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1章

作者:老骥卧槽

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作者:老骥卧槽

一朝穿越汉末三国成为曹操的儿子,鼎鼎大名的神童曹冲。

彼时曹操坐拥中原、兼具河北,挟天子以令诸侯,正值巅峰,欲起兵南下征讨荆州,鞭策宇内。

眼见著名的“赤壁之战”就要上演,曹冲能否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帮助曹操避免一场惨败?

司马徽: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然曹冲不死则汉室难兴。

诸葛亮:赤壁功败垂成,吾不如曹冲也。

刘备:天下英雄唯曹刘,奈何阿斗比之曹冲,如萤火比之皓月,汉室后继无人...?...?

孙权:小妹嫁于曹冲,看看亲戚的份上,能饶我一命吧?

曹操:生子当如孙...什么狗屁孙十万,生子当如曹仓舒,吾为周文王矣!

曹丕:冲弟,来玩儿蛇啊...

曹冲:二哥请我玩儿蛇,我请二嫂玩儿蛇。

第一章 我 汉末神童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邺城,漳水。

  一名少年人负手而立,被一群人簇拥在中间。

  “把大象装进冰箱...咳咳,把大象称量拢共需要三步!”

  “其一,让大象上船,在吃水线处做记号。”

  “其二,把大象赶下船,再往船上装石头,直至抵达先前吃水线处。”

  “其三,把石头搬下来分别称量,再把重量相加,便是大象总重。”

  少年人毫不怯场,意气风发,侃侃而谈,给出一个称量大象的方案。

  “冲公子果然聪慧过人!”

  “一岁能言,三岁能语,五岁作诗,冲公子非常人也!”

  “如此妙计,我等怎就想不出?”

  河畔众人对着少年不断称赞,毫不吝啬溢美之词。

  少年阳光开朗,模样俊朗,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面对铺天盖地的赞美,表现得风轻云淡,宠辱不惊。

  ‘刚才差点嘴瓢...幸好改口快,没人在意。’曹冲心中暗道。

  少年正是曹操膝下七公子曹冲,更是一名来自后世的穿越者,母胎托生于此世,却有着上辈子的记忆。

  如此,相比于历史上的“曹冲”,当下曹冲表现得更加像一个神童。

  此番东吴前来觐见曹操,弄来一头大象,便有当下这一幕。

  曹冲直接按照“曹冲”的办法,将大象的重量称出来。

  当然,这并非说曹冲就是个草包,抛开因穿越带来的优势,曹冲也无愧于神童之名。

  从小到大,曹冲发现自己学什么都很快,或者说一遍过。

  自己的眼睛就像是照相机,看一眼便能彻底记住。

  而脑子就像磁盘,将看到的东西再储存起来,随时随地都能翻阅。

  “哈哈哈~”

  一阵嘚瑟狂笑传出,曹冲都不用去看,便知便宜老爹又要开始炫耀。

  果不其然,就听曹操说左右道:“我儿聪慧过人,英果类我,乃我曹家麟儿也!”

  曹冲闻言暗笑,夸儿子的同时还不忘自吹自擂。

  曹操脸上挂着笑容,说着把曹冲拉到身边,对群臣道:“有麟儿在,吾后继有人矣!”

  此言一出,周围众人暗暗心惊,这是欲传之于后啊!

  曹冲从小到大神奇的表现,让曹操喜爱的不得了,天天跟周围人吹嘘、炫耀,言词中屡屡表现出想要传位于曹冲的想法。

  不过可能是曹冲太过年幼,或许也可能是并非嫡长,总之曹操虽然嘴上总说,但却也没真把曹冲直接立为嗣子。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在诸公子之中,曹操对于曹冲公子可谓“情有独钟”。

  “东吴使者,我家麟儿把你家大象称量出来,你可服气?”曹操得意至极发问。

  东吴使者闻言连忙躬身,道:“曹公子智慧过人,在下服气。”

  “走!”曹操大手一挥,“酒宴已经备好,回城!”

  一行人众星捧月般,围拢在曹操、曹冲身边,浩浩荡荡朝着邺城而返。

  队伍尾端,三个人凑在一起。

  “二哥,又让这小子出风头了。”一名脸上长黄毛的男子开口,“父亲对那小子是真偏心呐!”

  “就是!二哥可不能让他抢先,那位置理当是二哥的!”又一男子开口附和。

  “不得胡言乱语,冲弟也是咱们的弟弟,他年幼得到父亲偏爱也正常,你们莫要多心。”被唤作‘二哥’的男子板着脸训斥二人。

  但若仔细观察,就能从此人眼中看出不甘、愤恨之色,只不过掩饰的很好,别人很难注意到。

  此三人同样是曹操的儿子,老二曹丕,老三曹彰,老四曹植。

  历史上他们兄弟三人,并不像当下如此和睦。

  但因为曹冲出现并且太过耀眼,三人不由“同仇敌忾”。

  这个妖孽弟弟给他们太大压力,而三人毕竟一母同胞,血浓于水。

  有曹冲拉仇恨之后,三人之间也就不会出现“兄弟阋墙”的局面。

  这三人不仅团结在一起,还跟曹冲一直不对付,随着曹冲年纪渐长,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

  回到城中,曹操设宴招待东吴使者。

  眼下正是曹操最风光的时刻,继官渡大捷之后,曹操用七年时间把河北四州彻底吞并,如今俨然已是天下第一诸侯。

  自然而然,江东鼠辈过来要过来舔一波,生怕曹操起兵过去捶他们。

  “使者此番远道前来,不会只为送一头大象吧?”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曹操开门见山询问来意。

  东吴使者连忙起身,拱手道:“回司空,此番除了前来进献之外,我主有意与司空结为秦晋之好,还望司空应允。”

  联姻,无疑是拉近双方关系最快、最好的方式,并且成本也最低。

  曹操闻言不置可否,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不过心里却也开始考虑。

  眼下,北方已经彻底统一,哪怕是西北方面,虽然没有实际统治,但各路军阀也纷纷臣服,以藩属的身份归顺曹操。

  打西北?曹操暂时并无此意,毕竟西北军阀在官渡时,也没有给曹操闹幺蛾子。

  当下曹操的视线,已经悄然朝着南边而去,甚至有了对荆州起兵的念头。

  若与江东联姻,不求江东到时候出手帮忙,但至少可以让江东与荆州无法联合起来。

  念及此处,曹操顿时大为心动,觉得与江东联姻也很不错。

  “既然你主孙权有意,我也不好拂了江东好心,此事我答应。”曹操当即说道。

  江东使者顿时面露喜色,此行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拜谢道:“多谢司空,多谢司空。”

  随即问道:“不知司空打算让哪位公子...”

  曹操闻言看向诸子,老二曹丕已经成亲,按顺序正好到老三,当即便说道:“我三子曹彰...”

  老三曹彰闻言当即起身,昂首挺胸,顾盼自雄。

  但没等曹操说完,紧挨着曹操而坐的曹冲突然插话道:“我!阿翁给我要个媳妇呗!”

  PS:阿翁,古代未成年对父亲、爷爷的昵称.

第2章 年幼定亲!媳妇儿弓腰姬?(新书求花求收藏)

  “你?”

  曹操一脸诧异看着身旁爱子,心道你小子才多大,就开始惦记媳妇?

  “对,我。”曹冲重重点头,再度表示肯定。

  曹操闻言哑然失笑,道:“你年纪还小,尚且不到时候,还是等到日后再说吧,这次先让你三哥娶亲。”

  “阿翁此言差矣。”曹冲连连摇头,道:“阿翁刚才可是说了,我英果类父!”

  随即压低声音道:“想当初,阿翁与袁绍年幼时,就知道偷人家新娘子...唔唔唔~”

  不等曹冲说完,曹操一把捂着曹冲嘴巴,压低声音骂道:“倒霉孩子,这么多人在呢!”

  曹冲被捂住嘴巴,冲曹操挤眉弄眼,然后看向江东使者,意思不言而喻。

  “你小子!”曹操恶狠狠吓唬一句,但也仅仅是吓唬,并未有任何生气。

  家中诸子都怕他这个父亲,唯独最为聪慧的曹冲不同,敢于与他玩笑嬉戏,却又不会失了分寸。

  例如刚才说便宜老爹黑料,曹冲便压低了声音。

  其实只有曹操能听见,下边的群臣只能看到父子二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但不知道相互说了什么内容。

  眼见被这小子“要挟”,曹操也改变心意,指着曹冲道:“我家麟儿的本事,你刚才也见识了,作为联姻对象如何?”

  江东使者也能看出曹操对曹冲的偏爱,自然没有任何意见,连忙答应道:“若能嫁给冲公子,绝对是世上女子的福气。”

  不愧是当使者的人,说话就是好听,个个都是人才。

  但如此一来,就把曹彰晾到一边。

  昂首挺胸的曹彰发现他就像一个傻子,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曹丕见状未免弟弟尴尬,拉着曹彰让他重新坐下。

  “既如此,那婚事就定下吧。”曹操出言吩咐道。

  “遵命...”

  “且慢。”江东使者刚要答应,曹冲插话道:“你江东准备把谁嫁过来?”

  “我主堂兄孙贲膝下一女,温柔贤淑...”

  “停。”曹冲挥手打断道:“宗室之女不够格,莫不是瞧不起我曹冲?亦或者瞧不起我阿翁?!”

  “不敢!”江东使者连忙跪下请罪,“外臣绝无此意!”

  眼下曹操是天下第一诸侯,只能巴结,不能得罪,要不然使者也不会走这一趟。

  面对曹冲的质问,江东使者只能请罪。

  “吾儿说得有理。”曹操冷哼道:“用一介宗室之女,便想给我曹操的儿子做正妻?我很怀疑孙权的诚意呐!”

  “绝无此意!”江东使者连忙解释,“主要除孙贲之女外,孙家别无适龄女子,故而才只能如此,万望司空恕罪。”

  曹操不置可否,脸上依旧看不出喜怒。

  曹冲却开口道:“无须适龄,我的年龄还不够呢,要什么适龄女子?”

  “不知冲公子的意思...”

  “我听闻,吴侯有一妹,敢问芳龄几何?”曹冲图穷匕见。

  什么孙贲之女?压根没有听说过。

  既然江东送上门了,岂能不趁机把孙尚香娶到手?难不成还留给刘备那个老登?

  “我主之妹,年纪与冲公子仿佛之间...”使者迟疑作答。

  “那正好!”曹操大手一挥道:“孙文台也算英雄,当年讨伐董卓时与我有旧,颇为相投,他女儿配我曹操的儿子,刚好合适。”

  当年各路诸侯讨董,真心讨董的就两个,一个曹操,一个孙坚。

  前者总被西凉军暴打,后者追着西凉军暴打。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