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麒麟
“开海!”
朱祁镇抬头,目光穿过殿宇,不知落到了什么地方。
“别的不说,至少在这件事情上,皇帝的眼光是对的,其实,如果没有亲征之事,过上几年,朕也会重启下西洋之事,当初太宗皇帝派三宝太监七下西洋,带回了无数奇珍异宝,可见此事并非无利可图。”
“如今皇帝要开海,那么,便助他一臂之力,皇店的事情,朕也听说了,海禁若真的开放,首先便是皇店出海,除此之外,便是商贾之流,这便是机会!”
话至此处,朱祁镇的神色忽然有些激动,身子微微前倾,盯着朱仪的眼睛,开口道。
“皇帝自以为能够控制一切,但是,如今的状况下,朝中诸多大臣反对,沿海各地原本能够攫取开海好处的官员,士绅,都被一扫而空,那么,如果你在朝堂上竭力支持此事,开海之后的好处,勋贵自然要分一杯羹。”
“此路一开,你便是各家勋贵的功臣,而且,财源一来,能做的事情,也就多了。”
“到时候,有些事情,就由不得皇帝来控制了!”
这番话说完,朱仪的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他再次意识到,自己果然还是低估了眼前这位太上皇。
不错,开海会带来利益,原本,这份利益会被勾连起来的文官们给吞掉,毕竟,沿海一带有大量的官员和士绅,和那些走私商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这些官员和士绅,他们又会勾连上朝堂的这张关系网,外来人想要进入道这个体系当中,难度非常大。
没瞧见,当初代王府刚到漳州的时候,都遭到了打砸吗?这就是这些人抱团的体现之一,
而现在,这帮人在大军的清剿下,被一扫而空,连带着整个福建的官场,都空了大半,这种状况之下,一旦开海,就势必要有新的势力来填补当地的空缺。
如果说,没有外力干涉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最终获得利益的人,仍然是随后再度成长起来的,新的本地士绅,但是,如今太上皇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在这段真空期内,利用勋贵强大的财力和权势,强占先机,咬下最肥的那块肉。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朝廷已经占据了主导权的情况下,剩下的到底是勋贵还是文臣,还是士绅来瓜分的问题。
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推动开海,而且,要真正的起到大作用,这样在事后分割利益的时候,才能有底气,不会被皇帝给糊弄过去。
如果说这件事情做成了的话,那么一则勋贵开了财源,会感谢朱仪,二则,太上皇一党能够借此机会积蓄更大的实力。
有钱好办事,这话不是说说而已,要在朝堂上发展势力,不论是收买笼络人心,还是帮人解决难事,如果有银钱开道,不说无往不利,至少也能解决九成以上。
更重要的是,借勋贵的名义来从事贸易,皇帝那边,就无法把控,南宫到底通过开海,得到了多少的财富,又用这些财富,在暗中笼络了多少人。
这,就是太上皇一直在等的变数!
甚至于,如果说没有朱仪存在的话,或许便是那个,能够改变最终结局的变数!
而这一招最妙的就是,皇帝不能拒绝,也无法拒绝,否则的话,如果勋贵们也竭力阻止开海,那么,这桩事情,恐怕就真的要泡汤了。
所以事实就是,这是在赌皇帝到底有没有这个自信,觉得自己能够控制这个变数!
这是阳谋,而对于这么一桩阳谋,最终的结果,自然是……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 对策
正文卷第一千一百八十三:对策“皇爷,这就是成国公今日到南宫,和太上皇的全部谈话了……”
作为一个合格的卧底,在出宫的半个时辰内,朱仪和太上皇的谈话,就已经送到了乾清宫中。
将手里的密疏搁下,朱祁钰摸了摸下巴,倒是微微有些意外。
不得不说,他这个哥哥,近些日子以来,也不是没有长进,竟然把主意打到了这儿。
应该说,朱祁镇的这个想法没错,如今的状况和前世不同,前世的南宫复辟,说白了,就是一次被逼到绝路时的放手一搏,赌的就是朱祁钰病势沉重,无力指挥禁军。
一旦朱祁钰从病中醒来,那么,无论是禁军,京营,还是锦衣卫,东厂,只要调动任何一个,都能按死石亨从各个勋贵府邸拉出来的那支杂役队伍。
恐怕就连当初的朱祁镇,也没有想过,这种放手一搏能够成功,所以,但凡有其他的选择,他都不会这么做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如今他虽然仍旧困居南宫,可他手里有孟俊执掌的羽林后卫,还有朱仪,张輗这些的勋贵世家暗中相助,东宫有太子,文臣当中有徐有贞和朱鉴。
这种情况之下,朱祁镇可走的路有很多,就目前来看,他已经是下定决心,要重新夺回大位了。
既然如此,在握有这么多资源的情况下,他必然不会像前世那样发动潦草的政变,而是会更多的积蓄力量。
如此一来,就会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没钱!
别看南宫的日子过的这么奢靡,可实际上,南宫就是没钱,因为南宫的吃穿用度,如今全都是由内宫来供给的。
花的虽多,可每一笔都有详细的去处,想要拿出财物来拉拢官员,收为己用,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经过前几次的暗中斗争,如今朱祁镇在朝堂上的信用已经快跌成了负数,如今的太上皇,也就是个纸面上的人物,圣旨不出南宫,想要靠施恩拉拢人,也没有任何的希望。
勋贵里头,虽然有些力量,可是,光靠画大饼,便想让这些勋贵出力,怎么可能?
所以,参与到开海当中来,恰是时候。
现如今的朱祁镇,说白了就是两座公府在朝中聚拢人心的旗帜,让他们在拉拢其他官员的时候,可以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毕竟,朝中还是有不少大臣,固守着所谓的名分礼制的。
“皇爷,国公爷那边问,这件事情是要实心办,还是……”
眼瞧着天子看完了密奏,舒良低声开口。
这份密疏,他虽然没看,但是,大致的内容,朱仪还是派人告诉了他的。
所谓实心办,那自然就是遵照太上皇的意思,全力推动开海,然后从中牟利,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办法,那就是明着全力以赴,但是实际上,却使出些手段,让其中的勋贵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此一来,以后再碰上同样的事,他们自然不会太相信太上皇。
朱祁钰沉吟片刻,道。
“朱仪那边,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他现在是要紧人物,万一身份上出了纰漏才是大事,所以,就当他没跟朕说过这回事来办。”
“至于勋贵那边……召丰国公李贤,靖安伯范广进宫吧!”
“是!”
眼瞧着皇帝已经有了决断,舒良倒是没什么质疑,躬身应了一声,便退了下去。
殿中很快安静下来,朱祁钰又将面前的密疏看了一遍,眼中罕见的闪过了一丝不屑。
朱祁镇说的没错,若要开海,和沿海那些走私商人有牵连的一系列官员,将是一个很大的助力。
毕竟,走私的利益再大也是走私,从体量上来说,远远不可能和开海之后的公开贸易相比。
但是问题就是……凭什么?
这么一帮胆大包天,为了牟取私利纵容倭寇肆虐,视法度如无物的混账东西,凭什么让他这个堂堂的大明天子跟他们‘合作’?
他们依靠走私,赚的盆满钵满,坐视倭寇劫掠沿海百姓,不仅不加以阻止,反而欺上瞒下,为其保护,这么一帮人,还想着能够共享开海之利?
做梦!
目光遥遥越过宫墙楼阁,朱祁钰似乎看到了那个假意纵情声色,实则早已经在暗中积蓄力量想要重回大位的哥哥,神色间浮起浓浓的嘲讽之意。
看来,一年多的迤北生活,果然是改变了这个曾经的大明皇帝,不仅失了体面尊严,现在连脸都不要了!
略显幽暗的大殿当中,朱祁钰的脸上忽而泛起一丝自嘲,是了,不是朱祁镇变了,而是他自己,哪怕经过了两世百年,可心里依旧残存着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希冀。
朱祁镇,他本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一个……根本不配为祖宗子孙,不配为大明皇帝的人!
大明有他这么一个曾经的皇帝,何其不幸……
李贤来的很快,范广就稍慢一些,毕竟,这位丰国公,平日的生活就是代天子进行各种祭祀,充当一个合格的吉祥物,所以,在没有祭祀的时候,也就无所事事了。
范广则不一样,他如今掌管京营,即便是日常的操练,事务也足够繁忙的,自然要来的慢些。
“臣等叩见陛下……”
待得二人来到殿中时,朱祁钰早已经恢复了平静的神色,面带笑意的给他们赐了座,然后开口便直入主题,道。
“近日以来,朝中一直在议论开海之事,你们可听说了?”
闻听此言,二人对视了一眼,倒是颇有几分意外,开海的事情他们当然知道,但是,却没怎么放在心上。
毕竟,他们一个闲散的很,一个忙的要死,这种政事一般来说,都是文臣们吵来吵去的,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因此,他们也没想到,天子召他们前来,是为了这件事情。
踌躇片刻,二人一时拿不准天子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李贤上前道。
“回陛下,略有耳闻,近来京中皆言,有朝臣上奏,引援太宗皇帝下西洋之事,言海禁利弊,以为应当开放海禁,以令生民活命,不过,流言虽多,却没有一个准信,所以,臣等听听也就罢了。”
.
第1182章 无奈
身旁的宦官还在继续读着,朱祁钰坐在御座上,将底下诸臣的神色尽收眼底。
户部的奏疏,自然是早就呈上来给他看过的,现如今拿出来的,已经是好几次删改之后的了。
不得不说,沈翼真的是个人才!
要开海,祖制是绝绕不过去的一个关口,而对于皇帝来说,如果自己开口否定海禁,那么,必然会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
到时候,海禁能不能开两说,但是,朱祁钰一定会被骂成不遵祖宗之意的不孝之人。
所以,开海可以,却不能否定海禁的政策!
这话听起来像是笑话,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所以说,这基本是个死扣。
可有些时候,人就是需要逼一把的,至少现在,在皇帝的压力之下,沈翼就给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首先,朝廷有市舶司,负责海外各国的贸易和朝贡,这就意味着,海贸并非全面禁止,而是不允许民间下海贸易。
有了这一条前提,就有了可以操作的空间,说白了,就是把开海当中的民间贸易,披上一层官方贸易的皮。
具体来说,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先将市舶司重新收回到户部的管理当中,这既是为了保护户部之后的利益,也是为了减轻开海的阻力,在此基础之上,第2部 就是引援皇店的模式,由皇店出面进行‘官方’贸易。
对于沈尚书来说,这还得亏是皇帝搞出了这么个半官半私的皇店,一方面,皇店并不属于朝廷的管辖当中,因此,避免了官府下场进行贸易的事情出现,另一方面,作为皇家私产,在‘朕即天下’的概念当中,又使得皇店并不能适用于普通的民间商贾地位,拥有了类似于官方的地位。
说白了,皇店代表的皇帝,皇帝代表的是皇权,朝廷的权力来自于皇权,因此,某种意义上,这几项是画等号的,可是,另一种意义上,它们又不完全相同,能够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全看使用者的手段。
有互市的先例在,皇店来全权主持海贸的事宜,可以完美的绕开海禁的政策,在不触动祖制的情况下开展海上贸易。
但是,仅仅是如此,还无法达到开海的目的,而且,即便仅仅是这种皇店主持的官方贸易,想要在朝堂上通过,也并不容易。
因为如此一来,海贸的利益,会被皇店全部垄断,这对于朝中的诸多大臣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互市的时候,一是因为涉及的衙门比较少,户部和兵部直接干预,并不涉及太多的衙门,二是因为朝中大臣对此没有太多的经验,没能预料到互市到底蕴含了多大的潜力,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早就是木已成舟的局面。
但是海贸却不一样,有了互市的经验,朝中大臣绝不可能接受,这种大部分利益都被皇店攫取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皇店和草原部族开展的互市,前提是各部族臣服于大明为基础的,尽管这种臣服只是名义上的,但是,从官方说法上来看,这仍然属于朝贡和回赐的关系。
可是海贸却属于民间交易,海贸一旦打开,前来贸易的,必然是一些外国的普通商人,他们没有贡使的身份,也就无所谓朝贡的关系了,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除此之外,互市的地点和频次因为被官方控制,所以相对固定,需要配合的也比较少,但是,海贸因为涉及民间贸易,所以,次数必然十分频繁,时间上难以把控,各类货物的运输,售卖,管理,都需要诸多衙门的协助和配合,涉及面非常广,说白了,互市的问题,只需要解决户部和兵部,就可以成行大半,但是,海贸必须要多方面协同才能做成,任何一方如果故意掣肘,都会让海贸大受影响。
因此,必须要兼顾到朝廷的利益,这也是沈翼在第一步,要求让市舶司重新回归到朝廷控制的最大原因。
而且,皇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长途运输实在成本太高,所以,海贸让皇店来主持,事实上只是一个幌子,第三步就是,皇店选取部分民间商人,授予皇商的名分,由其代表皇店来进行海贸的具体操作。
这三步下来,既规避了海禁的祖制,又变相的完成了开海的目的,唯一难以解决的,就是皇店作为半官方的机构,和外国的民间商人进行贸易,该如何从名分上解释的问题了。
而这个问题,沈尚书绞尽了脑汁,也没想出太好的办法来,因此,就只能交给皇帝来解决了。
不过,这件事情干系太大,而且,如今已经是早朝快要结束的时候了,所有人都饥肠辘辘的,虽然说对这件事情十分关注,但是,即便是最喜欢蹦跶的科道官员们,也有些无精打采。
所幸的是,天子显然也没想着这么大的事情,能够直接通过,待得内侍读完了奏疏之后,也并没有当场多说什么,只是吩咐通政司,将这份奏疏明发各个衙门,然后下令十五日以后廷议,算是给了一众大臣们考虑的时间。
不出意外的,随着户部呈递上了这份奏疏,将开海之事明明白白的掀出来之后,朝野上下对此事的议论程度,也变得更加热烈起来,朝堂之上,文臣勋贵,各方势力都开始为此奔走不休……
夜,南宫。
灯火摇动下,朱祁镇坐在榻上,手里拿着一份密疏,眉头皱了起来。
见此状况,侍奉在旁的其木格送上一杯温热的茶水,问道。
“陛下,出了什么事吗?”
如今的其木格,在南宫当中,虽然仅仅只是一个女官,但是不夸张的说,她的地位,已经仅次于钱皇后和周贵妃了,甚至于,如果不是因为没有名分,可能这南宫上下,也不会由周贵妃来统管。
而且,更重要的是,有些事情,朱祁镇不能和钱皇后说,但是,却可以和其木格说。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如今的南宫当中,他真正能够完完全全信任的人,已经不多了,其中有些战力,能护他周全的,也就只有其木格带来的那些蒙古护卫了。
至于羽林后卫,这支名义上护卫南宫的队伍,虽然看似被孟俊所控制,可实际上,里头不知道安插了多少的眼线。
作为禁卫军,孟俊虽然统领羽林后卫,但是,所有军官的任命升降,都必须呈报皇帝亲自核准,所以,孟俊能做的,也仅仅只是收拢一批信得过的亲卫,想要完全掌握羽林后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这种前提之下,反而是其木格身边的人更加可信,毕竟,其木格不可能背叛他,而这些人,只会听从其木格的命令,自然,也会保护他的安全。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他要做的这些事情,只有其木格能够帮他……
回过神来的朱祁镇将手里的密疏搁下,开口道。
“朱仪说,开海的事情办的很顺利,不少勋贵世家,都有意参与其中,也愿意在朝堂上帮忙,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