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110章

作者:寂寞剑客

“娘,女儿会照顾好自己,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嗯,娘也会照顾好自己的。”母女俩抱头痛哭。

看着抱头痛哭的李贞丽和李香君,康百万他们四人只能苦笑。

今天这顿花酒是没心情再喝下去,便在桌上留下五百两银子,又给了郑妥娘等三个艳妓各五十两银子车马费,然后起身离开。

康百万四人刚走,侯方域就黑着脸登上了媚香楼。

“李香君,你非要加入国难戏班,是吧?”侯方域黑着脸问。

李香君却没理他,只是抱着李贞丽饮泣,就跟没有听到似的。

侯方域彻底失控:“李香君,你怎么就那么下贱哪?放着媚香楼好好的花魁不做,非要跑到徐州边镇去给那些丘八厮卒唱戏?你是指望着那些丘八厮卒高兴了赏你几个大钱,还是指望着他们中间的哪一个会纳你做妾?”

“滚,你给我滚!”这话戳了李香君的心。

在李香君的内心,其实早就以侯家儿媳自居。

虽然是青楼女子,但李香君不想做别人小妾。

但是侯方域刚才的这一句话却暴露出他的内心其实并未拿李香君当成侯家的儿媳,而只是拿她当个毫无地位、随时都能转赠他人的小妾。

“好好好,我走,但是李香君你最好别后悔。”

侯方域撂下一句狠话,黑着脸离开了媚香楼。

……

阮大铖正在他的石巢园内加班加点的排新戏。

石巢园就是阮大铖在南京的居所,是他花了足足几万两银子将六所紧挨一起的民宅都买下来打通,然后改造而成,极尽奢华。

其中就包括后花园的水榭及戏台。

此时,戏台上正在唱阮大铖亲手编写的“秦良玉”。

扮演秦良玉的是秦淮河画舫上讨生活的一个歌女,尽管这个歌女已经非常之努力,唱腔也是珠圆玉润,但是阮大铖却总觉得缺点什么,神韵?

对,神韵,这个歌女的身上缺少那种神韵,即便身上穿着棉甲,也仍旧是个歌女,而不像是个驰骋沙场的女将军。

想到这里,阮大铖就轻叹了口气。

其实最适合演秦良玉的是媚香楼的李香君。

那天李香君把戏服一穿,再往戏台上一站,甚至还没唱一句词,做任何一个动作,一个女将军的飒爽英姿就已经是展露无遗。

李香君再一开嗓,阮大铖就更是拍案叫绝。

秦良玉这个曲本,简直就是替李香君量身定做的。

只可惜,李香君是侯方域的禁脔,而现在侯方域、顾杲、吴应箕他们这一拨人都是内务府副主事马鸣騄跟前的红人,惹不起。

虽说阮大铖现在也是内务府的人,但他心里有自知之明,圣上之所以招他入内务府就是想让他排戏,就是这么简单。

跟马鸣騄比是不能跟马鸣騄相比。

惹不起马鸣騄,也就惹不起侯方域他们这一拨人。

所以那天,当侯方域带着顾杲、吴应箕几个跑来石巢园示威,阮大铖就毫不犹豫的将李香君拒之门外。

这个时候,戏台上的“秦良玉”已经开唱。

故事讲述的是天启元年,建奴大军犯沈阳,朝廷命白杆兵与浙兵紧急驰援沈阳,未到沈阳就被建奴包围在浑河南岸。

秦良玉闻讯后撇下大军单枪匹马驰援浑河。

在戏文里,阮大铖遵照崇祯的旨意对史实做了些精彩的改编。

在历史上,秦良玉的三千白杆兵其实没来得及赶到浑河战场,大战就已经结束,参战的白杆兵和浙兵全军覆没,辽兵则是兵败如山倒。

但是崇祯亲自下旨,要求阮大铖改成秦良玉单枪匹马赶到了浑河战场,只不过,当时秦良玉兄长秦邦屏以及弟弟秦民屏率领的白杆兵已经全军尽墨,浙兵也已经陷入苦战,辽兵则是留在浑河南岸看热闹。

然后秦良玉一番言语刺激,辽兵羞愧难当,随即跟着秦良玉发起进攻,终于将浙兵从建奴的重重包围中救出来,秦良玉也从战场上夺回了兄长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的尸体,并亲自护送回乡安葬,就这么一故事。

此时戏台上的“秦良玉”正好唱到“三千铁骑齐卸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旁边扮演关宁铁骑的四个“兵”“勇”则以手掩面,口中也是啊呀呀作声,表示羞愧难当,随即跟着秦良玉向建奴发起了猛攻。

看着戏台上卖力表演的歌女,阮大铖又叹了口气。

差点意思,还是差了点意思,真不像个女将军啊。

就在这时,阮大铖眼角余光忽然瞥见王承恩快步走进水榭。

“王公公!”阮大铖吓了一跳,赶紧起身迎上前来,一脸谄媚的说,“这是什么风把您老人家吹到我这石巢园来了。”

王承恩笑了笑,说道:“有旨意。”

阮大铖闻言赶紧下跪,恭声说:“臣恭请圣上金安。”

“圣躬安。”王承恩冲南宫方向抱拳遥遥一揖,随即又尖着嗓子说,“着内务府宣教科都给事中阮大铖,特聘媚香楼艺伎李香君入国难戏班。”

第一百四十二章 士子北上

时间很快来到了七月底。

这天一大清早,南城竹炭坊的一处早市突然之间一阵鸡飞狗跳,只见两个光着膀子的土棍顺着聚宝门横街飞奔过来。

两人身后不远处,一队士子正在大呼小叫的追赶。

为了延缓士子们的速度,两个土棍不断的掀翻中途的摊贩甚至行人。

“站住!快站住!你们此时站住,不过一顿板子,可如果再跑下去,那可就不是一顿板子的事情了,得杀头!”

夏允彝一边追赶,一边大声警告。

“父亲,我抄近道到前面去拦截!”

跟在夏允彝身后的夏完淳说完就窜进旁边的小巷。

夏允彝只来得及叮嘱一句要小心,却早已经看不见儿子的身影。

回头再说那两个土棍,七拐八弯,也跑进了一条幽深的小巷内,身后一直穷追不舍的那群士子终于被两人给甩掉。

“呼呼,总算是甩掉了这帮穷酸,可把我累坏了。”

“大哥,南京这地是真没法呆了,国子监的学生还有这些臭穷酸简直不拿咱们当人,现在咱们想要干点啥事简直比登天还难。”

“是啊,这帮士子管得也太宽了,昨天傍晚黑七就在贡院街调戏了一个来秦淮河游玩的小娘子几句,结果就被一帮巡逻的士子抓进了国子监,不由分说就是一顿打,黑七的整个脸都肿成猪头,就连他老母都认不出来。”

“大哥,要不给这些士子点颜色瞧?”

“闭嘴吧你,你小子是没尝过厉害是吧。”

“我就不信这些臭穷酸还真能干得过咱们?”

“你懂个屁!这些士子不光是人多势众,他们背后还有官兵,西城的扁担帮知道吧?他们就你说的那样,召集人手跟士子干了一架,结果呢?”

“结果怎样?一定把那些士子打得屁滚尿流了吧?”

“屁滚尿流是真的,不过是扁担帮被干得屁滚尿流。”

“不会吧?怎么可能呢?扁担帮居然干不过那些士子?”

“真干不过,那些士子人太多了,一声招呼就能过来成百上千人,而且他们背后还有官兵,那些夷丁可是真敢杀人,太凶残。”

两个土棍正在发牢骚时,身后陡然响起一声大喝:站住!

“额滴个娘!”两个土棍发一声喊,拔腿就往小巷深处跑。

身后的那个士子却是不依不挠的追,一边继续高喊着站住。

跑了没多远,其中一个土棍忽然说:“大哥,好像就一个人?”

“我看见了。”另一个土棍嗯了一声,又说,“好像还是个孩子。”

“那咱们怕他做甚?”第一个土棍说,“回头揍他一顿,出出气。”

“对,揍他一顿!”土棍大哥也是反应过来,“人多咱兄弟打不过,但是对付个把士子还是没问题,何况还是个孩子。”

当下两人便停下脚步兜转回来,嘿嘿狞笑。

这一回头,两人才发现追上来的这个士子真就是个孩子,顶多十三四岁。

不用多说,这小孩就是夏完淳,虽然自己一人年幼力弱,对方有两个人,而且还是身高体壮的成年人,夏完淳却毫无惧色。

“不跑了?不跑就对了。”夏完淳哼声说道。

“我也不瞒你们,我们马上就要离开南京了,但是在离开南京之前肯定会抓一批土棍青皮来杀鸡儆猴。”

两个土棍拳头都举起来,听到这话却又顿住。

“想揍我一顿出气是吧?”夏完淳哂然说道,“我谅你们也没有这个胆,这一拳要是落下,待会落地的就是你们两颗人头!”

两个土棍彻底丧胆,转身又想跑。

“也别想着跑,你们能跑到哪去?”

夏完淳又说道:“南京城内还有所有的城门都是我们的人,这一次我们是铁了心要将整个南京的青皮土棍连根拔起,你们两个如果这个时候跪地认错,那还有得救,胆敢潜逃或者顽抗,那就只能是死路一条!”

两个土棍闻言便彻底愣在那。

又过片刻,夏允彝终于带人赶到。

看到夏完淳一个人制住两个土棍,同行士子都是极为佩服。

夏允彝却有些担心的问道:“端哥,这俩贼子没怎么着你吧?”

“父亲,我没事。”夏完淳摇摇头,又道,“还有,你能不能别叫我乳名?叫我小隐或江左少年都行。”

“好好,叫小隐。”夏允彝笑着摇了摇头。

又对同行士子说:“这孩子让我给惯坏了。”

一行人正说话间,一个士子骑马飞奔而来。

“诸位同仁,圣上有旨!”马背上的士子高声喊道,“所有国子监生以及勤王士子即刻前往金川门外集合!”

“领旨!”夏允彝等士子齐刷刷长揖到地。

再起身,却发现那个士子早已经骑马走远。

夏完淳问道:“父亲,这两个土棍怎么处置?”

夏允彝目光转向那两个土棍,厉声道:“今后可还敢再做恶?”

“再不敢了。”两个土棍摇头如拨浪鼓,“小人再不敢做恶了。”

“记住你们说过的话。”夏允彝沉声道,“过段时间我们还会回南京的,到时候只要有一个百姓告发你们,你们就死定了!”

两个土棍再一次摇头:“我们真不敢了。”

夏允彝这才带着夏完淳等十几个士子转身往金川门方向而去。

目送士子们走出小巷,两个土棍长出一口气,噗嗵坐倒在地。

“大哥,士子们走了,嘿嘿,这南京城就又是我们的天下了。”

“放屁,你是不是耳朵聋了,没听他们临走之前是怎么说的?”

“那不过是说说而已,且不说他们还能不能回得来,就算回来了,还能像现在这样管着南京的治安?我就不相信,朝堂上的那些个达官贵人能由着他们胡来。”

“你爱信不信,反正我是不打算混了,我在鄞县有一个远房亲戚,打算去投奔他跑海贸去了,一年下来也能挣个几十两。”

“欸欸,大哥,你真要走啊?等等我。”

两个土棍从此消失在南京城,海上却多了两个跑船。

……

回头再说夏允彝他们一行人。

当他们一行来到金川门外时,只见空地上已经竖起了两面大旗,两面大旗上都写了一行字,看着像是对联。

夏完淳直接就念出声。

“升官发财请往他去,贪生怕死莫入斯门!”

“好句!”夏允彝赞道,“我辈读书人就该以此为人生信条。”

“此言恕在下难以苟同。”另一个士子却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正是我辈读书人的理想?升官发财有什么错?”

“谬矣,足下此言大谬!”夏完淳哼声说道,“足下想要的若是升官发财,便只管回去准备恩科即可,圣上招募的是愿意为了华夏衣冠、宗庙社稷而舍弃一切的士子,所以足下就不必进此门了,请往他去即可。”

说到这,夏完淳即向着两面大旗昂然而行。

夏允彝、陈子龙两人相视一笑,也跟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