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太子 第240章

作者:烟十叁

  “现如今为父巴不得明日快些到来,好亲自戳破他们那些丑恶的嘴脸。”

  “风儿你要记住,我魏家乃护龙派,任何时候不要慌,任何事情先从太子爷的角度考虑,即便是坏事,也要变成好事。”

  魏风起身揖礼道:“孩儿谨记。”

  魏风再次对他爹肃然起敬,不愧号位大夏毒鸩,只要这番说辞一出,那些避重就轻上奏的官吏,非要被气的吐血不可。

  逻辑条理竟然清晰到了这般。

  到底是他年轻了,放着太子爷立下的那些功劳视而不见,反而执着于太子爷的一个小错误。

  明日,太子爷之名,必将再次声名鹊起。

第294章 雅量镇国公,舌战群儒(5/5)

  翌日。

  清晨,阴雨绵绵。

  上京城。

  皇宫,太极殿。

  睥睨天下的大夏皇帝叶澜天端坐于龙椅之上,眉头紧皱,面色严肃。

  面前桌案摆放了十本奏折,清一色全都参太子叶洵的,也有表彰太子爷的奏折,不过未在朝堂。

  不过,参叶洵的奏折比他想象的要少了不少。

  看来,朝廷中的明白人真是越来越多了。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御前老太监高德扯着公鸭嗓高喊一声。

  话落。

  礼部侍郎肖承福手持笏板站了出来,揖礼道:“启禀陛下,微臣有本启奏。”

  叶澜天望着肖承福,眉头紧蹙,沉声道:“肖爱卿有何事要奏?”

  肖承福第一个站出来,叶澜天一点都不意外,毕竟肖家已经叶洵结下梁子,就连墨轩阁都被叶洵打压的关了门。

  此时肖家若是没有反应,岂能彰显出他五望士族的威严?

  肖承福抬头看向叶澜天,目光坚定,“启禀陛下,微臣参当朝太子叶洵,肆意践踏礼制,无视祖宗之规,竟在宣慰山东之时,私自与一地主家的贱婢拜了天地,简直有辱储君之风!微臣恳请陛下将太子招回京师,接受责罚!”

  啪!

  叶澜天拍案而起,怒斥道:“肖承福,你好大的狗胆,连太子纳的妾你都敢出言重伤,朕看你是活的不耐烦了!”

  肖承福并不惊慌,揖礼道:“微臣惶恐,微臣一心为国为民,还请陛下明鉴!”

  话音刚落。

  御史中丞李自立跟着站了出来,“陛下,微臣也要参太子殿下假借宣慰之名,肆意妄为,以太子身份与那些穷酸人文厮混不说,竟然与一县令儿子争风吃醋,闹得沸沸扬扬,实在是有辱皇家颜面,微臣以为太子殿下已不适合继续宣慰山东。”

  与此同时,又有好一些官吏都站了出来。

  “陛下,臣附议!”

  “陛下,臣也附议!”

  “陛下,臣也附议!”

  ......

  叶辰刚要站出来,被南宫夜一个眼神劝了回去。

  叶辰有点懵逼,这不是昨晚商量好的,参本太子,让陛下将他调回京师,自己接盘山东吗?

  今日怎么又变了?

  虽然叶辰心下疑惑,但还是坐了回去,坐山观虎斗。

  南宫夜昨日是研究好了要借机打压叶洵,但今日他观魏无忌波澜不惊,丝毫没有将这些跳出来参太子的人放在眼中,便感觉有诈。

  朝廷参本是有套路的。

  现如今跳出来的最多就是侍郎一职,剩下的大官吏皆是坐等时机。

  若是叶澜天无法处理,亦或是魏无忌无力反驳,这些尚书一级的再跳出来压上。

  若是魏无忌有反应,并且反驳的在理,那他们便不再上了,此事只得作罢。

  反正都是套路,若不是碾压局,一般不会采取一波流的战术。

  片刻。

  人站出来的差不多了。

  朝堂内传来一阵大笑声。

  众人寻声望去。

  只见那身着绣有九章纹衮冕的大夏左丞魏无忌站起身来,先是向叶澜天微微揖礼,而后转身扫视伫立于朝堂中的一众官吏。

  “尔等插标卖首之徒,安敢在陛下面前狺狺狂吠!难道这就是你们作为人臣应该恪守的礼数吗!?”

  “庙堂之上,岂容尔等胡言乱语!尔等鼠辈!只会穷极龌龊之能事!”

  魏无忌扫视众人,先是热情的打着招呼,以彰显自己的高尚品德。

  此话落地。

  肖承福一众,皆是面色铁青,咬牙切齿。

  “魏大人!你安敢如此肆意侮辱我等!”

  “陛下,您要吾等做主!魏仆射诽谤,他诽谤吾等!”

  “魏大人,这里是朝堂,你安敢如此污言秽语!”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

  伫立朝廷中的众人皆是反驳着。

  那些坐在两侧的官吏,皆是瞪大的了眼睛看热闹。

  来了,大夏毒鸠登场了!

  “住口!”魏无忌怒指一众官吏,眼眸微眯,爆射出道道寒光,“尔等只是摇唇鼓舌的家犬,只会助纣为虐,如插标卖首耳!”

  “肖承福,某且问你,太子爷于山东纳妾,你是如何的得知的!?连陛下都还没有透露此消息,你一个礼部侍郎怎么可能知晓远在数千里之外太子爷的情况!你肖承福派人监视当今储君不成!”

  肖承福一愣,心下惊慌,随即反驳道:“当......当然是听说的。”

  魏无忌冷哼一声,怒斥道:“听说,你听谁说的!?你拿着道听途说的事情来参太子爷,你是何居心,你找死不成!?”

  “你.....我......我没有......”肖承福面色发白,支支吾吾道。

  魏无忌没有再理会肖承福,指向御史中丞李自立,怒斥道。

  “李自立,尔一个五品官职的御史中丞,何德何能参太子爷!”

  “难不成,你有千里眼,顺风耳不成!你了解事情的始末吗!?”

  李自立拂袖冷哼,没有言语,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骂得过毒舌腹黑的毒鸠。

  与此同时。

  南宫夜看向魏无忌,笑呵呵道:“魏大人,既然您了解的清楚,不妨让吾等听听,太子殿下究竟是如何在烟城纳妾拜天地的,也好消除大家对太子殿下的误会不是?”

  魏无忌一甩袖摆,傲气道。

  “既然南宫大人发话了,那某便让诸位瞻仰瞻仰太子爷于山东的丰功伟绩,也让你们懂得,究竟应该关注些什么。”

  “别太子爷干了有利于天下百姓的大好事,令天下百姓称赞,却被你们这群插标卖首之徒肆意污蔑,简直就是荒唐。”

  呼......

  魏无忌长出一口气,骂了这帮狼日的一顿,舒服多了。

  顿了顿。

  魏无忌恢复了一副儒雅的模样,看起来文质彬彬,慈眉善目,身为大夏丞相,自当雅量。

  叶澜天望着朝中那一众面色铁青的官吏和泰然自若的魏无忌,心下欢喜。

  到底是朕的大舅哥,有事真上呀。

  他也很好奇,大舅哥究竟能如何为太子爷辩解此事。

第295章 太子爷丰功伟绩入朝堂,满朝皆惊(1/5)

  太极殿。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落到了镇国公魏无忌身上。

  魏无忌面向文武百官,缓缓开口道。

  “今岁过年之后,太子爷奉旨宣慰山东,刚一到山东城,太子爷便倾尽秦王府府库,捐百十万石粮食,以供山东贫苦百姓于青黄不接时食用,这种大仁大义,以天下万民为己任的事,某怎么不见诸位提上一句?”

  “前脚刚捐完粮,太子爷便于山东城外的地头与山东百姓论农,更是研制出了农耕神器,仅仅只需一头耕牛便可完成耕犁一事的曲辕犁,其翻耕效率是长直犁的一倍,某想问问这件事怎么见诸位说上一嘴?”

  “白鹿书院李然,赵孟通,贺东三位大儒听闻太子爷仁义,邀太子爷亲临白鹿书院并修书给书院桃李,帮助太子爷推行土地改革,你们怎么不说?”

  “太子爷亲自编撰了《青苗法》与《摊丁入亩法》,未雨绸缪,开历史之先河,为应对我大夏十年后人口暴增带来的均田制崩溃与各阶层矛盾进一步激化,你们怎么不说!?”

  “太子爷于山东烟城推行的土地改革,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功,目前正在整个山东推行,山东数万万百姓对朝廷,对陛下感恩戴德,你们怎么不说!?”

  魏无忌言辞激动,几乎是吼了出来。

  “现如今,太子爷在山东百姓心目中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甚至在家中供奉太子爷!各村镇百姓更是自发组织向西北方三跪九叩,感谢陛下的圣明仁义!”

  “这一桩桩,一件件,为国为民,大仁大义,以天下万民为己任!以江山社稷为己任!受万民敬仰的大好事!怎么不见你们说!!!”

  “你们抓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太子爷肆无忌惮的抨击,却对他的不世之功,视而不见,你们是何居心!!!”

  魏无忌吐沫横飞,言之凿凿,掷地有声,十分激动。

  所有与之对视的官吏,皆是不自觉的低下了头,羞愧难当。

  那些不明真相的官吏们,皆是露出了敬佩与惊叹的目光。

  他们没有想到,太子爷在山东,竟然干出了如此惊天动地,为国为民的大好事。

  肖承福和李自立这些人,对于太子爷的丰功伟绩只字不提,却独独抓住太子爷在烟城纳了个妾的事不放,这不是刻意打压太子爷吗?

  连天下百姓都称赞不绝的太子爷,又给朝廷积攒如此名声,却被朝廷中的言官抨击,这是什么世道!?

  叶澜天听着魏无忌的一番言辞,眼眸泛出亮光,到底是能言善辩的大舅哥,真是给力,怼的一众官吏哑口无言。

  关键是好大儿也争气,这些功劳确实没有任何虚的,桩桩件件都是实打实,禁得起推敲的。

  尤其是《青苗法》,《摊丁入亩法》和曲辕犁这三样,皆是流芳千古,名垂青史的不世之功。

  太子爷纳个妾在这些功劳面前,算什么?

  念及此。

  叶澜天对于叶洵纳妾的不满突然没了,而且他感觉这是一件好事,这事过后,再没有人能说太子爷此行的不是。

  原因无他,功劳实在太大,瑕不掩瑜,任何抨击都将是恶意打压。

  叶澜天站起身来,缓缓道:“罢了,罢了,洵儿身为太子,这些都应该是他做的。既然如此,功过相抵,不予惩戒,不予表彰。”

  话音刚落。

  永安郡公张弘谨站了出来,揖礼道。

  “陛下,老臣以为万万不可,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太子爷年轻气盛犯这点错误于这些丰功伟绩面前,连个屁都算不上!”

  “若是不赏,别说脑袋正常的官吏看不过去,都无法向天下百姓交代!”

  “当然,若是脑袋里裹屎的官吏,另当别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