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第51章

作者:引火松果

第110章 城外皇庄

朱肃仍在犹豫要不要担起科学重担,老朱便直接先斩后奏,给他刷起了名望,这是朱肃没有想到的。

一脸纠结的他离开谨身殿时,并没有注意到老朱背着双手凝视着他的身影。

“真是痴儿。既然已经成了这天下的异人,那么必然肩上要担着重责大任。翻手之间,便能搅动天下云雨。”

“这样的能耐,如何还能只做一闲王,逍遥一生?”

“咱儿子的身份还是太薄,只怕也保不全你的后嗣。但若是成了开宗立派的宗师,有了天下文道的气运加身……”

“你这一支,方能得个真真正正的安泰啊……”

……

朱肃不知老朱的苦心,只当是老朱一时恶趣味,想给自己家儿子博个文名光耀老朱家的门楣。如今的朱肃在应天府内外,已经有了朱家麒麟子的美誉。本来不想抄诗竟然被老朱逼着当了个麒麟子,朱肃又能找谁说理去?

也只能听之任之了。反正被人夸麒麟子,听上去也挺爽的……

“哈哈,竟是我朱家麒麟子来了!来来来,且让大哥看看,这几日可有长高了不曾?”宫门口的朱标见了朱肃出来,忙迎上两步,拍了拍朱肃的胳膊:“不错不错,闻说你和二弟三弟他们弄了个小校场强身健体,果然是日渐结实了!”

随着太子妃常氏日益显怀,朱标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忙了。常常是在六部衙门和太子府连轴的转,便是进宫也多只有闲暇见一见老朱和马皇后。与朱肃兄弟几个已然十余日未见了。

“大哥可切莫编排我了。”朱肃苦笑,“别人不知道,大哥您还不知道吗?那首临江仙是……”

“大哥自然知道。五弟且不用多说。”朱标打断了朱肃的话。“不过父皇要你如此,这麒麟儿之名你就担了便是。你乃我大明吴王,还有人敢上门来与你斗诗不成?”

朱肃倒是没想到朱标是这样的态度。这位大哥对学问向来是有些迂的,此前还责他偷了后世心学大师李贽的句子去驳斥方孝孺呢!怎么现在竟这么干脆的接受了?

“快些吧。一会便该进午膳了。”朱标身侧,沐英也对朱肃微微笑着。“听说你要去看看城外的庄子,我两便在这里等你。只是标哥儿如今忙,不能陪你一并去了。”

“只我陪你去。”

“大哥公务繁忙便去忙罢。如何能因我一人胡闹而耽误了正事。”朱肃忙道,朱标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见一见你不耽误事儿。你嫂子常念叨你,说你给他开安胎的食疗方子是受了你的恩,得暇了记得和她去说说话。她如今肚子大了走动不得。”

朱肃点头答应,兄弟三人又寒暄几句,朱标便自去忙公务了。沐英带着大都督府缇骑护着朱肃,一行人卷着烟尘往西城外正营建着的皇庄而去。

说来也巧,这座庄子便建在了应天城西的碧峰山。此山风景秀丽,虽地处幽静之地,但骑着马只需小半日便可到达应天城西门。元是应天城中贵人平日踏青的好去处。

山上本只有一寺庙名唤碧峰寺,便是此前朱肃等人想要去又没去成的那一间。其在应天城中颇有名声,故而多少也有些香火。

此寺坐落在山腰,朱肃的这间皇庄却是在山脚,隔了老远便看到山脚下一座新建起的坊门,坊门上的牌匾还是空的,其后老远方能依稀看到正在营建的那座庄子。独独这一座坊门立在这里空空荡荡。

“呃……”朱肃无语。谁家避暑的庄子老远先建个坊门搁在这的?这看上去不像什么庄子,看上去倒是和小说中门派的山门也是。

也没毛病……老朱八成就是把这里当日后朱家开宗立派的门派来建了。朱肃心想。

“此门之后,皆是陛下划定的庄子范围。”沐英对朱肃道。果然,老朱弄出来的这“避暑庄子”,必然不会单纯的只是个庄子而已。

“此处是碧峰山附近难见的平地。这些田土本属寺产,我大明立起以后,便将此处纳为了皇田。”沐英领先朱肃一个马头的距离,带着他一面走、一面说。“那边便是给你盖的庄子。再有半月,便能竣工入住了。论规模,倒是与太子殿下的太子府相差仿佛。”

说到这朱肃精神难免的一振。大哥的太子府,占地可不算小。要真有那规模,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我说的暗渠,可挖了吗?”朱肃问。

“挖了,你那暗渠弯弯折折,着实废了工部不少劲儿。不过他们倒也不敢违逆,建宅子前就挖好了。”沐英道。朱肃等闲难以出宫,这座宅子基本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修筑起来的,对其中的细节自然是心中有底。两人又逛到一处林中,沐英道:“这里修的是一座军寨。庄子的粮草器械、以及日后锦衣卫与大都督府的军士哨探,便驻扎在这里。”

“若庄中有变,只需躲到此处关闭营门,便可坚守百日有余。足保无虞了。”

朱肃看着那不惜血本修筑出的营墙寨门,又看了看外头密密麻麻的林木。这些林木平时可做遮挡军寨之用,寻常人等若是事先不知很难发现这里竟有一个寨子。若事有急则或可伐之为擂木、或可焚之为火墙,亦可做阻挡骑兵之用。果然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还有一处……肃弟且来。”沐英在马上道。朱肃策马跟上了他,只见这营寨深处,又有一营门通往一处空地。此处深入山中,开出这一片诺大的空地肯定花费了极大的力气。朱肃看到,这里竟然盖了几间火窑与工坊!

“此处,便是日后我大明秘密研究新制武器的地点!”沐英介绍道。“那些火窑,则是按肃弟你的图纸,建起来的涌来炼钢、烧陶的新型炉。肃弟你且去看看,可有搭的不对的地方?”

自己确实拿着图纸吩咐过老朱,希望能按自己的图纸在皇庄中起好炉子。这些窑炉其中有炼钢的、炼玻璃的,还有一个如今朱肃最为看重的用途。

那就是:烧水泥!

第111章 稻苗稀疏,已是好年

朱肃曾经见过老朱发动劳工修筑应天城墙:先采来坚石以做城基,然后烧出成千上万的城砖以做墙面。城基城砖之间皆以糯米沙浆以及生石灰等灰浆填缝,这样粘合出来的城墙十分牢固。

应天府的明城墙,也确实在华夏大地上安然无恙的屹立了数百年。

但在朱肃看来,这样修筑出来的城墙费时、费力、费工、费钱。仅仅一小段城墙,往往便要重复堆叠、夯实、再堆叠此类步骤数十次。且糯米砂浆熬制不易,要知道糯米可都是粮食!在此大明初立之时,光是作为原材料糯米的花费,便已价值不菲。

花费如此代价熬制出来的糯米砂浆,其效果也令朱肃极不满意:黏合用时旷日持久,往往需要月余。且过程中最好不能淋雨。且还需要层层夯实,外侧也需打上支架做支撑……城墙明明是用来护卫兵士、防御外敌的,却搞的比人本身还要娇贵。

也正是因为修筑不易,古时候能够修筑城池的地点便也十分受限。

朱肃很不满意。华夏的古人们,就是用这玩意儿修筑出了一座座名留青史的雄城?工匠们的勤劳,不应该浪费在娇贵的黏合材料上!

造水泥!必须造水泥!有了水泥,这样高耸的城墙只需数月便能拔地而起!北漠建城不再是不可能。有了城墙的依托,华夏民族的辐射范围还能再拓出千里之远!

朱肃在后世算是比较会钻研的了,比如后世穿越爱好者号称“穿越必备”的攻略书,《军地两用人才之友》、《赤脚医生手册》等书,他都稍微有所涉猎。可理论终究只是理论,想要真正烧出水泥,还需要不断的尝试才行。

不止是水泥,还有玻璃、火铳等等等等,蒸汽机想的太远有些不太可能,至少有生之年,得把后装式燧发手枪弄出来吧?

日后万一自己有机会与某位单于对阵军前,单于高声向我五皇子朱肃挑战,在一片惊呼声挽留声中自己临危不乱拨马而出,面对单于飞驰而来的快马弯刀淡定的掏出手枪,砰!

单于惊恐落马,自己吹一吹枪口的硝烟,留下一句“愚蠢的蛮族人,时代已经变了”之后飘然回阵,在单于弥留之际的眼中映下一道无敌于天下的背影……

这场景,想想都带感!

“肃弟?想什么呢?”沐英呼唤道。

“无事……”朱肃赶紧擦了擦口水。虽然阵前用手枪出其不意的击杀敌酋肯定很爽。不过上前线还是太危险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事儿想想就罢了……

庄子的参观大体就是这些。沐英与朱肃拨马四处闲逛。如今正是夏秋之交,田地之中却没有朱肃想象中的那一片即将成熟的麦浪。麦子们显得青黄不接,稀疏无比,高矮也各不相同。

和挽着裤脚,在田中辛勤劳作的那位佝偻的老农相比,那些麦子稀少的有些让朱肃愤怒。

“今年是灾年吗?”朱肃问沐英。

“嗯?何出此问?今年虽不算丰收,但大抵已是个好年景了。”

沐英看着田地里耕作的老农,露出了和朱肃截然不同的欣慰神情。“在前元的时候,哪里能看到百姓这样其乐融融的耕作景象?那时的人没有活路,就算在耕田,也是替主家耕的。麦子刚冒头,元庭的狗官们就要来割一茬。种出来的粮食能到百姓自己嘴里的还没有一点!”

“若不是我大明,何来这般安居乐业的年景?”

这样的景象叫祥和?朱肃觉得沐英的话有些惊骇。如果这样稀稀疏疏的麦茬子都能算安居乐业之景的话,蒙元那时史书所记载的民不聊生,到底该是怎样的人间炼狱?

这种田垄,在朱肃眼里已经算是灾难了。在朝廷、官员、甚至是百姓的眼里,竟然是需要感恩戴德的好年景吗?

“不该是这样的……”朱肃喃喃道。

“什么?”沐英问。

“无事。”朱肃挤出一抹笑脸,看着那名脸上带笑的老农,心中却变得更加的沉重。

这片大地上的人民,是最最勤劳的人民。

他们不该只值得这样。

“沐英哥,咱们什么时候能搬来这庄子里?”朱肃问。他现在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在庄子里尝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皇宫里的规矩毕竟太多,连在后宫挖了个锻炼用的沙坑都有太监跪着说会坏了风水。想要做点事,在皇宫里可不成,烦都要被烦死。

“再有半月,这庄子便能竣工了。”沐英道。他与朱肃并肩而行,伸过猿臂拍了拍朱肃的肩膀:“只是到时,哥哥恐怕不能来这里与你作伴了。”

“嗯?”朱肃有些疑惑。“不是说爹让沐英哥你来暂领吴王卫吗?”建庄之前,老朱便告诉他会让沐英来给朱肃操练卫士,顺便保障这皇庄的安全。沐英乃大将之才,给他朱肃当个保镖那是妥妥的大材小用。有沐英罩着朱肃自己也是放心的紧。

怎么现在却又变卦了?

“原是这样安排的。但大都督府前几天发了动员,要我领兵到云南去。”沐英笑道。“为国征战是我一生的夙愿,义父对我抱以厚望我也不忍违逆于他。只是却是对你食言了……”表情有些纠结。

“什么食言不食言!取云南乃是国家大事!沐英哥你乃我大明名将领我的吴王卫本就于理不合。现在大明用得上你又有什么食言不食言的!”朱肃赶紧打断了他。心中却是奇怪:按原先的历史,大明征伐云南应该还要几年才对。为何现在就下了动员,往云南调兵遣将了?

看来,老朱也是迫不及待想把这一大摊子收拾好,以养精蓄锐了。

“不必担心,你不是也说了,收服云南在历史上也没什么难的不是,提早几年也是义父他有自己的考量。”看出了朱肃的担心,沐英笑着劝慰道。朱肃对他说过收云南的事,还尽量将能记得的历史细节统统告诉过沐英,为的就是让沐英能早做筹谋,收服云南时能更加顺遂。

不过沐氏日后会世镇云南的事,朱肃没告诉他。恩出于上,朱文正的悲剧已经然朱肃明白了期待过高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他不希望沐英有任何一丝和朱家分裂的契机与苗头,毕竟,万一老朱不想封沐氏做云南王了呢?

第112章 就庄

没有沐英作陪,一个人发配庄子自由是自由了,只是也多了几分寂寞。以为朱肃在担忧自己日后的安全,沐英笑道:“肃弟不必担忧。”

“我要往云南征伐,自然有接替我来这庄子帮你练兵的人。”

“你的安危义父一向看重的紧。来接替我的人更是我远远不如的。你不必忧心。”

“比你还强?”朱肃不信,“是谁?”

“到时,你便知道了。”沐英竟是卖了个关子。

原洪武十四年大明才开始征伐云南之战,如今竟是提前了足有九年。在原历史收复云南之前,大明还曾征吐蕃、讨西番,并在北疆有过几次规模不大的北征。等彻底稳定了周边的不安定因素之后,大明才腾出手来开始驱逐云南境内残余的北元势力。现在老朱竟然先不管外敌,直接开始筹划征伐云南了,说明他此时的打算,已经和历史上同时期的朱元璋开始不同。

如果说朱肃只是一只扑棱着翅膀的蝴蝶,那么老朱就是能够呼风唤雨的真龙。蝴蝶尚且能造成蝴蝶效应导致已知的历史面目全非,更何况真龙呢?

朱肃知道,他作为穿越者优势的先知先觉,已经开始渐渐的荡然无存了。现在这个时代的主角不会是他,依旧会是权倾天下的洪武大帝朱元璋。他比历史上的朱元璋更加睿智,更加强大。

帝心似海,朱肃看不穿他在想什么。只能相信他正在驾驶着大明这艘巨轮前往更为正确的方向。

几天之后沐英便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应天城少了沐英,似乎什么都没变。秦淮河依旧传唱着《临江仙》,不时有人提着一壶浊酒,约上一二友人在河上垂钓。不管钓没钓着鱼,和这首词的意境总算是合上了的。一切都如往常一般平和,甚至没人知道大明正在往云南调兵遣将。

战争暂时还没有开始,但又已经开始了。等应天百姓意识到战争打响时,想必就已经是如雷霆般的毙命一击。

“独居城外,需要注意气候冷暖。记得常回宫看看。”宫门口,马皇后对着朱肃殷殷嘱咐。朱家人不矫情,送行的只有马皇后,再没其他人送的,出城不过才两步,没必要。老朱忙着朝事,几个兄弟们今日则是在大本堂读书。

朱肃笑着点头:“您放心吧。我都记着呐!”

“娘娘放心,老奴定会好生照料殿下,必不让殿下冷了热了。”太监祥登在一旁也说道。

马皇后点点头,她并非凡俗女子,知道惯子如杀子的道理。话点到了便行,也不会垂泪作态。“你爹先时和我说了,我们也会常去那庄子转转,他对你寄予厚望,你可前往莫要懒散。”

“若是被他抓了现行,娘可拉不住!”

“我知道了。”朱肃这句话应的有些心虚。他确实想着老朱不在身边,自己能在庄子里随便浪来着。

马皇后拍拍朱肃的脸。她知道,朱肃想要弘扬一门此前从没有过的学问,老朱也想尝试着让他借着后世的知识开宗立派,分化日后朝堂上来自文人的压力。但自己的这个小儿子素来懒散的紧,她实在没把握朱肃能乖乖的研究学问。

“英哥儿去了云南顾不上你,你爹便令给你找了个可靠的伴当。”马皇后道。“娘已事先嘱咐过了,你且要听他的话,好好做学问,莫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嗯?所以与我一起去庄子的是谁?”朱肃疑惑。沐英说会有人替他跟自己一同去庄子,朱肃还不知道是谁呢。

马皇后朝着前头招了招手,朱肃这才注意到,那里还站着几个人。最后面的是一脸不情愿的朱守谦,最前面的人面上一抹方好不久的箭疤,后边跟着的一个俊俏后生正对着自己不断使着眼色。

正是李文忠和李景隆父子。

“啊!是保儿哥和我同去庄子?”朱肃惊讶无比。李文忠现在在大明几乎是排名前五位的常胜将军,一身军功远胜于如今的沐英,让他来给自己操练人马看家护院?

“肃哥儿何必如此惊讶!”李文忠笑道。“英哥儿是你义兄,我也是你义兄,怎么,他能去得,我便去不得?”

李文忠曾经也认过朱元璋做义父,故而才有这个说法。朱肃忙拱手道:“我哪里敢嫌弃保儿哥你。只是你战功卓著又身居要职,我怎么敢劳烦啊!”

“哈哈哈,无妨。北征失利虽然没有什么大惩戒,但我们这些出征将领都被勒令了卸下兵权赋闲在家一段时间。便连徐帅现在在大都督府也没捞到什么事做,我天天窝在府里出来帮你操练操练王卫又怎么了?”李文忠语气亲近豪迈,论血缘他和朱家比沐英还亲,如今不当着外人面相见也只是以亲戚相称。

“况且,九江在家中也是无聊,一天到晚游手好闲的。你两年纪相仿,正好让他好生向你学点实干的!”

李文忠说着,李景隆在一旁忙不迭的点头:“叔,早就想和您笑谈古今了。如今您的名气在秦淮河上那是人尽皆知,侄儿也是与有荣焉啊!”这货年级上比朱肃还大上几岁,这一口叔却叫得亲近无比,丝毫没有难为情的意思。

马皇后和李文忠也都只在一旁看着,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

又寒暄几句,朱肃便催着马皇后回宫去,自己跟着李文忠离开了来。她现在是老朱重点保护的人物,莫说织布连纳到一半的鞋底都险些被老朱给夺了,就怕她忙坏了身子。朱肃可不敢让她在太阳底下站太久,回头老朱心疼了要算账的。

上了早已备好的马车,几个锦衣卫和李文忠带着亲兵护着就往西城外去了。朱肃这才有机会仔细端详曹国公府的亲兵,这些兵没有之前李景隆那些亲兵那样统一的高个头肌肉块儿,也没有那股子张扬的感觉。只是一个个都挎着刀、弓着腰,四肢紧绷,寻索四方的眼神跟带着电似的。被他们护着,朱肃觉得无比的安心。

“你瞧,这才是百战的精兵!之前你练出来的那些叫个什么玩意儿!”马车里,朱肃捅了捅李景隆的胳膊。

第113章 炼体之法

老朱以朱肃去城外疗养需要护卫为由,破例提前准予朱肃组建吴王卫,这在诸王之中还是首次。要知道,纵然是已经就府的秦王朱樉,也还没开始组建自己的秦王卫。

朱家兄弟之中,有自己的私兵的,此前只有太子朱标的太子卫率而已。

“这些便是我给你找来充实吴王卫的。都是良家子,根底绝对可靠。”向那边列着队伍的少年们指了指,李文忠对朱肃说道。随着李文忠大喝一声,少年们便都学着军中跪礼那般单膝跪地,齐声抱拳大喊:“参见吴王殿下!”

这些少年中年纪最大的,也就比此时的朱肃大个四五岁而已。本该是天不怕地不怕最为跳脱的年纪,他们喊完那一嗓子之后,却沉寂到显得有些可怕。

让朱肃最难以理解的是,这些人眼中齐齐透出的那股子悲伤和迷茫,是寻常少年人所不应该有的。

“这些都是北征时候死去的军中袍泽的遗孤。”等安置好了人李文忠才跟朱肃说。好好一个大汉,眼睛里蕴的满满的泪:“他们的父兄,跟着我在北疆出生入死。我陷入重围,得亏有他们以死相救。是真的以死相救哇!”

“都是精兵,一整个一整个卫所的死,剩下的全是妇孺和这样的半大小子。父死子继,他们本也要当兵的,听闻你这里招兵,我干脆就求了陛下把人调过来好照应,这都是忠良之后……”李文忠的话有些没有逻辑,朱肃却明白他是觉得自己亏欠了那些跟着他北征的士兵们。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次北征朝廷的结论只是个不赏不罚。连个功都没给死去的弟兄捞到,李文忠愧疚的连觉都睡不好。

“保儿哥不必说了,您能帮我找到这样好的王卫我感谢您还来不及。只是我觉得他们与家人分处两地难免会心有旁骛。不如让他们把家人也迁过来如何?”朱肃说道。李文忠利用自己的王卫名额弥补阵亡士兵家眷他不觉得有丝毫可怪罪的。都是烈士啊!个个都应该立碑做传传诸子孙万代才是。没有他们老朱家坐什么天下?

李文忠这样替他做主张,朱肃只会叫好。有这样的兵、这样的将,何愁大明不兴?

“肃哥儿,你果然是个知大体的!”见了朱肃态度,李文忠惊喜的大笑起来。真论起来他其实对朱肃并无太深刻的印象,如今却真切觉得亲切了起来。

大明如今最不缺的就是田土,便连应天府周边也一样。人迁过来不怕没地方安置,继续开拓田土就是了。王卫的家眷本就该由王爷护着养着,哪有让他们在外头自生自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