央,为了扩充实力,为了发展势力,为了抢夺别的军阀的地盘,为了自己的享乐,拼命压榨地盘里的平民百姓,设立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导致老百姓贫困交加、民不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并且这些军阀都是土皇帝、地头蛇,所以就无法无天、作威作福,有的视财如命,拼命搜刮民脂民膏,有的好色如命,到处强占民女,中央政府无法管理他们所在的地方,所以就没办法把他们绳之以法,让他们不再作恶。

四川的广大军民,你们到底是愿意归顺中央,从此过上安居乐业的太平日子?还是继续给那些军阀做狗腿子、任凭他们欺压凌辱?中央军攻打四川的军阀是为了解放四川的老百姓,四川被中央收复了,四川百姓就可以太平了,中央的国法就可以管治到四川,不会再出现军阀欺男霸女、横征暴敛的事情,四川军阀被铲除,四川境内就不会再出现不同军阀互相攻打、祸及广大老百姓的事情,四川军阀也不会跟云南军阀、贵州军阀等外省军阀展开连年混战。

你们现在维护这些军阀,难道希望让他们以后继续骑在你们头上称王称霸吗?...”

毋庸置疑,这些传单在被空投到四川境内后,对广大四川军民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震动,毕竟传单上说的都是通俗易懂的道理。

哪怕不识字的四川人,听完识字的人说的传单内容后,都恍然大悟:“是啊,继续让邓锡侯、王陵基、潘文华等土皇帝统治四川,对我们有什么好?民国以来,四川内战400多次,倒霉受苦的还不是我们老百姓(客观上讲,四川军阀的内部混战对四川的破坏不是很大,因为强度烈度不高,基本上是点到为止的)?中央军收复四川,我们就能过上安稳太平的日子了,这有什么不好的?四川又不是那些土皇帝的!”效果很快立竿见影,大批川军基层官兵都斗志彻底瓦解,都不肯参战,大批四川老百姓也都反对反抗。

基层军民人心倒了,高层也一样。

面对这个局势,只要不是傻子,都看得出来中央军吞并四川已是定局,真的顽抗到底,不但必输无疑,还会必死无疑,因为蒋介石这次的拉拢堪称杀气腾腾:“规定时间内不迷途知返、归顺中央,一律以叛国罪论处”。

四川的实力派人员里,王缵绪已经投靠蒋介石,其余的几人里,原本叫喊得最凶的王陵基第一个心头发虚,一枪不放地宣布“归顺中央”,原本被认为最不愿意归顺的杨森(外界这样认为的原因自然无需多言)一言不发地同样“弃暗投明”,最后仅剩邓锡侯和潘文华还心有不甘、心存侥幸。

7月11日,雅安战役爆发。

康定是西康省的省会,但省政府机构实际上驻雅安,雅安才是西康的核心,拥有全省三分之二的人口,雅安也是刘文辉老巢所在地。

7月11日这天,四川风和日丽、万里无云,一百五十多架国军的运输机排列成庞大的机群,从武汉、重庆、贵阳等多个地方出发,呼啸飞过半个四川,抵达雅安上空,随即展开大规模的伞兵空投。

这是国军伞兵旅由伞兵团得到扩建后的首次出击,共有3000名伞兵参战。

出击前,部分国军高层有些担忧,毕竟刘文辉的第24军拥有3个师、1个独立团以及一些附属部队,总兵力4万多,三千伞兵是刘文辉部队人数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对此,伞兵旅旅长胡乔、副旅长程德都不以为然:“对付这些地方杂牌军如果做不到以一敌十,我们伞兵还谈什么精锐?”全旅继而毫无惧色、义无返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