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画凌烟
“说吧。”赵宁语气平和。
“陛下可还记得康王来西北的具体事务?”
“陕西六路民政,河湟边贸。”
“不错,河湟边贸,陕西与陇右、河西存在大量边贸,不仅仅的官方,民间也有许多,尤其是朝廷在陕西普及交钞后,货币便捷,商业空前繁荣,吐蕃和西域的商品,到关中之后,往往价格数倍,巨大的利润,吸引了无数人,但各地官府根本无法填补日渐旺盛的商业需求,于是民间出现了许多商人。”
赵宁安静地听着,他没有打断杨严的话,杨严要骗他的难度很大。
“但是民间许多人没有钱,却还想去赚钱,银行借贷门槛极高,为了快速促进陕西六路的商业繁荣,康王决定私下派人去民间组建借贷商社,他也允许我们私下筹钱去组建这种借贷商社,都是为了给民间输送货币。”
“货币是商业的载体,这是圣明的陛下在《货币通论》这本书中所说,我们也是迫于无奈,为了尽快让民间有充足的货币,这样才能快速催生更多的商业,也有利于改善民生,而且……”
赵宁打断了他,问道:“是康王默认,还是康王亲口跟你们说可以这样,并且鼓励如此?”
“是……是康王派人私下组建,我们紧随其后。”
“那康王是否有对这种借贷商社规定利息上限?”
“这……没有。”
“康王很快会来京兆府,是否有,也不能只是你单方面的说辞,相信这么大的事,康王身边也有不少人是知晓的。”
“臣想起来了,康王说最高利息不能超过十一!”杨严立刻说道,“但这件事,的的确确是康王让我们去做的。”
看来赵构还没有在西北作大死。
这也算合理,赵构怎么会蠢到让人去民间放高利贷呢?
至于赵构默认且鼓励民间自己放贷,说得更专业一些,其实是鼓励民间成立私人投资公司。
大宋目前的律法里面,包括《银行法》、《商业法》、《商社法》,都有明确的规定,民间私人不允许以任何形式开设银行或筹备钱财,对外从事放贷。
这是有律法依据的。
赵构这是在法律之外横跳。
但很显然,陕西的情况极其特殊。
陕西在宋朝时期,可不仅仅是后世陕西省,它的范围极大。
它左边是陇右,北面是西夏,西北面与河西接壤。
大量异国商品进来,就注定了会溢价。
这是商业规律。
异国货,是与众不同的,与众不同的货品,就很容易流入上层阶级,成为奢侈品的象征。
例如西域的琉璃、宝石、象牙,西夏的剑,河西的马。
正如杨严所说,这些跨境商贸,有巨额的利润。
商业机会来了,不能只朝廷赚钱,把民间晾到一边吧?
何况朝廷吞不下这么多买卖,明明有钱赚,看着不赚?
赵宁相信,赵构当时的想法就是这样的。
只不过这件事,他私下做的,没有上报。
因为赵构知道,上报后,只能在朝堂上引起无畏的争论,事情却迟迟无法解决。
“既然康王说利息不能超过十一,那这青衣社却又如何解释?莫非低于十一?”
“青衣社最开始的利息定的是百八,臣也就把钱投了进去,臣一直没有过问,臣也不知道……”
“你是不知道,还是装作不知道!还是不想知道!”
“臣罪该万死!”
“这么多钱,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这……臣平日里收了一些钱……”
“找谁收的?”
“这……”
“找人去村里,以投钱返钱的名义收的?”
“臣万万不敢!”
“你当然不敢,你一个提点刑狱司使,想要做这些,随便知会一声,下面就有无数人挤破脑袋来为你办事!”
杨严匍匐在地上,一声不吭了。
人类自发明货币以来,就开始出现借贷。
商业需要货币,货币催生借贷,借贷隐藏着巨大的暴力。
尤其是毫无监管和运作体系的借贷。
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野兽,赵宁一直不敢随意放出来,或者说已经放出来了,但不敢催熟。
什么呢?
负债!
大宋的折中法其实是一种负债,国债是一种负债,目前四京推行的新城新政,肯定也是负债的一种。
但这些全部被赵宁牢牢禁锢在一定的范围。
在这个时代,大面积发展负债,无疑等同自杀。
原因无他,以目前的行政和知识体系,账目是算不过来的。
引发系统坏账,大宋朝直接从内部爆炸。
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不允许民间私自放贷的原因。
“臣该交代的都交代了,臣是在康王殿下的授予下才做的。”
“这京兆府还有多少人在私下放贷?”
“这……臣不……”
“现在是将功赎罪的机会,你不珍惜?”
“臣倒是知道王逡的儿子在私下放贷,他知道的很多,顺着他查,很查处许多出来。”
赵宁满意地点了点头,走之前,他又问了一个问题:“周戍说的秦桧知晓此事,默认此事,是怎么回事?”
“臣不知晓,这是周戍说的,周戍从来没有跟臣提及过。”
赵宁离开了知府衙门的监狱。
“安排人进去录口供,结束后,将杨严押到京师去。”赵宁对胡铨说道。
“是。”
靖康十一年转眼已经结束,靖康十二年的正月,瑞雪兆丰年,陕西各家欢喜各家愁。
西夏边患的接触,意味着陕西兵役大大削减,也意味着来年更多的商业机会。
但是,灭夏之战中,宋军还是战死了不少人的。
很快陈规就提报了一份账目,仅仅抚恤金就高达300万贯,算上赏赐三军,三军俸禄,粮食消耗,其他消耗,总共花费高达千万贯。
控制在千万贯,对于赵宁来说,风险可控,对朝廷的朝政不会有巨大的影响。
最关键的是,死伤人数不算多,兴州基本上属于和平占领。
民间这几年多多少少有厌战的情绪,这一点赵宁是知晓的。
到了正月初五,康王到了长安。
第1127章 大宋朝真正的金融危机(第三更)
康王一路走进行宫,走到后院。
“官家!”
正坐在亭中的赵宁转头看去,看见一个青年向这边快步走来。
那个青年正是赵构。
他站起来,也向赵构走去。
“臣参见官家。”
“九哥儿,好几年不见了。”赵宁一把握住赵构的手,还是那般的亲切,还是那般的关怀,“你都瘦了。”
“在西北的这些年,臣日日夜夜都在想念着官家。”赵构双眼饱含泪光。
“你写给朕的信,朕都收到,并且每一封都读了,这些年在西北,辛苦你了。”
“都是为官家分忧,何来的辛苦之说。”
赵构看起来与过去有些不一样了,皮肤晒得有些黝黑,也没有过去那般光滑,甚至眼角多了一丝皱纹。
不过看起来更加成熟,更加稳沉。
“来,我安排人准备了佳肴和美酒,今日我们兄弟二人,便好好畅饮一番。”
赵宁拉着赵构的手,便往殿内行去。
“陛下!”
“嗯?”
赵构却跪在了地上,说道:“臣有罪!”
“九哥儿这是作甚?”
“臣私自安排人去民间放贷,犯了大罪,请陛下治罪!”
赵宁一把将赵构搀扶起来,笑道:“今日只谈家事,不论国事。”
“但是……”
“大过年的,难道你要跟我辩论个是非对错?”赵宁依然和颜悦色地说道。
见赵官家如此这般亲切,赵构心中的惧意才散了不少。
两人到殿内。
不多时,桌案上又是羊肉,又是美酒,还有各种点心。
赵宁今日还真未谈国事,就与赵构畅饮,顺便听听他这些年在西北经历的一些趣事。
例如不少吐蕃女子是极其希望嫁给宋人的,甚至不惜逃走。
不过逃走的吐蕃女子,被抓回去后要受到重罚。
碍于这个时代吐蕃女子是生育工具,倒不会判处死刑。
听赵构说,河湟一带,有许多边民,娶了吐蕃女子。
赵宁心里想着,这就是民族大融合。
可能那些吐蕃人,是羌人,与党项人同源,正在慢慢汉化。
赵构又说了许多关于西域人越过祁连山,进入河湟一带,带去大量西域珍品的事。
说着,他自己还取出一个匣子,里面是一颗宝石。
“官家,据说这颗宝石,是从更加遥远的波斯带来的,波斯的王公贵族们,喜欢这种闪闪发光的石头,这是我托人千辛万苦才买到,专程送给你的。”
“九哥儿有心了。”
“我还听说,波斯的西边,还有更加强大的突厥人建立的国家,现在西夏灭了,等待河西收复,我大宋可以与西域诸国通商。”
“你又在谈国事了。”
赵构连忙举起酒杯说道:“总是忘记,我自罚一杯。”
两人饮到天黑,赵构便在行宫内住下。
兄弟二人其乐融融,至少看起来其乐融融。
但是听闻康王回了长安城以后,孙傅立刻说了一句话:康王回不去河湟了,陛下以过春节的名义将他召回来,其实他在西北的政治生涯已经结束。
孙傅打仗负分,但是外交和政治都不错。
从这件事的后续操作来看,完全符合孙傅的判断。
它在持续发酵。
上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下一篇: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