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太子 第239章

作者:烟十叁

  不多时。

  当魏南派来的新任春山城太守许方年和长吏阮东,路过此地时,这里已经没有了半分血迹。

  .......

  太守府。

  前厅。

  许方年和阮东踱步而入,越过一众官吏,近上前去,揖礼道:“卑职许方年(阮东),参见太子殿下。”

  叶洵微微点头,沉吟道:“春山城太守田大宝和春山军校尉葛大力欲意行刺本宫,已被本宫就地正法,接下来许方年领春山城太守一职,兼任领春山军校尉,阮东令长吏一职。”

  许方年和阮东揖礼道:“卑职领命。”

  军政大权总揽,许方年信心百倍。

  紧接着。

  叶洵扫视厅中一众官吏,“本宫不是不讲情面的人,也愿意给你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今后你们若是好好配合许方年和阮东的话,一切好谈。但若是有人胆敢阴奉阳违,暗地里使坏。厅外躺着的田大宝和葛大力便是你们的下场。”

  春山城一众官吏纷纷揖礼,“是,太子殿下。”

  随后,叶洵又敲打了一番官吏后,便离开的春山城。

  葛大力是个穷鬼没什么油水。

  田大宝富得流油,叶洵让许方年将田大宝的家产留下三成充入春山城府库,剩下的七成运回上京城充入国库。

  而且那延绵不绝的茶山,自然便成为了叶洵的私有财产,还有太守府内的十几库春山茶存货。

  在去宰另一头肥羊的路上。

  苏瑾看向叶洵,问道:“太子爷卑职有一事不明。”

  叶洵点了点头,“但说无妨。”

  苏瑾疑惑不解道:“您放着那些金银珠宝不用,要那些茶山和茶叶作甚?春山茶再好,那也不过二两银子一斤,最名贵的那几株产的也不过三十两一斤,而且根本产不了多少。再者说茶山还需要有人打理,这么算下来,咱们不是赔了嘛?”

  闻言,唐沐岚亦是向叶洵望去。

  她也感觉叶洵这买卖做的不是很划算,得不偿失。

  叶洵却是不以为意,“这春山茶,也许在田大宝手中只能值个二两银子一斤,但在本宫手中,最少能值二百两银子一斤。”

  二百两银子一斤?

  苏瑾,穆凌霜和唐沐岚几人,皆是一脸茫然的看向叶洵。

  这话若不是从他嘴里说出来,众人非要将他给踹飞不可,二百两一斤茶叶,那不是纯扯淡吗!?

  你这茶树是金子做的?

  还是茶叶是金子做的?

  这特么的比抢钱来的还快,关键是哪个二傻子会买呢?

  “太子爷,您不是开玩笑吧?”苏瑾望着叶洵,愣愣问道。

  叶洵眉梢舒展,“开玩笑?你看本宫像是开玩笑的样子吗?春山茶自然是不值这么多钱,但经过本宫的营销和调制可就值钱了。”

  叶洵说着,驻足停留,指向远方的茶山道。

  “你们看那五座茶山了吗?今后三座产的茶还叫春山茶,剩下的两座产的是益寿茶和极品益寿茶。”

  “今后咱们只卖益寿茶和极品益寿茶,益寿茶二百两银子一斤,极品益寿茶三百两银子一斤,春山茶就此停售。”

  听着叶洵一本正经的忽悠。

  苏瑾疑惑道:“殿下,为何春山茶停售,那三座山的春山茶不就全都烂在地里了吗?”

  “啧......”叶洵恨铁不成钢的瞪了苏瑾一眼,“你怎么这么笨呢!春山茶就是益寿茶,益寿茶就是春山茶,那当然是将春山茶当做益寿茶卖了。”

  “放着二百两,三百两一斤的茶叶本宫不卖,卖二两一斤的茶叶?”

  苏瑾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所以,这五座茶山产的都是益寿茶?”

  叶洵满意的点了点头,“嗯,你小子开窍了。”

  卧槽!

  苏瑾一脸懵逼的看着叶洵。

  逻辑鬼才!

  太子爷真是逻辑鬼才!

  不当骗子真是太委屈太子爷了。

  这特么的也忒损了,这不是妥妥的将人家当傻子吗?

  你干脆直接去抢算了。

  唐沐岚一脸不可思议的望着叶洵,她感觉太子爷不当奸商可惜了,天下都没有这般奸商。

  二两一斤的茶叶,卖三百两一斤。

  穆凌霜柳眉紧皱,严肃道:“夫君,那人家会上当吗?”

  “啧......”叶洵瞥了穆凌霜一眼,“夫人,你这话说的欠妥,什么叫上当?本宫说了,春山茶不值钱,本宫的制作手法值钱,等这事办完了,本宫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才是茶,什么才是茶道。”

  叶洵心中冷哼,不将你们忽悠瘸了,本宫枉为大夏太子。

第293章 太子爷将众人忽悠瘸了,京城风起云涌(4/5)

  听着叶洵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众人感觉太子爷越来越不当人了,他们对于无耻这个词,又有了新的定义。

  若是用奸商来形容太子爷,那都有点侮辱奸商这个词语了。

  叶洵见众人这副模样,解释道:“你们不要有心理压力,本宫这叫劫富济贫。你们想想,能喝得起这个茶叶的除了王侯贵胄,皇亲国戚,那就是商业巨贾。他们皆是大夏的有钱人,本宫赚他们的钱,来为大夏百姓做好事,这有何不妥?”

  “就这本宫还感觉赚的有些少了呢!”

  “本宫赚了钱又不是单纯为了自己享受。这叫取之于豪,用之于民。”

  “与那......与那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有区别吗?没区别!而且本宫这方法更加合情合理。”

  此话落地。

  苏瑾,唐沐岚和穆凌霜几人皆是一愣。

  虽然他们感觉怪怪的,但好像太子爷说的有些道理。

  若是如此,大抵不能算是奸商了。

  取之于豪,用之于民,也就只有太子爷有这样匪夷所思的想法和能力。

  见众人脸上茫然渐渐消失。

  叶洵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经过自己的忽......点化,苏瑾几人皆是开窍了。

  点化功德+10086。

  叶洵策马向前方继续前进,脸上噙着笑意,“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呀~”

  苏瑾:???

  唐沐岚:???

  穆凌霜:???

  事情还没干,这就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吹了起来?

  太子爷不正经起来,真是有点不当人。

  ......

  二十日后。

  当叶洵宰了另外三头肥羊后。

  烟城土地改革和赋役改革已经接近尾声,其成果显著,既没有引起地主阶级暴动,又令烟城佃农拿回了土地,洵太子在山东声名鹊起与救苦救难的菩萨齐名。

  朝廷的声望亦是得到了空前提升。

  许多百姓更甚是将洵太子供奉在了家中。

  二十五日后。

  一份份信函纷纷进入上京城各府中。

  上京城。

  镇国公府。

  书房。

  魏无忌望着桌案上的一份份信函,面无表情。

  魏风站在一旁,眉头紧锁。

  “父亲,太子爷于山东烟城娶了一户地主家的闺女,还在烟城拜堂成亲,搞的满城风雨。”

  “现如今,此事已被朝廷各路官吏所知,明日礼部还有各方言官一定会无所不用极其的声讨太子爷。”

  “咱们需要想个应对之策,不然太子爷在山东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毕竟太子爷这事办的确实不符合礼制,更不符合祖制。”

  魏风说着,面露铁青,有些激动,更多的是着急。

  魏无忌放下一封信函,慢悠悠翻阅着《青苗法》,波澜不惊道:“风儿,你莫要着急,坐下来慢慢说。”

  魏风无奈应声而坐,“是,父亲。”

  他有些不解,今日不知为何,他爹魏无忌竟丝毫不在意此事。

  若是往日,他爹非要开始骂娘了不可。

  顿了顿。

  魏无忌放下《青苗法》淡淡道:“为父且问你,太子爷此次宣慰山东,抄家和查处贪官差事办的如何?”

  魏风一愣,应声道:“自当是非常公正,百姓们拍手叫好。”

  魏无忌继续问道:“太子爷此次于烟城的土地改革,推行的怎么样?”

  魏风不假思索道:“自当是非常成功,缓和了地主与农户之间的矛盾,将土地归还佃农手中,还没有引起地主的大规模暴动。”

  魏无忌又道:“那太子爷推行的《青苗法》和《摊丁入亩法》怎么样?”

  魏风想了想,道:“此朝廷借贷法与赋役制度,开历史之先河,完美应对了我大夏十年后人口暴增带来的均田制崩溃与各阶层矛盾进一步激化,堪称不世之功。”

  魏无忌再问道:“此时,太子爷在山东的口碑怎么样。”

  魏风一愣,随即道:“深受山东百姓爱戴,他们传颂太子爷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化身,就连在读书人和官吏们中的口碑亦是非常好,而且还捐赠了百万石粮食,研制出了曲辕犁,就连白鹿书院都公开支持太子爷在山东土地改革。”

  “现如今不单单是太子爷,山东百姓对朝廷和陛下亦是称赞有加,声望空前的高。”

  话至此时。

  魏风眼眸瞪大,面露惊叹,恍然大悟。

  “父亲的意思是说,太子爷于山东,土地改革,推行新法,整顿吏治,广施恩惠,研制耕犁,极大缓和了地主与百姓之间的矛盾,令山东三十二城数万万百姓对朝廷重拾信心,感恩戴德。为全国土地改革做了表率。”

  “那太子爷在山东拯救了一个被县令逼迫,要自绝于人前的花季少女,这还叫事吗?这不是侧面证明了咱们太子爷的大仁大义,大义无双吗?”

  “这点因为好心而犯的错误,在这绝世之功下,岂不是皓月下的萤火?”

  话落。

  魏无忌给了魏风一个赞叹的眼神,捋顺着长髯,笑道。

  “风儿,你这不全都明白吗?”

  “既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现在我们不能以从前的眼光来看待太子爷了,他可能会犯错误,但这些错误与他立下的功绩相比,不值一提。”

  “若是太子爷立下如此惊世之功,我们还不能让陛下,文武百官乃至天下百姓知道并且引以为豪,那我魏家于太子府而言,岂不是浪得虚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