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110章

作者:老骥卧槽

  “所以说嘛,好好看攻略,劝着点我阿翁。”

  “得了吧。”郭嘉撇撇嘴,显然对攻略完全瞧不上。

  历史上赤壁惨败,曹操曾说:奉孝若在,何至于此?!

  眼下奉孝活的好好的,再配合攻略,曹冲不信还能大败而归。

  主位上,曹操显然非常高兴,连连饮酒。

  在他的视角内,目前一统天下就差这最后一步,如何能不激动呢?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突然,曹操诗兴大发,自顾自开始赋诗。

  原本嘈杂的宴会,立即安静下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的岁数已经不小,但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犹在,并且愈发强烈。

  人生短促,大业未竟,时不我待,怎能不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唱罢最后一句,曹操连饮三大杯,豪迈不已。

  “丞相好诗!”

  “此番定能一举破贼!”

  “一统九州,就在眼前!”

  曹操的诗词还是很吊的,前后五百年内,没谁能能在这方面稳压他一头。

  两汉没啥大诗人,魏晋南北朝更没有。

  期间最牛逼的大才子曹植,还是曹操的儿子。

  “哈哈哈~”曹操闻言大笑三声,挥手道:“取兵器来!”

  曹操是彻底嗨起来,许褚立即奉上一杆马槊,交到曹操手中。

  五十多岁的老曹接过兵刃,持马槊来到高台边缘,看着下方无数大军,不由心潮澎湃,仰天长啸。

  在无数人的注视下,有板有眼开始舞槊。

  许褚左右看了下,捕捉到许仪、典满的身影,便对他们二人招手,然后又指向一处。

  许仪、典满见状了然,当即走到一面打鼓前,各站前后两面,拿起鼓槌就奋力敲响。

  “咚咚咚!”密集的鼓点声响起,振奋人心,心跳的节拍都仿佛跟着鼓点一起加快。

  “呜呜呜~~~”

  许褚也没有闲着,找来一把号角,鼓起腮帮子奋力吹响。

  悠扬恢弘的号角声,配合激昂密集的鼓点,两者合奏,金戈铁马之气扑面而来。

  “吼吼吼!!!”

  三军听着熟悉的鼓吹之声,看着高台上舞槊的曹操,自发开始呐喊。

  气冲霄汉!声震九天!

  如此高昂的士气,倘若接下来是一场陆战。

  曹冲会毫不怀疑,这支百战之师,能将所谓的孙刘联盟碾成渣!

  就这种程度的事情,曹操一声令下,将士们直接无脑冲锋,就能横推一切敌人。

  但很可惜,接下来是一场水战。

  士气高没用,玩的是对于船只的操控,而这无疑是曹军的短板。

  纵有万丈豪情,无尽士气,不会水战就是不会。

  “砰!”

  马槊重重杵在台面上,曹操舞槊完毕。

  个不高且年迈的小老头,此刻的身躯格外挺拔,给人一种伟岸之感。

  曹冲见状不禁有感而发,道: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自官渡后,八年以来,这方天地的绝对主角。

  曹操曹孟德!

  “哈哈哈~”曹操拄着马槊大笑,整个人开心极了,对左右炫耀道:“吾儿夸老夫呢。”

  终于不再是老套的‘阿翁神威,无坚不摧’,对于曹冲的这套新词,曹操显得格外满意。

  挥动马槊,耍了个枪花,锋刃直至东南,曹操朗声下令:

  “传我军令,明日出征,兵发江夏,扫平东南!”

  “喏!!!”高台众人齐声领命。

  与此同时,高台四周涌现无数传令兵,翻身上马,开始在十五万大军之中穿梭。

  “丞相有令:明日出征,兵发江夏,扫平东南!!!”

  “杀!杀!杀!!!”

  大军奋力高呼,高举手中兵刃,杀气宛如实质,能让人清晰感受到。

  ......

  翌日。

  十五万大军沿汉水顺流而下,直奔江夏而去。

  另一方面,曹冲亲率五千虎豹骑,渡江进入荆南,抵达第一站且最期待的一站。

  长沙!.

第115章 黄忠魏延VS张辽徐晃(4/?)

  夏口。

  联军水寨。

  “报~~~”

  “十五万曹军大举来袭!!!”

  帐内众人陡然一惊,压力来袭,紧迫感油然而生。

  “慌什么。”周瑜训斥道:“区区曹军,不通水战,皆无用之人,何足挂齿?”

  从纸面实力来看,双方十分悬殊,曹军十五万,联军只有五万,三倍的兵力差距。

  想要接下这一战,联军方面士气首先不能崩。

  一旦未战先怯,后果不堪设想。

  首先得做到不怕,才有战胜曹军的希望。

  “议事吧。”诸葛亮出言建议道。

  “升帐!”

  周瑜说罢直接坐在主位上,随即敲响聚将鼓。

  蛇无头不行。

  哪怕是联盟,也需要分出一个主次。

  很显然,这次是以江东方面为主,周瑜当仁不让,作为联军最高统帅。

  其一,自然是因为江东实力更强,而刘备方面毫无实力。

  刘琦又对刘备马首是瞻,自然而然,只能是周瑜作为统帅。

  其二,单论水战而言,无人能出周瑜其右者。

  关张赵全是北方人,骑马溜得一批,陆战经验丰富,但水战么

  至于说诸葛亮,目前也才出山不久,虽说智谋过人,但也没多少实战经验。

  于情于理,这个统帅位置也得是周瑜。

  片刻后,众人纷纷赶来中军打仗。

  周瑜居中为主,孙刘两家的人马分列左右。

  “前哨来报,曹军大军而来,战斗即将打响,各位都做好心理准备。”周瑜沉声道:“动员好各自麾下士卒,切莫让大军士气出现问题,未战先怯乃兵家大忌,想必不用我赘述。”

  坐在左手第一位的刘备开口,道:“敢问大都督,此战咱们如何应对?”

  刘备这边的人,对于水战可谓一窍不通,只能指望周瑜制定作战计划。

  “此前细作来报,曹军在汉水之上操练水军。”周瑜面露轻蔑之色,取笑道:“北军也就仅能做到不晕船,操舟弄楫十分呆板、笨拙,尚不如江东孩童,更别说与经验丰富的渔夫相提并论。”

  目前曹军确实能做到不晕船,但也仅此而已。

  至于划船、操控、掉头等动作,还没江东半大孩子玩的溜。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操舟弄楫在南方,可以说是生存技能。

  而在北方,连生活技能都算不上,不会划船也没影响。

  “其次我听闻,曹军是在开凿的玄武池中练习水军,抵达荆州后,才算真正进入河中适应。”周瑜话锋一转,道:

  “汉水不同于水池,而长江也不同于汉水。”

  “汉水虽然不小,但远不能与大江先比。”

  “等来到长江之上,曹军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大风大浪!’”

  周瑜说了一大顿,都没讲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反而一直在强调曹军不善水。

  “所以,这次没什么好怕的。”周瑜朗声道:“我观曹操,如送死耳!”

  一番话下来,众将都暗暗记在心中,等会重新讲给下边人听。

  “下边,咱们来讨论如何对付曹军。”

  周瑜说着起身,拿起案几上一节竹枝,走到一副地图前。

  “我军目前屯兵夏口,此乃水战咽喉之地,襟二水而带两湖。”

  二水乃汉水、长江,两湖乃洞庭、鄱阳。

  “只要我军守住夏口,曹操的十五万大军,就别想顺流而下。”

  “简而言之:守!”周瑜加重语气道:“死守!!再伺机寻找机会。”

  “曹军兵力多不假,是优势更是劣势!”

  “此话怎讲?”刘备不由惊诧。

  “十五万大军,每日消耗粮草几何?”周瑜智珠在握,“曹操连年征战,去年还远征乌桓,手中能有多少粮草?”

  “何况曹操地盘在北方,粮草要运输过来,路上又是不小的折损。”

  “反观我军,刘琦公子手中余粮充足,江东也不缺粮草,并且依靠长江就能快速运送,折损可以忽略不计。”

  “言之有理。”刘备连连点头,“咱们只要拖下去,迟早能把曹操拖垮。”

  “还有一点。”诸葛亮补充道:“曹军士卒都是北人,涉足江湖之间,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 。”

  “一旦曹军士卒出现这种情况,并且大规模传染...”

  众人听后眼睛一亮,顿时觉得这仗也没太难打。

  只要拖住,时间是站在联军这一边。

  防守就能取胜,这无疑是一种非常轻松的方式。

  “不过想要守住,就必须要要靠大量军械。”周瑜开口道:“水战尤其依赖箭矢,只要箭矢数量足够,防守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