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灯芯道人
封地三年,废物皇子震惊朝堂大佬 作者:灯芯道人
简介:【架空历史+轻松日常+发展封地+轻微金手指】
在京师人憎狗嫌的废物皇子李肃被赶出朝堂,分封到鸟不拉屎的岭南府任其自生自灭。
百年不遇的地龙翻身,封地和外界的交通被阻绝三年,岭南的消息和朝堂也隔绝了三年。
三年后~
乾帝开恩,准各路藩王进京拜年。
李肃带着一千亲卫,人人配马,奔赴京师城下,恰逢鞑靼人三万骑兵围城。
朝堂大佬和乾帝在城楼上正准备派人和谈接受屈辱条约,只见李肃带领一千亲卫,杀向敌阵。
本以为大乾要失去一位王爷,乾帝要失去一个儿子,没想到鞑靼人竟被一千人杀的四散而逃,京师危机解除。
“朕这皇儿到底这三年做了什么?
谁能告诉朕,岭南到底发生了什么?
速查!”
而探查的结果,令乾帝和朝堂大佬大吃一惊~
从此以后,岭南成了大乾的时尚之都、商品批发中心……
每一个传到京城的消息都震惊着众人。
……
第1章 安王进京
大乾,隆景十三年冬,离大乾的新年还有不足一月。
此时,京师以南一百里的官道上,有一队兵马正浩浩荡荡的朝京师赶去。
约莫一千人的官兵,人人都穿着漆黑的铠甲,手持长缨枪,腰间还挎着一把未出鞘的腰刀。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每个人的胯下都骑着一匹高头大马。
这显然是一支精锐的骑兵,对于少马的大乾而言,这么一支骑兵队伍可不常见。
从队伍中举着的旗帜看,褐红色的旗面上大书一个鎏金“安”字。
正匆匆往南边逃窜的路过百姓无不猜想这支军队的来历。
“不知道是大乾哪位姓“安”的将军在进京勤王,这队伍虽然看起来精锐,只不过人数实在太少了。”
“看那些官兵的长相身材,都是肤色黝黑,颧骨突出,身材也略显矮小,难不成是岭南那边来的勤王军?”
“那鞑靼的军队听说可是来了足足有三万人,人人双马,都是人高马大的壮汉,听说他们还会吃人心肝。”
……
队伍中一名剑眉星目,不过十七八岁的少年身着一袭鎏金黑袍,头戴紫金冠,骑在马上边前进边听着斥候的汇报。
“启禀王爷,打听清楚了,一个月前,鞑靼人勾结了边关的一员大将,里应外合,派了五万骑兵突破了边关的防守,一路势如破竹攻陷了沿路的几座城池。”
“除了两万牵制其他城池兵马的人外,现在他们已经有三万大军围在了京师城下。”
斥候抱拳道。
“按照京师的守卫力量,不一定能够守住,如果勤王军不能及时抵达,鞑靼人极有可能孤注一掷拼个两败俱伤也要破城,这些沿路南下的百姓都是逃难的。”
斥候将从前方探听的消息如实汇报给李肃。
“传令下去,除掉必须的装备,将全部的辎重送给逃难的百姓,全军全速前进!”
李肃沉吟片刻道,已经一马鞭抽在了坐骑上,一马当先冲在了前面。
命令传出,一千余人的队伍迅速按照命令卸下辎重,纷纷丢给了沿路的百姓,快马扬鞭往京师奔去。
逃难的百姓无不感恩戴德,跪在沿路向大军叩首。
“敢问将军大名,也让我等难民知道是承了谁的恩!”
一名老叟跪在路旁抱拳冲一名在队伍后面的官兵问道。
“吾乃大乾安王李肃部下,前面正是我家王爷!”
话毕,官兵赶紧跟上队伍,只留下一路扬尘。
“安王李肃?李肃?这名字为什么这么熟?”老叟喃喃道。
“是他!我知道了,是六皇子李肃!他三年前被陛下封为安王赶去了岭南!”
此时,老叟身边一名壮汉大声喊道。
“是六皇子李肃?当年那个京师里有名的纨绔皇子,青楼赌坊,打架遛鸟,路过遇到的狗都得挨上两巴掌!”
又有一名壮汉反应过来道。
“怎么可能呢?都说六皇子李肃不学无术,是个十足的纨绔,他手底下怎么可能会有如此精锐的一支队伍?这军容军纪可不是一个纨绔能养出来的。”
人群中不乏一些有见识的人说道。
“不管安王殿下以前如何,至少刚刚我们是承了殿下的情的。”
“只是鞑靼人凶残,兵强马壮,人数占优,殿下这一去凶多吉少呀。”
有人感慨道。
“六殿下在京师时也只是欺负那些世家官宦的二世祖,从未欺负过我们老百姓呀,可惜这么一个好人了。”
一名小贩装扮的人道。
……
李肃正带着人马全速往京师赶去,一路上马蹄阵阵,尘土飞扬。
自从三年前被乾帝封为安王,划了岭南府为封地后,李肃就一直待在封地没有回来过。
大乾虽有藩王无诏不得入京的规矩,但李肃也不是什么守规矩的人。
之所以没有回京,纯粹是因为回京的路断掉了。
三年前,李肃被封为安王,带着人到了岭南府之后第二天,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地龙翻身。
岭南多山地,都说蜀道难,这岭南府的路也不比蜀道好走。
地龙翻身直接把通往其它州府的路给完全封死了。
要想出去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要翻过重重叠叠的大山,大规模的行军就别想了。
李肃也属于随遇而安的性子,本着反正要发展封地的想法,正好地龙把路封了,老皇帝也没法动不动派人来打扰自己,也就没怎么想着把路复通。
反正通往大乾其他州府的路封了,还有南边的邻国嘛,大不了出海嘛。
李肃不知道的是,当年朝堂得知他一到岭南府就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地龙,百官纷纷上奏折抨击是李肃不学无术、作恶多端,纨绔成性才导致上天降下责罚,以示警戒。
乾帝无奈只好下了一道申斥的圣旨,大体意思就是要李肃以后好好做个人,小心被雷劈。
只不过李肃出不去封地,传旨的队伍也进不去封地。
这道圣旨又被传旨的太监带回了京师,至今还放在尚书省没有发出。
按照乾帝的想法,两边一起挖路,要不了一年半载这路就复通了。
就等哪天去往岭南府的路被打通后,再给送过去。
只不过李肃压根就没想着复通,所以这一等就是三年。
三个月前,乾帝得知通往岭南府的路终于被打通了,于是给李肃下了一道旨意。
李肃虽然不成器,被自己发配到了岭南府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但皇家也有亲情,乾帝想着三年未见,干脆开恩下诏,让各路藩王趁着过年进京,也见一见这些许久未见的孩子。
但意外来的就是这么突然,没想到鞑靼人这个时候会买通边关守将一路打到了京师城下。
这对一向以千古一帝的标准要求自己的乾帝而言,绝对是奇耻大辱。
去年,因为北方大旱,乾帝体恤民力,免了几个州府的赋税,同时也削减了一部分军费开支,裁撤了一些兵丁。
没想到这竟然差点成了亡国之举,各沿路城池的守军根本拦不住鞑靼人,于是鞑靼打到了城下。
虽然朝中大臣和乾帝第一时间实行了坚壁清野的政策,也派出了几十队人马去各州府发布勤王令。
但想到鞑靼人此时正在四周的村镇和城池烧杀抢掠,还有三万人在京师城下虎视眈眈随时可能破城而入,乾帝和朝中一帮大佬就急得焦头烂额。
此时一名传信兵快步跑进殿中。
“启禀陛下!赵王殿下率领三千亲卫欲冲破鞑靼人的侧翼进城,被鞑靼人两面夹击,现在正在死战!”
第2章 神兵天降
“什么!”
一时间朝堂惊恐异常。
“坏了,还有藩王此时正在往京师赶来的路上,这岂不是羊入虎口!”
此时的朝堂大佬和乾帝才想起来,三个月前乾帝给各路藩王下了诏书,令他们前来京师过年,目前仍有几路藩王还没抵达京师。
倘若他们看过葫芦娃,一定会脱口而出一句,葫芦娃救爷爷,挨个来送。
乾帝和朝堂大佬赶紧浩浩荡荡的前往了城楼上观战。
赵王是乾帝的第三子,被封在苏州,这次带着三千亲卫进京,本想着在朝堂和乾帝面前刷刷存在感,顺便游山玩水一下。
本想着把三千亲卫全部带来,已经足够保证自己的安全了,没想到这一趟回京竟然赶上了鞑靼人围城。
也怪自己太过安逸了,想着是在大乾境内,压根没有派出斥候前去侦查,所以鞑靼人的斥候正好就对上了。
被鞑靼人发现了行踪,此时再想掉头回去才是真的找死。
赵王也有过带兵的经验,自然知道自己这些亲卫里骑兵不过二百人,想要带着自己掉头跑路,很快会被鞑靼人追上。
此时,孤掷一注冲破鞑靼人的包围圈,进入京师才是自己唯一活命的机会。
否则,一旦让鞑靼人抓住了自己,自己这个皇子要么被鞑靼拿来要挟大乾,要么成为鞑靼的俘虏被带回草原。
赵王看到鞑靼人的侧翼人数并不是那么多,只有五千人马左右。
以三千对五千,虽然对方都是骑兵,但保护自己冲破包围,只要不恋战,进到城里还是有希望的。
于是不出意外的就出了意外,赵王被鞑靼人包围了。
赵王的亲卫虽然也算是精锐,但以步兵对战骑兵,太过劣势。
况且鞑靼人一向以善战著称,赵王的亲卫平时基本上很少见血,很多亲卫兵压根没有上过战场。
在鞑靼人的铁骑面前,有些人甚至直接就站在那里不动,眼看着战马的铁骑踏碎了自己胸脯,双眼呆滞的倒在了血泊里。
看到赵王的人马越杀越少,三千人已经有两千多人死在了鞑靼人的马刀之下,剩下的亲卫人人带血,也马上支撑不了多久了。
“派人去接应一下!”乾帝在城楼上焦急道,舐犊情深,看着自己的儿子马上要惨死在鞑靼人的刀下,乾帝此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陛下万万不可,此时打开城门,鞑靼人的主力势必会趁机进攻,京师一旦被攻陷,大乾就亡国了呀!”此时兵部尚书赵金明跪拜道。
“是啊,陛下三思!”群臣跪拜道。
“鞑靼人此前派人来让我们割让虎城,奉鬼力刺为兄,岁贡茶、盐、铁,开通互市,说明鞑靼人也没把握可以拿下京师。”
“此次围城无非是要谈条件,只要赵王亮明身份,不会有生命危险的。”
“难道让朕看着朕的皇儿被俘,成为鞑靼人要挟朕的筹码!”乾帝无奈道。
“眼下只有派出使者和鞑靼人和谈了,老臣愿意前往敌营,即使拼了臣这身老骨头,也决不让大乾受辱!”礼部尚书张廉眼中带泪道。
一时间,城楼上君臣无不被这感伤肃杀的气氛感染,颇有国之将亡,忠臣孤君交心的感觉。
城楼下的战场,厮杀声震天。
“他是大乾的藩王皇子,抓活的,升千夫长!”
此时鞑靼人已经反应过来他们围杀的不是前来的某支勤王军,而是大乾的藩王。
顿时,鞑靼人战意冲天,赵王的亲军溃败就在眼前。
赵王的衣袍上已经沾满了鲜血,手中持剑已经陷入了绝望中。
上一篇:女帝大乱斗,开局俘虏杨玉环
下一篇:朕又不想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