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 第3章

作者:废纸桥

曹柘第一次行功,便坚持了半个时辰。

放在旁的武林中人面前,便是不直接将其夸出花来,也会暗地里欣喜。

觉远和尚却没有多大反应,他是有真正修持与德行的高僧,虽然资质远不如自家徒弟,但是修炼九阳神功时,也一样能轻易做到心思纯净透彻,不滞于外物。

半个时辰的初尝试,对他而言,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这却是师徒二人,都缺乏对应的习武常识。

“将修炼九阳神功时的状态记录,取消耳聪目明,设定修炼状态为固定状态。”曹柘放下经书,然后悄然打开了属于他的第二道金手指。

也是他能在穿越过去的世界里,短时间便财富自由的最大功臣。

这第二道金手指,能将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状态全都收录下来。

然后选择其中三种,设定为固定状态。

状态一旦固定,就在某种意义上无法被打破。

原本曹柘设定的三种状态是健康、精力充沛以及耳聪目明。

现在他有了张君宝的天赋加持,耳聪目明反而还比不上张君宝的天赋异禀,所以取消了半点不可惜。

将它换做修炼九阳神功的状态,就等同于曹柘二十四小时都在进行内气修炼。

古墓派有万年寒玉床,所以修炼内功一年,就等同于常人修炼十年,寒玉床可以起到排除杂念,帮助稳定心神的功效。

而曹柘,他直接将九阳神功挂机修炼,二十四小时行功,比借用寒玉床开挂的古墓派还要过份。

或许他积累一年的内力,就足以对应寻常人修炼二三十年。

再有九阳神功本身的特性加持,将来的曹柘绝对可以轻开无限火力,凡属于耗蓝大户的武功,对曹柘而言都是轻松上手的好武功。

第五章 这就开始了?

获得九阳神功的曹柘,并没有急着离开少林寺。

对他而言,少林寺着实是个不错的新手村。

此时少林寺外有全真教顶着天下第一派的名头,力抗各方压力。

内又有诸多少林高僧护寺,虽时常有狂人闯寺,却也还算是维持了基本盘不散。

曹柘身处少林寺中,跟着觉远和尚修习诸多佛经古卷,也算是完成了一部分的知识积累,为将来解锁张君宝逆天的悟性,打下坚实基础。

毕竟依照曹柘前世看过的大多数武侠小说所积累的经验,历来的绝世武功,总是与释儒道三家挂钩,再不然就是奇门五行,八卦遁甲掺杂其中。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所谓修行武功,特别是内功修炼,就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凝练精气神三宝,以达到内养生机,外放伤人的地步。

而释儒道三家,把持着无数生民的精神文化教育,更有古往今来数不清的能人志士,将毕生心血灌注其中。

后来者借用前人观念,打开途径,修筑武学宝典,就等于是站在了巨人肩膀上,当然容易攀上高峰,达到一个很不一般的高度。

相互之间的关联,一如理论物理和实用物理。

而舍弃了这些,全凭一己之力从无到有,其中难度便超乎想象。

如用现有文字写一本书不难,但如果从造字开始写书,那难度就超纲了。

有了这样的思想觉悟,曹柘学习起佛家典籍来,就没有半点不耐。

对于那些玄玄乎乎,涉及神话虚妄的内容,大多一沾即走。虽然万界竞技场的出现,似乎打碎了原有的三观,无法再坚定的否认仙佛神祇的存在,但是神雕侠侣毕竟只是一个低武世界,想来也不可能涉及仙佛,故而多做研究,暂时也并无裨益。

而对于涉及到哲学理念,天人之道,存乎之理,自然运转等等方面的内容,则是反复诵读。

逐渐的,也开始习惯用颇为唯心的视角,去看待世间万物,逐渐扭转原本纯粹的唯物主义价值观。

以张君宝的悟性,阅读理解起来,几乎没有半点难度,何况还有觉远和尚在一旁耐心指点,更是让曹柘的积累,可谓一日千里。

如此大约一个月后,曹柘已经以其超凡的悟性,超群的记忆力,以及绝佳的状态,将藏经阁内大量的孤本、古籍囫囵的看了一遍,记在心中作为知识储备。

而九阳神功也已然修炼到了第二重,内气贯通十二正经,如果单单以内力而论,足以媲美江湖上不少二流人物。

至于真正开始习武,这倒是不容易。

少林寺的僧人分文武两条线,觉远和尚是修禅打坐的文僧,张君宝作为他的弟子,即便是剃度出家了,遵循脉络,也依旧是文僧,不会被授予寺中武学。

文武两条线也不是不能相互转化,只是需当有一定身份的大和尚,在其中帮忙活动。

觉远虽出家多年,却不善经营,寺中地位不高,也就很难帮曹柘获得习武资格。

无法修炼外功,应用一身内力,曹柘也不着急,更没有急中出乱,选择去罗汉堂、降魔院这些地方偷学武功。

而是在藏经阁内,翻找出几本不同版本的五禽戏、养生操之内的学了起来。

“所谓外功,多为打磨筋骨,活动气血,强壮体魄之用,再进一步,就是合理的释放内气,结合筋骨气血之力,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至于兵刃之法,亦是手脚延伸,将距离放长,杀伤力集中。养生类的拳脚活动之术,虽并不涉及攻伐手段,但是锻炼的基础根源,却应该和外功修炼是一致的。”

“张三丰百岁创出的太极拳,简化简化……不也成了养生拳?既然可以逆推,那自然也能顺着方向,将这些养生类的拳法、招式,进行顺势推演,从无中化出有来。”曹柘心想。

之所以曹柘敢有这样的想法,还是笃信了自身现在的悟性。

神雕侠侣中的张君宝,也就得了部分九阳残篇,以及一个载有罗汉拳的铁罗汉,后竟以二者为武学根基,逐渐成为了武林中的一代大宗师。

虽不否认,他后续浪荡江湖时,定也收集获取过其它武学,但那也属于积累的一部分。

其实质上,与曹柘现在正做的,没有本质区别。

又半月,曹柘以三套不同的养生拳为基础,结合前世对形意拳和太极拳的一点模糊认知,创造了一套象形十二势以及简化养生版太极拳。

前者以模仿所见十二种兽类的攻击姿态,将积蓄之势释放出去,获得内力与拳脚之力结合叠加的力道。

由于未曾与任何人印证,曹柘也无法确认,自己创造出来的这套象形十二势,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

至于后者……就完全就是玩笑之作了。

太极拳的拳理太高,真要化作切实可用的武学招法,也需当了解和学习大量的相关知识,有触及核心的底蕴与领悟,并不是模拟出一两个动作形态,知道一些似是而非的口诀,便能完善完成的。

不过曹柘也有信心,在这个身体最多三十岁以前,将完整的太极拳复原出来,以此达到原本张三丰百岁之龄,才能抵达的高峰。

将太极拳暂且束之高阁后,曹柘又从藏经阁内汲取养份,逐渐将象形十二势,简化为了降魔八法。

应用了佛家之中,八部天龙为其精义内核,象形之法逐渐朝着神话形象靠拢。

八部天龙意为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八位佛家神道怪物,其本相类兽类人,曹柘虽不曾见过八部天龙,却见过一些对应的兽类,譬如雕、蛇、鹰、虎等等,半结合实际,半幻象猜测,以之定心孕神,挥拳劈掌之间,诵念经文,加强意志,贯彻气息。

拳脚动静之间,竟然也因释放逐渐强大的内力,而于荒僻之地,形成了些许气象。

纵横起落,隐隐有风雷之声协同。

即便曹柘没有真的完整见过此世界的上乘武学是何等摸样,只是偶尔路过武僧们的练武场时,撇得一鳞半爪,却也能感受的出来,他所创造的降魔八法,虽难免有些基础不足之处,却有峥嵘之姿,若是补全基础部分,未来未必不能与一些上乘武学争锋。

这样的成效,非只是得益于张君宝那不似凡人的悟性,更得益于曹柘两世积累的见识,以及较为开阔的视野与脑洞。

哪怕是还原成张君宝本人,受限于个人的年纪、见识等原因,他也无法在这样的年纪,创出这样的武功来。

随着习武练气,曹柘的身体开始快速发育。

对营养的需求,也逐渐增大。

九阳神功虽可采天地之气入体内,如万川入大江,明月照清风一般,一口真气自给自足,无须如许多内功一般服药练气,算是对资源需求不高的神功,但是曹柘研习降魔八法,也要消耗大量体能,寺庙供给的那点粥食,着实也不够吃。

曹柘逐渐便逐渐打起了满山野味的主意。

“追赶野味,击杀猎物,需要用到轻功和暗器……要不我先再创造一门轻功,一门暗器手法再说?”曹柘这般想着,脑海中随随便便,就同时模拟出了一套轻身提纵之术的行功路线,以及一套以树枝、石子等物为依凭,投掷的暗器手法。

第六章 这个世界

有了满山的野味作为进补之后,曹柘的武学修习,又进入了高速猛涨期。

待到自行研究出一门模仿鸟雀飞渡的雀跃功之后,曹柘便稍稍放开手脚,时而偷摸前往罗汉堂,偷看少林武僧习武。

将罗汉拳、少林长拳、伏虎功、铁帚功、十二路少林腿法等等少林基础功夫,都学了个全,甚至加入自身理解,进行了细微调整,让这些基础武功融入他自身的锻炼体系,更贴合他本身的应用需求。

至于更加高级的韦陀掌、大慈大悲千叶手、大力金刚指等等位列七十二绝技的高阶武学,他便是偶尔瞧见,也并不动念去学。

越是高阶的武功,内置条件便越多。

就像曹柘的降魔八法,就需当对《法华经》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其中关于劲力的调动,内力的催发,血气的运行等等,皆有其独有的窍门,非学习一番外形动作,观看一下修行时的肌肉律动,便能尽数掌握。

曹柘的降魔八法如此,自然那些少林寺的高阶武功,也是一般无二,甚至其中关窍,要更多一些。

故而,可以适当的借鉴,却断不可就这样照搬。

反而是低阶基础武功,为少林弟子们打磨基础所用,涉及到的内涵没那么多,更关键的是在于如何打磨劲道,锤炼肌肉筋骨。

曹柘偷学这类武学,正是弥补自身短板,将降魔八法重新再行升级,夯实基础。

降临神雕侠侣后第八个月,曹柘已经以内力运行奇经八脉,只差一步就到冲破生死玄关,完成小周天,可以尝试打通大周天的程度。

如此精进,虽不能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却定然是世所罕见,远超凡俗。

等闲江湖中人,便是不缺上乘武功,可以按部就班的修炼,也当花费数十年的功夫,才能达到曹柘这样的内力修为。

自然,曹柘的内力精进如此之快,完全得益于张君宝这个身体,当世绝顶的资质,以及他本身的金手指加持。

至于武功方面,除了降魔八法之外,还有轻功雀跃功,暗器手法投石问路,棍法当头一棒以及腿法迷踪腿。

所有武功,均是自创,水准却是有好有坏。

此时的曹柘再自我鉴定后,得到的数据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体二十二,力三十一,内力三十七。”

“从数据上来看,我拥有的实力,与最初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不过修炼是越往后进步越慢,不仅需要一些水磨工夫,还得有更好的武功,更全面的锻炼,以及等待身体的发育。低武世界不是玄幻世界,年龄始终是身体的限制器。”曹柘看着自身的数据,对高速的成长,还是挺满意的。

“从觉远大师那里,已经得不到什么帮助了,藏经阁内我所能接触到的经卷典籍,我也都看了个遍,能在现阶段理解应用的,已经完成消化,无法理解的则需要时间和经历的积累。也就是说,少林寺这个新手村,对我而言似乎暂时无用了。”

“除非我能找到少林寺真正收藏武学秘籍的地方,并且不被知晓的潜入进去学习,继续深入积累。”曹柘想到这里,又不免想到了这些时日,通过翻看大岳日报,而知晓的关于魔改后‘神雕侠侣’世界的各种事件,心中不由的涌起了一丝闯入江湖的迫切,却又被他克制了下去。

万人竞赛者降临之后,第一波热潮便是欧阳锋的血弑天下。

自然其人被众多武林高手不讲道理的围杀在了华山之巅。

其后,郭靖借武林大会凝聚大量武林中人起势,又以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为诱饵,吸引了不少有能力的竞赛者加入其麾下,最终在起势三年后颠覆大宋,开创大岳。

后又以火炮之利,轰击蒙古人的铁骑,拓张版图,如今与蒙古形成对冲之势。

现如今大岳已经建国逾十年,国力愈发强盛,大岳兵锋也越发的无坚不摧。

其过程中,大岳武帝推行报纸,发放纸币,建设银行,普及基础教育,推广医疗,改善农业,提高生产工具水准等等一系列的行为,让大岳在短短十年间,国力日益兴盛,人口总数也实现了翻番。

如果这个世界独属于郭靖一人的话,他就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做到了过去千年都鲜有人做到之事。

但是这只是整个世界,某一个层面而已。

江湖中,全真教本该逐渐式微,天下第一大派的名头,也该回流到少林手中。

但是全真三代弟子中,众所周知的龙骑士却并未沉迷于颜色,自毁前途。

而是以十年苦修,换来了一朝顿悟,曹柘降临前十年,江湖便宛如是他甄志丙的江湖。

一把铁剑,扫荡群雄,博得了全真剑仙之名。

虽然大岳武帝高居龙庭,并未与这位全真剑仙打过,但是无论是北丐还是南帝,无论是老魔童周伯通,还是狂魔杨过,都曾是这位全真剑仙的手下败将。

甄志丙天下第一剑的名头,可谓是实至名归。

也正是因为有这位全真剑仙的坐镇,全真教方能超然物外,完全不去管大岳、蒙古之间的争锋,继续撑起江湖的门面,为天下第一的名门正派,无数少年趋之若鹜的顶尖门派。

大岳武帝郭靖和全真剑仙甄志丙,这是现如今最耀眼的两个人物。

但除他们之外,还有新兴的川蜀霹雳门,以火药暗器著称,江湖中人无不闻风丧胆,霹雳门门主唐川更是江湖中一等一的豪杰,等闲不敢招惹。少林弃徒无相和尚,三十六关的金钟罩,简直就是金刚不坏之身,可以硬抗火炮,乱战军阵之中,如入无人之地,曾经独闯三军大营,强撕蒙古将军速不台。

以儒入武的儒剑白羽生,一人一剑独行江湖,潇洒自在,剑术超群,侠名远播……若非有甄志丙这位全真剑仙盖压江湖,他便是这江湖里,最出名的剑客。

摒弃武道,推崇科学的大科学家王钰,被尊之为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位圣人,他以独特的视角阐述这世间万物变幻,虽自身不通武学,却改变了世界的知识结构,开拓了许多人的视野,在他的麾下,门徒无数,其中甚至不乏有原本名满江湖的人物。

这个江湖……不!这个世界很热闹!

非同一般的热闹。

竞赛者们都在用各自的方式,改变着这个对他们而言,其实原本陌生的世界。

其中的佼佼者,甚至已经在这个世界留下了很深、很深的烙印,直接扭转了世界的走向。

在阅读过这些人的事迹之后,曹柘不仅没有半点气馁或者胆怯,反而更加的踌躇满志。

如此江湖,如此世界……那才有意思,那才不枉走一遭。

否则的话,尽是一些早就被借用过无数次的老梗,还要他曹柘再走一遍,岂不无聊?

第七章 第一条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