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72章

作者:参娃

这场雨下完,地里应该能湿乎些,正好过几天种地,挺好。”

“嗯,地里这阵子都干的快冒烟了,这场雨挺及时。

明后天我先去咱家自留地收拾收拾,过几天抽个工夫种上点儿糜子、谷子啥的。”

老农民,靠天吃饭,庄户院的人最希望的就是风调雨顺。

许世彦搬过来,队里给分了半亩自留地,不多,种点儿杂粮杂豆啥的倒是够了。

毕竟家里人口少,有点儿东西就够吃。

一春一秋,是农业队最忙的季节,参户更忙。

好在这些日子,参地里的活忙得差不多了。

打冻和做货的参地都已经耧过池面子,新栽还得过几天才出来呢,正好这空档种地。

“我这坐月子不是时候,要不然还能跟你一起去种地。”

那边已经吃过晚饭,正抱着孩子喂奶的苏安瑛听见了,忍不住叹气。

春耕这么忙的时候,偏赶上她坐月子,家里外头这么多活,全都扔给丈夫一个人干,也够他累的了。

“你啊,好好坐月子,养好了身体比啥都重要。

别总是想着干活,啥活都女人干,还要他们男人干啥?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种地干活是他们应该干的。

你就安心在家带孩子,把家里这一摊子弄明白了,别让老三在外面操心就行。”

周桂兰一听,不由得叹气。

她家这几个媳妇里头,就数着老三媳妇最能干,心眼儿还实在,坐月子呢,还想着去干活。

“咱妈说的对,你啥都别操心,家里这一摊子也交给我,你就安心坐月子。

你把自己照顾好,就是大功一件了。”许世彦也劝。

自家媳妇啥脾气,没人比许世彦清楚。

苏安瑛就是太能干了,平日里总是不闲着,就连怀孕后期,她都没耽误了干活。

这冷不丁让她成天躺在炕上,除了吃就是睡,她闲的难受。

可再怎么难受,也必须把月子坐好了,没得商量。

正说话间,忽然瞧见外头有人急匆匆走进来,许世彦赶紧开门,一看正是东院邻居。

“晓锋,下着雨你咋过来了,家里有事儿?”许世彦闪身让开,叫对方进屋。

“许哥,家里没事儿,我就是过来找你,问问你晚上去抓蛤蟆不?

这一春天没咋下雨,蛤蟆都憋着没上岸呢,我估计今晚这场雨啊,蛤蟆得一股脑儿都上来。

咱俩打着手电筒抓蛤蟆去,一晚上能抓老鼻子了。”

孙晓峰,许家东边邻居,比许世彦小一岁。

孙家也是二大队一小队的,成天都在一起干活,又是邻居,跟许世彦相处很好。

孙晓锋说的蛤蟆,并不是青蛙或者蟾蜍,而是东北林蛙,属于林蛙的一种。

雌性东北林蛙的输卵管干制品,也叫林蛙油,是一种极其名贵的补品,在南方被称为“雪蛤油”。

所以,东北林蛙也被称为雪蛤。

蛤蟆夏天的时候生活在树林中,深秋季节从山上下来,到河里过冬。

等到开春时,再从河里上岸,在池塘、水沟、或是平稳的河湾产卵。

产卵结束,再进入山林生活,周而复始。

蛤蟆是极品河鲜,尤其是开春的蛤蟆,在河水里过了一冬天,肚子里一点脏东西都没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当地人最爱的一道美食。

人们根据其习性,在每年春天下雨的时候,打着手电筒去河边捕捉。

“哎呦,你要是不提啊,我还真忘了呢。行啊,那我吃完饭,咱俩一起去。”

许世彦这些天光顾着媳妇生孩子的事了,别的啥都想不起来。

孙晓锋这么一说,他也反应过来了,今年下雨晚,估计就这一茬蛤蟆。

不抓的话,今年就吃不上了。

“成,那我先回家准备着,不着急,许哥你慢慢吃饭。”

孙晓锋一听许世彦答应了,高兴的屋也没进,转身又走了。

许世彦回到东屋,跟母亲和媳妇解释了下。

“妈,趁着下雨,我跟晓锋去抓点儿蛤蟆回来,正好炖了给瑛子补补。”

以前在大房子的时候,每年开春,许世彦都去抓两回蛤蟆,大家解解馋。

如今到了东岗,这习惯也改不了。

“行,既然晓锋来找你,那就去吧,别往太远的地方走,也别太晚回来。”周桂兰没拦着,只嘱咐了两句。

就这样,许世彦赶紧扒拉几口饭吃完,然后去找出来雨衣、手电筒、编织袋。

一切准备妥当,便出门去找孙晓锋,俩人就这么出了门,直奔槽子河方向。

槽子河,属于松江河上游的一处分支,离着东岗二十来里地。

对于许世彦和孙晓锋来说,二十来里地就跟玩儿一样。

俩人打着手电筒往前走,目光盯着路两边,这雨下了一会儿了,很可能路边就有蛤蟆。

果然,就在前面不远处,几个黑点儿一蹦一蹦的想要过道。

手电筒的光一照到它们身上,立刻就趴在地上不动了。

许世彦和孙晓锋立刻跑过去,一把将地上的蛤蟆抓了起来。

两栖类动物的皮肤滑腻又冰冷,没抓过蛤蟆的人,很可能会被吓一跳。

对于许世彦来说,心里丝毫没有波澜,反倒觉得这蛤蟆抓起来肉乎乎真稀罕人。

入手一只大母抱子,感觉能有二两沉。

许世彦心中感慨,说起来啊,还是这年月好,不像后世,蛤蟆被大量捕捉,野生蛤蟆都没几个大的了。

关键是,后来那些人为了挣钱,都承包河段,然后在河岸边用塑料布挡蛤蟆趟子。

塑料布趟子高、又滑,蛤蟆跳不过去,便都被挡在塑料布底下,直接抓就行。

蛤蟆趟子那真是绝户计,野生蛤蟆没几年就被抓光了,到后面,就只能人工养殖。

可人工养殖的蛤蟆,味道哪里比得上野生的?

“许哥,往前走啊,前面肯定更多,走。”

抓蛤蟆这个活上瘾,越抓越想继续抓。

孙晓锋已经抓了好几只了,见许世彦站在那儿不知道想什么,便吆喝他赶紧往前走。

许世彦把蛤蟆放进腰间挂着的编织袋里,快步往前走。

没走多远,前面又是好几只蛤蟆,这时候也顾不上寻思啥了,抓吧。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人情社会

这场雨不大不小,正适合抓蛤蟆。

许世彦和孙晓锋不到七点半就到了槽子河附近,二人也不用走远,随便找一处河岸边来回溜达,有蛤蟆往上蹦就抓。

出来抓蛤蟆的不光他们俩,大家见了面也不说话,各自抓各自的,互不干扰。

这一抓就是大半夜,直到后半夜两点多,雨越来越小,蛤蟆也上的差不多了,许世彦和孙晓锋这才往回走。

许世彦到家都快四点了,正巧孩子尿了在吭叽,周桂兰起来给孩子换尿布。

听见外屋有动静,周桂兰忙出来查看。

“咋这时候才回来啊?这是抓了一晚上的蛤蟆?赶紧把雨衣脱了,缓一缓凉气回屋睡觉去。”

许世彦先把手里的袋子扔到墙角,袋子里的蛤蟆发出呱呱的声音来。

“这一茬蛤蟆上的可厚了,你是没看见,满地蹦。

我们抓着抓着就忘了时间,等着雨小蛤蟆不上了才发现,都后半夜了,急忙往回走。

咱这儿不是大房子,江、河的都离着远。”

“今天抓了不少,母抱子挺多的。

正好我前两天不是挖了一墩天麻回来么?弄些蛤蟆炖天麻给瑛子吃。

再留点儿母抱,白天我去趟林业局郭主任那儿,别管人家稀不稀罕的,送点东西意思意思。

还有,也给老六带走些,送给她师傅。老六在那学徒,人家挺用心教,送点儿东西是咱的心意。”

人情社会,这就是必要的交际,尤其在东北,离开人情就办不成事儿。

许世彦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不管在哪里,都特别注意维护人情关系,关键时候,真的有用。

“嗯,行,你说咋办就咋办,反正咱自家吃,啥母抱公狗的,都行。”

周桂兰这么大岁数了还能不懂这些?儿子辛苦一晚上,干的也都是正经事儿,她能理解。

自家人嘛,有的吃就行,送礼必须送好的。

当地人管雌性林蛙叫母抱,雄性叫公狗。

实际上,应该叫母豹,因为雌性林蛙肚皮发黄有花点儿,像豹子一样。

不过这豹子的豹难写,很多人都写成抱东西的抱,一来二去的,就成了母抱。

母抱子秋天肚子里有蛤蟆油,春天有籽,而且都比较大,所以多数人爱吃母抱。

公狗肚子里啥都没有,而且个头也小。

送礼,那肯定是送好的,自家吃就随意了,反正都一个味儿。

许世彦忙活了一晚上没睡觉,这会儿已经困得受不了。

跟周桂兰聊了几句,身上凉气散了,便推门进东屋。

苏安瑛已经喂饱了儿子拍嗝呢,见许世彦回来,忙指了指炕上的被褥,示意许世彦赶紧睡觉。

许世彦这会儿也没心思看孩子了,生怕把这小子弄哭,于是脱了鞋钻进被窝,很快睡着。

下了一晚的雨,土地湿透,地里湿漉漉黏糊糊的,自然没法干活。

许世彦一直睡到了八点多才醒,随便吃口饭,挑了三十个大母抱用细网兜装起来,拎着送给了郭守业。

以郭守业的身份,送礼的肯定不少,今天一早就收了三份蛤蟆。

即便如此,见到许世彦来,郭守业依旧很高兴。

人和人相处有时候就这样,不在乎东西多少贵贱,在乎的是心意,有好东西能想着对方,这就够意思。

“哎呀,这肯定是昨晚上顶着雨去抓的吧?

你看你,抓了留着自己吃呗,弟媳妇不是生了么?炖点儿给弟媳妇补身子啊,这还惦记着我,多不好?”

郭守业胖乎乎的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乐呵呵的收下了蛤蟆。

“那个,弟媳妇坐月子我也没去看看小侄儿,这里有几张票,我估计你能用得上。”

郭守业这里没别的,就是票多,随手拿了一叠递给许世彦。

“哥,我来可没这个意思啊,就是过来看看郭哥。

这阵子太忙了,实在是没时间过来,好不容易下雨歇工,来看看郭哥。”

许世彦忙摆手,他就送了点儿蛤蟆来,哪里好意思要什么票啊?

换成那多心的,还不得以为他就是图这点儿便宜?

“你看你,跟你哥还客气什么?我这里别的没有,这玩意儿还少了么?

拿着吧,里头好像有肉票啥的,去买点肉,给弟媳妇补一补。”

郭守业见许世彦不收,不高兴了,脸一沉,将票放到许世彦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