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木三大少
当然了,西门庆需要焦挺上战场单独领兵杀敌时,焦挺也会毫不含糊。
在城外汴河岸边走了一遭后,陆小乙已经将西门庆的吩咐牢记于心。
商议完毕之后,西门庆与焦挺、陆小乙一起返回了东京汴梁城中。
次日,西门庆再度登门拜访了金国使臣李善长、散都和勃达三人。
在西门庆的指点下,李善长三人回忆来到东京汴梁城之后的遭遇,终于明白宋国君臣并无诚意与金国共同出兵伐辽,自己三人留在这宋国京师不过是徒劳无益。李善长急忙向西门庆请教对策。
西门庆对李善长三人说,自己已经上下打点宋国重臣,获悉了他们的真实意图,宋国君臣此时并无出兵之意。李善长三人无须再留在东京汴梁,不如早些向宋庭辞行,回返金国。
如果宋国当真不愿出兵夹击辽国,那么必须尽快回国禀报给皇帝阿骨打,让金军能够做好独自伐辽的准备。李善长三人从西门庆这里得到准确的消息后,再也坐不住,决定立即启程返回金国。
西门庆离开后,金国使臣李善长三人向国信所的官员提出,大金国皇帝对他们的出使期限有要求,无论宋庭对于共同出兵之日是否商定,他们三人也必须返回大金国复命了。
宰相蔡京及太尉童贯得知金国使臣坚决要离开后,假惺惺地约见了李善长三人,劝他们再在东京汴梁城里住上一些时日,耐心等待朝中重臣们商议的结果。
李善长三人见自己提出要回国了,宋国宰相蔡京及太尉童贯都还在虚与委蛇,如何还不明白宋国并无一丝诚意。
于是,李善长三人拒绝了宰相蔡京及太尉童贯的挽留,收拾行礼踏上了北归之路。
宋国君臣见留不住金国的使臣了,只得放李善长三人归国。一路上,自有宋军护送金国使臣直抵登州。
此时正是宋、辽、金三国之间最敏感的时期,西门庆未再与金国使臣有过多的接触。他悄悄目送着李善长三人离开了东京汴梁城,也算得是完成了金国国相完颜撒改给自己的重托。
至此,西门庆此行东京汴梁城的几个任务都逐一完结了,西门庆也准备离开京师返回东平府阳谷县。
西门庆知道,随着金国使臣李善长三人回到金国都城,金国君臣得知宋国没有履行“海上之盟”的诚意后,很快就会独自发动灭辽战争。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没有人可以阻挡。值得庆幸的是,历史的脉络还在西门庆大官人的掌握之中。
风云际会的大时代,就在西门庆眼前。
第七百二十八章 西京洛阳的余晖
金国使臣李善长三人离去后,西门庆并未直接走五丈河水路经梁山泊返回阳谷县。
西门庆带着焦挺、岳飞等人将东京汴梁城周边走了几遍,熟记地形地貌后,方才辞别了徐宁和秦桧等人,向西离开了东京汴梁城。
陆小乙按照西门庆的分付,留在了东京汴梁城中,继续带着张三、李四等人发展情报网。
要回东平府阳谷县,应该出东边的城门或北边的城门,但西门庆却出了西门,一路向西行去。
数日后,西门庆一行人来到了大宋西京洛阳府。
宋朝有四京,分别是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应天府。
东京开封府和北京大名府,西门庆已经十分熟悉,南京应天府就在京东西路,距离东平府不远,对于西门庆而言也不陌生。
东京开封府有李师师、徐宁等人,还有陆小乙的众多兄弟。北京大名府有卢俊义和燕青兄弟。南京应天府留守即将换成西门庆的未来老丈人程万里。
这三个都城,不说尽在西门庆掌握之中,但西门庆也有信心把握它们的最新变化。
唯有西京洛阳府,却是西门庆从前未有涉足之地。
考虑到金国使臣李善长等人归国后,就会爆发金辽大战,进而将大宋卷入其中,西门庆认为有必要在大战开启之前多了解一下西京洛阳府,甚至是陕西京兆府的情况。
陕西京兆府也就是从前的长安城,与洛阳府一样,都是汉唐古都。
西门庆心头有一种隐忧,当赵宋皇室覆灭,赵构也因为自己对历史的影响而无法继承大统时,会否有人借机割据称王?
如果发生那样的事,洛阳、长安等城就很有可能成为一方割据政权的都城。
从未雨绸缪的角度而言,西门庆认为有必要多了解一下这两座城市。
此刻展现在西门庆眼前的宋代洛阳城虽然规模依然宏大,保持了隋唐三重城之格局,但实际上已经远非昔日旧观。
经历了安史之乱和唐末五代的战乱,洛阳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虽经修缮,亦远远比不上盛唐之时。
如今的西京洛阳,不仅简化了隋唐时代城内的许多建筑,而且连外城亦相当简陋,从根本上说是缺乏防御功能的。
洛阳城三重城的高度,宫城为四丈八尺,皇城为三丈七尺,外城仅一丈八尺。这种中高外低,保留了皇家的威严,但从整个城池的防御功能上讲,已经不能和东京汴梁城相比了。
不过,就全国而言,洛阳外城占地极广,又算得是大宋第一大城,其他城市都不能和它相比。凭借城市规模,西军洛阳是当之无愧的大宋第一陪都。
与西门庆穿越前的后世不同,此时南方城市的园林还不出名,此时大宋最出名的园林城市就是洛阳。
当西门庆一行骑马进入洛阳城的外城后,道路两侧映入眼帘的都是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园林和庭院。洛阳园林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
洛阳园林之盛,实非其他城市可比。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自然因素,即水土气候方面的优越条件,也有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即洛阳自从隋唐以来向为园林盛行之区。
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就曾说过:洛阳古帝都,其人习于汉唐衣冠之遗俗,居家治园池,筑台榭,植草木,以为岁时游观之好。其山川风气,清明盛丽,居之可乐。一亩之宫,上瞩青山,下听流水,奇花修竹,布列左右,而其贵臣巨室,园囿亭观之盛,实甲天下。
洛阳为宋之西京,五代以来,许多官僚于此安家,形成自己的安乐窝。
至宋初,不少官僚在开封做官,其家仍安置于洛阳,可以说官僚聚居的程度,仅次于东京开封。
这些住在洛阳的官僚或其家属,他们利用唐末五代以来的土地荒芜无主等情况,尽可能地扩大对土地的占有,其办法就是兴建园林,圈占土地。
宅园结合,在洛阳城形成一种风气,官僚们互相攀比,园林之盛由此而起。
名臣范仲淹看到洛阳城景象,曾说道:“西都士大夫园林相望。”
穆修有《过西京》诗云:“西京自古帝王宫,无限名园水竹中。来恨不逢桃李日,满城红树正秋风。”
长期居住在洛阳的司马光,对洛阳园林更是了如指掌,他亦有诗云:“洛阳名园不胜纪,门巷相连如栉齿。修竹长杨深径迂,令人悒悒气不舒。”
此类诗句颇多,可见洛阳园林众多且盛,是宋代人所共知的。
当然,提起洛阳园林,宋代对此最有研究的当属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其中提到十九处名园,特别引人注目。因为这些园子不仅繁盛,而且各有特色,足以代表有宋一代洛阳园林的风貌。
按照李格非的见解,洛阳园林,首推曾任宰相的富弼家的园子富郑园,其余董园,归仁园,苗帅园,李氏仁丰园,天王院花园子,松岛园,张氏会隐园等著名的园林,也都规模宏大,松石林泉,各有特色。
至于宰相司马光的独乐园,在诸园中只是小园一个,但亦有五亩之大,内有读书堂、渍花亭、种竹轩、见山台、钓鱼庵、采药圃等,颇受世人注目。
大体上说,在洛阳的官僚宅第,都有一定面积的园林建筑,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
正是这些众多的官私园舍,利用当时的优越条件,竞植花木,才使洛阳成为一座典型的园林城市,其独特景象,在全国都是少见的。
吃饱了饭没事干去研究洛阳园林的李格非,正是与西门庆交好的千古女词人李清照的父亲。
或许正是有李格非这样喜好园林游乐,富有闲情雅致的父亲,才能养出一个李清照这般有文采的文艺女青年吧!
西门庆骑马走在洛阳城内,看着城中一个个美轮美奂的园林,心中却是冷笑连连,对北宋的官僚们嗤之以鼻。
如果说,东京汴梁城里正在营造的艮岳万寿山向世人显露了道君皇帝赵佶的穷奢极欲,荒淫无道。那么这西京洛阳城则是暴露了北宋朝廷达官贵人们日益腐化,到处营造园圃台榭供自己享乐的真面目。
大宋君臣无道,皆贪图享乐,面对强敌,安得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