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开酒馆/大唐:我的绝世才学被曝光了 第253章

作者:小胖的熊猫

甚至张诺拒绝了以后,他还有稍微有点不乐意,觉着张诺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可如今的情况来看,这特么是硬生生打脸啊!

别看李世民这人平常在张诺面前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似乎什么玩笑都能开,根本没有上下尊卑之分,更是经常性的不要脸,可实际上老李这人可是非常好面子的!

他的骄傲都隐藏在了他自己引以为傲的地方!

而大唐就是他作为大唐皇帝最骄傲的地方!

可如今,偏偏是他最骄傲的治理天下,让他丢人丢大发了。

如果只是个别县府或个别州府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不会有这么大的感慨,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天下这么多州县出几个贪官污吏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如今的情况是,几乎所有州府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贪腐。

李世民不是朱元璋那种泥腿子出身,所以对于官员士族没有那种天生的敌视,甚至他很清楚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但是,从灾民嘴里弄钱,拿灾民、百姓的性命换钱,这在李世民看来已经是禽兽不如的事情了。

可偏偏这样的事情,不是一个两个人在干,而是一大批一大批的人在干,这是根本没把他李世民放在眼里啊。

想到这里,李世民深深地吸了口气,慢慢平复了脸色以后,看着身边这些重臣淡淡的说道,

“朕历来认为,君臣之间当以诚相待,可万万没想到朕的以诚相待,换来的居然是这么个结果!”

在场的人,哪怕不是老秦王府出身的,那也是跟着李世民共事已久的了,哪里会不知道,这位陛下看似说得平平淡淡,可实际上这才表示李世民是真的生气了,打算下狠手了。

这时候傻子才会冲上去触霉头呢,老老实实站在一旁别惹祸上身才是最好的。

李世民也不用其他人回应什么,作为皇帝,当他决定了某件事以后,那么他只要宣布自己的决定就行了。

“贪墨赈灾粮一事,牵连甚广,影响颇深,性质极恶,已不是一般的错漏可以应对和弥补的了。因此,朕决定,刑部、大理寺配合吏部一起,抽调精兵良将,直接派往地方!”

“本次调查,朕只有一句话交待,无论涉及到谁,都给朕清清楚楚的查出来,朕要让那些只顾着吸食民脂民膏的畜生知道,什么叫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说到最后的时候,李世民几乎是咬牙切齿一字一顿的在说话了!

他是真的气啊,如今大唐到处欣欣向荣,局势一片大好,只要地方官员稍稍努力一点,就能从各种信息当中知道长安这边是怎么发展的。

那么,不说别的,照葫芦画瓢总会吧?

这是把答案摆在你面前让你抄,难道你都不会?

就算不能跟长安这边一样建立工坊,但至少开矿、种地、商贸等其他方面总能学吧?

可偏偏这帮子蠢材对于当地的发展没有半点心思,倒是对于怎么捞钱一个个清楚得很!

这样的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警示天下!

而且李世民隐隐约约觉着,这里面似乎还有其他的问题。

说句不好听的,朝廷要调动这么多地方的官员办同一件事都有点困难,怎么就在贪墨赈灾粮这件事上,大家这么齐心协力了呢?

这已经不仅仅是能力或者有没有胆子贪墨的问题了,这中间涉及到的,可是粮食采购、运输、贩卖等一系列的问题。

李世民虽然没有证据,目前也没有百骑司汇报相关的情报过来,但是凭借他多年厮杀、斗争所形成的直觉,他几乎可以肯定的告诉自己,这里面绝对有一个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庞然大物在悄悄的策动着这一切。

他很想知道,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第638章 大唐的执行力

李世民的彻查令,虽然刚刚只是口头发布,可在场的不是三省的大佬就是六部的头头,自然知道待会儿就会有正式的圣旨直接传下来。

所以,他们直接就在这里开始低声商量了起来,之后究竟要怎么安排人手,分配到各地的人手分别是谁牵头,这些都是要这些大佬们提前讨论好的。

不过他们心里此时也是直打颤啊,陛下这是动真格的了,看似在清理地方,可实际上内里到底是想借着这个由头干点什么,大家都还没没能猜明白。

毕竟,陛下以前还是秦王的时候,那真正的心思就不是一般人能猜透的,如今登基以后,心思更是琢磨不定了。

陛下会对灾区出现的大规模贪墨现象生气,这点大家都猜到了,可是谁都没想到陛下会下这么重的手。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三司会审啊,往常这个级别处理的都是些什么啊,要么是死刑要么就是大案要案。

可如今却要用这个级别直接从县府开始查起,还说要一路彻查到底,这是要把天都捅破的节奏?

要知道很多事情可是真的禁不住查的!

要知道,这次下去查案,可不仅仅是这三司的人在,还有一个让人摸不清底细却又闻风色变的百骑司在呢。

到时候想都不用想,肯定所有事情都在百骑司的监管之下,那么所有的审讯记录甚至每一个官员下去以后的表现都会直接记录在案。

而且,这些人想想都知道,到时候说不定一言一行都会被人看在眼里。

所以,想要保住自身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那些贪官污吏往死了整。

毕竟死道友不死贫道嘛,这点道理但凡在官场上混的就没有不知道的。

可这里面还有个很大的问题,也就是目前这些人最担心的问题,那就是深怕这次的调查会牵出萝卜带出泥。

这可不是胡乱猜测,甚至这很有可能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毕竟,这次可是百骑司配合三司共同会审,有百骑司在,那么但凡中间有一个人撂了点其他东西出来,那就等于找到线头了。

只要顺着这根线头,随手那么一扯,好嘛,这稀里糊涂的又是一大批人给牵扯进去了。

甚至说不好哪一天,眼前在座的各位当中就有人被莫名其妙的一个案子给牵扯了进去。

这可不是这帮人瞎担心,而是目前的大唐,给上司或者老师送礼什么的,本就是一种风俗。

尤其是还在沿用的九品中正制,这里面对于各种关系都有要求,平日里不好好维系的话,将来自己家族的子弟要出仕的时候,没人帮忙怎么办。

可这送礼要钱啊,大家都是当县令的,俸禄都差不多,这送不起的话,可不就得自己想想办法?

但后世不是有句话嘛,但凡来钱又快又轻松还来得多的法子,大多都写在了刑法里面,这年头其实也一样。

也正因为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有些钱已经成了潜规则了,那就是留给当地县令花销的,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形成的补助而已。

但是潜规则之所以是潜规则,就是因为这些东西不能拿到台面上说啊!

这就是所谓的情有可原但法理不容,平日里大家都是受益者,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可当李世民认真起来以后就不一样了啊。

因为在李世民眼里,这天下都是他的,你这从各种犄角旮旯里弄钱装进自己口袋,可就等于偷了他李世民的钱啊。

平日里不知道,或者说事情没有放在台面上的时候,还一切都好说,可如果真被百骑司那帮人带着三司一起给审出来了,而且是证据确凿的时候,谁都不知道李世民会如何处理。

但他们现在能说什么呢?

他们确实可以提前跟即将外派的下属打个招呼,到时候审问的时候,有些敏感的地方就不要问了,死盯着这次的贪墨案子就行了。

可关键是,这次不止有三司的人在啊,谁能有本事给百骑司打招呼啊。

想到这里,在座的所有朝臣,包括已经走到顶点的长孙无忌,心里都有点发毛,总担心哪天还在家里睡大觉呢就被人直接拖到衙门里审问去了。

李世民这会儿可不管这帮人怎么想的,他这会儿正在气头上呢,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撒气的问题,这会儿如果有人跟他说什么小错不纠之类的屁话,他绝对大耳刮子扇过去。

实在是这次闹得太狠了,狠到李世民都看不下去了,他才下这么重的手的。

难道李世民真不知道底下的官员平日里什么德行?

真要大批的处理官员的话,最为难的还是他老李好吧,他还得琢磨怎么抽调人手填补即将到来的空缺呢。

而且,眼前还有一个大难题,就是针对目前的灾情,进行资源、人手的重新调派,这可是个大工程。

整整一天一夜,李世民拉着自己这帮臣子就守在电报房旁边的会议室里没出来过。

一份份最新的电报不断的送到会议室里面来,而对面墙上一个个数字不断更新,有增有减的同时,李世民跟诸位臣子也在不断的讨论怎么调配才是最合理最省力的。

不过,到底还是一些能力优秀的臣子,奋战了一天一夜以后,还真就拿出了一份针对目前情况的整改意见以及处理方案。

李世民跟众人一起商量了许久,看到这份方案以后也不得不感叹,到底是朕的肱股之臣啊,还真给力啊,硬是把这份东西给做出来了,那么剩下的就是执行了。

这次的粮食调配,主要的源头有两个部分,一个不用说了,就是长安这边的粮仓,而另一个就是东都洛阳那边了。

要知道洛阳不仅仅是东都,还是整个北方的一个重要的粮食基地呢,那边建立的粮仓甚至比长安这边的还要多。

李世民也不含糊,直接抽调了整整一万军士,开始押送粮食奔赴灾区,务必最短时间内开始新一轮的赈灾。

第639章 平壤特供到了

对于此次事件的调查,这不是一两天能搞定,李世民哪怕这会儿恨不得自己操着刀子过去把人直接给剁了,那也得等结果出来以后再说。

毕竟,这不是话本小说里面的剧情,主角稀里糊涂、莫名其妙的就知道大BOSS是谁了,然后继续稀里糊涂、莫名其妙的就把大BOSS给弄死了。

至少目前而言,李世民只是有种感觉,这么大规模的贪墨背后应该有势力在插手,不然不会出现这样大面积的粮食流动。

但究竟是谁在出手,粮食又是怎么被从灾区弄走的,弄到哪里去了,这些问题都得百骑司到了当地审问以后才有机会知道。

毕竟,只要不是傻子的人都知道,干坏事的时候不要到处嚷嚷自己名字和身份背景,那种一边到处搞事还一边满大街嚷嚷自己是谁的,要么搞的事情不大,要么就是脑子有问题。

所以,最终什么时候才能从那帮子贪官污吏嘴里知道背后的消息,以及多久才能查清楚那些事情,这些都得靠百骑司那帮人慢慢弄才行,而李世民能做的,只能叮嘱一两句以后默默地等着结果。

由于地方上的灾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所以,长安、洛阳两地的粮食都开始往灾区调运了。

与此同时,为了平抑物价,长安这边也开始慢慢放粮了,每家每户都可以购买,只是不但要登记户籍还得限量。

这些事情都是朝堂轻车熟路的老套路了,毕竟每次天灾的时候,市场上粮价总会有些波动,如果官府不安排一大批粮食进入市场的话,那帮子没良心的粮商肯定会千方百计、扣扣搜搜的一点点的往外卖。

毕竟只要是做生意的,谁还不想多挣点钱呢,尤其对于粮商来说,这种天灾的时候简直就是老天爷给的发财机会啊,这话虽然听起来有点没良心,可实际上就是如此啊。

不过,官府也不是吃素的,你比平常贵上那么一点?

那可以,没问题,毕竟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种事情一般人都不会干!

可如果你想趁着这个机会一夜暴富,呵呵,刑部大牢VIP套房等着你,弄不好全家都得关进去。

而就在众多粮商开开心心的在这次好不容易到来的挣钱良机里大肆捞金的时候,东市和西市各有一间不是特别起眼的商铺,开门了。

不同于其他铺子,都是什么李记布庄、王氏药铺、刘氏粮店之类的姓氏加上经营品类的老名字,这两家铺子只在门口挂了一个小幡,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食」字,之后就没有了。

店铺本该有的招牌什么的全没有,只有进了门才能看到,大堂正中间的墙上还挂了一幅字,准确的说是一个字——张!

由于是新开的店铺,有的是吃饱了没事儿干的闲人路过的时候就进来瞅一眼,有的家世显赫的,进门原本还想趾高气昂的喊一句掌柜的,可一看到大堂中间的那个张字,立马条件反射一般的弯腰塌背缩脖子。

太特么熟悉了,这笔锋这形体,明晃晃的就是最最标准的秦王体啊!

秦王体是张诺受封秦王以后,大家对于张诺创出来的字体便统一称为秦王体了。

而且,由于张诺自家书局里面的书除了一些特别经典的字帖或者有特殊要求的书是另外选择的字体以外,其他所有的书都是用的张诺的模板。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但凡识字的人,就没有不认识张诺那笔字的,甚至全天下不知道多少人在模仿张诺的字体。

至于说长安城里这些勋贵子弟就更不用说了,如果说你连秦王殿下的那一笔字都认不出来的话,你特么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读过书的!

所以,无论是哪个勋贵家族的,当他走进这个大堂看到墙上挂着的那个张字以后,瞬间就怂了,别说闹事了,大声说话都不敢。

没办法,到这个地步了,傻子都知道这就是秦王殿下的产业了,那说不定背后就有陛下或者皇后或者其他高官显贵家里的份子。

那在这里闹事,得罪的可就是整个大唐最最顶级的一帮子大佬了,单说秦王殿下一个人的名号都已经够吓人了,再加上其他的,呵呵,别说闹事儿了,连大声说话他们都不敢。

作为消息最为灵通的权贵家庭,他们可是知道好多外面不知道的小道消息的,比方说陛下跟秦王殿下就喜欢一身便服的坐在自家的某个铺子后边喝茶聊天。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但凡在这里大声说话或者起哄架秧子,后面走出来个王爷或者皇帝什么的,还真一点都不稀奇。

这可不是玩笑,是真有人头铁走背字出过这种事情,也干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就是喝了点酒以后在张氏书局里面一边买书一边大声的说着自家老爹多么多么牛逼,外面人多么多么给面子而已。

然后好死不死的,碰上那天李世民心情不畅快,正坐在书局后面的小房子里喝茶呢,这吵吵嚷嚷的让李世民火都不知道怎么消,直接让内侍出去说了一个滚字。

紧接着都没到第二天,当天他那个差点就要调任中书省的老爹就接到了一封口气极为严厉的圣旨,通篇把他骂得跟个孙子似的,核心就一句话,家风不严、立身不正!

好嘛,大唐第一个坑爹货正式出炉了,而且是一次性把他爹给坑了个底朝天,要不是他爹名声还可以,估计就不是挨骂而是直接滚球了。

最终的结果也非常简单,他爹直接打断了他两条腿然后送回老家去了,而且要求三年内不准回长安!

从那儿以后,所有人都知道了,千万千万别在秦王殿下的铺子里闹腾,因为你永远猜不到在后面的房间里或者某个角落里一不留神就坐着某个大佬,然后一不小心你就把人给得罪死了。

所以,这样就能理解刚刚走进来的勋贵子弟为什么刚刚认出张诺的手笔就瞬间颓了吧。

第640章 张诺的食品工业

张诺的店铺很多,而且不像其他家族还遮遮掩掩的,弄个什么家族远亲或者管事之类的挂名,然后连店铺名字也是云遮雾绕的,只有到了一定层次的人才知道这家铺子背后的是谁。

可张诺不一样,他从来不觉着靠自己本事做生意挣钱有什么丢脸的地方,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是非常直白的用着「张氏」这么个烂大街的名号。

哪怕他受封秦王名声大振了,他也没觉着自己应该换个招牌什么的,反而几乎挑明了告诉所有人,那就是我秦王张诺的铺子,咋地?

但不同于其他铺子,今天东西市开张的这两套商铺,让人就有点看不懂了。

首先呢,因为没有匾额,所以一般人没法在门外就知道这里面是卖什么的,这无形之中就打消掉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如果从门上挂着的那个食字布幡来看的话,应该是卖吃食的地方,可偏偏走进来以后就会发现,这一不是酒楼饭堂二不是粮食买卖,反而里面靠墙放着一排排货架。

货架上也不是随便乱放的,所有的货物都放在了簸箕里,一个个簸箕整齐的在货架上摆着,而簸箕里面的货物,说实话,哪怕是无意当中进来的人,也有点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