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第222章

作者:风霜半纸

  如果当年的太祖朱元璋活了过来的话,看到因为他重修了这么个龙兴寺,导致这里边的和尚们仗着他的权威为非作歹,那他一定会比陈寒做的还要过分。

  一定会用十大酷刑折磨死这些和尚。

  同理,如果那些佛祖菩萨们在天有灵。

  知道他们的信徒,借着他们的名号,对百姓残酷剥削。

  所得钱财自己胡吃海塞,破各种戒律,而所有的黑锅都帅在他们头上。

  那估计这些菩萨、佛祖们也会收拾这些不守清规戒律的和尚们。

  收拾完了龙兴寺之后,陈寒就近对应天府周边所有寺庙进行了整治。

  应天府大大小小寺庙一百多座,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民田,这些寺庙也要进行清理。

  陈寒在应天府待了一个多月,直接下令周边所有寺庙占据的田,每座不得超过十亩。

  陈寒不管那寺庙里边到底养活了多少和尚。

  反正土地要是超过十亩,被查到,那就把所有和尚发配充军。

  至于那些香火钱,那是那些信徒们自己自愿的行为,陈寒管不着。

  反正不允许占据土地,不允许放高利贷,切断了这两条和尚的主要经济来源,大部分的和尚那叫一个哭天嚎地。

  陈寒不相信因为自己打断了他们的两条经济来源,信仰就会消失。

  反倒可以把那些真正想要修行的和尚提纯。

  还真别说,在陈寒走后的一个月里。

  应天府还俗的和尚就达到了两三千人。

  由此可见,这当中大部分的和尚他们不是想要当和尚,而是把和尚当做了一门职业。

  在没有收入来源的情况之下,庙里面养不活这些假和尚,所以这些假和尚就纷纷被辞退。

  接着陈寒继续北上一路对和尚庙进行整顿。

  这一路看下来,陈寒才发现寺庙真是乱象丛生。

  真正在修行的和尚没有多少。

  反倒那些借着寺庙,大肆敛财的假和尚涌现出了一大堆。

  每每遇到那些打着佛门名号,却行着做买卖勾当的寺庙,陈寒就坚决予以清除。

  如果真遇到了像龙兴寺那样的寺庙,陈寒更是杀和尚烧寺庙,绝不心慈手软。

  所以这一路过来,光是被陈寒烧掉的寺庙就多达一百多座,逼迫着还俗的和尚一万多人。

  甚至有些和尚得知陈寒要来,立刻就地解散,人去楼空。

  由此可见啊,这当中到底有多少是假和尚。

  而陈寒打击寺庙的行为,也引起了不少和尚的不满。

  ……

  京师僧录司。

  这个衙门是管理天下寺庙的朝廷中央机构。

  而此时的主要官员正印和副印也已经接到了,关于陈寒在应天府火烧龙兴寺的事。

  他们非常愤怒,非常震惊。

  于是联合礼部官员,直接找到了皇帝弹劾陈寒的胡作非为。

  万历帝端坐着龙椅子上,看着下边两个大和尚以及礼部的官员听着他们的话。

  只听得其中一人说道:“陛下,陈寒越来越放肆,连太祖陛下所修建的龙兴寺也敢一把火烧掉。

  他眼里还有太祖陛下?

  还有我大明吗?

  如此胡作非为如此,私设公堂,打杀僧侣,陛下,您要是再不把权利给收回来,还不知他要做出什么事情来。

  吾等只想陛下能看清这贼子的狼子野心,

  他借打压寺庙的机会大肆敛财。

  据说他已经将大部分的寺庙财产归到自己名下。

  他如此贪婪,绝不只是为了打击寺庙的胡作非为,反而是中饱私囊。

  还请陛下明断。”

  正印和副印也赶紧上前说道,“陛下,纵然寺庙的确有收香火钱,有借机放贷之事,可那是千百年来寺庙的传统。

  如果没有寺庙借粮食给百姓度过荒年,百姓就必须向民间的土财主们借更高额的高利贷。

  虽然寺庙的僧侣也从中赚取一点利息,

  但对于维持民间平衡是起到了相当大作用。

  况且寺庙都在荒年之时救济百姓,陈寒此举无异于打击我佛门净土,无异于打击天下信众之信心。

  还望陛下站在天下信众角度,将陈寒绳之于法,将寺庙清白还归于佛门净土。”

  万历帝听完正印和副印以及礼部各官员的话之后,微微冷笑,“既然你们都觉得寺庙并无不轨之处,那咱们就打个赌。

  朕愿意与你们一同到京师周边选五家寺庙,如果发现寺庙收受高额利息,比民间利息还要高的话,朕不仅烧毁那寺庙,同时也砍掉你们的脑袋。

  而如果没有的话,那朕就按照你们说的,收掉陈爱卿的权力,还你们寺庙的清白,如何?”

  ……

  第三更!!

第289章 毁佛运动正式开始!第一枪就瞄准了

  京城寺庙!

  万历帝这么一说,不管是正印还是副印,以及礼部的那些官员都傻眼了。

  还有这样对赌的吗?

  我们来只是为了能让陈寒倒台,让他去死,可不是来跟陛下你对赌的。

  再说,他们自己了解自己的事,那些和尚们怎么可能放任自家的利息要比民间要低。

  为什么百姓会去庙里面借粮食借高利贷。

  表面上的利息的确是要比民间的要低。

  而且表面上和尚们的确不会用民间借贷的催债手段,雇佣打手之类的。

  但是他们用的是心理战啊。

  借了佛祖的粮食,你就算是砸锅卖铁,你好意思不还吗?

  利用信仰就直接牢牢控制伱了,还用打手去催账,你就得乖乖还他。

  还完了之后,你还愿个好几年。

  毕竟佛祖那是救了你的命了,你不得好好的还愿吗?

  就算是到佛祖那里去祈求什么灵验了,那都得去还愿,更别说佛祖直接借粮食给你度过荒年,那就更加得好好的还愿了。

  正因为这样的一种心理上的加持,让百姓们其实付出得更多。

  民间借贷即便是利息很高,但那都是一杆子买卖,还完了也就罢了。

  可向寺庙借粮,那可是捆绑式消费,你还完了利息,还完了本金,你还得报恩,这就不是买卖了,这就是道德绑架。

  两个和尚很明白寺庙是怎么玩法。

  他们都曾经各自主持过寺庙,哪里会不懂这些门道。

  所以现在万历帝这么一说,两个人都慌张了。

  因为算下来的话,寺庙的利息绝对要比民间高利贷高很多,而且持续性更久。

  陈寒和万历帝是共用一个思维,他在龙兴寺看到了那些和他们怎么的玩法,一下就同步到了万历帝这里。

  所以万历帝立刻提出了赌约,这下轮到正印和副印以及礼部的官员傻眼了。

  这还怎么玩下去?

  这要是去随机抽取,那估计得死的透透的。

  于是正印和副印立刻改口,“陛下微臣还是觉得,如今的寺院的确该要整顿一下。

  虽然陈大人的手段酷烈,但乱世用重典,不严不威。

  陈大人此番还是起到了帮佛门净土整治宵小之辈的,打击了大量的假和尚,刚才贫僧等人实在过于鲁莽。

  言谈当中都有不当之处,陛下切不可当真。

  我等立刻就回去整顿好全天下寺庙。”

  礼部的官员看到这两个和尚都赶紧改口了,那当然知道其中什么意思,于是也跟着改口:“陛下,臣等……”

  他们刚想要改口,但万历帝怎么可能让他们有机会。

  他挥挥手:“不!朕现在就要玩。”

  原本万历帝是没想到要整治一下佛教的,一直找不到好借口,现在刚好有这个机会,哪能放过。

  他不反对佛教,他也不反对宗教信仰。

  宗教这种东西其实无所谓好与坏,只要能导人向善就行。

  老百姓信仰什么,没办法强制要求,除了容易形成带入党的外来宗教之外,道教佛教都可以。

  虽然一直都说道教才是中原本土的教派,但其实佛教自从东汉传进来之后,已经根据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社会风貌进行了改造,已经完全本土化了。

  反倒在佛教发源地的印度,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不再是真正的佛教宗地。

  要说如今的佛教,中国算是一个源头都可以,所以以后没必要去排斥。

  只是排斥的是这些个和尚借着寺庙免税的权利,大肆兼并,土地放高利贷祸害百姓,这是要重点打击。

  历史上为什么出现如此多毁佛事件,就因为和尚太多,国家少了劳动力,少了税收,他们还不交税,大肆兼并土地。

  这要是不打击,那天下百姓就该吃不饱饭了。

  这才是真正打击他们的原因,并不在于是不是本土教派,主要就是因为经济原因。

  所以以后也没有打算说一定要把佛教全部灭掉,只是要控制数量。

  尤其是对那些借着佛教大肆敛财的必须重点出击。

  正印和副印以及礼部的官员看到万历帝要动真格了,想要改口,可万历帝哈哈一笑:“说到就要做到,你们自己来找朕说陈爱卿就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在敛财,说他污蔑了佛门,

  那朕当然要亲自去看一看陈大人是否像你们所说,诬陷了佛门。

  你们佛门是不是真的借着寺庙免税权,给老百姓放高利贷,让老百姓还不起,从而成为了寺庙的佃户。

  朕以前太小,还没有游览过京师,刚好借这次机会,可以去逛一逛嘛。

  京师周边如此多寺庙,朕相信有寺庙可以供朕,好好看看你们这些和尚是念的哪门经,是吃的哪碗饭。

  来呀!摆驾出宫!”

  万历帝是说到做到,绝不拖拖拉拉。

  正印副印以及礼部官员这个时候急的火上眉毛啊。

  下边的寺庙没有半点准备,那必然要出大乱子,那到时候自己的人头可就不保。

  本来还想着从这里出去,赶紧的去通报一下下边的寺庙,让他们收敛收敛,做好假账。

  可万历帝走得如此急,明摆着不给他们机会。

  万历帝很快就收拾行装,让李如柏带领了五十个锦衣卫高手贴身保护。

  把火枪都用布裹起来,装作是普通木棍模样跟随在身边。

  正印副印礼部的四位官员也在万历帝催促之下,硬着头皮被万历帝给带出了宫。

  万历帝此时冷笑连连啊,你们这帮王八蛋不是想要看我的笑话吗?那我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偷鸡不成蚀把米。

  京师周边的那些寺庙要是没有欺压百姓现象,陈寒敢把自己的脑袋切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