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52章

作者:寂寞剑客

还有大军出征之前的誓师仪式,也同样可以提高族群认同并且提升民族自豪感,所以需要大搞特搞,等到从倭国凯旋之后还要搞个祝捷仪式。

消息传开之后,都不需要组织,整个南京城顷刻之间就万人空巷。

涌到江边的人群之中,还有刚刚通过南京国子试的九千多名生员以及数百名因为军功或者因父辈军功保举进入南临的学生。

这些学生中就有朝鲜人李禹成。

李禹成因为军功被保举进入南监。

接到通知那日,李禹成简直不敢相信。

也是从那刻起,李禹成暗暗发下毒誓,此生誓死效忠大明,永不背叛!

“过来了,海军的船队过来了!”伴随着一浪一浪的欢呼声,拥挤在江边的观礼人群顿时间骚动起来。

要不是有应天府的衙役在场维持秩序,铁定有人被挤下江岸。

饶是如此,维持秩序的衙役也是忙得焦头烂额外加浑身大汗。

李禹成因为站的位置地势较高,而且就紧挨着江边,所以视野非常好,只是一抬眼就看到了江着长江浩浩荡荡南下的舰队。

但只见打头的是一艘巨大的战舰。

这艘战舰通体覆盖着坚硬厚实的铁甲。

中间向上高高竖起的烟囱正往外喷吐黑烟。

在这艘巨大战舰的身后则是数百艘大小不一的战船。

远远看去,只见密密麻麻的战船几乎把长江的江面都遮蔽住!

几乎是在岸上人群欢呼的同时,打头的铁甲舰发出一声长长的气笛:昂……

听到这声嘹亮的且经久不息的气笛声,岸上观礼的百姓便越发的欢呼起来,那巨大的声浪几乎把嘹亮的气笛声都给压下去。

听着嘹亮的气笛声还有山呼海啸的欢呼声。

李禹成激动得热泪盈眶,不自禁的跪地上:大明万岁!

……

热泪盈眶的不只李禹成,还有一位搭乘葡萄牙商船“公爵”号前来南京游历的意大利数学家兼物理学家,维维安尼。

维维安尼是被帕斯卡一封信给“骗”来的。

顺便说一句,气压这个概念是维维安尼首先提出来的,但是压强这个单位的冠名权却落在了帕斯卡头上,消息传回欧洲之后,维维安尼很不服气。

所以在接到帕斯卡寄的越洋信后,便决定来大明看看。

维维安尼想要看看大明帝国的皇帝究竟有多重视科学?

还有帕斯卡口中的大明皇家大学,是否有那么多学生?

一所大学拥有4万学生?怎么可能呢,比佛罗伦萨城的人口总数都要多?这世界上怎么可能拥有如此大规模的大学?

经过将近一年的越洋颠簸,终于有惊无险的抵达南京。

然而还没等上岸,就看到了顺江而下的大明海军舰队。

由于海军舰队的船只几乎把整个江面横断,维维安尼搭乘的“公爵”都被挤到了长江的南岸,险些遭到搁浅。

维维安尼更是完全被大明海军舰队的庞大规模所震惊。

尤其让维维安尼感到震惊的则是打头的那艘铁甲战舰。

一艘通体覆盖钢板的战舰居然也可以航行?而且没有风帆?

没有风帆的战舰如何行进?就凭帕斯卡在信中说的那个蒸汽机?

“哦,我的上帝,哦,我的上帝,这不是真的,这些一定不是真的!”

维维安尼使劲闭上眼再猛的睁开,然而预期中的“幻想”并未消失,那艘体型巨大的铁甲舰仍还在缓缓行驶,并且再次发出嘹亮的气笛声。

好半天后,维维安尼才终于从巨大的震撼中回过神来。

然而,当维维安尼把目光投向岸边时,却再一次被震惊到。

“哦,我的上帝!”维维安尼再一次发出惊叹声,居然这么多人?

大明是把整个帝国所有的百姓都聚集到江边了吗?为了检阅这支舰队?

一而再、再而三的震惊,几乎让维维安尼麻木掉,甚至连“公爵”号商船什么时候泊的岸都不知道,直到水手提醒他下船时才终于反应过来。

“大明,我来了!”维维安尼抓起帽子起身下船。

……

此时的崇祯并不知道帕斯卡替大明又招揽来了一位数学家兼物理学家,而是正在周瑜号的官厅里接见一位从广东远道而来的商贾。

这位商贾名字叫陈碧山,是佛山的一位铁料商人。

而且陈家世代在佛山从事冶铁贩铁营生,至今已经逾三代。

陈碧山是康百万介绍的,两人以前曾经有过接触,康百万觉得陈碧山人品不错,而且极有生意头脑,才介绍给崇祯。

经过了短暂的接触之后,崇祯对陈碧山也有了基本的判断。

康百万的评语是靠谱的,这个陈碧山确实有头脑,懂经营,更重要的是陈家世代从事冶铁贩铁营生,对这一行熟悉。

这正是崇祯要找的理想人选。

当下崇祯不再多说什么废话,直接开门见山的道:“陈掌柜,朕找你所为何事,想必你也已经知晓,是吧?”

陈碧山连忙说:“康公已然将一切告知草民。”

“好,那么朕就有话直说了。”崇祯点头道,“总共九万工匠,其中应该已有不少老师傅级的工匠,再加上你们陈记冶铁工坊的数千工匠,再还有内务府的不设限全力支持,一年之内你能将汉阳冶铁工坊的产能拉到多少?”

“产能?”陈碧山一下有些反应不过来。

崇祯道:“就是说一年能够冶炼出多少铁料?”

陈碧山估计了一下,断然说道:“不低于三千万斤!”

从这里,就看得出陈碧山确实有两把刷子的,因为当初吴晋锡出任冶铁御史时,第一年只敢保证产铁两千万斤,即一万吨!

但是陈碧山就敢夸口说产铁一万五千吨!

崇祯紧接着又问道:“第二年呢?五年之后呢?”

陈碧山不假思索道:“次年出铁至少四千万斤,五年之后至少五千万斤!不过,五千万斤就最多了,要想再多就必须增加工匠的数量才行。”

“放心。”崇祯说道,“无论你想要多少工匠都可以。”

顿了顿,崇祯又说道:“朕不光会给你足够多的工匠,还会给你蒸汽机,总之,你就只管铆足了劲给朕拉升汉阳冶铁工坊的产能,越多越好!”

“草民领旨。”陈碧山赶紧跪地领旨,准备走马上任。

“免了。”崇祯摆摆手,又接着说道,“陈碧山,你也花几百银票找吏部捐一个工部员外郎的官衔,还有见了朕不要再行跪礼了。”

顿了顿,又说道:“咱们大明已经废除了跪礼。”

“草民领旨。”陈碧山说完却又习惯性的跪在甲板上。

崇祯见此只能摇头,又吩咐郑芝龙道:“闽国公,弄一艘小船送陈员外上岸。”

“领旨。”郑芝龙当即示意施天福放下小船送陈碧山上岸,施天福便领着陈碧山离开了周瑜号官厅。

崇祯又问郑芝龙道:“对了,这阵子朕一直在格物科瞎忙,没顾着问倭国的事,大阪那边的冲突你安排好了吗?”

安排一个动武理由,并不是为了给倭国一个交代,而只是为了给国内一个交代,大明毕竟是个尊崇儒家的国家,讲究的是师出有名,兴义兵、伐无道。

“圣上放心,都安排好了。”郑芝龙笑道,“不出意外的话,就在这半个月之内,旅居大阪的大明商贾就会暴动,反抗德川幕府的暴政。”

崇祯讶然道:“大阪竟然也有大明的商贾么?”

“自然有的,且数量不少。”郑芝龙点点头道,“德川幕府锁国毕竟是近年之事,不到十年前大阪港都还可以自由通商,所以有不少大明商贾长驻大阪,后来德川幕府锁国,只允许大明商贾在长崎做生意,但是也没有把旅居大阪的商贾给赶走。”

“原来是这么回事。”崇祯又道,“对了,不会死很多人吧?”

“圣上放心,臣都已经安排好了。”郑芝龙道,“参与起事的商贾在抢了堂岛米市之后立刻就会撤退到大阪湾的关空岛,关空岛易守难攻,不出意外的话,德川幕府肯定会选择诱降之策,所以起事商贾肯定能坚持到海军主力赶到。”

第七百零六章 大阪暴乱

郑芝龙的估计非常准,大阪的暴动已经迫在眉睫了。

顺便说一句,仍滞留在大阪的明朝商贾处境很恶劣,其中的大多数商贾已经破产并被没收了自家的商铺,沦为卖苦力的手工业者或者商号伙计。

比如郑旺财,原本经营着一家钱庄,从事货币兑换营生。

可是自从幕府锁国后,郑旺财就被取缔了从事货币兑换营生的资格,迫不得已只能将商号卖给了住友家,从掌柜变成商号伙计。

比如许三官,原本杂货卖得好好的,现在却成了住友家的冶炼工人。

许三官和另一个冶炼工人担着一箩筐崇祯通宝进了商号,并向柜台后的郑旺财使了个眼色,郑旺财心领神会,当即借口如厕离开柜台来到商号茅房。

许三官交割完崇祯通宝来到茅房时,郑旺财早已经等着。

“三官,你们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郑旺财一见面就问。

许三官环顾了一下四周,得意的道:“已经联络了三千多人。”

“三千多人?”郑旺财愣了一下说,“哪儿来的三千多大明人?”

“不只是我们大明人。”许三官笑道,“好多倭人同样心存不满,住友家心太黑了,工钱少不说,还不让工匠吃饱,我就随便一问,好多倭人就想加入进来,赶明我再去另外几个工坊转转,没准还能挑动更多倭人参与暴乱。”

“你这蠢货,你这样会坏了大事知道吗?”郑旺财却气得不行,“咱大明人心齐,不容易走漏风声,可你现在挑动了这么多的倭人,此事就很难再保密了。”

“这个我倒是没想过。”许三官明显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辈,挠了挠头说道,“那现在该怎么办?要不然就回绝了那些倭人工匠?”

“回绝倭人?”郑旺财恨不得一板砖拍在许三官脸上,过家家呢?

不过郑旺财很快就冷静下来,必须冷静,越是危急时刻越要冷静。

“这样,你现在就回去把联络好的所有工匠召集起来,先控制住友家的冶炼工坊,再连夜打造兵器,等我们这边的商号伙计开始攻打堂岛米市时,你们再带着兵器过来支援,记住一定要多打兵器,要不然我们打不赢稻叶正藤的大阪番方。”

“我知道了。”许三官答应一声,兴冲冲的转身离去。

目送许三官身影远去,郑旺财忽然有些后悔。

或许不该答应郑一官发动暴乱的。

但是现在想退出都不可能了。

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

郑旺财的谨慎救了自己一命,也救了许多同胞的命。

事实上,大明裔商贾和工匠要暴动的消息已经泄露。

跑去向大阪城主告密的正是住友家小儿子住友友贞,听闻住友家的大明裔工匠即将要发动一场暴乱,并且还有许多日裔工匠参加,稻叶正藤立刻紧张起来。

这个稻叶正藤的来头可不小,他是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奶妈的儿子,两人的关系相当于嘉靖皇帝和陆炳,而且当过幕府小姓番的番头,相当于是大内侍卫统领,现在则是大阪番方的番头,就是大阪军团的军团长。

大阪番方有一千多个旗本或者御家人。

算上各自的家臣大概有将近四千的兵力。

这个驻军规模,在倭国仅次于京都和江户。

四千驻军听上去不少,但是得看跟什么比。

如果跟住友家的几所冶炼工坊的工匠相比,立刻就有些不够瞧。

因为住友家族在大阪开办的几所冶炼工坊,足足有两万多工匠!一旦住友家的两万多工匠集体发动暴乱,仅凭大阪番方是镇压不下的。

而且住友家工坊的暴乱很快会波及到全城。

一旦大阪全城陷入骚乱,那可就麻烦大了。

于是稻叶正藤决定先下手为强,抢先出兵。

稻叶正藤当即派出一半数量的旗本和御家人。

然而很不幸的是,稻叶正藤的行动还是慢了一步。

大阪番方的两千武士才刚出动,住家友的工匠就提前发动暴乱,而且这场暴乱迅速波及到了附近的工坊,大阪超过一半的工坊都被卷了进去。

暴乱的工匠夺取了作坊的工具,与大阪番方展开激战。

大阪番方虽然是正规军,但是暴乱的工匠人数是他们的十多倍,而且都是常年从事体力劳动的精壮汉子,所以大阪番方很快就陷入苦战。

就在这时候,郑旺财这边也带着商号伙计起事。

许多生活无着的倭人破落户甚至浪人也趁机打砸抢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