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771章

作者:秋来2

杨嗣昌被授予礼部兼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的官衔就任督师。

随后崇祯赏赐杨嗣昌精美黄金百锭,大红苎丝衣料四套、斗牛衣一袭。

赏功银四万两,银牌一千五百副、苎丝绯组各五百匹,佩以督师辅臣大印,拨剿饷五十万两。

可以说崇祯把最后的家底都给杨嗣昌备上了,希望他能够再接再厉。

三日后,杨嗣昌进宫向崇祯辞行。

崇祯命光禄寺在平台为杨嗣昌饯行。

崇祯亲执酒器为他酌酒,命左右向他敬酒三巡。

酌毕,乐声大作,一名小太监手捧黄封呈上。

崇祯把它打开,指着他亲笔所写七言诗道:

“辅臣督师,事不常有,今写数字赐卿。”

杨嗣昌跪下接过,朗诵道:“盐梅今暂作于城,上将威严细柳营,一扫寇氛从此蜻,还期教养遂民生。”

不得不说,崇祯也是一个喜欢作诗,且赏赐给臣子的人。

因为到了这个时节,除了卖一下自己的才华,他真没什么太多的赏赐。

对于大明的忠臣而言,他们倒是不在乎身外物,就吃这套。

朱由检听他念罢,忍不住笑道:

“朕为卿赠行!”

他的诗巧妙的借用典故,预祝这位盐梅上将马到成功,令杨嗣昌心潮起伏难以抑制,边哭边拜。

在杨嗣昌出征之际,崇祯终于答应了辞职二十八次才被允许的户部尚书李待问。

此时他已经完全不能行走,在返乡的路上,给崇祯写了最后一封奏疏。

请求皇帝免除三饷,大明已经被拖垮了,把各地百姓都推向了流寇以及锤匪,甚至京畿附近都有百姓主动跟着清军去辽东种地。

现朝廷需要饷银甚紧,而我胆敢请求免除,确实是练饷一项对于老百姓来说是额外负担。

对大明实在没有任何好处,在外肥了贪官的私囊,在内被贪财的宦官视为生财之道。

总之一分钱都落不到国库当中。

这是作为户部尚书的肺腑之言。

崇祯读了感动的流下眼泪,然后不予采纳。

他认为纵然那些人贪一些,总得给底下的人吃饱,用去绞杀贼寇。

否则大明的天没了,他们上哪贪去?

再苦一苦百姓吧!

待到战事平息,朕定然不会轻饶一个贪腐之臣。

杨嗣昌肩负皇帝的重托,踏上督师的征途,在磁州上疏谢恩。

几天后他在开封宣谕皇上救民水火之意。

二日抵达襄阳,进人熊文灿的行营。

杨嗣昌大誓三军,总兵左良玉、督军太监刘元斌、湖广巡抚方孔怊、总兵陈洪范等都参加大会。

对于这位皇帝的心腹,可要比熊文灿有本事的多,也更能掌控人的生死。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没有人真的敢闹事。

杨嗣昌还不是袁崇焕那种,让皇帝被动接受某某大员被斩杀的结果,而是皇帝主动赐给他的权力。

再加上总理熊文灿听说是被斩首的下场,贪了亿万万钱财。

可是这些钱财都到哪里去了?

没人清楚。

杨嗣昌若是不能功成,怕是下一个熊文灿的下场,而杨嗣昌是真的敢在不成事之前,先灭杀了他们这些总兵、巡抚之类的。

面对众将,杨嗣昌传达皇上的谕旨。

申戒将领,尔等身受国恩,担当灭贼,诛赏必行!

他素有辩才,加上督师辅臣的威严,身受皇上所赐尚方剑,与会者莫不惶恐。

纵然一向桀骜的左良玉,此时也不敢发脾气。

他被熊文灿给坑惨了,就指望着能跟着杨嗣昌再次崛起。

再加上杨嗣昌不仅给他升了官,还给了他新的官印,解决了他上一次战败丢失官印的罪责。

会上杨嗣昌宣布各人的防守职责。

郧阳抚治王鳌永自守其地。

总兵陈洪范、副总兵周继先等防守汉水一线,不能让他进入陕西与锤匪勾结。

若张献忠从房县来,则王鳌永陈洪范,周继先提兵向均州。

左良玉专门扼守均州,与新提拔的副总兵张一龙合营,不能让他进入河南。

如张献忠从房县走谷城,即下谷城扼击。

如张献忠由房县走保康南漳,深入湖广腹地,即抄便道出奇兵。

湖广巡抚方孔怊驻荆门,副将罗安邦驻当阳,杨世威驻宜城,承天守将钱中选策应。

偏沅巡抚陈睿谟驻荆州,护惠藩。

署道冯上宾驻彝陵,调施州卫兵同守。

四川巡抚陈士奇严堵川东,如张献忠从房县、竹山走兴山,则提兵预出夔门。

陕西巡抚丁启睿南断郧西人山阳之路,东塞内乡、卢氏通关河南之门,绝不能让他们与那里的流寇相互勾连。

陕西总督郑崇俭待张献忠离房县、竹山,开始合围绞杀。

对于杨嗣昌的战略安排,诸将都很满意。

总算是遇到一个靠谱的督师了。

上一次如此靠谱的还是卢象升呢,可惜他战死沙场。

但愿杨督师能够带领咱们走向胜利,加官进爵。

张献忠听闻大明官府把所有的兵都派来围剿他,着实是有些坐不住了。

纵然他短时间内兵力大涨,又接受了一批大明俘虏兵,但在深山当中,粮草总会坐吃山空。

军师徐以显便建议张献忠向锤匪贺今朝求援,请他让开一条路,无论是进陕西、汉中,亦或者四川都行。

咱们虽然声势浩大,但绝对不能顶在前头,为贺今朝做嫁衣。

张献忠觉得军师说的对,他先前接受朝廷招抚,就想着复制贺今朝的政策,然后坐视朝廷与锤匪之间相互争斗。

奈何大明朝廷对于锤匪围剿几次谋划,都因为各种意外而中断。

无论是四川官军大败,还是清军入塞等等,都极大的牵扯了大明的精力,让他们无暇西顾。

“他娘的,老子刚起事,狗日的大明就派重兵来围剿额。”

张献忠骂骂咧咧的道:“贺今朝占据三省之地,狗朝廷征讨几次失败后,就当了缩头乌龟,个个想要砍我的头。

看来上一次我没打死左良玉,他们便不知道我的厉害了?”

徐以显却是知道大明早就习惯了欺软怕硬,以前征讨辽东,打了几次打不过,就变成守势了。

朝廷打贺今朝也是打了几次打不过,就完全变为守势,不肯主动进攻。

“主公,且息怒,贺今朝既然想要看热闹,我们得做两手准备,一方与官军对战,一方面把贺今朝给拖进来。”

“拖?”张献忠眼里闪着精光:“怎么拖他下水?”

“主公写信与他求援,说要攻占湖广,前阵子他不是派出一支人马奔着南方赶路,请他配合。

亦或者解释我们敌不过官军的围剿,请求入他的地盘,进去了就不出来,逼他与官军对战。”

“好。”

张献忠哈哈大笑:“此人最伪善了,喜欢资助其他起义军,说什么都是同盟相互扶持。

在额看来,人不为己,都是狗屁!

偏偏高迎祥等蠢货,还愿意与他为伍,结果还不是被抓到京师千刀万剐了?”

徐以显等人并不作答,只等张献忠的回复。

“军师,以你的名义与我给贺今朝写信,言辞要诚恳些,额老张说不出那种肉麻服软的话来。”

张献忠说完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

徐以显拱手表示知道了。

在杨嗣昌极力布置围剿张献忠的对策的时候,张献忠显然也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

他麾下的军师们都想要把贺今朝给拖下来。

张献忠在湖广搅起风雨,朝廷也在积极应对的时候。

准备揣手看热闹的贺今朝,则收到了张献忠的求援信。

第0975章 不动如山

贺今朝倒是没有先看,而是吉珪几个军师参谋先看了看。

“主公,张献忠倒是好打算。”

吉珪率先传阅书信:

“他若是真心想要咱们帮他,完全可以建议我军采取声东击西之策。

我们兵出山西,威胁河北之地。

崇祯说不准就得再次号召天下勤王,官军还打个屁的张献忠啊。”

“也对。”贺今朝摸了摸自己的胡茬道:

“那京畿之地,狗鞑子抢得,我锤匪就抢不得了?”

“哈哈哈。”

众人大笑起来,室内充满了欢快的氛围。

明廷越发的孱弱了,大家的信心也越发的十足。

按照主公的意思,倒是不需要急扩。

吞并四川大部分地方,许多吏员都不够用,需要屡次抽调。

要不然就得把权利下放到那些乡绅手中,这是不可能的。

不如不打。

“主公,这张献忠心思深呐。”

张福臻也捏着胡须坐在一旁:

“他还想要进入我锤匪的地盘,到时候成为坐地炮。

让主公背上向“同盟”开刀的名头,心思歹毒的很。

不如答应他和官军死磕,我们前去增援,半个月也好,一年也罢,总之答应他增援。”

成为坐地炮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免得到了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的地步。

如今锤匪的盘子大了,谋臣们觉得还是要注意一二名声的。

张福臻可是个心黑的,真想借刀杀人坑死张献忠。

但贺今朝倒是不在意,如今的时代,名声恶一点才会让人害怕或者安心。

待到新朝建立,从不缺歌功颂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