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 第2章

作者:废纸桥

“辰时敲钟之前,各院弟子,除却巡山僧人之外,都只能在各自院内活动,敲钟之后便开始早课,诵经礼佛。再之后武僧和受戒的禅师们,可以开始用早饭,而还未出家受戒的小和尚和俗家弟子们,则是要先做活,打扫庭院,种菜、收菜等等,之后干完活才能吃早饭,吃完早饭会有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不过如罗汉堂、戒律院、达摩院等等有武僧出没,修行武学的地方,未曾拜师准许习武的小和尚们,不得靠近。偷学武功,是要被废除手脚经络,然后赶出少林寺的。”

“直接投身到了十二岁的张君宝身上,却并非是原作中,张君宝出场之时。藏有九阳神功的楞伽经,或许还未被窃走。这或许是因为,先入者们对世界造成了改变,形成了蝴蝶效应?”

曹柘再一细想,面露喜色。

却原来,觉远大师已然在数日前,与张君宝定下了师徒名份。

前些时日,更是有意让张君宝诵读楞伽经,只是张君宝毕竟年少,不懂其中究竟,只把那经文当做寻常,诵读的也不甚仔细,倒是没有发现其中究竟,浪费了觉远大师的一番好心。

或许是张君宝这个身体的天赋属实惊人,神雕侠侣的原著小说,曹柘是看过的。

只是年月久远了,也就忘的差不多了。

大约能记得个梗概。

如今以张君宝的身体智慧再去回想,却竟然一字一句,仿佛就在眼前,当初只需是仔细看过的内容,如今回想便不会有所遗漏。

第三章 魔改后的世界

哐!哐!哐!

伴随着钟声敲响,各院弟子,纷纷涌了出来,然后各自脚步或急或缓的赶往就近的佛殿。

曹柘跟着队伍走,很快就到了最近的天王殿外。

殿内已经有寺内高僧,坐在殿堂之下。

随着大量弟子整齐坐好,诵经早课开始。

半个时辰之后,早课结束,各院弟子纷纷散去。

曹柘竖起耳朵,刻意去倾听,便听到了一些年轻僧人,成群结队时所讨论的话题。

“大岳早报到了吗?昨天是江湖龙虎榜重新编排公布的日子,咱们少林寺又有哪位师兄上榜?”

“听说了吗?咱们少林寺的金钟罩,被早些年破门而出的无相和尚推到了三十六关的层次,传闻足以硬抗火炮。”

“裘千仞第七次约战北丐洪七公,争夺天下第一掌的名头,不过这一次,他们却都败在了狂魔杨过的大湮灭掌下,裘千仞当场就死了,洪七公则是被老顽童周伯通救走。”

“老顽童?哪里还有什么老顽童,那是老魔童,洪七公落到周伯通手里,只怕还不如被杨过直接一掌打死。”

“关于这个事情,好像……大岳武帝已经派出了铁卫,追捕周伯通,洪七公毕竟是他师父,虽然传言他们早已分道扬镳,但是武帝不可能坐视不管。”

曹柘听着那些年轻僧人们的对话,只觉得脑子里一片混乱。

张君宝原本作为藏经阁的洒扫杂役,对这些寺外的各种消息,不是很感兴趣,故而在张君宝的记忆里,相关的内容有,却着实不多。

曹柘也想到了,那些先进入神雕侠侣世界的竞赛者们,为了提高个人评分,一定会努力的搞事情。

只不过,单凭这些年轻和尚们交流的只言片语,就不难得出结论,这个世界被魔改的十分严重。

从人物本身,到世界内容,都已经歪曲到了十万八千里远。

“杨过和老顽童,都成了邪魔外道,这不稀奇,这二人的性格底色,都并非是很正统,很纯粹的侠义正道中人,只是受身边人感染,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才会各具侠名。如今他们的身份被竞赛者替代,没有了思想上的禁锢,只维持了一些性格上的偏向设定,滑向魔道,倒也不奇怪。”

“二十年的时间,一万个竞赛者,其中有人趁机搞出热武器,并不稀奇。毕竟武力不强的普通江湖客,在威力强大的热武器面前,和寻常人一般脆弱。”

“至于大岳武帝……应该是郭靖?”曹柘又听了几耳朵之后,确定了自己的推测。

“有人深挖武学之道,比如那位破门而出的无相和尚,也有人开疆拓土,改天换地,比如郭靖。还有人以自身武力逞凶,如杨过、周伯通。”

“经历了二十年的淘汰,所有还能留在这个世界的竞赛者们,都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尽可能的获得更高的评价,至于如何具体评分,则是看竞技场的评判。总体而言,似乎是造成的传播、影响效应越大,对世界形成的改动越明显,或是直接的……猎杀的同世界竞赛者越多,获得的评价也就越高。”

“最简单获得第一名的方式,就是杀掉几乎大半的其它竞赛者。不过最简单,也是最难。毕竟有很多投资巨大的竞赛者,打从一入世界起,便具备了强大的实力,如果再苟一点,想要击杀他们,几乎不可能,还有一些胆小的竞赛者,选一个无名小卒的身份,然后隐藏起来,也很难翻找出来杀掉。而大杀特杀者,则显得太过显眼,很容易被集火淘汰。”曹柘一面顺着记忆里的方向感,朝着藏经阁走,一面心中盘算。

而曹柘此时所不知道的是,他猜的确实不错。

在世界开放初期,那个花费巨大代价,获得欧阳锋身份的竞赛者,确实是直接就杀疯了。

本就深受疯癫困扰的竞赛者,化身武林杀神,以欧阳锋强大的实力,屠戮四方。

最后被获得郭靖、洪七公、黄药师、无色禅师、裘千仞身份的竞赛者,在华山之巅围杀。

自那以后,便再无其它竞赛者想过以一己之力,杀穿整个世界,然后强推所有,获得此界竞赛第一。

看着藏经阁附近,团团围住整个藏经阁的十八铜人,曹柘瞬间感觉到了一股决然不同于佛门清净地的肃杀氛围。

依照记忆,曹柘用独特的方式,或进或退,忽左忽右的走过了藏经阁大门前的场地。

标准的避开了所有的机关陷阱。

堵在门口的方脸大和尚,则是伸手在曹柘身上抓摸起来,最后还用手掌,自其后脑勺处起,往前一寸寸的摸索。

似乎是在用这样的方式,验证曹柘的身份是否有假。

“这也是竞赛者们闹的!”

“虽然现如今号称天下第一大派的是全真教,但是少林武功,还有少林底蕴,依旧惹得不少竞赛者眼红。”

“早先二十年,出过至少数百起强闯少林,然后潜入藏经阁,盗取经书的事件。”

“只是这些家伙显然不知道,少林寺的武功秘籍,早就不藏在藏经阁了,藏经阁里放的多数是佛经孤本,历代皇家送来的贵人手抄佛经古卷,以及一些佛学大师批注过的经文译本。”

“闯入其中,除非真的能找到类似于楞伽经内藏着九阳神功这种情况,否则只会是无端损坏藏经阁内的秘藏孤本。也难怪少林寺现在,会安排这么多的武僧,明里暗里的守护藏经阁。”

验证过身份之后,曹柘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了藏经阁。

藏经阁内,还有一些寺内的大和尚出入,并不都是武僧,更多的还是一心修佛者。

曹柘没有急不可耐的翻找楞伽经。

因为单靠他……根本找不到。

藏经阁内,各种经书之多,浩如烟海。

单单是楞伽经,便有各个注释、手抄版本。

曹柘若是单独翻看各个版本的楞伽经,寻找其中夹藏的九阳神功,反而惹人注目。

虽然获得了张君宝这个身份,根骨绝顶,悟性逆天,但是他依旧是个菜鸡,且需要先苟住发育。

只需要打开一个起点,往后三十年……曹柘有把握是他的。

甚至可以说,九阳神功其实也不是必须的。

获得九阳神功,只是缩短了最初的知识积累距离。

但如果不是九阳神功,是一门正统,有体系的其它武功,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第四章 九阳与第二个金手指

曹柘直接爬上三楼。

楼阁之中又细分了不少单独的禅室。

一间禅室内,灰衣老僧,正手持佛卷,半坐在一旁的木梯上,看的入神。

却见这僧人长身玉立,恂恂儒雅,若非光头僧服,宛然便是位书生相公。

身上倒是没有半点江湖气息,反而更接近那些饱学鸿儒之士,满身的书卷味道。

此人便是张君宝的师父觉远和尚了!

觉远和尚并非少林寺内的武僧,未曾获准修行武功,其本身对武功也并不感兴趣。

原著中他向潇湘子、尹克西追索楞伽经,也并非是为了卷中神功,而是为了四卷楞伽经本身。

足以见得,在他眼中,所谓的九阳神功,是不如楞伽经珍贵的。

曹柘没有客气,照面便先来一发鉴定术。

觉远和尚的数据,便以简单表格的方式,呈现在曹柘眼前。

“觉远,体二十八,力三十六,内力八十四,拥有技能佛学通晓、梵文通晓、九阳神功(精通),根骨八十二,悟性七十四。备注:年老体衰缺乏锻炼,内力强度与身体强度严重不匹配,无法全力发挥实力。”

“好高的内力值!”曹柘心中感叹。

在鉴定术的列表中,低武世界的各项数值常规最高值是一百,而内力作为后天属性,却被觉远和尚升级到了八十四点,足以见得其内功修为之浑厚。

当然,数值不代表真实战斗能力。

觉远和尚的内力值虽高,但是其它数值相对拉胯,再加上并无什么江湖交手经验,真遇到高手,哪怕对方内力值不如他,只要差距不是很大,觉远扑街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来了就别愣着,先将东四、东五、东六、西一、西三,几处书室内的经卷整理妥当,然后再来同为师诵经。”觉远和尚抬头看了一眼曹柘,随后温和的吩咐道。

“看起来……不像是被穿越者领走了身份的模样。我怎么记得,当初有三人标了他的身份。”

“是伪装……还是流拍了?”曹柘心想。

身份选择一贯是先选‘高价’,而竞拍身份可以多线进行,并不非得专注于某一个身份,所以存在流拍是很正常的事。

随后,曹柘收敛心神,道了一声:“是!”

便手脚麻利的干活起来。

等做完收拾打扫之后,觉远和尚却并未真的催促曹柘开始诵经,而是在开阔的走廊尽头,为他准备了一碗米粥,两个馒头还有一碟小菜。

想来这本应是送来给觉远和尚的早食。

曹柘遵从原本张君宝的习性,也不客气,走上前去,呼噜噜的便大口吃喝起来。

忙碌了一早上,他也确实饿了。

笑看着曹柘狼吞虎咽的吃完,觉远和尚便直接将一卷楞伽经摆在曹柘面前。

“今天还是学习这本经文,里面有些前人留注的呼吸吐纳之法,能强身健体。你也不妨跟着学一些,力气大了,晒书的时候也不吃力。”觉远和尚将楞伽经递过来,随意说道。

曹柘微微一愣,这下子他十足确信,眼前这个和尚是货真价实的觉远和尚了。

倘若是穿越者,无论本性如何,除非有极大的胸襟气魄,否则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九阳神功这样的绝学,到手了就绝不可能这样轻易的外流出去。

送上门的绝学,曹柘没有推辞的道理。

至于其中是否有诈,倒不必想那么多。

在领先二十年的前提下,没人会这么无聊,用一本绝世武功去试探一个十二岁的孩子。

“如果每一个进入这个世界的竞赛者,都是从原著中初登场时开始算起,我这个身份的登场时间点,应该是觉远与张君宝一同追赶潇湘子、尹克西二人,巧遇杨过、小龙女之时。但是先入世界二十年的那些人,他们改变了过去,也就影响了现在。潇湘子和尹克西没有来到少林寺谋取九阳神功,自然我与觉远和尚,也就继续留在少林寺内,不曾外出。”

曹柘心中转着念头,手上却快速的接过经书。

这一卷经书中,夹藏的应该是九阳神功的总纲,也是其中最关键的部分。

剩下三卷,虽然还有大量补充,以及壁虎游墙功、缩骨功等应用,却也显得没有第一卷这么重要了。

翻开经卷,曹柘没有着急去看期待中的神功,反而先读经文。

这不是作秀,而是因为曹柘记得,少林武功皆有戾气,需相应佛经佛法化解。

如果这个说法玄乎了一些,用更贴切的解释或许就是,功法中涉及的某些‘术语’,在对应经文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解读。

只有充分理解了佛经中的典故、暗指、隐喻,才能更透彻的理解创造功法者的意图与方向。

少林寺内的武功,佛经与武功,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

就像九阴真经中的一些道家术语,只有纯正的道家门徒,才能充分理解,不至于走岔。

黑风双煞因为不解其中的道家用语,便将好好的神功,练成了邪功……岂不正是戾气大盛,入了旁门左道?

此时的曹柘,一边看着楞伽经中的经文原文与注释,一边又阅读着藏在夹缝中的九阳神功,轻松做到了一心二用,甚至是多用,却又格外专注。

听起来挺矛盾的……但这就是张君宝的资质。

阅读之中,他便开始跟着经文中记载的口诀,一道呼吸吐纳。

起初还稍稍有些生涩,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便开始渐入佳境。

一丝丝微弱的内气,已经在体内自生,顺着行功路线运转。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曹柘精神疲惫,眉心跳动疼痛,意识出现散乱,这才见好就收的停了下来。

修炼内功是十分消耗精力的一件事,它需要一直专注,不起杂念,以免行差踏错,走火入魔。

寻常人第一次修习内功,连专注静心都做不到,更别提直接练出内气了。

便是资质上佳者,也当熟悉数次之后,再缓缓进入状态,第一次行功只求一个功行圆满,不求更多。

而曹柘仗着张君宝的逆天资质,第一次运功,便直接进入状态,且坚持了半个时辰,已经是十分了不得的成就了。

往后熟悉了运功修炼,会慢慢提升练功时间,常人需十年积累的内力,换做是他便数年就能达到了。

这属于天生资质的红利。

至于张君宝天生一百五的悟性……此时倒是没有显露出太多来,毕竟任何领悟和悟道的基础,都是丰富的积累,即便是那些不通文墨却能悟道者,也是因为曾游历山河,通过另一种方式完成了知识的积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