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100章

作者:老骥卧槽

  “主公,您正值壮年,难道自甘平庸吗?”

  “子敬说得对!”孙权沉声道:“绝对不能投降,但为今之计...”

  “召公瑾回来。”鲁肃开口道:“眼下能压住张昭之人,也只有公瑾,到时候主公的态度就会非常重要。”

  张昭、周瑜,一文一武,两个人在江东基本五五开。

  张昭力主投降,周瑜力主开战,僵持不下之时,孙权作为主公的话语权将会无限放大,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最好让刘备方面派人前来游说一番,内外结合,促成联盟!”

  鲁肃继续道:“刘备身边的军师名叫诸葛亮,乃是子瑜一母同胞之弟,可令其前来江东,如此两家就多一层关系。”

  “好!”孙权重重点头,“就按子敬说的办!”

  孙权最终下定决心,促成联盟,全力抗曹。

  ...

  襄阳。

  “臣张肃,拜见丞相。”

  曹操端坐主位上,挥手道:“使者免礼,刘璋遣你前来,所为何事?”

  “丞相威加海内,我主刘璋听闻丞相已平荆州,故特遣臣下前来祝贺丞相。”

  “哈哈哈~”曹操得意大笑,“赐座,上酒宴。”

  不得不说,这个马屁来得是恰到好处。

  张肃虽然说是前来祝贺,但言谈举止之中,谦卑显露无遗。

  而且张肃这次还不是空手来,随行数百人员,带着大量的贡品前来,俨然是来交保护费。

  加之在很早之前,刘璋便已经对曹操称臣。

  如今的蜀中与西北一样,虽然没有实际统治,但在表面上全都归顺曹操。

  在这种局面下,曹操拿下荆州之503后,环顾天下,仅剩江东这么一个敌人,至于江夏的刘琦刘备,曹操现在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那是哪句话,太特么顺了!

  眼下,在曹操的视角中,只要顺江而下拿下江东,那么就天下就算统一了。

  至少,明面上没有敌人。

  西北、蜀中已经称臣,完全可以在日后慢慢处理。

  甚至于说,也许拿下江东,这两地也会不战而降。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能忍住不打么?

  答案显而易见,曹冲都能看到老爹脸上的迫不及待。

  这时候别说曹冲,曹嵩死而复生,恐怕也拦不住曹操继续开战的心思。

  这时,司马懿伸手捅了捅曹丕。

  正在喝酒的曹丕一愣,随即明白司马懿的意思,当即起身道:“恭贺父亲,这下只要顺江而下,拿下江东,天下大定矣。”

  “哈哈哈~”

  曹操闻言大笑,这话说在他心坎上,捎带看曹丕不由都顺眼几分。

  “父亲,既然蜀中臣服,江东也未尝不可。”曹丕抱拳道:“孩儿建议派遣一位能言善辩的使者,前去江东招降,说不定就能兵不血刃拿下。”

  曹丕没直接提曹冲,那样定然会起到反效果。

  但特意点明,派一位能言善辩之人。

  谁最能言善辩呢?自然是骂得孔融都不能还口的曹冲。

  想到曹冲,结合江东,就会联想到曹冲与江东的姻亲关系。

  自然而然,出使江东的最佳人选,定然是曹冲无疑。

  曹操听完曹丕之言,片刻后便下意识看向曹冲。

  曹冲对上曹操的视线后,心中一动,明白曹丕定然是有意为之,将注意力往自己身上引导。

  看着老爹充满期待的目光,曹冲只能开口道:“阿翁,要不孩儿走一趟?”

  曹操闻言顿时眉开眼笑,“麟儿若愿前往,自然再好不过。”

  “替阿翁分忧,亦是孩儿的心愿。”

  没有太多墨迹,三言两语间就敲定下来。

  究其原因,此行过去没任何危险。

  但凡有丁点危险,曹操也不会让曹冲亲身涉险。

  而出使江东,思来想去也没半点危险。

  一来,曹操目前并未对江东宣战,双方压根不是敌对关系。

  二来,曹冲可是孙权的妹夫呢。

  三来,就算宣战曹冲也不会有危险,曹冲可是孙家的后路,没人会自绝后路。

  “那好,就由麟儿代为父走一趟江东。”曹操当即道:“若江东投降,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不降,再起兵征讨不迟。”

  “喏。”

  ......

  夏口。

  “子敬来了,快快有请。”

  中门大开,刘备亲自将鲁肃迎接入内。

  来到殿内坐下后,刘备开门见山问道:“子敬,不知联盟之事是否达成?”

  “尚未。”

  “哦?”刘备闻言一愣,不由问道:“可是吴侯无意联盟,或者说有心投降曹贼?”

  “非也。”鲁肃解释道:“吴侯少年英雄,岂肯投降曹贼?”

  “奈何江东麾下群臣有心投降,故而导致联盟无法达成,此番前来正是为了此事。”

  鲁肃继续道:“来之前,我已经让公瑾返回江东,有他回去震慑群臣,想来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单单是公瑾,恐怕力有不逮,张昭的影响力不弱于公瑾。”

  “故而我想请使君派遣一人,抵达江东游说群臣,如此方可万无一失。”

  “理当如此。”刘备不假思索答应下来。

  在新野被曹冲打成光杆司令之后,刘备仅剩的价值,就只有促成孙刘联盟这一条。

  荆州杀了孙坚,江东杀了黄祖,抢了江夏。

  双方是死对头,直接孙权与刘琦直接达成联盟不现实。

  刘备正好作为纽带,作为双方的润滑剂。

  这是刘备目前最大的价值,倘若联盟无法促成,那么手下没兵没粮的刘备,只能继续往南跑路。

  “孔明,不如由你前去一趟?”刘备看向诸葛亮。

  眼下,刘备手边猛将很多,但文官方面也就诸葛亮最为拔尖。

  孙乾、简雍之流,加起来也比不上诸葛亮。

  自然而然,刘备就想派遣诸葛亮过去。

  “如此最好。”鲁肃附和道:“正好孔明之兄也在江东,既能促成联盟,又能兄弟相见,两全其美。”

  “既如此,亮便走上一遭,替主公促成联盟之事。”诸葛亮抱拳答应下来,又笑道:“顺便见一下大哥,一别经年,着实想念呐。”

  “事不宜迟,联盟之事迫在眉睫,不如我们即刻动身,早些抵达江东。”鲁肃当即起身建议。

  “子敬看着敦厚稳重,没想到还是一个急性子呐。”诸葛亮轻摇羽扇,施施然起身,“也罢,我也想早点见到兄长。”

  “如此最好不过。”鲁肃欣喜地拉着诸葛亮,转而看向刘备道:“刘使君,孔明我就先借走了。”

  “走,我送你们。”刘备紧跟着起身。

  一行三人来到码头,刘备亲自将二人送上船,目送船只顺流而下,消失在视线之中。

  ......

  江东,码头。

  “江东果然是富庶之地,鱼米之乡。”诸葛亮站在船头,眺望岸边繁华景象。

  “江东虽然偏居一隅,但只要大力开发,我觉得完全不输中原之地。”鲁肃信心满满道:“江东有很大潜力,还有长江作为天堑。”

  “只要给江东足够的时间,未来可期!”

  “那眼下可要打跑曹操再说。”诸葛亮玩笑道:“若是连曹操都无法击退,还谈何未来呢?”

  “所以要与刘使君联盟,要孔明前来游说嘛。”鲁肃不禁问道:“孔明可有把握?”

  “易事耳。”诸葛亮胸有成竹,“子敬不必担心。”

  “孔明如此自信,那我就能放心了。”

  说话间,船只停靠码头,二人来到岸边。

  (afee) “好大的阵势呐。”诸葛亮不由惊叹。

  鲁肃不由也非常意外,随即道:“看来是专门迎接孔明。”

  岸边,孙权领衔周瑜、张昭,外加所有文武群臣皆在,还准备了鼓吹、仪仗,甚至还铺设地毯。

  显然,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欢迎仪式。

  饶是诸葛亮看到如此阵仗,都感到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江东方面竟然如此重视。

  “主公。”鲁肃拉着诸葛亮走近,“我把孔明请来了。”

  抵达之前,鲁肃确实派人通知孙权。

  但鲁肃也没想到,孙权会如此给面子,摆出如此大阵仗。

  眼下鲁肃带着诸葛亮赶来,看到这样的场面后,脸上也非常有面子。

  孙权见状闪过一丝尴尬,但迅速敛去,上前热情道:“原来是孔明先生,我可早就听闻卧龙先生之名,失敬失敬。”

  “吴侯过誉,山野之人,当不起如此称赞。”诸葛亮客气还礼。

  这次是前来联盟,对方又如此给面子,诸葛亮自然态度很好。

  一番客套寒暄后,鲁肃提议道:“主公,咱们还是入城再说吧。”

  “呃...”孙权脑子飞速运转,摆手道:“不急!不急!”

  “对了!”孙权猛然想起什么,一拍大腿道:“我听闻孔明与子瑜乃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确实。”诸葛亮点头承认。

  “既如此,当以兄弟重逢为重。”孙权一脸郑重道:“子敬,孔明远道前来,你先带他去馆驿稍作休息。”

  “让他们兄弟诉说衷肠,以解多年思念之情,之后再讨论国家大事不迟。”

  “公事为重...”诸葛亮想要拒绝。

  “哎!”孙权急忙摆手打断,“不差这一时半刻,曹操眼下也没进攻,而孔明与子瑜已经多年未见,当分轻重缓急。”

  “这...好吧。”诸葛亮拜谢道:“多谢吴侯盛情。”

  客随主便,孙权如此热情,还紧着诸葛亮兄弟相见。

  诸葛亮作为客人,主人家如此好心安排,他确实不好拒绝,不然就有些不识抬举。

  “快快快,子敬先带孔明先生去馆驿,明日再设宴招待。”孙权语气中透露着几分急躁。

  鲁肃不明所以,但见孙权如此吩咐,也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主公放心,我会招待好孔明。”鲁肃又看向诸葛亮,“孔明请吧,我带你过去。”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