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12章

作者:老骥卧槽

第22章 神童周不疑,曹植献诗词

  碧空如洗,万里晴空。

  随着夏日来临,高达十丈的宏伟建筑,背靠漳水坐北朝南落成,好似站在上边能虎视整个中原大地,颇具王霸之气。

  “哇...”

  孙尚香被眼前的建筑镇住,惊讶地张大嘴巴。

  “收一收。”曹冲哑然失笑,抬手帮着孙尚香把下巴合上。

  “讨厌~”孙尚香害羞道:“这么多人呢。”

  “知道这么多人,还一惊一乍,大呼小叫?”曹冲牵着小媳妇的手,“走吧,咱们上去再看,下边没什么好看的。”

  见惯了后世的高楼大厦,眼前的铜雀台很难唬住曹冲。

  孙尚香假意扭捏挣脱,然后便任由曹冲牵着登台,好似在用行动表示:我不想让你牵手,是你拉得太紧了,人家挣脱不开。

  没有揭穿孙尚香的小把戏,曹冲带着孙尚香拾阶而上,渐渐登上这座壮丽高台。

  上边的景象确实更震撼,台上楼宇连阙,飞阁重檐,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入眼尽是富丽堂皇之色。

  饶是曹冲有后世的见识,依旧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单纯的高度曹冲见怪不怪,可在高台上能修建出如此华丽的宫殿群,以当下的技术条件,不得不赞一句鬼斧神工。

  曹冲尚且如此,更别提身边的孙尚香,以及其他登台的宾客。

  “哈哈哈~”

  熟悉的笑声传来,只见曹操在众人的簇拥下登台,口中赞不绝口,显然同样对铜雀台非常满意。

  曹操来到主位上坐下,双手微微下压,示意众人各自落座。

  和煦的阳光洒下,众人就在露天高台上落座,席间一片热闹场景。

  曹冲拉着孙尚香正准备落座,只听得曹操喊道:“冲儿、香儿,来为父近前坐。”

  “喏。”

  当即便有侍者,将二人的案几抬走,安置到紧邻曹操的位置。

  在众人的注视下,曹冲和孙尚香坐在曹操身边。

  曹操更是指着孙尚香,开口介绍道:“我儿妇也!”

  “恭喜司空。”群臣纷纷开口道贺。

  曹操抚须而笑,显然心情非常不错,但三兄弟此刻心情就有些糟糕。

  曹植脸上露出羡慕之色,曹丕眼中流露出一丝嫉妒,而曹彰则是赤裸裸的恨!

  “该死!那小子不是跟父亲吵架么,为何还如此受父亲喜爱?!”曹彰低声骂道。

  “三弟莫要气恼。”曹丕很快调整过来,“当下他越是惹人注目,稍后就会越是丢人现眼。”

  “二哥言之有理。”曹植信心满满道:“且看小弟稍后如何让他出丑。”

  等众人全都落座后,曹操给身边的侍者一个眼神。

  侍者立即高呼道:“荆州使者觐见!”

  在座众人纷纷面露惊讶,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一出。

  其实也不奇怪,当下的曹操威势太盛,江东都知道过来联姻,荆州刘表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派遣使者前来觐见示好,想通过这种方式,寄希望曹操莫要对他动手。

  不多时,一大一小来到近前,对着曹操大礼参拜道:“荆州别驾刘先拜见司空。”

  刘先来之前曾劝说刘表直接投,免得日后被曹操吊打。

  但刘表疑虑不决,既想守住荆州,又不敢得罪曹操。

  最终想出一个出使示好的办法,派遣刘先前来邺城。

  “使者远道前来,所为何事啊?”曹操派头十足。

  “司空平定河北,绥宁海内,万众归心。”刘先拱手道:“刘荆州特派在下前来,为司空贺。”

  “哈哈哈~”曹操放声大笑,肆意道:“今吾有熊罴之士,步骑十万,奉辞伐罪,谁敢不服?”

  “司空所言极是。”刘先出言奉承。

  “我观使者谈吐不俗,可愿留下为朝廷效力?”曹操直言发问。

  “固所愿,不敢请耳。”

  “好!”曹操大手一挥,豪迈道:“先弄个太守当当!”

  曹操这也算是千金买马骨,用刘先这个例子告知天下人,只要愿意归顺他曹操就有肉吃。

  历史上,这位刘先甚至做到魏国的尚书令,可见一斑。

  “谢司空!”刘先再度拜谢。

  “使者远道前来,因何带一小童?”曹操看向刘先身边的少年,不由好奇发问。

  “回司空,此乃下官外甥,在家乡侥幸博得神童之名,便目空一切,这次正好带他出来见见世面。”刘先出言解释。

  “晚辈周不疑,拜见曹公。”

  “嗯。”曹操面露赞许,“见到我曹操不怕,有礼有节,不错不错。”

  “正好。”曹操指着曹冲道:“我儿也是神童,不如给冲儿当个伴读如何?”

  “这是他的荣幸。”刘先立马道:“不疑,还不拜谢曹公。”

  曹操见状摆手,道:“好了,你们入席吧。”

  二人再度一礼,这才来到位置上坐下。

  曹操朗声开口道:“今日铜雀台落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值得庆贺一番,不如以诗文相会,佐以歌舞美酒,岂不快哉?”

  曹操话音刚刚落下,早已有备而来的曹植立马起身。

  “孩儿有文章一篇,正要献于父亲。”

  “好!”.

第23章 铜雀台赋问世,曹冲强势应战

  曹操本就喜好文章之事,今日受邀前来的宾客,除了曹操麾下文武群臣外,还有许多文人骚客。

  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更是全部列席。

  历史上,铜雀台就是建安文学的诞生之地,在这里上演了无数文人雅事。

  众人听闻曹植要献上文章,不由全都面露期待。

  谁人不知道,曹操的这位四公子文采斐然,出口成章,一时间全都期待曹植的佳作。

  “子建有何文章献上?”曹操心中同样期待,这儿子的文采最令他喜欢。

  “铜雀台赋!”

  “好!”曹操大喜过望,“正应今日之题!”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洋洋洒洒,一篇铜雀台赋被曹植娓娓道来,遣词造句极尽华美。

  在场众人都情不自禁闭上眼睛,摇头晃脑沉浸其中,不可自拔,脸上全是一副享受之色。

  哪怕是曹冲,也不得不承认曹植的文采确实非常顶。

  “好好好!”曹操拍着大腿连连叫好,“如此佳作,当浮一大白!”

  众人也是出言附和,纷纷举起手中酒杯。

  “子建公子文采真是令人羡慕。”

  “才气逼人,文中隐含仙气,不似人间文章。”

  “用词之华丽,真叫人目眩神迷。”

  一时间,曹植获得无数称赞,这篇文章也确实当得起任何溢美之辞。

  “诸位谬赞,植愧不敢当。”曹植表现得非常谦虚。

  正当众人以为,曹植客套过后便要退下时,曹植却再度开口,并且看向曹操身边的曹冲。

  “冲弟聪慧过人,有过目不忘之能,想来也有佳作献给父亲。”曹植朗声道:“何趁此盛会拿出,令我等品鉴、欣赏一番。”

  正在跟孙尚香打情骂俏的曹冲一愣,没想到曹植会提及自己。

  但立即明白过来,曹植这是要借着一篇铜雀台赋,踩一踩自己的脸面,当真是包藏祸心、用心险恶。

  当着众人的面,曹冲既不能说不会,那会非常没有面子。

  同时也不能说没准备,那样会让曹操很没面子。

  曹植这是拿话把曹冲逼到死角,除非曹冲拿出文章,不然如何回答都不合适。

  曹植面带笑容,心中暗笑,就算曹冲能临时做出文章,质量方面也肯定不及铜雀台赋,届时高下立判,曹冲最终还是得丢人现眼。

  “哈哈!”曹彰压低嗓音发笑,畅快道:“二哥,快看那小子愣住了,显然没料到子建会来这么一手,且看他如何出丑。”

  曹丕虽没答话,可嘴角露出的一抹笑意,却是如何都藏不住。

  显然心情极度愉悦,才能让城府极深的曹丕如此。

  “冲儿,可曾准备文章?”曹操出言发问,紧接着又替爱子找补道:“没准备也无妨,回头补上便是。”

  显然,曹操也意识到曹冲当下的窘境。

  对于儿子们的明争暗斗,曹操也是一直看在眼里,但却并没有制止过,而是纵容的态度。

  在曹操看来,儿子们斗一斗更好,才能让他看出哪个最优秀。

  故而哪怕曹操非常偏爱曹冲,最多回护一二,不会因此去训斥曹植。

  曹冲毕竟还小点,曹操也不想爱子太过丢面子,还是偏心出言回护。

  曹植以及曹彰、曹丕闻言,全都是脸色一变,心中顿时大急。

  原本要狠狠踩曹冲一脚,但若是有曹操回护,那就显得有些不疼不痒了,不符合他们心中的设想。

  “可恶!”曹彰咬牙切齿骂道:“父亲还真是偏爱那小子啊!气煞我也!”

  曹丕脸色也有些不好看,对于曹操的偏心有很大意见。

  正当众人以为,此事要不了了之时,曹冲突然开口道:“回阿翁,孩儿也有文章。”

  曹操闻言眉毛一挑,没想到爱子竟然选择接招。

  同时心中也非常欣慰,倘若刚才曹冲选择“避战”,尽管曹操不会说什么,但心中难免会感到一抹失望。

  如今曹冲选择接受曹植的“挑战”,哪怕文章不敌曹植,曹操也更欣赏这种态度。

  ‘冲儿勇气可嘉。’曹操暗暗点头,‘文章比不过子建也正常,只要敢于迎战就是好样的。’

  文章比不过曹植,曹操不会失望,更不会影响曹冲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反而是畏缩胆怯,才会让曹操小瞧。

  “怎么样,你行不行?”孙尚香显得很焦急,“不行...不行咱们就耍赖,反正咱们还小呢,是他们先以大欺小。”

  曹冲听着孙尚香的关切之言,不由莞尔一笑,反手拉着孙尚香的小手,轻拍两下道:“安心,你夫君岂是一般人?”

  说罢,曹冲当即从位置上起身。

  众人见状精神一振,冲公子迎战,这下有好戏看了.

第24章 曹冲佳作!孰强孰弱?

  “冲弟不愧是冲弟,如此才不负神童之名。”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