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神红楼:我能复制天赋 第138章

作者:情系悠然

  今日科举的文章也多是圣人文章,昨天考生们就在议论今天的考题,已是猜测了一个大半,剩下来的时间,就是按部就班的书写即可。

  旁边的院子却是生出了事端,有人偷偷地开始进行科举舞弊,有人放信鸽,有人丢石头,也有人夹杂私藏,五花八门,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

  开考没有多久,外面就传来了鞭炮的响动。

  为了避免触碰法阵的警报,这些九旗子弟的作弊方法,朴实无华且枯燥。

  一阵锣鼓喧天之后,一颗颗小石头裹挟着答案,就飞了进来。

  已经在巡逻的考官柏俊见到这一幕,立刻皱起眉头来,听到外面的动静,就知道此事不好。

  他马上命人去左右巡逻,去找科举舞弊之人。

  随着衙门的人行动起来,陆续有人落入法网,就连一些九旗子弟的卷子也被收走了。

  一时间,这些纨绔公子哥们不乐意了,开始闹了起来,冲撞考场,更是有人趁乱,裹挟着试卷,带出了考场。

  贾环这边全部都被封闭起来,两院也是设置了隔离的手段,因此,并未喧闹在这边儿来。

  “混账!成何体统啊!”

  负责主考的官员面面相觑,也是冷着脸,看着面前的众人,刚打算对这些人上手段,就被人劝说住了。

  “大人,此事不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何?”

  从旁的众人劝说起来,又道:“这些人的身后可是站着朝廷里面半数的重臣,如若将其给得罪了,只怕未来仕途堪忧,谨防秋后算账啊!”

  “是啊!这些人惹不得,他们背后有靠山撑腰,今日要是闹大了去,只怕这些人难逃罪责,到时候陛下雷霆震怒之下,恐怕要出大乱子来。”

  “纵然我等将其揭穿,也没有什么好处,陛下不会感念我等的作为。要是我等放这些人一马,也给了朝中大人物们的脸,以后即便是出现了问题,身后有人撑腰也能够渡过难关不是。”

  “那就算了吧!按照你们的意思,遮掩一下。”

  众人商议了一下之后,发现自己着实得罪不起上面的人,于是,低头沉思之后,就将这件事情给镇压了下来。

  贾环这边又是人前显圣。

  才华斐然的文章,刚刚在圣人面前露了面,就引起整个考场的气象发生改变,无数的圣贤光辉笼罩考场,众人沐浴之下也得到了恩惠,下笔如有神助。

  又是一次文章冠绝全场,人前显圣!

  几乎所有考官都被贾环的才学所惊动。

  就算是张丞相见到这一幕也是哑口无言,摇了摇头。

  这等天上人物,岂是自己儿子那等草包可以比拟。

  “平生不识贾麒麟,纵称英雄也枉然!”

  一个人的名气之大,盖过了所有人的锋芒。

  此刻,正在考试的众人望着这可怕的一幕,痛哭流涕,心头悲叹一声,“既生贾环,何生我!”

  外面的众人见到考试院的动静,也没有关注旁边院子的考试,貌似这件事情被遮掩了下来。

  旁边的考官们对贾环也是感激不已。

  要不是贾环这次人前显圣,吸引走了旁人的关注,只怕今天这件事情还真的就没有办法收场了。

  九旗子弟多是纨绔,见到旁近院子的动静,心头恼怒和痛恨。

  他们这些差生最见不得那些好学生了。

  尤其是贾环这种聪明绝顶的人物。

  “圣人文章多精妙,今日就是我等崛起之日。”

  在这一刻的南方学子,之前就心里面有所准备,趁着这个机会,快如闪电般完成了自己的考试试卷,而许多北方学子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或者说没有这个预期。

  等到他们醒悟过来之时,已然错过了最好的时辰。

  于是,当朝科举历史上难以忘记的一幕出现了。

  那就是等到所有人考试结束之后,试卷评阅结束,呈交给乾盛帝之后,所有人都傻眼了。

第238章 科举大案,满朝风雨

  审批完毕之后的众人,看了一下卷子之后,就知道祸事了。

  考试阅卷是糊名,而非是见着考生的名字在阅卷。

  因此,这件事情只有在事后才知道出了大问题。

  贾环的卷子没有任何的疑惑,必定是第一名会元。

  谁要是出来质疑,怕是要被人给打死。

  当代儒林的代表人物,你说他不够资格,是想要跟整个儒林开战不成?

  要知道,阅卷的考官也是儒林的人啊!

  贾环第一名,无可争议,也没有任何问题。

  偏偏问题就出现在了前来考试的其他学子身上。

  整整三百位录取的名额,全部都是南方人。

  这就是祸端了!

  北方的学子,一个人都没有被录取,只怕整个北方的学子要在整个神京大闹一场。

  到时候牵扯到北方各省,那就不是简简单单的科举事件了。

  关键这件事情的关键在于南方的学子没有作弊,就是硬考出来的。

  这就有些离谱了。

  而今开国数百年,早已经是国泰民安,北方的学风也已经开始形成,断然不可能出现这般情况。

  本不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却成为了现实,容不得这些人不头疼。

  就算是张丞相见到这些卷子也是傻眼了!

  南方学子的卷子,的确是文采非凡。

  只是这件事情不能够这般做。

  科举也要讲究人情世故,要是这件事情真的公开了,那么整个天下也就乱了。

  当即,张丞相就带着卷子,去了皇宫,寻乾盛帝,希望能够给出一个办法来。

  春末的神京,不怎么凉爽,反而是炎热异常。

  春闱的日子,已经接近了初夏,来到炎热的季节。

  感知夏天气息的知了,从角落里面钻出来之后,爬在树皮枝头上,不停地鸣叫着。

  在皇宫的南书房里,九旗子弟的独门考试也已经呈送过来,一批誊抄员正在快笔疾书,将送来的试卷进行录入。

  “这是今年前十名的答卷,据说,这届的考生质量非常高!都是在之前县试、府试中的佼佼者,文采出众,思维缜密,可是令主考官们费劲了一番心思,才评定了这十名呢!”

  大家一边进行笔录,一边交头小声议论,充满了羡慕之情。

  只是,其中一个誊抄员,神色渐渐有些不对劲,自言自语道:“这份答卷……写的八股文,怎么读起来很不通顺啊?而且,仅仅第一段,就出现了三个错别字,如此水平,也能称为质量高?”

  “怎么?高材生们的文笔,你也敢怀疑?”旁边的同僚揶揄道。

  “不不……你来看,错别字不少……”

  誊抄员把试卷递给同僚,“这句引用孟子的原话,本应是‘仁民而爱物’,可这个考生却错写成了‘仁名而爱物’,一字之差,可谓是天壤之别啊!”

  同僚也仔细阅读起来:“确实,一些常识性的句子,竟然都写错了。你看,这是《论语》中的话——学而不思则罔,可是考生竟然把‘罔’字写成了‘惘’……”

  两人越看越狐疑,交谈得愈发频繁。

  “你们在聊什么?还不赶紧誊抄笔录?”副考官林斐然走了过来。

  誊抄员起身,将这份卷子递了过去:

  “林大人,请您过目,前十名中有一份答卷,错别字非常之多……”

  林斐然浏览一遍,也不由得吃惊:

  “这张答卷错字连篇,甚至连一般乡试的成绩水平都不如……”

  “这份答卷质量太差!八百字的文章里,竟然找出了三百多个错别字!你给我说说,你们到底是怎么选出来的?”

  誊抄员小声询问:“副考官,这其中是不是有猫腻啊?咱是不是要向上级汇报此事?”

  林斐然闻言心头猛然一震,赶紧说道:“这我可不知道,也不归我管,我只负责现场监考、考后汇总……至于录取名次,都是由主考官柏俊大人、会同其他几位副考官评定的,责任在他们……”

  话说到一半,林斐然心里“砰砰”跳个不停,心想:

  “主考官柏俊是内阁大学士,在朝堂上的权势很大,我一个排在末尾的副考官,可惹不起他,何况,前十名已经确定,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了……”

  然而,那位誊抄员却耿耿于怀,心里放不下,当天结束后,出大堂正好碰见一位御史官员,名叫张礼,两人相熟,便私下里聊到此事。

  作为御史,张礼的职责就是监督百官、向皇上禀报异常情况的,闻听此事,觉得必有蹊跷。

  当他出宫的时候,正巧遇见前来找皇帝的张丞相,赶忙询问道:“丞相,如此匆忙过来,是出了什么大事情?”

  “祸大了,闯大祸了,你且说说,皇上今天在什么地方?”

  张礼闻言顿时心头一提,最近的大事情不就是科举考试?难道他们那边也出现了乱子不成?

  一时间,他赶忙折返回去,跟张丞相一起去找皇帝,打算当面汇报自己得到的消息。

  两个人找了一个小黄门,问了路,便向南书房走去。

  此地的南书房内乾盛帝正在听戴权汇报最近发生的事情。

  “什么?竟然有这等事?”

  乾盛皇帝听闻科举考场出现了祥瑞,也是吃了一惊,追问到,“你可曾亲眼看到那祥瑞?”

  “见着了,乃是贾府的麒麟才子贾环的文章牵引圣人赐福,这才天降祥瑞。”

  戴权见着祥瑞出现,连忙过来报喜,说道:“皇上,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情啊!此次祥瑞,当可昭告天下,彰显帝王仁德!”

  “本朝能有如此才学的士子出现,乃是皇上教化众生有功,苍天有感,特意赐福啊!”

  乾盛皇帝闻言则是摇了摇头,心头的情绪十分复杂,又想起了林如海,那个该死的林如海。

  要不是林如海,他就可以跟贾环成为一家人。

  到时候,他这个江山还能不稳固?

  到了自己身边,乾盛皇帝有把握将贾环拿捏在手中,成为自己手中的刀。

  可惜,现在名刀在外,伤人亦是锋利,难以握持。

  见到乾盛皇帝摇头,戴权心头微微一紧,暗道,难道自己拍错马屁了?

  就在这个时候,张丞相急匆匆的带着御史张礼走了进来。

第239章 替罪羔羊,汝妻吾养

  看着坐在椅子上的乾盛皇帝,两个人单膝跪地,请皇上安。

  随后,他们两个人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出来。

  “皇上,本次恩科考试,一共三百名额,全部都已经落地。”

  “但是.......”

  张丞相看着乾盛皇帝,犹豫半晌。

  乾盛皇帝见状,放下手中的奏折,说道:“但说无妨!”

  “皇上,臣有罪,罪该万死!”

  张丞相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额头靠在地毯上面,不敢起来。

  乾盛皇帝见状微微皱起,心头一跳,知道准没有好事情,“先起来说话,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这是折子!”

  张丞相递上折子,小黄门的接过折子,拿给乾盛皇帝看。

  乾盛皇帝看了一眼折子之后,越看越是心惊肉跳,怒斥道:“你们就是这么监考的吗?你们看看,这些都是什么?”

  “三百人的名额,全部都是南方的学子,你说说这里面有没有问题?你在糊弄我还是在糊弄天下人?好你个张全,你就是这么办事情的吗?”

  雷霆怒火,席卷整个南书房,众人瑟瑟发抖,不敢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