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415章

作者:飞星骑士

斯大林语气变得温和了一点,他意识到自己不该过度地干涉前线将领:“科涅夫同志,我可以理解你,但是,我们现在别无选择,靠打败仗怎么能获得最终胜利?我可以考虑你的难处,这样吧,我降低对你的要求,只要再全歼中国人一个师就可以了,怎么样?难道就连一半任务都无法实现?”

科涅夫艰难无比地道:“是,斯大林同志,我会全力以赴的!”

挂上电话后,科涅夫忍不住叹息一声。

如果没有斯大林的干涉,科涅夫几乎肯定会选择见好就收、全身而退,但最高领袖的命令让他进退维谷,实际上,斯大林也不是直接下命令,他先打电话给库兹涅佐夫进行询问。

库兹涅佐夫本来雄心勃勃地想要歼灭南京军第88师和第99师,特别是得知瓦图京已经成功歼灭南京军一八零旅后,他更是迫不及待,但是,获悉瓦图京歼灭南京军一八零旅的代价后,他开始隐隐地打退堂鼓了,就在这时,斯大林打电话过来,让他心惊肉跳,他不敢收回自己原先放的豪言,最后,他狠狠心,向斯大林保证“只要东方军区全力以赴,就可以完成任务”。

对此,斯大林十分满意,夸赞和勉励了他几句后挂断电话,然后才打电话给科涅夫进行询问。

一八零旅遭到苏军全歼时,南京军前线指挥部内曾发生过一起小小的分歧。

“其实...一八零旅不需要打!”萧爻语气很幽然地道,“集体投降才最好!”

“什么?”蒋纬国大吃一惊,“你让一八零旅集体投降?”

萧爻点点头:“这样,苏军轻易获得如此重大的战果,必然更得意和自信,相比而言,敌军一个旅被己方全歼和敌军一个旅向己方投降,显然,后者更能证明敌军已经溃不成军了。

我们要的就是苏军认为我们已经节节败退、没有斗志,不是吗?”

蒋纬国怒不可遏:“让一八零旅集体投降还不如让他们全军覆没!好歹还是堂堂正正、轰轰烈烈地战死!集体投降?这是耻辱!这是污点!”

萧爻无奈地道:“我知道,但一八零旅万一拼得太狠太凶,让苏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吃掉他们,到时候,苏军就不太愿意乘胜追击了,他们会产生怯意的!”

蒋纬国挥挥手:“这个提议不要说了!”

萧爻没有坚持,其实他也知道这个提议极度不妥当,为了诱敌,牺牲己方一个旅已是极度痛苦的了,若让那个旅集体投降,简直是自取其辱。

胜利、荣誉,对于军队而言,到底哪个更重要?其实不好说。

一支打了败仗、输掉战争的军队,再怎么维持荣誉也是败军之将不足言勇,而一支靠屈辱办法获得胜利的军队,恐怕也不会被人看不起。

军队的胜利、荣誉,相当于人的生命、尊严。

尊严当然比生命重要,但尊严是建立在生命基础上的,否则,何来卧薪尝胆的千古励志佳话呢?萧爻只是从纯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结论让人很难接受。

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和偶然、巧合、意外。

南京军一八零旅被苏军全歼,无疑是苏军的一场胜利,可以引诱苏军对南京军乘胜追击,但南京军一八零旅抵抗得太顽强,又会让苏军产生怯意,可能导致苏军放弃乘胜追击的念头。

这就是一种矛盾。

因为各种因素,科涅夫在一种身不由己的无奈处境中,不得不下令全线反击,以全歼南京军第88师、第99师为作战任务。

下达决定后,科涅夫单独地找来瓦图京:“瓦图京同志,我有一个重要任务交给你!”

瓦图京看到科涅夫神色凝重,因此肃然正色:“科涅夫同志,请你下命令!”

科涅夫打开地图:“瓦图京同志,你的第15集团军的核心部队是第64军,东方军区接下来要全力以赴地与中国人展开决战,可我始终担心后方会出现重大隐患。

东方军区太大,虽然军区部队很多,但是...防不胜防啊!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留个后手。

按照眼下这个局势,军区的预备队必须要倾巢出动了,不过,我打算以休整的名义把第64军调到新西伯利亚,同时从其他部队抽调几万训练有素的战士补充到第64军里,再调拨三分之一的辎重物资给第64军,你带着第64军离开这里,前去新西伯利亚一带,加强那里的防御!”

瓦图京惊讶地道:“如果这么做,岂不是让切城这里陷入力量不足?我们要有足够的力量才能完成斯大林同志交给我们的任务啊!”

科涅夫摇了摇头:“这个任务根本就完成不了,我不能犯下顾此失彼的错误。

我打算,打几场就可以了,然后以战局不利的名义把部队再度收缩回来,虽然莫斯科方面肯定不高兴,但我肯定,中国人会在背后突袭我军区,只要我的判断是正确的,莫斯科方面不会怎么样的,哪怕我被撤职,只要能维持东方军区的稳定,就是值得的!”

瓦图京忍不住对科涅夫肃然起敬:“科涅夫同志,你放心吧,我会完成任务的!”

科涅夫的这个决定后来被认为充满争议性,一方面,他高瞻远瞩地巩固了东方军区的后方,在整体上没有让局势完全失控和恶化,另一方面,他又间接地犯下了分散兵力的错误,使得瓦图京和库兹涅佐夫没有合兵一处,没有集中最大力量打击南京军,从而埋下最终祸根。

客观上讲,科涅夫仍然是稳扎稳打,他的意图是:巩固后方,不被眼前胜利所迷惑,同时“象征性地打几场”完成对斯大林的交差。

科涅夫的目光并不是一直放在切城战场的,他还密切地关注着正在东方军区后方大举进攻的南京军第37军以及撤离的南京军第77军,他的直觉告诉他,敌人肯定在预谋着什么。

只是,科涅夫百密一疏,毕竟他做不到料事如神、未卜先知,他低估了南京军“后退决战”的能力,也低估了库兹涅佐夫急功近利、利令智昏的意愿。

一开始,库兹涅佐夫想要全歼南京军两个师只是单纯地为了扬名立万,但是现在,接到斯大林督促电话后的他更多的则是想要“实现在领袖面前夸下的海口”。

完成了,风光无限,完成不了,斯大林雷霆大怒,后果是库兹涅佐夫想想都浑身颤抖的。

先前的库兹涅佐夫只是追名逐利,现在的库兹涅佐夫则是因为对斯大林的恐惧而不顾一切地想要实现目标,源于恐惧的“动力”一下子大大增加。

得到苏军预备队基本上全面开赴战场参战的情报后,南京军前线总指挥部内响起一阵压抑的欢呼声。

“科涅夫终于上当了!”薛岳略微地松了一口气,他的精神还是紧绷着的。

“可以开始下一步了!”杨杰也轻轻地吁了一口气,他同样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距离最后胜利还很远,并且充满变数。

远在华北境内的南京军第201、第202、第203、第204、第205师开始大举向北开拔,总兵力约13万,准备参加湖西战役,不过,由于机械化水平的落后,这五个师速度并不快。

与此同时,已脱离湖西战场的第77军也接到了新的命令。

第488节 天炉战法(1)

科涅夫越来越感到不安了,他的敏锐直觉告诉他:巨大的危险正在逼近。

全歼南京军第一八零旅后,因为各种主动或被动、客观或主官的原因,湖西战场上的苏军几乎是倾巢出动,以库兹涅佐夫的第17集团军为主力,超过40万苏军在一路大举向南,意图全歼南京军第88师和第99师,同时重创南京军其他部队,以求全面击溃当面的南京军。

如此庞大的作战目标,让科涅夫手里的预备队基本上都被派了上去。

由于斯大林对科涅夫“过于保守、消极、悲观的谨慎沉稳”颇为不悦,所以授命库兹涅佐夫负责接下来的行动,导致库兹涅佐夫已经在实质上成了苏军的前线总指挥,科涅夫无可奈何,也只能竭尽所能地配合。

得知科涅夫把第64军调去了新西伯利亚,库兹涅佐夫十分恼火,他认为科涅夫“自作聪明”“削弱了湖西战场上的苏军实力,很可能会导致苏军功败垂成”,因此他强硬地要求科涅夫把第64军再调回来,科涅夫给予了拒绝。

科涅夫之所以调走第64军,甚至不惜违反斯大林的命令,因为他的强烈地预感到:南京军很有可能会对苏军东方军区大后方展开偷袭。

苏军高层指挥机构内,“将帅不和”的裂缝正在不断扩大。

怒气冲冲的库兹涅佐夫亲自找到科涅夫:“科涅夫同志,请恕我直言,你在湖西战场急需部队时却把瓦图京同志调走,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没有足够的部队,我们怎么能取得胜利?”

科涅夫同样很不高兴,他对不止一次擅自做主以及越过自己直接联系斯大林从而导致自己陷入极大被动中的库兹涅佐夫产生了很大的恼怒:“库兹涅佐夫同志,我跟你实话实说,你构想中的以全歼中国人两个师的大聚歼战计划根本就不可能实现!中国人的两个师实际上就是两个军,我们虽然在实力上超过中国人,但也只能打防御战、进攻战、消耗战、持久战、阻击战、追击战,不能打包围战和聚歼战!”他打了一个比喻,“就好像我现在有五个同伴,你有三个同伴,我人比你多,打起架来,我可以打败你,但没办法把你们都制伏,懂不懂?”

库兹涅佐夫怒不可遏:“科涅夫同志,恰恰相反,你的这种缺乏信心的胆怯才是我军无法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如果真的失败了,最大的原因是你的优柔寡断以及不断挖墙脚的行为!你自己也说了,我们的实力对中国人不具有压倒性优势,但你还在关键时候把瓦图京调走,岂不是自相矛盾?你的理由实在让我无法信服!”

科涅夫为之气结:“这还不是你造成的!我们的计划里根本没有你现在干的事!如果按照我说的做,稳扎稳打,我们稳操胜券,还可以不断地消耗中国人,但你急功近利,导致现在骑虎难下!”

“抓紧时机,果断出击,最大限度地歼灭敌军,我难道做得不对?”

“你说得对,但做得不对!因为你根本没有掌握真正的时机!你在鲁莽轻进!”

“斯大林同志多次教导我们,要进攻、进攻、再进攻!不能被动挨打!一直打防御战,如何取得最终胜利?胜利是要通过进攻才能获得的!”

“你少说这种冠冕堂皇的空话!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发动进攻是很危险的!看看吧,歼灭中国人一个旅,我们足足动用了十一个师!你居然想歼灭中国人两个师,那可是六个旅!库兹涅佐夫同志,我奉劝你理智一点,脚踏实地一点!”

“科涅夫同志,你算得不对!我军包围中国人一个旅,中国人在包围圈外围还有大量部队,我军不得不动用大批部队进行阻击,但我就包围中国人两个师,中国人在包围圈外的部队就不多了,都没有被包围的多,我军用于阻击中国人外围部队的部队就不需要那么多了,就可以用更多倍数的部队投入这场聚歼战!更何况,我军刚刚全歼中国人一个旅,红军上下士气高昂,正是我们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步子迈大一点!”

“这都是你的主观臆断!”

两人从争论变成争执,又从争执变成争吵,最后不欢而散。

尽管完全不看好库兹涅佐夫的作战计划,并且对库兹涅佐夫本人也很不满,但科涅夫还是尽心尽力地配合着库兹涅佐夫。

比起只会纸上谈兵的库兹涅佐夫,科涅夫显然更加实干,后勤准备、动员部队、鼓舞士气、组织攻击...大部分事务仍然是科涅夫承担的,特别是组织攻击,科涅夫费很大心血地实施了愈发完善的步炮协同,使得苏军攻势凌厉而猛烈,炮兵和步兵配合得非常密切,若不是科涅夫的努力,光靠堪称当代马谡的库兹涅佐夫,苏军的进展将会大打折扣,付出的代价也会翻倍。

不过,正因为这样,科涅夫反而愈发地不安,他在日记里写得非常清楚:“...我陷入了一种难以挣脱的、左右为难的处境里,库兹涅佐夫一意孤行地想要不断进攻,而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这个行为越来越危险,我难以阻挡他,因为最高领袖是支持他的,我不得不配合他,但我又很清楚,我越配合他,部队进展越大,处境也越危险,这让我进退维谷。

我万般不愿断送部队,所以当我不太愿意配合他(库兹涅佐夫)时,他就感到很不满,认为我消极怠工,耽误时机、影响战局,他居然还在背后说我嫉妒他,不愿意看到他立下大功,简直太荒唐了;当我愿意配合他时,我就感到自己沦为了‘从犯’。

这种无法排解的煎熬让我感到异常痛苦!”

科涅夫是很精明的,但他此时却在身不由己中把他的部队送向毁灭的边缘。

被苏军包围的南京军第88、第99师在兵员数量上是一八零旅的六倍有余,并且还因为周密策划而准备充分,使得苏军虽然合围了这两个师,但根本啃不动,恰恰相反,这两个师还在苏军包围圈内不断地展开逆袭、冲击、反扑,使得苏军包围圈处于随时破裂的境地。

“库兹涅佐夫用他只能捕捉鲟鱼(苏联境内最常见的鱼类)的渔网困住了两条鳄鱼,他不但不想及时撒手,居然还想抓到那两条鳄鱼!”科涅夫在背后讽刺道。

科涅夫的比喻是非常形象的,库兹涅佐夫渔网里的两条鳄鱼不断地猛烈挣扎,但库兹涅佐夫完全不想放手,他忽略了一件事:他的渔网不但困不住那两条鳄鱼,他本人甚至还有可能被那两条鳄鱼咬死。

第88师和第99师左冲右突,展开了多番突围攻击,每次都“功败垂成”,只顾着不停扎紧包围圈的库兹涅佐夫完全没有意识到一件事:他的包围圈正在不知不觉地不断南移。

被围南京军的突围行动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种引诱苏军向南移动的军事行动。

被围南京军的突围是这样的:集中力量向南冲击,移动一段距离后“等着”苏军再次追上来再度合围,不愿意功亏一篑的苏军立刻追上来,重新扎紧包围圈,南京军紧接着故技重施,苏军就在一种被动中被南京军不断地向南拖动,开始脱离苏军在切城的原先地盘。

一粒沙子是不可能看到整个沙漠的,一滴水是不可能看到整个海洋的,战场上也一样,数十万军人混战得犬牙交错,其中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看到整个战局,哪怕双方的高级将领,虽然有各种情报来源,虽然可以看到侦察机拍下的鸟瞰照片,但依旧对整个战局也只能管中窥豹,比起情报,更多的还是依靠经验、思考、判断力。

蚂蚁爆发战争,人可以看得很清楚,蚂蚁则懵然不知,人爆发战争,上帝可以看得很清楚,人则懵然不知。

在后世很多人的心里,战场应该是这样的:一块巨大的平原,攻方的进攻部队排着整齐的队伍,犹如阅兵式般呼啸冲来,守方的防御部队形成长城般的防线,双方士兵殊死搏杀,双方指挥官站在高处就可以鸟瞰整个战场,把整个战局态势清清楚楚地一览无遗,然后做出各种有效及时的判断和指挥。

但实际上,区区几千人的交战就可以把一个人的视野彻底填满,无论是成吉思汗还是拿破仑,他们在战场上只能看到自己几十万大军的一小部分。

任何一方的指挥官都不可能把整个战场都纳入眼中,因为战场的规模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庞大得多,并且地形复杂多变,交战双方的行动都是隐蔽的,使得整个战场根本就看不全。

在后世影视剧中,战场是非常清楚的,但那根本就不是真实的情况,只是导演为增加画面的宏伟气势而特地安排出来的。

战场上的将军真正干的事情是:他们最大限度也只能看到几千人在搏杀,但却要指挥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在一个地形差别极大的辽阔区域内展开战斗,绝大多数的局部战役都是无法看到的。

将军们必须要靠着战场上的资料数据,在自己脑中形成战场的整体图像,并对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继而做出判断和指挥,这种能力只有通过丰富的经验才能养成。

困难的是,将军们获得的资料数据并不都是可靠的,不同部队在不同时间送来的报告误差很大,甚至还会前后矛盾,人是会犯错的,哪怕是正确的东西,也存在误差。

即使是一个团级部队,在半小时内产生的信息报告叠起来都有几百页,而几十万人在不同地方战斗时产生的战场信息完全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

所以每个部队的指挥机构里都有很多参谋,他们的责任就是从巨量的信息中进行筛选甄别,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他们认为最正确、最重要的核心情报,汇聚到主官面前由主官根据这些情报进行战术调整等。

电影中,派一名英勇的侦察兵深入敌后,指挥官凭着他的一个情报就做出整个战役的决策,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

区区一个侦察兵能获悉到多少情报?在战场上,双方很大程度都是在盲人摸象,只能摸清楚对方的一部分情况,并且还不知是真是假。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普通人都背得朗朗上口,因为这些兵法计策似乎并不复杂,但实际上,把它们在战场上进行实际运用却是非常复杂的事情。

战术本身确实是比较简单的,但把它们在战场上运用自如才是真正困难的事。

后人阅读军史的时候,交战双方的态势都会在纸面上注释得清清楚楚,所以每个后人都有纸上谈兵的能力。

但在实战中,一些用后人目光看似乎只是很简单的战术,但对于身在其中的将领来说却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巨大的战场,就是一座复杂的庐山,参战的双方指挥官都处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状态。

纸上谈兵,人人都会。

为什么后人评论某场战争或某次战役时可以头头是道?因为当时交战双方的各种资料都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后人面前,就像下象棋,对方的动静都在自己的视野里。

但在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情况,即便有着情报资料,也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