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神红楼:我能复制天赋 第139章

作者:情系悠然

  皇宫里,乾盛皇帝怒不可遏,将手中的折子扔在了地上。

  负责这次主考的张全吓得直冒冷汗,哆哆嗦嗦地从地上捡起折子,说道:“皇上……微臣身为主考官,没能尽心尽责阅卷,犯有失职之罪……”

  “这绝不是简单的失职!而是有科场舞弊的重大嫌疑!”

  乾盛皇帝指着张全,厉声斥责道,“三百人的名额,竟然没有一个北方学子,难道说整个大乾的天下也就只有半壁江山了?张全,你敢说你们作为主考官没有问题?”

  “陛下,这件事情还真的没有问题。”

  张全知道自己要是任由事态发展下去,不出来解释一二,只怕今天这一关怕是很难过去了。

  当即,张全便是给乾盛帝分析起来,说道:“这次的阅卷由儒林的诸位大人物阅卷,朝中的大人物们也都有参与,正因为是我们来阅卷,这才是最公平的阅卷。如果北方学子得到消息,请动圣人裁决,那才是麻烦事情。”

  “这是南方学子和北方学子的试卷,我也一并带来了,还请陛下圣断!”

  张全随后从自己的袖子里面抽出卷宗,将其交给了乾盛帝。

  乾盛帝打开卷宗,浏览起来里面的内容,不由得皱起眉头。

  许久之后,他心头也是微微嘀咕起来,“怎会如此呢?”

  盖因为这件事情的确是没有科举舞弊的嫌疑,南方学子全部都是真才实学的考上来的。

  这就是麻烦啊!

  “封存起来,谁也不告诉,重新拟定一个名单,调整一下次序。”

  “此事封口,不允许任何人外泄。”

  乾盛帝终究还是老了,要是还年轻的话,他指不定就要借题发挥,打压一下朝廷里面的大臣,只是现在他气力不足,年岁已高,常年承载龙脉国运,身体的损耗亦是不小,因此,他在对待这件事情上面终究还是服软了。

  “张礼,你又有什么事情?全都一块儿说了吧!”

  乾盛帝深吸一口气冷静了下来,终究是帝王心术,看向下面跪着的张礼,心头琢磨起来,难道又是坏事?

  “启禀陛下,九旗科举那边儿出了事情。”

  张礼随后将事情的原委说出来,震惊了众人一整年。

  “什么?竟然有这等事?”乾盛皇帝也是吃了一惊,追问道:“你可曾亲眼看到那些试卷?”

  张礼闻言摇了摇头,说道:“我也是听南书房的一位同僚所言,是他亲自誊抄的试卷。”

  在古代,每次科举考试都由皇帝钦命的主考官负责,其中阅卷、评选的大权,都由主考官亲自施行,皇帝一般不会越俎代庖、越权干涉。

  但这次,乾盛皇帝等不及了。

  因为,他心里面知道,这也许就是他最近这些年举办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了,而且科举考试涉及官员录用,关系到国家人才选拨,是头等大事,于是派人火速去到南书房,将那些卷子取来,自己亲自过目。

  这一看,乾盛帝也是瞠目结舌!

  整篇答卷,不过才八百多字,可细细数下来,竟然找出了三百多个错别字!

  也就是平均两、三个字里就写错一个!

  “这是什么狗屁不通的文章?连基本的文化常识都没有,竟然被选为前十名?”乾盛皇帝大怒,猛拍桌子,“通知主考官柏俊入殿,我要当面问他!”

  “陛下,锦衣卫密探来报,说九旗子弟的独门科举,出现了重装考试院的事情,起因是因为有人科举舞弊,被人抓住痛脚,纠缠起来,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又是一个噩耗由锦衣卫那边传来。

  顿时,还未等到主考官柏俊进来,乾盛皇帝就怒火攻心,晕死了过去。

  “不好了,陛下昏过去了,快来人,请张太医过来看病。”

  一时间,众人手忙脚乱,整个宫廷内部的环境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接下来的时间,一切风平浪静。

  乾盛帝昏迷不醒,众人都不敢自作主张。

  还未等乾盛帝苏醒过来,为了避免皇帝发雷霆怒火,主考官柏俊被众人推举出来充当替罪羔羊。

  “柏大人,喝了这杯毒酒,就上路吧!”

  “折子已经写好了,你一个人承担下来所有的罪责。”

  “死无对证,你的家人,我们会替你照顾好的。”

  “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

  见到自己跟前的毒药,又想到这些人的手段,柏俊吓得直冒冷汗。

  只是他心头更清楚,要是等到乾盛帝苏醒过来,那肯定就不是只死一个人那般简单了,而是死很多很多的人。

  此刻,满朝文官人人自危,迫切需要一个没有背景的站出来背锅。

  作为这次的主考官柏俊难辞其咎。

  他看着眼前的折子和毒药,心中也是苦不堪言,思维乱成一团。

  “喝了,就上路吧!”

  旁边有人开口怂恿道。

  柏俊闻言咬了咬牙,抄起桌案上面的毒酒,饮入喉咙,眼神一黑就自尽了。

  就在柏俊死后不久,乾盛帝也在太医的治疗之下苏醒了过来。

第240章 金榜题名,六元及第

  当乾盛帝知道柏俊畏罪自杀,一个人承担下来所有罪责之后,也是皱起眉头,微微摇头叹息,说道:“从即日起,刑部带兵拘留所有的考生,严格审问!一查到底!”

  死一个人就想要让乾盛帝息事宁人?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之前的三百名南方学子,他没有办法,的确是真才实学,可是九旗子弟是什么成分,他心头难道还不清楚?一群酒囊饭袋之徒,要不是仗着当年跟随太祖入关的功绩,只怕早就没有这般辉煌了。

  而今更是犯上作乱,还打算动摇国本,这如何能够让乾盛帝心头好过?

  当即,乾盛帝便是颁下口谕,命人捉人。

  顿时间,整个朝堂内外杀气腾腾。

  也就在这个时候,贾环丝毫不受风暴影响,已经开始准备婚礼了。

  俗话说人生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金榜题名,已经提前预定。

  这次贾府虽然也遇到了朝廷正在查科举舞弊的案子,但是,这件事情跟贾环没有任何的关系。

  他乃是麒麟才子,才学不需要证明。

  站在这里,就是第一。

  无可争议。

  无论外界如何狂风暴雨,全都跟贾环没有任何的关系。

  宁国府内,喜气洋洋,丫鬟们也都出来采办婚礼所需要的各种物件,就连荣国府的姑娘们也都过来帮忙。

  一时间,整个宁国府里里外外都充满了一种喜庆的味道。

  而在宁国府之外,乾盛帝杀的人头滚滚,至少数千人因为牵扯进这件事情当中,从而丢掉了自己的生命。

  菜市口,每天都有人被问斩,今年杀的人格外的多。

  很多人还都是朝廷里面的官员身份,围观的百姓也是颇多,甚至还有人在弄人血馒头,希望用来治疗肺痨。

  百姓多是没有读过几天书的文盲,只是听说这个管用,便是去求来了。

  也有人听说捐门槛管用,却也去捐钱了,最终希望破灭,发现什么事情都没有改变,从此疯疯癫癫,沿街乞讨,不知去向,大概是死了吧.....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

  这件事情对贾府的影响甚微,几乎没有任何的影响。

  科举发榜之后,有人名落孙山,有人嚎啕痛哭,也有人高兴不已....

  唯有贾环再中会元。

  前来宁国府道喜的人很多很多,各路的学子,无论是北方的学子,还是南方的学子,全部都过来了。

  甚至连安庆长公主也过来了。

  这一日贾府盛况空前,似乎回到了太祖开国那年的繁华景象。

  宫里面的贾元春也派人传出来消息,恭贺贾环的高中。

  接下来的几日,殿试如期举办!

  众人齐聚金銮殿之上,准备进行最后的殿试。

  乾盛帝最近杀了很多人,却看不出喜怒来,冷冷地盯着下面的众人,淡然地挥了挥手,说道:“今日殿试,我只考你们一道题,这道题,你们将答案写下来,由我来断!”

  等到乾盛帝的话音刚刚落下来,就见到小黄门从旁边走出来,手中拿着常常的卷轴,来到稍微高的地方,将其挂了起来,旋即,卷轴铺展开来,显露出上面的文字来。

  有学子当即将其诵读了起来,“烟锁池塘柳。”

  “这是千古绝对?”

  众人摇了摇头,苦思冥想,还是觉着写文章好一些,这等东西不是自己拿手的强项,左右想着自己不过只是过来滥竽充数,反正状元的位置,不会落到自己的手中,还不如仔细答题,看看有无高中探花和榜眼的机会。

  探花郎必定是容貌俊俏的公子。

  因此,容貌丑陋的人,自动放弃竞争。

  榜眼的位置,似乎可以争取一下。

  一时间,众人对这个对联无人问津,默默摇头。

  旁边的戴权见着乾盛帝的表情也是心知,这就是皇帝亲自想出来的对联,要是轻易被人破解了的话,那他的面子往那里搁?今日将其说出来,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本事,借此让自己名留千秋。

  乾盛帝自认为自己十全武功,千古帝王,因此,对于这种露脸的事情,自当是心头欢喜。

  “就是不知道这个贾麒麟能否对的上来。”

  乾盛帝好奇地看向下面的贾环,沉思着,想着贾环要是对不上来,那就好笑了。

  这个麒麟才子,不能为他所用,乃是心头最大的一根刺。

  刀太锋利,握不住啊!

  乾盛帝心头也是在琢磨如何安顿贾环。

  他日子无多,绝对不能让贾环留在神京。

  “此子留在神京就是祸害,东南沿海地带太富有了,乃是朝廷的税收重地,钱袋子,更不能够让此人过去逍遥。”

  “漠北如何?”

  “南疆如何?”

  乾盛帝的心思一动,却也迟迟没有下决定。

  贾环的归宿,似乎也在这一刻动摇起来。

  等到贾环交了卷子之后,乾盛帝命人将其呈送上来,“镜涵火树堤。”

  “烟锁池塘柳,镜涵火树堤”,的确堪称为绝对。

  上联五字,字字嵌五行为偏旁,且意境很妙。

  看似简单好对,其实很难,下面的学子甚至认为它是“天下第一难”。

  烟锁池塘柳

  镜涵火树堤

  上联写烟雾弥漫的池塘景象,下联写池塘水影倒照的美色。平仄相对,五行错位;火树是一种树名,也可以是夕阳或者灯光效果;涵可作名词,池边有小桥,桥有涵洞也是有可能的;镜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水平如镜;镜涵,像镜子一样映照万物。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薛伟》:“见江潭深浄,秋色可爱,轻涟不动,镜涵远虚。”

  上下联都有包容意!

  “此子才学果然非凡,我琢磨了多年的千古绝对,竟被此子轻易破解,当真是天降文曲星,的确是了不得啊!”

  就算是乾盛帝也不得不为贾环的才情所动容。

  下一刻,乾盛帝便是钦点了贾环的状元身份。

  从此贾环完成了科举考试的最高成就----六元及第。

  满朝文武皆是汗颜,读书人能够走到贾环这个地步,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