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478章

作者:烽火重燃

外面,正有源源不断的人往这赶来,似乎,在酝酿一场极大的战争。

“当初该多给江逸些封狼骑。”

霍去病一边吃瓜,一边担心汉武帝,赶忙用耳麦道:

“陛下,等会您不用出房间,敌人越来越多了。”

汉武帝回道:“无妨,朕有鹏举和你。”

岳爷和霍去病一听立即严阵以待,心底开始盘算保护汉武帝的各种方法!

论如何一句话,让两大绝世名将为你卖命?

“继续说韩信,比起项羽,本帅更好奇他。”

白起喝了一口淡茶道。

江逸说道:“后来,韩信离开楚营,投奔刘邦,可最后做的管理仓库的连敖,最后得到了汉军将领的赏识,成了管理粮食的治粟都尉。”

“……”白起。

“韩信见在汉营也受不到重用,就想连夜逃跑,当时刘邦的左膀右臂萧何月下急忙追赶韩信,这才有了后来的汉大将军。”

江逸正色道:“这也是萧何追韩信的典故由来。”

周围的场景骤然变幻,萧何把韩信追回来后,孤身一人求见刘邦。

刘邦怒道:“别人逃跑也就罢了,你为什么要逃跑?”

“萧何,你可是我从沛县带来的老弟兄,你这样做让其他的兄弟们怎么想?!”

萧何赶忙说道:“大王,微臣不是在逃跑,而是在追赶逃跑的人。”

“你追逃跑的人做什么?一群贪生怕死之徒,自然会有人去教训,你亲自去追,是想求他们在这浪费粮饷吗?”

刘邦十分恼火,他昨夜听到萧何“跑”了的消息,急得一整晚都睡不着觉,就好像突然之间失去了左手一样。

可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连萧何都会离他而去?

“哈哈哈,没想到汉高祖这么幽默!”

“挺有道理的哈哈,一群要逃的人留着干嘛?”

“楼上你这样想就不对了,今天逃一个,明天就能逃一群,那汉军还剩个啥?”

……

“汉王,微臣去追的乃是韩信。”萧何严肃道。

“我知道,一个治粟都尉嘛!”

刘邦一边摆手,一边越发觉得萧何脑子稀奇古怪:

“逃走那么多军官你不去追,偏偏去追个治粟都尉作甚!”

“怎么?我汉营缺管米的人?”

“大王,他还真不是一般的治粟都尉。”萧何解释道。

刘邦见萧何这么坚持,也只得冷静下来,坐回到主位上:“那你说说,怎么个不一般?”

萧何说道:“那些逃跑的军官很容易就能再得到,可韩信只有一个,大王若仅仅只是想做汉中王,那现在就可以杀了他,以防止他为别人所用。”

刘邦立即坐直了些,他很少听到萧何这么夸一个人,知道这个韩信的必然有过人的才能。

“可若是大王想要夺取天下,那就非要韩信不可!”

“如今我们汉军,正缺乏一位可以御将的大将军,他就是这样的人!”

“大将军?”

刘邦瞪大眼睛:“他有何军功?就因为你的举荐,本王就要封他为大将军?那其他的将军怎么想?他们大多是老弟兄!”

“他们怎么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王您怎么想,只要您坚定不移地信任和支持韩信,韩信就一定会有用实力征服众将的那天!”

“你就不怕他是一个纸上谈兵之人?”

刘邦质疑道:“要是我们汉军也碰到个赵括,那该如何是好?”

“微臣愿以身家性命作保!”

萧何毫不犹豫。

白起看到这,怅然叹了口气:“若王上身旁能有如此良相,何愁赵国不灭?”

“韩信能得遇此人,就是以后把命还给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江逸泯了口茶:“还真还了。”

白起:“???”

第731章 坑神遇坑神

“这是后话了,我们不妨稍候再说。”

江逸可不想被打乱节奏,毕竟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

白起感觉挺有意思地看向他,江逸的心思他早已一眼看穿,只暗道这后生倒是活学活用,是个可授兵法的人才。

“韩信,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汉营的大将军了!”

时空之镜显现出了刚才的场景,刘邦对刚受封的韩信说道:

“本王一直觉得,萧何就是在夸海口,一个小小的治粟都尉,真能有安邦定国之策?”

韩信知道这是激将法,只调整好思绪,回道:

“当今能和大王争天下的人,无非就是项羽,大王不妨自己估计一下,论兵马的精良与强悍,汉军可否敌过楚军?”

“不能。”

刘邦虽然很不想承认,但也懒得在这打马虎眼。

韩信闻言拜道:“大王所言极是,末将也觉得您远非他的对手。”

“甚至,在同等,乃至于汉军数量多余楚军三倍的情况下,您仍未必是楚军的对手。”

刘邦神色阴沉,他听这韩信说话就感觉很不爽!

动不动就说本王不是对手,难道你韩信都成汉营的大将军了,还不认为自己属于汉军的一份子么?

难道你韩信天生就比汉军和本王更高一等?

要不是实在缺一个帅才,刘邦恨不得现在就把韩信拖出砍了,什么东西,他堂堂汉王,难不成还得受一个新提拔上来的人的气?

是本王给你饭吃,还是你韩信给本王饭吃?

观众们听到这里,也都察觉到了韩信来自于骨子里的傲气。

似乎,比起汉军,韩信最开始还是更认可楚军,觉得项燕、项羽才是值得依附的人。

因此,哪怕项燕死了,他也甘愿在项羽手下将军的手底下,做一个执戟郎中,还多次主动想办法给项羽献计。

“唉,要是项羽当初哪怕尊重韩信的建议一次,也不至于让兵仙投奔刘邦啊!”

“是的,所以在现实中,我们还是不能够小瞧人啊,否则我们岂不是人人笑项羽,人人皆……算了,我不配成为项羽!”

观众们越发激动地交流道:

“我觉得这跟曾经的战国人才输送基地魏国有点像哎!”

“楼上魏国可比这离谱多了啊,他们是一点教训都不接受,吴起、商鞅、孙膑、公孙衍、张仪等等,哪个不是可以搅动风云的大才?”

“嗯哼,补充一点,商鞅是卫国人,只是最开始想要投靠魏国!”

“哈哈哈,自从看了这节目,华夏古代史少一分我都觉得丢了自己的脸啊!”

玩笑归玩笑,可此刻,许多观众在内心和刘邦一样,对韩信的第一印象就是太傲和不尊重人了。

这种傲,别说做皇帝的不喜欢,光是他们听了也难受。

“汉王,末将曾经侍奉过项羽,因此请让我先谈谈项羽的为人,再告知您平定天下的计策。”

韩信在帐中回忆道:“项羽是个绝对勇敢和能调动士气的人,他说往东,就没有哪个士兵敢往西跑,他一声暴喝,数以千计的人都会吓得胆战心惊!”

“此人光是凭借一身勇猛,就足矣在任何一个时代成为强者。”

观众们默默点头,他们认为这个观点在千年之后也是成立的。

项羽的力气哪怕只是在现代搬砖都能奔小康。

“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韩信正色道:“他麾下不乏强将,可是他却不敢放手任用他们,以至于大多时候,到哪都是带着一堆人,压根发挥不出麾下强将的作用。”

“这样的人,顶多算是个不错的将军,为帅者,不会用人,不敢用人,岂能不败?!”

韩信越说越气,在现在的他看来,项羽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

空有一身蛮力的人,在韩信这样的兵家眼中,可不就是匹夫之勇嘛。

他继续道:“项羽对他人都很好,看到可怜的人会同情,看到生病的人还会掉眼泪,甚至还可以把自己吃的东西分出去。”

“可是,当他的部下有功劳时,他却怎么都不舍得给他们些权利,该封不封,当赏不赏,却对无功之人恩遇有加,这可不就是妇人之仁么?”

刘邦顿时和他找到了共同话题:“的确如此,虽说他的那些将领还跟着他,但他如此压制,哪个将领会没有怨言?”

“大王所言极是!”

韩信说道:“别人跟着他都是为了建功立业的,渴望着能够获得应有的成果,结果却眼看着他的领地越来越多,可受封的却都是些他的亲信和偏爱之人,这让那些诸侯怎么想?”

“他独霸天下,令诸侯称臣,却退关中而定都彭城,主动放弃地利……”

白起听了连连摇头:“跟着这样的王,只会让无数的人白白丧命。”

“是的,韩信就是看出了这点,所以在这一场会谈中,他直指项羽各大弱点,让汉高祖和项羽的手段反着来!”

江逸见时机已到,为了节省节目时机,亲自为白起介绍道:

“项羽远贤臣,那刘邦就近贤臣,项羽不分封诸侯和功臣,那刘邦就行分封!”

“韩信认为,三秦的封王章邯、董翳、司马欣都是秦将,他们率领秦国弟子多年,战死和逃亡的人不计其数,每个人都恨不得他们能为大秦争一口气!”

“可他们却欺骗自己的部下投降项羽,在项羽坑杀秦降卒的时候,也唯独这三个人苟且偷生,最后居然还被封王,这样的人绝不会得到百姓爱戴,因此要弱项羽,就要先从这三人下手!”

“这便是晚辈最开始提到的还定三秦!”

“秦降卒被坑?”

白起十分敏锐地问道!

他着急地前倾身子,凑近了江逸些。

江逸微皱眉头,赶紧思考起对策。

他是来请杀神去帮忙的,可别刚到就跟项羽打起来!

第732章 杀神之怒

“是的,秦军被项羽坑了二十万,是长平之战的一半。”

江逸直言道。

“放肆!”白起大怒,“带我去见他!”

“武安君,论兵法韬略,他不如您,但若单打独斗,五千年来无人是其敌手。”

“那又如何?若王上得知此事,反应只会比本帅更激烈,这可不是打不过就能不打的事情,大秦之威不容践踏!”

白起眼中闪烁着精光,像是泛起火星一样。

“项羽坑杀秦军,从某种程度来说,和武安君不得不杀赵军是一样的。”

江逸看向白起,白起一言不发。

自从得知自己坑了四十万嬴姓赵氏之国,结果不出二世就毁于嬴姓赵氏的时候,他就隐隐觉得,冥冥之中似乎真有什么在轮回。

难道,真的是因为大秦杀戮过重?

因为自己在长平给后人带了个坏头,所以后人一旦有理由,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坑杀降卒?

他们是不是会这么想:毕竟大秦武安君就曾经这样做过嘛!

既然大秦和武安君有苦衷就可以坑杀赵人,那他们的国家有苦衷时,为什么就不能坑杀秦人呢?

上一篇:诸神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