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480章

作者:参娃

贝尔离开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市里、省里的领导都知道了。

不少人都摇头感叹,白白错失了一个大好机会。

更有好多人都背地里埋怨,嫌许世彦太胆小,只顾着眼前这点儿蝇头小利,不顾大局。

可是没办法,许世彦有组织那边撑腰,况且许世彦在出口创汇这方面,确实成绩卓然。

就算有人看他不顺眼,也拿他没办法。

就现在人参市场的形势,真要是把许世彦换下去,让别人当参业公司的总经理,只怕明年连现在这些订单都保不住,还不定闹出什么事情来呢。

所以那些人也只能将不满压在心底。

别人背地里怎么议论、抱怨,许世彦根本不在乎,他只求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也就够了。

转眼间八月也过去了一半儿,暑假玩嗨了的孩子们,即将开学。

有的孩子玩的太嗨,假期作业还没写多少,到这个时候,就开始疯狂补作业。

没办法,这年月的老师都很负责,假期作业到开学后,那真的是一本一本检查批改。

许家这几个孩子倒是没有这方面的困扰。

许海源从山上回来之后,开始疯狂写作业,几天工夫就把老师留的作业全都写完了。

其余时间预习下学期新课,跟着楚老学医术。

许瑾萍更不用说,放假之后自己的作业完成了不说,还盯着弟弟妹妹们把作业都完成了。

八月中下旬,小学、初中陆续开学。

而经历了中考和高考的学生们,这个时候,也在期盼着他们的录取结果。

许世彦接到了宝安中学那边打过来的电话,楚俊玉和楚俊玲二人,高考成绩非常好。

一个考上了华南理工,一个考上了中山大学。

许世彦得知消息,立即按照当初约定好的,给那边打过去十万块钱。

其中六万块钱是给俩女孩的奖励,剩下四万,是感谢老师和学校的帮忙。

想让人家帮忙办事,总归是要给好处的。

为了楚家这几个孩子,许世彦捐了个图书馆给学校。

另外还承诺过,只要孩子们都考上理想的大学,一定不会让老师和学校吃亏。

不管怎么说,冲着楚老的面子,这几个孩子也得管。

钱汇过去没几天,学校那边又打过来电话,说是接到了汇款,并感谢许世彦对他们工作的支持。

对方承诺,一定把钱按照约定,当做奖学金给楚俊玉和楚俊玲。

许世彦也没多说什么,这事儿他真不怕那边出幺蛾子,那头有人盯着呢。

只让对方帮忙,适当照顾一下那几个孩子。

尤其是两个女孩,可千万别拿了钱不去上大学,那可就白瞎大家伙儿的心意了。

过了几天,那边传过来消息,说楚家俩女孩已经拿到了奖学金和通知书,欢欢喜喜准备去上学了。

得知消息,许世彦也就放心了。

他主要是担心张家那姐妹俩思想转变不过来,还是不肯让俩女孩去念书。

许世彦回家后,也跟楚瑄淮提了一下,楚瑄淮得知俩孙女都考上了挺不错的大学,也挺高兴。

“世彦啊,你能做到这个份儿上,已经可以了。

你不用觉得对不住我,也不用费心思弥补什么。

师父都这个岁数了,啥都能看得开,儿子尚且不孝顺,还能指望孙子辈儿么?”

老爷子嘴硬,也是不想让许世彦为难。

“嗯,师父,我知道。

别的我管不了,顶多就是让几个孩子都能顺利念完书,能考上大学的,就好好把大学念完。”许世彦也没多说。

其实楚家那边的日子没有多难。

就像楚瑄淮说的那样,楚元朗兄弟知道自己干的是啥买卖,也明白闹不好哪天就会翻车,所以留着后手呢。

新安镇那处院子,是以张家姐妹的名义买下来的,楚家儿女的户口,也是落在了新安镇那头,跟母亲在一起。

两兄弟出事后,只有深市那头的公司和门市被查封了,新安镇这边保留了下来。

虽说楚家兄弟留下来的钱不多,实际上只要几个孩子不败家穷吃胀喝,也够他们长大成人了。

眼下许世彦能做的也就是尽量让孩子们都念书,其余的以后再说吧。

当然,许世彦也没那么多时间关注这些,他太忙了。

进了九月份,参业公司这边就开始起参做货了。

今年参场依旧是四万丈做货,林业局那边少了点,只有两万来丈。

参业公司今年订单比较多,再加上日化厂那边已经建成,冬季就要投产,还得囤一批原材料,所以参业公司这边原料缺口不小。

常宏发得知消息,几次给许世彦打电话,希望许世彦能够从几个参场采购一批人参。

以许世彦和常宏发的交情,自然不会驳了对方的面子。

反正是从哪里收购都一样,其他参场也好,各地参户也罢,只要价格合理都行。

于是,许世彦点头答应,分派了人过去,从其他几个参场采购鲜参。

参业公司这边采购一部分,剩下的由参茸公司负责一部分,各个参场自己找渠道销售一部分。

好歹的县属几个参场,今年不至于积压太多,但是其他参户,就没那么乐观了。

虽说参业公司的各类产品在春交会上大放异彩,创汇再次破纪录。

可这个对整体人参行情,起不了太大作用。

尽管省里、市里联合出台了政策,制定了人参保护价,但是国际市场依旧不景气,国外客商购货量小。

来收购的外地客商并不多,本地拿到经营许可证的这些加工厂、参茸公司等部门和企业,谁也不敢放开了收购。

所以,人参市场依旧低迷,行情并没有太大变化。

东岗参市这边,来卖货的多,收货的少,参农一个个都唉声叹气。

这个行情下,谁都没有信心,不少人都说,今年不打算再栽棒槌了。

就在这样的情势下,苏安瑛的公司投入大笔资金,开始在参市打广告,大量收货。

羊城那边的土特产店,起名珍草堂,定在了十月八号开业。

苏安瑛九月中旬就飞去了羊城,开业之前,苏安瑛挨个儿给以前的老客户发邀请函。

又在当地报纸和电视台上面做了广告,还有不少促销优惠活动。

所以开业那几天,生意不错,营收很是可观。

闽、粤等省,有很多那种经营各地特产的小店或者小摊位。

这些人进货量不是特别大,专门去一趟东北不划算。

如今羊城开了一家东北土特产店,批发零售都做,而且货品还特别齐全,啥都有。

不光是人参,什么灵芝、天麻、不老草,木耳、蘑菇、松子、榛子,还有各种鹿制品等等,种类多、质量好、价格合理。

不少小店主、小摊贩就过来批货,回去零售。

同时,本地一些人,也会过来挑一些滋补药材,回去煲汤。

珍草堂批发零售都做,价格公道合理。

别管你是买几十斤、几百斤,还是几两几钱,店员都笑呵呵的接待,服务态度也非常棒。所以名气很快就打开了。

还有那些老客户,见苏安瑛在这边开了店面,也都过来捧捧场,跟苏安瑛定了不少货。

羊城珍草堂顺利开业,给苏安瑛等人极大信心。

正好首都那边的一处铺子到期,直接收回来重新收拾了,准备过一阵子开业。

沪市那边也买下了一处铺面,只等重新装修好了,就备货开张。

三处铺子,需要的货自然不少,而需求量更大的,是保健品厂。

宝安那头的保健品厂已经差不多了,只要买了机器、招工培训,就可以投入生产。

第七百五十九章 保健品厂

关于保健品厂的定位,许世彦夫妻商议过,决定推出一两款主打产品,做重点推广。

其他的产品也都做,尽量做到全面覆盖参业公司目前所有产品类型。

要做到类似,但又不是完全相同,比如稍微改动一下配方、剂型等。

在别人还没意识到可以跟风之前,抢先占领市场,把钱挣到手。

等着其他人想起来跟风抄袭的时候,再推出升级版,让跟风的人永远撵不上。

保健品厂成立初衷,就是尽量推广人参制品,打开国内销路。

所以,厂子这边每一个产品里面,都是以人参为主要原料。

可想而知,对人参的需求量肯定不小。

三个店铺、一个保健品厂,再加上苏安瑛这几年积攒下的老客户订货,这个数量可就非常大了。

九零年秋季,省、市相关部门制定了人参收购指导价格,也就是最低保护价。

特等普通鲜参,每公斤二十二元,一等每公斤十七元,二等每公斤十三点五元,三等每公斤十元。

二十支普通红参,一等的每公斤一百三十六元、二等的每公斤一百二十二元、三等的九十五元。

三十二支普通红参,一等每公斤一百零五元、二等每公斤九十四元、三等每公斤七十三元。

四十八支普通红参,一等每公斤八十三元、二等每公斤七十五元、三等每公斤五十八元。

后面还有六十四支、八十支、小抄、红直须、红弯须、混须等品类的价格,依次递减。

同等级边条参,一般可以达到普通参的两倍。

当然,这只是指导价,市场价会有稍许上浮,但是也不多。

照着现在的行情来说,一丈棒槌起二十六斤。

如果大支头多点儿,条再好点儿,说不定能卖四五百块钱。

要是赶上有水锈的,身条再差一些,一丈也就卖个两三百块钱。

这点儿收益,跟八六八七相比,那简直是天差地别。

甚至连去年的价格都比不上,简直便宜到家了。

好多人都说,这还赶不上大萝卜了呢。

可是能有什么办法?

大宗人参还是依靠出口,国外客商死咬着压低价格,还不肯大量收购,光指着国内,能消化多少?

参农眼见着赔钱,一个个心疼的直跳脚,可他们能怎么办?

有几个敢说,货不卖了,留在家里放着?

那得是底子非常厚,不指望这一两年棒槌卖钱过日子的。

普通老百姓家里,真没几个这样的,都急着往外卖货。

一家老小还等着吃喝,明年的参地还等着用钱呢,谁敢把货压在手里不卖?

黄胜利、赵建设等公司几个股东家里的人参,全都加工各类产品送去各个店面出售,争取做到利益最大化。

除此之外,苏安瑛安排了冯越、黄胜凯等人,在东岗参市上大量收购人参,干的、鲜的、各个等级都要。

边条和优等的参,留着在店里出售,或者卖给订货的客户。

次等的货,只是品相不够好,其实药效什么的不受太大影响。

保健品厂留着用正好,可以降低成本。

做生意就是如此,要做到物尽其用,才能做到利益最大,挣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