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第423章

作者:520农民

“靠,这技术买值了!”

“太超值了!”

沐阳都可以想象到如果搞成星链,那未来地球上的5G比不过它。

像马丝克的星链,由于与当地4G5G形成竞争利益,当地政府进行干扰,而且马丝克的星链稳定性并不好。

但如果沐阳的星链防干扰性强,WO怕WO呀!

如此一来,沐阳就能收割全球网民的羊毛钱,月收费至少15美刀!

如果有一亿人使用,月收费就是15亿美刀。

当然,这个费用还需要斟酌一下,具体收多少,还得调研,月15美刀只是假设而已。

哪怕不与国内通讯公司抢生意,在全球照样可以大揽钱。

暴利之下,沐阳也想到这利益之中产生的极大危险。

他这是直接跟各国通讯公司抢生意了!

在没有强大的自保能力情况下,还真不能开放全球WIFI功能。

或者说,必须与国家合作才行,要不然,怎么可能让星海集团与国家抢通讯生意。

看来,具备强悍的君事监控能力,君用方面还得供国家使用,而商业方面,只能与国家合作。

这也是最安全的办法。

沐阳对钱是不感兴趣,但对投资花钱感兴趣。

未来要造航天母舰、太空站,建造月球基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那是以千亿起步。

一番思索之后,沐阳把这个小型卫星命名为“星斗一号”。

“星链这个计划非常重要,跟君用发动机一样,一定要注意保密。”

“自己得留后门才行,除了自己,任何人都不能知道!”

沐阳暗自思索,很快下了决定,就是留后门。

以他的软件技术,别人想发现自己研制的卫星系统,想破解不太可能。

非不得已,绝不使用什么后门。

像各个国家那些公开的卫星照片,不可能是全放开的,肯定有所保留。

别人看到的可能是第1层,但我可能已经在第9层。

给别人使用的是第1层,国家使用就是第5、第6层,自己保留则是第9层。

既然如此,他向外公开的分辨率拍摄能力肯定不是0.05米全色分辨率,估计就是0.41米全色分辨率而已。

0.41米全色分辨率,堪比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卫星地球之眼-1了。

第509章 准备点火!

沐阳非常期待自己的星网,他给马丝克和丑国挖了一个坑,能让对方哑口无言。

当然,在强悍的实力面前,阴谋诡计没多大用处。

到时候,也许看到星海集团的星网会很无奈,不敢动人家卫星。

星空一号近地轨道LEO发射能力为200吨,如果不考虑空间只算重量的话,发射一趟就能运载数百近千个星斗一号卫星。

再加上强悍的火箭回收技术,每个卫星的发射成本相对制造成本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了。

所以,丑国想以伤换伤,一个碰一个,划不来呀!

就算拿导弹来炸星海集团的卫星,能找到卫星的导弹比卫星还贵,那也划不来!

所以,无奈!

除非说,把星海集团的火箭发射基地给炸了。

到了这个恶劣程度,其实跟开战没啥区别了,沐阳要做的事,肯定是先搞掉敌人的卫星。

现代战争,如果没有卫星的协助,那就是跟一个瞎子一样。

没法打了!

以技术层面的差距,星海集团就能吊打对方,就这么牛比。

另一方面,

国际太空竞争规则多霸道,谁先占领轨道就是谁的,这其实各国建立在自己先进的航天科技之上。

像那些没啥航天科技的国家,想不同意这个国际规则也没法,打又打不过。

但当这个规则不适用自己时,即星海集团利用这个规则迅速占领太空资源时,这些西方国家肯定想重新制定规则。

现在,沐阳就是打破规则的人,变成能够制定规则的人。

强者制定规则,弱肉强食,跟森林规则一样。

沐阳刚刚花成就点买下的星斗一号卫星技术,的确很强大。

对比一下各国顶尖卫星数据,那就更加明显了。

比如在2014年8月份DG公司宣布全新一代超高分辨率卫星——WorldView3卫星发射成功。

WorldView3卫星的分辨率更是达到了0.3米分辨率,成为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光学遥感卫星。

现在沐阳把卫星的分辨率提升到0.05米!

看似只差了0.25米,其实技术水平相差很大,这就跟芯片制程工艺一样,28nm与7nm,相差非常大,期间还差了14nm,实际差了两代。

目前,很多国家或者公司的发射卫星还没法突破进入了亚米级(1米以下)分辨率级别。

在几年后,我国的南斗3号,公开服务是定位精度为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其公布的分辨率不大于1米,也许君用的话,肯定会低一些。

星斗一号可以凭借0.05米超过分辨率、无重访周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采集高清平面卫星图和高精度地形数据,经过融合纠正等处理后即可生成DOM正射影像图或DEM、DSM等带地理高程的数字产品。

注意,星链各卫星间距很短,也就意味着,它能够全天候、全天时监控地面,即无重访周期。

如果仅是一颗近地轨道卫星,它需要围绕地球转,正常一天能转几圈。

但如果在近地轨道布置两万颗卫星,可以全面覆盖整个地球。

同时,由于星斗一号还安装合成孔径雷达,具备穿透厚厚云层的能力,所以无论是黑夜还是白天,也不管是否有浓密的云雾,任何地面目标在星斗一号卫星面前都现出真身。

星斗一号的照相机技术,当然跟普通的照相机不一样。

它是光学+雷达!

当然不是合成,而是同时安装了光学和雷达(有个锅盖像)仪器。

光学卫星与雷达卫星当然不一样!

雷达卫星,就是搭载有雷达微波传感器的卫星,传感器一直不停地对地面发射微波,这些微波达到地面后,有很多被反射回到卫星记录成像。

光学卫星图像好比是人用眼睛来看地球,看到的可以是彩色的,就跟照片一样。可拍可见光图像,多光谱图像,还有红外线图像,但无法透过厚云层,雨天也受影响。

而雷达卫星图像则好比人用手去摸地球,体现的是一种“触觉”,可以全天候形成3D图像,不过不能像光学卫星那么美观。

两者结合使用,互补短处,那就非常厉害了。

当然,两种不同结构合成一个卫星,总重量增加,结构更加复杂,成本也更高。

总的来说,星斗不仅仅具备拍照功能,它还有通信功能、遥感功能和侦查功能。

它就是一个综合类卫星!

如果把90年代的大哥大比喻成通信卫星。

那么,如今的智能手机增加了拍照功能、GPS功能,说不定未来还会增加许多想象不到的功能。

所以,星斗一号就是一部未来多功能的手机!

只不过,有些功能相对于专业卫星来说比较弱,比如侦查手段就比不过专业的侦察卫星。

由于系统的先进技术,每颗星斗一号卫星仅有两三百公斤。

若不然,单单光学卫星这个功能,以系统的尿性,小型卫星的话,几十公斤就足够了。

没把星斗一号的功能搞清楚,会感觉没什么了不起。

但如果清楚各国的卫星技术水平后,对比一下,沐阳才会感到震撼。

就是牛叉!

也许,当星海集团发射这种综合卫星后,不了解的人,会嘲笑星海集团搞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卫星。

就像拿着单反的专业摄影师去嘲笑拿着手机拍照的年轻人一样。

不够专业!

但是,我的手机可以美颜,你的单反可以嘛?

十倍聚焦?

也是没问题的。

只要手机性能足够强大,依然可以把十几年前的单反淘汰。

这只是一个比喻,并不是说单反拍照就不好。

几天后,

沐阳把星斗一号的资料输出完毕,并上传到公司的技术系统。

以星海集团目前的情况来看,有许多零部件从供应商外购达不到要求,需要自主研发,研发周期会长一些。

10月25日,

上午九点,

沐阳在98楼召开了卫星项目组的会议。

太空探索技术项目组一共分为三个部门,火箭发动机项目组、卫星项目组和火箭项目组,目前已经发展到约1300名科研人员,其中卫星项目组有200名科研人员。

参加开会的人员主要是项目组的二十几个核心人员,他们内心有些好奇这个会议的内容,但不太方便询问同事,只好安静坐在会议室里,默默等待董事长到来。

反正能让董事长亲自开会的,说明事情很重要。

在过去一年,他们按照董事长建立项目组时的要求进行筹备,团队磨合,公司已经具备研制卫星的能力。

众人等了一会,董事长端着茶杯走进会议室。

个别员工有些好奇,董事长杯里是不是泡了枸杞,眼睛拉长了似的,凝视董事长那杯子,只是看不透杯中为何物。

沐阳扫视众人后坐下来,把杯子轻放在桌子上,脸上带着微笑,说道:

“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我们的火箭发动机样机已经研制出来,准备进行点火试验。

至于这个消息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这得看点火结果。

但不管怎么样,能够按照预期完成样机试制,也算是一种成功。”

他也是昨天得到消息,发动机要拉到火箭试验场进行垂直点火试验,估计明天就能安装好了。

火箭发动机点火试验很危险,液氢和液氧反应也有可能爆炸,这不可能放在星海集团总部基地进行,柿政府也不会同意。

同时会产出大量的白色烟雾,如果上空有卫星监控的话,这个试验根本没法隐藏,肯定知道星海集团在做火箭试验。

当然,只是知道在做火箭试验而已,想知道更多的这就有点难度了。

众人一直在凝视董事长,看着他脸上的微笑,听到发动机样机已经做出来,这的确是个好消息。

沐阳接着说:“火箭主体样机也在加紧研制,最后就差卫星了。”

“此次召开会议的主题,就是准备研制星斗一号卫星。

我已经把资料输入到公司技术系统里,各人按照自己的权限尽快熟悉资料,熟悉自己的任务,开始研制样机。

项目经理按照我下达的总计划要求再细化安排时间节点,规划好之后我过审一下。”

接下来,沐阳让员工打开会议室的投影仪,然后他打开电脑,在公司技术系统里登录自己的账号,打开一个加密文件,在投影布上显示星斗一号的三维图。

“这颗卫星,我命名为‘星斗一号’,设计质量为278公斤,具有……我把它划分为结构系统、电源系统、热控制系统、姿态控制和轨道控制系统、无线电测控系统等……”

沐阳徐徐道来,必须先跟这些人讲清楚星斗一号的设计要点,这样他们才能更快地、准确地抓住要点,同时按照各系统进行把任务分发给各组长。

这些科研人员并不是没用,他们如果能够把星斗一号吃透并且研制出来,那就相当不容易了。

在过去一年里,他们已经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如果只是研制普通的卫星,他们的能力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