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太子 第241章

作者:烟十叁

  张弘谨冷嘲热讽着,引得哄堂大笑。

  那些伫立在朝堂中的官吏,脸都绿了,人没弹劾,光在这挨骂了。

  张弘谨是老牌中立,三朝元老,若是看得过眼的皇子,他一定帮帮场子,若是看不过眼,他张嘴就怼,爱谁谁!

  仗着资格老,站队准,也没人愿意触他的霉头头。

  不过往日里,除了赵王叶战,他从来没有为其他皇子说过话。

  一般于朝堂中,谁若是说赵王的不是,他张嘴就骂,而且赵王是真的值得尊敬的皇子。

  所以张弘谨并不是老顽固,倒也不是不讨喜的性格,就是洒脱惯了。

  今日,他率先站出来为叶洵说话,令众人十分惊叹。

  能入张郡公法眼,说明太子爷这次做的,真的值得称赞。

  渝国公刘景臣站了出来,附和道。

  “陛下,微臣以为张郡公说的在理,若是想惩戒太子爷微臣同意。”

  “但微臣想要问一问,太子爷立下的诸多不世之功应当如何赏赐?”

  “如此之多的功劳,集中在一起,并集中在一人身上,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历朝历代都未有这般人。”

  “卑职看了太子爷独自编撰《青苗法》和《摊丁入亩法》,这功劳说是滔天,微臣都感觉小了。”

  “论人是非可以,你首先要承认人家的功绩,不然就是扯淡!”

  刘景臣亦是言辞犀利,作为老牌开国功勋,并且不愿站队的老臣,他们一般说起话皆是肆无忌惮,不看人,只看理。

  紧接着。

  又有几位耿直的官吏站出来力挺太子爷。

  这些话若是从关西派官吏口中说话来,可能不令人信服。

  但这些中立老臣皆是称赞太子爷,那些搞事情的派系,便皆是闭上了嘴。

  而且现如今朝廷中的派系已经渐渐明朗。

  以魏无忌为首的关西太子府一派。

  以南宫夜为首的江南四皇子一派。

  以五望为首的世家联合派。

  以张弘谨,刘景臣一众老臣为首的中立保皇派。

  至于寒门官吏,皆已站队各方,并不足以自成派系。

  其中以太子府和四皇子两派权势最大。

  以世家联合派人数最多。

  中立派则是行事不拘一格,对事不对人。

  至于剩下的几位皇子,死死的,退出的退出,只求平平安安,不被殃及。

  叶澜天伫立于御台之上,看看清清楚楚。

  紧接着。

  叶澜天缓缓道:“那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封赏?”

第296章 接地气的太子爷(2/5)

  听着叶澜天说封赏一事。

  伫立于朝堂中央,方才参叶洵那些官吏,面色更加阴沉,这是啪啪啪打他们的脸。

  叶洵非但没受责罚,反而要受嘉奖。

  魏无忌上前,揖礼道:“陛下,微臣以为,现如今太子爷宣慰山东还未结束,谈封赏一事为时过早,说不定太子爷还能给我们一些别的惊喜呢?”

  叶澜天点了点头,看向张弘谨和刘景晨问道:“张爱卿和刘爱卿以为如何?”

  张弘谨和刘景晨相互看了一眼,揖礼道:“臣等赞同魏丞相之言,等太子爷宣慰山东结束回京后,一并封赏也不迟。”

  叶辰听着叶澜天和魏无忌几人的话,眼眸低垂,眸若寒冰,紧握的双拳正青筋暴起。

  叶辰么也没想到,原本计划借此机会踩叶洵一脚,他顺势接盘宣慰山东,捞取功绩的计划没成功。

  反而令张弘谨和刘景晨等一众中立老臣对叶洵刮目相看,这令叶辰分外生气。

  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他与叶洵之间的差距仿佛越来越大。

  叶辰实在不明白,叶洵怎么会从一个纨绔浪荡太子爷,成长到了今日这般地步。

  就连山东那不愿与世俗政场同流合污的白鹿书院,竟然都将叶洵奉为座上宾。

  叶辰实在不相信,叶洵真能跟百姓打成一片?

  他不捞取钱财,反而散财?这不是纯纯的贱种吗?

  高高在上的皇家子弟,竟然能与一群农户坐在一起谈天说地?

  叶澜天摆了摆手,沉吟道:“那好,就听诸位爱卿之言,等太子回到上京城后一并封赏。”紧接着,他扫视殿中文武百官,“诸位爱卿若是有参太子的,一定要趁热,过了今日谁若是再拿太子纳妾一事做文章,那就不要怪朕不客气了!散朝!!!”

  ......

  山东州。

  山东城。

  西郊,曲阳江。

  此时正值春暖花开,春意盎然之际。

  叶洵躺在摇椅上,穆凌霜在一旁端茶倒水,唐沐岚在身后为他按摩放松,真是不要太惬意。

  山东各城土地改革,赋役改革,皆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叶洵作为总指挥,自然不用操心落实一事。

  “夫君,你尝尝白鹿书院产的桑葚,这是李然大儒特地派人给您送来的,让您尝尝鲜。”穆凌霜玉手拿一颗,递到叶洵嘴边。

  叶洵微微点头,“好,为夫尝尝。”

  唐沐岚为叶洵捏着肩,十分敬佩,白鹿书院院长给别人送礼,这真是八辈子没听过的奇闻。

  跟随叶洵这几个月来,唐沐岚越发感觉叶洵的独到之处。

  总是那么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有时候还非常的不正经,但做起事来,桩桩件件令人敬佩。

  与此同时。

  白暮年几人赶着一辆马车来到岸边。

  今日叶洵要在此地野炊,白暮年去城中张罗炊具去了。

  片刻。

  白暮年几人将东西全都搬了过来,“太子爷,东西都找来了。”

  “好。”叶洵应声,随即站了起来,有些日子没吃烤串了,今日自当痛饮。

  “夫君,妾身帮您?”唐沐岚跟着站起身来。

  叶洵大手一挥,“不必,本宫亲自来,今日你们全是食客,本宫当庖厨。”

  话落。

  叶洵向白暮年几人搞来的东西而去。

  唐沐岚一愣,随后转头看向穆凌霜。

  穆凌霜柳眉微扬,笑道:“妹妹,你可能不知道,夫君的手艺可是一绝,今日咱们有口福了。”

  唐沐岚惊讶道:“夫君还会烧饭?”

  穆凌霜点了点头,眼眸中浮现出迷妹一般的敬佩,“那可不,夫君可不是寻常太子,你别看夫君不显山不露水的,绝活可是不少。”

  唐沐岚不由的转头看向叶洵。

  太子下庖厨,这也算是千古奇闻了。

  能作诗赋词,能撰写赋役制度,还能下庖厨。

  她感觉太子爷的上限和下限实在是太高了,能高高在上为储君,也能接地气为伙夫。

  叶洵着手腌制羊肉,这是白暮年买来的羊腿肉,放一些西域顶级胡椒粉,生姜,皮牙子和沙葱。

  随后架起烧烤架,开始生火烧炭。

  叶洵一套动作行云流水,驾轻就熟,让众人不禁眼前一亮。

  其实,男人会烧饭这事并不令人惊奇,但太子爷烧饭却是令人震惊的。

  一般太子爷干的除了好事外,剩下的都是容易遭受言官抨击的事。

  片刻。

  袅袅炊烟于曲阳河畔冉冉升起。

  叶洵将串好的羊肉串放在烟熏火燎的烧烤架上烘烤,一副人间烟火的模样。

  不多时。

  李然,王宗,贺东,赵孟通几人大儒从不远处结伴而来。

  他们是叶洵请来的,今日于曲阳江痛饮,相处的久了,叶洵感觉他们并不是如何难相处,皆是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抑郁不得志的读书人罢了。

  “太子爷,隔着老远,老朽就闻到了炙羊肉的香味,没想到竟是您亲自下厨!”王宗第一个跑过来,直勾勾盯着烤架上的羊肉串。

  李然,赵孟冬几人亦是围了过来,他们看着手法娴熟的叶洵,皆是惊叹不已。

  他们知道今日太子爷邀他们小酌,好酒好菜,却没想到是太子爷亲自下厨。

  这真是太不拘一格,太接地气了。

  这样的太子爷让他们相处起来,十分舒服,没有分毫皇家子弟的臭架子。

  叶洵笑了笑,“几位大儒先请坐,本宫马上就好,今日本宫烤羊肉串宴请诸位。”

  在大夏,有炖羊肉,煮羊肉,炙羊肉。

  这将羊肉串成串,放在炭火上烤,他们还是第一次见,不过味道甚香。

  王宗乐呵呵的笑道:“太子殿下,那我们几个老东西就不跟您客气了。”

  苏瑾在一旁帮忙,他是自愿的。

  太子爷这烤羊肉串的手法,他也想学,平日里他也是好吃之人。

  但叶洵能跟这群迂腐的大儒打成一片,称兄道弟,还真是令苏瑾没有想到的。

  古往今来,能打入这些不愿入仕大儒内部的皇家子弟,太子爷真乃第一人。

  苏瑾实在想不通,太子爷如何能跟士农工商各个阶层的人,都有共同语言的。

第297章 本宫烧的不是菜,本宫烧的是这个国家(3/5)

  曲阳河畔。

  叶洵将烤好的羊肉串分成两份,一份给穆凌霜和唐沐岚两人,一份他与李然几人同食。

  他本来还想给苏瑾,武岳和白暮年一众再行烤制。

  但苏瑾死活拦着不让,他要大显身手,主动揽下了这一工作。

  叶洵也乐得清闲。

  唐沐岚和穆凌霜两人坐在桌案旁,吃着羊肉串,亦是小酌几杯。

  叶洵则跟几位大儒坐在了一起,增进增进感情,与这些大儒们交好。

  一是叶洵确实觉得他们没有那般难以相处,可以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