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122章

作者:老骥卧槽

  就算知道又如何?跑不了且动弹不得,依旧是被烧的下场。

  “小事耳。”曹冲胸有成竹,“此事孩儿来解决,保准不会出问题,可以让匠人开始打造铁索。”

  “几成把握?”郭嘉忍不住问道,担心曹冲铤而走险。

  其实不管郭嘉还是曹操,都是非常喜欢弄险之人。

  但面对铁索连环这个计策,心里全都发虚。

  “十成十!”

  “好!那就干!”曹操一拍大腿,“来人呐,先去把蔡瑁给我抓起来,下令让于禁重新接手水军,并通知他实行铁索连环。”

  这计策本就是于禁提出,让于禁重新走马上任也正常。

  “主公,二公子如何处理?”郭嘉不由问道。

  “除于禁外,剩下的全都控制起来,将他们关进牢里,不得走漏消息。”曹操吩咐道:“若有人问起,就说他回邺城,等到战事结束再放出来。”

  得了。

  曹丕这次都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是直接砸脑袋上了。

  曹丕本人捎带四友以及曹二代们,这下全都直接出局。

  在战事结束前不得露面,还谈何建功立业呢?

  眼下曹冲归来,并且开始主导战事,到时候必然还是首功。

  白狼山之战,新野之战,荆南之战,以及即将上演的夏口之战。

  反观曹丕,博望坡惨败

  等到战事结束后,曹冲的战功足以将曹丕秒成渣渣,进一步扩大二人之间的差距。

  营寨中。

  蔡瑁背着手正在巡视,当下他可谓春风得意。

  得曹冲公子举荐,顺利执掌水军,成为丞相依仗的重要水军统领,地位直线飙升。

  溜达一圈后,展现了一番存在感,蔡瑁这才返回自己的军帐。

  “将军,咱们兄弟也算是出人头地了。”张允忍不住感慨。

  “是啊。”蔡瑁唏嘘道:“归顺朝廷后,虽然得了封赏,但丞相显然没重用咱们的意思。”

  从称呼就能看出来,嫡系才能喊主公,剩下的都只能喊丞相。

  荆州不战而降,曹操没亏待他们。

  但想要受到重用,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荆州系不管文武都没可能。

  曹操的势力已经形成,目前制衡得不错,不可能贸然再多出一个荆州派系,那样会打破平衡。

  故而开战时,蔡瑁、张允直接被扔在后方,压根就没来前线。

  “多亏冲公子啊,这是咱的大恩人。”蔡瑁不由说道:“若没有公子举荐,哪有你我兄弟的今天?”

  “没错没错。”张允连连点头。

  “当初在樊城被丞相冷落,还是冲公子给我支招呢。”蔡瑁说道:“公子这人心善,日后定当报答一二。”

  话音落下,外边突然冲进来一队侍卫,领衔之人赫然是许褚。

  “带走!”许褚大手一挥道。

  蔡瑁、张允二人懵逼了,完全不知道发生什么,然后就被架起往外拖。

  “许褚将军,这是何故啊?!”蔡瑁大声问道。

  “私通孙刘,已被丞相知晓,等死吧!”许褚冷声道。

  “冤枉啊!冤枉啊!”

  蔡瑁张允大声喊冤,惹来无数人注视。

  很快,蔡瑁私通孙刘的消息就传出,没多久二人的死讯也传出来,据说是被直接绑起来沉入江中喂鱼。

  同时曹操下令,于禁重新走马上任,并且实行于禁的铁索连环策略。

  曹丕军帐。

  “哈哈哈~”曹彰仰天大笑,“太好了!成了!”

  “噤声!”曹真一把捂住曹彰的嘴,训斥道:“你是想人尽皆知吗?然后被父亲惩罚?”

  曹彰不由打了个哆嗦,才反应过来有些得意忘形,幸好军帐周围都是亲兵,完全可以信得过,而且曹彰也没说出什么信息。

  “果然成了!”于禁振奋道:“诸位,我先去丞相那边谢恩。”

  “将军速去。”几人不敢阻拦,催促于禁快些离开。

  等到于禁离开后,屋内就剩下四友以及三曹。

  “公子怎么还不回来?”司马懿纳闷道。

  “估计是在丞相那边吧。”陈群轻笑道:“揪出蔡瑁这个‘内奸’,公子也算立功。”

  “于禁将军主导水军,正面战场的军功,曹冲肯定是别想了,蔡瑁已经被拿下了。”曹真振奋道。

  “大快人心呐!”曹彰说着便坐不住,起身道:“我出去打听打听,看看蔡瑁死没死。”

  说罢,曹彰大踏步朝外而去。

  “砰!”

  没等曹彰走出去,就被撞倒在地。

  “犬入的...”脏话到一半,曹彰再也不敢骂。

  身形如山的许褚走进来,开口道:“丞相召见,请吧。”

  几人面面相觑,但也不敢违抗,八个人跟着许褚一起离开。

  但并未领着他们去往中军大帐,而是朝着营寨一处偏僻之地而去。

  “这不是军中监牢所在吗?”曹休忍不住问道。

  “丞相就在这。”许褚瓮503声瓮气回答。

  “是蔡瑁被关在这里审问吧?”司马懿若有所思,“二公子可在此?”

  “嗯。”许褚重重点头。

  众人心中了然,也没什么怀疑。

  但等进入监牢之后,一群虎卫一拥而上,将几人全部控制住。

  “干什么?”曹彰大怒道:“松开!”

  “关起来。”许褚挥手下令。

  “许褚!你想造反吗?!”

  许褚根本不搭理他,不过片刻之后,曹彰就闭嘴不言,因为他看到曹丕就在牢里蹲着呢。

  “二哥?”曹彰诧异道:“怎么回事儿?”

  “我也不知道啊...”曹丕一脸苦相。

  “还能是怎么回事儿。”司马懿见势不妙,隐晦提醒道:“就是那件事,肯定被发现了,等会儿...”

  “啪!”

  押送的狱卒一巴掌抽在司马懿脸上,“闭嘴!不许串供!”

  随即,连曹丕在内的八个人,被分别关在不同的牢房内,并且有校事府一对一看管,严禁几人串供。

  曹丕和曹彰说话没人敢打,但司马懿敢说话,并且有串供迹象,那自然是大耳刮子伺候。

  到此时,曹丕一众人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们算计蔡瑁之事,肯定是被发现。

  所有人暗暗打定主意,一会儿被审问时,定要咬紧牙关,不能吐露任何不利信息。

  可他们还不知道,曹操已经放话,可以动用大刑招呼。

  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另一边。

  “冤枉啊...冤枉啊...”

  蔡瑁嗓子都喊哑了,但就是没人听他说话。

  二人渐渐安静下来,脸上都露出绝望之色。

  “咯吱~”牢门被推开。

  “冲公子!”蔡瑁欣喜若狂,感觉救星来了。

  “哼!”曹冲叱骂道:“怎么搞的?!扶你上来就给我丢人?!”

  说着,曹冲直接把‘密信’摔在蔡瑁脸上,“好好看。”

  蔡瑁、张允快速将信件看完,连连磕头道:“公子明鉴,这这这...绝对是栽赃陷害!”

  “我自然是相信你们。”曹冲沉声道:“要不然,你二人已经人头落地。”

  “啊?”蔡瑁这才反应过来,“莫不是公子保我二人。”

  “废话!”曹冲训斥道:“幸亏我来的及时,从阿翁手上救下你们。”

  “谢公子!谢公子大恩!”

  假戏真做,曹冲不打算告诉蔡瑁事情。

  并且还要趁此良机,做做戏,施恩蔡瑁。

  救命之恩,足够让蔡瑁日后对自己死心塌地、赴汤蹈火。

  “你二人安心在此,委屈一段时间,不会好歹不用死了,等到战事结束,我会让阿翁释放你们。”曹冲说完转身离开。

  “谢公子!日后蔡瑁唯公子马首是瞻!”

  “砰砰砰...”

  身后不断响起磕头声,曹冲嘴角微微翘起.

第123章 郭嘉审案,曹丕出局

  “二公子,我只问你一遍,还望据实回答。”

  监牢内,郭嘉与曹丕相对而坐,面前摆放笔墨纸砚,俨然是要给曹丕录口供。

  “敢问祭酒,这是父亲的意思?”

  “二公子说笑。”郭嘉反问道:“没主公允许,谁敢抓你们几个呢?”

  “那...可否透露一二?”曹丕试探道。

  “呵呵。”郭嘉笑问:“难得我在二公子眼中,不是冲公子一系的人么?您猜我会不会告诉你?”

  “既如此,更不能让你来审案啊。”曹丕直接挑明,他根本信不过郭嘉。

  在曹丕眼中,郭嘉自然是曹冲的人。

  毕竟铜雀台站队时,郭嘉、张辽可是唯二选择曹冲的官员。

  让郭嘉来审问他们,没问题也会审出来问题,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问题。

  “校事府这种要命的衙门,主公既然让我执掌,自然是信得过。”郭嘉开口道:“同样,正是因为我值得被信任,主公才会让我执掌,而不是曹、夏侯两家的宗室。”

  确实,校事府这种特务机构,曹操能给予一个外姓人掌握,可见曹操对于郭嘉的信任程度。

  同样,哪怕与曹冲关系密切,郭嘉也不会在这种大事儿上骗曹操。

  这可不是上次砍曹彰,郭嘉帮着曹冲遮掩一二。

  因为郭嘉清楚,曹冲砍曹彰之事,曹操迟早会知道,也就无所谓瞒不瞒。

  但这次曹丕事件,牵扯到孙刘两家,在这种大事儿上,郭嘉只会实事求是,不会辜负曹操的信任。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