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401章

作者:寂寞剑客

好半晌后,多尔衮才幽幽说道:“诸位,都说说吧。”

洪承畴皱着眉头没做声,范文程和宁完我也是沉吟不语,侯方域见此便果断说道:“主子,盛京失守足以影响全局,必须尽快夺回。”

范文程也轻叹一声说道:“奴才附议,盛京失守干系太大。”

“是啊。”宁完我也说道,“盛京不光是太祖太宗陵寝所在,更曾经是我大清旧都,而尤为重要的是,盛京一旦失守,整个辽东也就不复为我大清所有,而辽东又是连接朝鲜的唯一的陆上通道,朝鲜一旦得知这一消息,必然叛离大清重归南明,如此一来辽东之明军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从朝鲜获得补给,从此辽东再不复为我大清所有矣。”

这时候,洪承畴叹息道:“主子,最糟糕的恐怕还不是这些。”

多尔衮的脸色越发难堪:“亨九,你的意思是科尔沁蒙古十旗?”

“是的。”洪承畴肃然道,“科尔沁蒙古十旗与盛京城近在咫尺,明军从盛京发兵,三天内就可以打到右翼前旗以及左翼前旗,十天之内就可以打到距离最远的右翼扎赉特旗及左翼鄂尔罗斯旗,大清根本就来不及救援。”

听到这,范文程宁完我也是面面相觑。

科尔沁蒙古十旗是大清真正的铁杆盟友。

一旦科尔沁蒙古遭到重创甚至倒向大明,结果就将是灾难性的。

只有侯方域皱着眉头反驳:“明军在辽东仅仅只有一万的兵力,去掉盖州的守军,再去掉留守盛京的兵力,还能够分出多少兵力前去攻击科尔沁蒙古各旗?两千又或者三千?而且大多是步兵,能有多大的威胁?”

“这正是问题所在。”洪承畴轻叹一声,又对多尔衮说,“主子,或许我们已经中了崇祯的诡计了,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之计?什么意思?”

多尔衮脸色大变,又似乎有些不愿相信。

洪承畴苦笑着说:“骆家兄弟发来密信说,崇祯要向大沽口增兵两万,而奴才等也判断崇祯会向大沽口增兵。”

“因为大沽口的威胁太大,于我大清而言犹如利刃在喉。”

“明军在大沽口驻扎重兵,就可以迫使我大清持续不断投入重兵,藉此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消耗掉我大清的粮饷及军械。”

顿了顿,洪承畴又接着说:“相比较而言,盖州卫就没那么重要,顶多就只是切断了辽西走廊而已,影响其实并不大。”

“难道这里有什么问题吗?”侯方域皱着眉头道。

洪承畴道:“如果明军只能攻击一个或者两个点,这个判断就是对的,但如果明军有能力攻击一个面,那就大错特错。”

“一个面?”侯方域失声道,“譬如说辽东?”

“对,譬如说辽东。”洪承畴肃然说道,“如果明军有能力夺取辽东,就同样可以迫使大清持续不断投入重兵,也就同样可以源源不断的消耗我大清的粮饷军械,因为大清承受不起辽东整体失守的后果,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夺回。”

稍稍一顿,又说道:“而此番盛京失守,就足以证明明军真有能力夺取整个辽东,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崇祯的两万兵肯定去了辽东。”

第五百零七章 攻敌必救

听到这,多尔衮脸色便垮下来。

范文程、宁完我也是面面相觑。

侯方域也黑着脸说道:“真要是这样的话,可就麻烦大了,辽东离北京足有上千里,大清发兵辽东乃是劳师袭远。”

“正是如此,跑到辽东与明军交战,对我大清的消耗要远远超过在大沽口开战。”洪承畴忧心忡忡的道,“所以崇祯绝对不会来大沽口。”

“也就是说,崇祯已经率两万大军去了辽东!”

多尔衮一字一顿的说道:“他的目标,是科尔沁蒙古十旗!”

“不,崇祯的目标是消耗我大清国力。”洪承畴摇了摇头,随即又说道,“当然,如果主子不为所动的话,他就会顺势解决科尔沁蒙古十旗。”

多尔衮沉声道:“崇祯解决得了科尔沁蒙古十旗吗?”

洪承畴叹息道:“主子,你这么快就忘了谷亭镇之败?”

多尔衮一下就陷入沉默,谷亭镇之战,多铎集结了四万八旗满洲加两万八旗蒙古,足足六万骑兵围攻八千明军骑兵,可是最终却收获了一场大败。

所以就算明军都是骑兵,也一样可以击败科尔沁蒙古。

大清承受不起失去科尔沁蒙古的后果。

崇祯这是攻敌所必救啊。

……

几乎是同时,一支庞大的明军水师已经抵达盖州卫外海的连云岛附近。

此时的辽东,气温已降至零度以下,北海的冰面已经开始封冻,在深海的时候,冰层还只有薄薄的一层,但是随着海岸线越来越近,冰层也变得越来越厚。

水师战船借风前行时,船艏将冰层崩开,不断的发出喀嘣声响。

崇祯背着手站在一艘四千料大船的船头,身边侍立着郑芝龙郑森父子。

郑芝龙指着连云岛说:“圣上,前面就是连云岛,绕过连云岛就能看到盖州了,今天中午就能在盖州卫吃午饭了。”

崇祯笑了笑,又说道:“徐应伟肯定想不到朕会来辽东。”

“那是自然。”郑芝龙笑着说,“过登州府之后,圣上与臣说要改道来盖州卫,臣都吃了一惊,所以徐应伟肯定也想不到。”

“所以多尔衮就更加想不到,朕竟然会来辽东。”

“多尔衮肯定想不到,这狗东西多半还幻想着在大沽口与圣上交手呢。”

“其实,朕原本是想在大沽口与建奴打消耗战,但是后来再转念一想,拿下辽东同样可以调动建奴,那为什么不能在辽东跟建奴打?毕竟,辽东离北京有上千里,大沽口离北京却只有三百里,在辽东打消耗战对建奴的消耗会更大。”

其实还有个原因崇祯没有说,那就是水泥没能造出来。

忙碌大半年,崇祯最终只能接受锻烧水泥失败的残酷现实。

其实也不能说完全失败,在把窑温提升到了1300度甚至1400度之后,还是烧制出了合格的硅酸盐水泥,问题出在产能提升不上去。

因为原料破碎以及熟料粉磨费工又费时。

在没实现机械动力之前,大规模生产水泥根本是痴心妄想。

在意识到这一事实之后,崇祯就果断放弃量产水泥的打算,还是等到蒸气机开始工业化应用之后再考虑量产水泥吧。

水泥无法大规模的量产,就打乱了崇祯的计划。

大沽口的地形易攻难守,只要等到冬天,建奴就可以挖地道实施爆破,而明军既无法引海水倒灌,也无法用水泥灌浆封砌堵死地道。

所以,在大沽口与建奴打消耗战有些不太划算。

正因为这,崇祯才考虑在辽东与建奴打消耗战。

也因为这,崇祯给予阎应元的命令也做了修改,之前是不惜一切代价死守大沽口,但是现在的命令是,利用大沽口的工事尽可能杀伤建奴,消耗建奴的作战物资,一旦局面彻底崩坏,允许撤退,还让郑鸿逵的水师做好了接应准备。

郑森问道:“不过圣上,建奴真的会来打盖州吗?”

这次出征,崇祯原本是不想带上“空军”的,因为郑森的空军还有张继孟的神火炮是大明的秘密武器,不到最终决战是不准备拿出来的。

但是后来崇祯再一想,做布朗运动的神火炮很容易复制,飞艇却不容易。

而且即便是建奴真的把飞艇复制了出来,时间上也是来不及赶上决战了,而且还会大量消耗建奴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有了空军的参与,与建奴野战的胜算也能更高些。

没错,崇祯想在决战之前先在辽东跟建奴打一场野战。

这个属于试水的性质,不跟建奴打一场中等规模野战,崇祯心里也没底。

有鉴于此,崇祯才决定让空军提前亮相,才让郑森的空军跟着来到辽东。

“你错了,不是盖州,而是辽东。”崇祯笑着说道,“如果只是盖州,恐怕是很难调动建奴,但是辽东,却是建奴必须要救的。”

郑芝龙附和道:“那确实,建奴担不起丢失辽东的后果。”

好吧,郑芝龙其实根本不懂,只是单纯的附和崇祯而已。

郑芝龙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又是闽国公,又是大明水师学堂的总办,而且银子也没有少赚,真正是即有面子又有里子。

郑森却丝毫没给他老子面子,当场反驳道:“丢了辽东能有什么后果?”

“你懂个什么。”郑芝龙的脸色瞬间垮下来,“辽东是建奴的龙兴之地,尤其盛京城外还葬着老奴跟黄吉台,建奴不怕我们刨了他家祖坟?”

“这个不至于,大明绝不会干这等下作事情。”崇祯连忙打断郑芝龙。

怎么刨祖坟的话都说出来了,你能刨人祖坟,别人难道不能刨你祖坟?大明十二代皇帝的陵墓可都在昌平,真要刨祖坟,肯定是大明输。

说话间船队已经绕过连云岛,看到了盖州城。

盖州城内的明军几乎是同时发现海面上的船队。

随即集结号声便远远的传来,城内明军开始集结。

……

三天很快过去。

北京城内的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还有绿营兵已经完成了集结,但是派谁去大沽口再派谁去辽东,仍然还没有定论。

多尔衮还在等大沽口那边的消息。

这次要同时对大沽口和辽东用兵,这点是确定的。

时代已经变了,在老奴时代可以任尔一路来,我只一路去,现在不行了。

现在是大沽口这颗钉子必须拔掉,辽东也必须救,两个方向都必须用兵。

然而主力是去大沽口还是去辽东,却要视崇祯的去向而定,如果崇祯的两万明军去了辽东,则大清兵的主力也要跟着去辽东。

如果崇祯的两万明军去了大沽口,清军主力就要去大沽口。

然后现在又有一个新的难题摆在了多尔衮的面前,那就是偏师的主帅人选问题。

以前,都是宗室带兵,不是亲王郡王,就是贝勒或者贝子,可是八旗改制之后,宗室的权力遭到了多尔衮的剥夺,已经无权带兵。

所以现在只能从满族大臣中挑选一个。

除了领兵的满族大臣,还得选一个汉臣充当副将。

多尔衮突然问侯方域:“小侯子,让叶臣担任主将,王辅臣担任偏师的副将如何?”

“啊?”侍立在侧的侯方域难以置信的看向多尔衮,他无法相信,将帅任免之事,多尔衮竟然也会征求他的意见。

“主子,此事奴才又岂敢置喙。”

侯方域反应过来之后,赶紧推脱。

“奴才对朝中满汉大臣也是了解不多。”

“朕让你说,你就尽管放心大胆的说。”多尔衮没好气的道,“纵然是说错了,朕也绝对不会怪罪你便是。”

侯方域心说,我不是怕得罪你,而是怕得罪满汉大臣。

因为无论他向多尔衮推荐了谁,都会得罪其他的大臣。

想到这,侯方域只能低着头说:“此事只能是主子乾纲独断。”

“你这狗奴才,倒是真够谨慎的。”多尔衮气得拿脚踹侯方域。

这时候,曹尔玉匆匆走进东暖阁,跪地禀报道:“主子,天津急报,迄今为止并没有南明援军前来大沽口。”

“没来?”多尔衮沉声道,“这么说来崇祯真去了辽东。”

侯方域点头道:“不出意外,崇祯肯定是率军去了辽东。”

多尔衮沉吟片刻后吩咐曹尔玉道:“召叶臣还有索尼前来王府议事。”

既然崇祯确定率军去了辽东,多尔衮自然也得亲自率大军前往辽东,但是大沽口这一路偏师的主帅人选一直拿不定主意。

多尔衮嘱意的人选共有两个,叶臣,还有索尼。

这两个人各有优劣,叶臣德高望重,经验丰富,但是年纪有些大了,索尼年富力强,但是威望不足,缺乏独自领兵作战的经验。

究竟是叶臣好,还是索性更加合适?

多尔衮决定将两人召到王府考一考。

曹尔玉转身要走却又被多尔衮给叫住。

多尔衮又说道:“把王辅臣和吴国贵也一并召来。”

大沽口这一路偏师除了满族主将之外,肯定还要再加一个汉族副将,多尔衮不放心吴三桂还有姜瓖,决定重用王辅臣还有吴国贵。

第五百零八章 空心方阵

曹尔玉嗻了一声,转身匆匆离开东暖阁。

目送曹尔玉离开,多尔衮脸色又垮下来。

侯方域小声问道:“主子是担心大沽口拿不下来?”

“不光是大沽口。”多尔衮没有在侯方域面前刻意隐藏自己的情绪,右手背在身后捻着东珠说道,“即将到来的辽东大战同样让朕感到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