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128章

作者:老骥卧槽

  “冲上去!烧上去就能赢!”

  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儿,心里给黄盖疯狂鼓劲儿,祈祷火船能够将连舟引燃。

  但很快,联军众人便面露绝望之色。

  “动了!”

  只见连舟最前排的船只启动,横着一排船只直接启动,朝着冲来的火船拦截而去。

  连舟太过巨大,要散开也不是一时半会儿。

  蔡瑁审时度势后,立即让前排船只撞上去。

  反正风向是西北风,火焰是往联军方向吹卷,曹军战船撞上去,也很难被引燃,最多被熏黑。

  何况就算能引燃,但一排船换联军一排船,曹军这边照样不亏。

  曹军的优势就是兵多船多,互相损耗无疑对曹军更加有利。

  曹操等高层就在后边呢,为确保安全,还是暴力拦截更好,至少可以保证后方战船安然无恙。

  “怎么回事儿?!”周瑜咬牙切齿,怒不可遏,“竟然散开了?!铁索岂能如此轻易解开?!”

  “唉~”诸葛亮仰天闭眼,叹息道:“中计了...对方故意卖破绽,用铁索连舟勾引咱们出击...”

  除了这个解释,没有第二种可能。

  曹军提前放火箭,曹军轻松解开铁索,这两件事都是最好的证明。

  “什么?!”周瑜有些难以置信,“对方竟然能看穿我等妙计?!再将计就计引诱我等上钩?”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周瑜自负道:“我们的计策天衣无缝!”

  “当初我火烧新野之计被识破时,我也认为不可能,可当事实摆在面前,如何反驳呢?”诸葛亮情绪低落。

  “谁?是谁?!”周瑜不甘握紧双拳,情绪非常激动。

  “此人公瑾见过...当初在江东时,就该杀了他啊!”诸葛亮愤懑道:“若有人能识破你我计策,必然是曹冲!”

  这种感觉太熟悉了。

  一如当初火烧新野,从头到尾被降维打击。

  诸葛亮本以为起火后,计策肯定成功,没曾想是曹冲在将计就计。

  现在又是如此,眼看着就要火烧连舟,下一秒就要成功。

  偏偏在临门一脚前翻转,这才恍然发现,对方竟然又是将计就计。

  故而诸葛亮脑海中,第一个冒出的名字就是曹冲。

  众人对曹冲之名非常熟悉,孙刘双方都是如此。

  刘备方面,新野之败,以及曹纯被俘虏后的讲解,让他们认识的曹冲的大智若妖。

  江东方面,几年前有曹冲称象的故事,后来娶了孙尚香,前不久更是胆大包天,将先主公孙策的遗孀、遗孤抢走,震动整个江东。

  现在又送他们一败,曹冲大名颇有如雷贯耳的意思。

  “大都督,曹军阵型快散开了,咱们怎么办?”吕蒙急切提醒道。

  周瑜猛然回神,看向场中。

  黄盖所率三百先锋快艇,此刻已经开始逐渐沉没,船上的士卒扛不住火舌的炙烤,基本上全都跳江躲入水中。

  要么被江水直接卷走淹死,要么被曹军士卒射杀。

  联军火船即将沉没,反观曹军顶上来的一排船只,由于火焰被西北风吹走,哪怕近距离接触也没被引燃,仅仅被熏黑,但并不影响行驶。

  而且在联军士卒跳船后,火船便无人操控,曹军很聪明地拉开距离。

  无人操控的火船就只能停下,完全烧不到曹军船只。

  “冲!继续给我冲!”

  黄盖须发全被烤焦,脸上都被高温烤出密密麻麻水泡,但硬是没有跳入江中,依旧大吼着冲锋。

  三百火船,其他全都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漂向下游。

  唯有黄盖所在船只,依旧撞向曹军船只。

  “嗖嗖嗖...”

  曹军从天而降一场箭雨,带走黄盖这位老将硬汉。

  “呃...”

  黄盖身中无数箭矢,快被射成筛子。

  “主公...一别多年,末将来找你了。”黄盖抬头望天,不禁想起故去多年的孙坚。

  潇洒一笑,黄盖临死前自言自语道:“选火葬还是水葬呢...”

  没等黄盖做出选择,他便气绝身亡。

  “黄老将军!”周瑜血灌瞳仁,追悔莫及,“是我害了你啊!”

  视线内,三百条快船全部沉没,自然意味着黄盖身死。

  这可是追随孙坚起兵的老将,如今血洒疆场,对江东而言也是极大损失。

  “大都督!对方要打过来了!”吕蒙再次提醒。

  “那就打!”周瑜咬牙切齿,“为黄老将军报仇!”

  先锋全军覆没,但其实也就损失三千人,不考虑士气折损的情况下,对联军而言也称不上伤筋动骨、元气大伤。

  有没有这三千人,周瑜自诩都能指挥大军硬刚对面,反正曹军统领不会打水战。

  “大都督!”诸葛亮猛然提醒道:“蔡瑁!蔡瑁或许没死!”

  周瑜闻言陡然一惊,一股凉意直窜天灵盖。

  是啊!

  既然对方压根没中计,而是在将计就计,那么离间计显然也没成功。

  蔡瑁肯定没有死,而是故意藏起来,让他们误以为蔡瑁身亡。

  念及此处,周瑜直接下令道:“撤!快撤!”

  面对于禁,周瑜自问就算少三千人,就算先败一场,但应付下来也不难。

  但蔡瑁就不同,蔡瑁是真的会打水战。

  虽然水平不高,但靠着兵力优势,能够稳压周瑜一头。

  原本周瑜跟蔡瑁对抗就很吃力,现在又少了三千人,无疑会更加吃力,打起来肯定也会战败。

  及时止损,周瑜毅然决然撤兵,不跟曹军硬碰硬。

  曹军这边的‘方阵’刚散开,没等蔡瑁下达军令,便看到联军开始撤退。

  “追击!追击!”蔡瑁大声嚷嚷,“乘胜追击!”

  蔡瑁从未如此风光过,曾几何时,他能追着周瑜打?简直不敢想象。

  全赖冲公子才有今日,蔡瑁打定主意,日后要死死抱住这棵大树。

  座舰上。

  “哈哈哈~”曹操兴奋大笑,“鼠辈逃窜,真痛快呐!”

  曹操的狂笑将众人惊醒,原本在发呆的众人,此刻纷纷看向曹冲。

  “公子,此书...真是你在襄阳写的?”程昱问过之后,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曹冲笑而不语,这玩意无须解释。

  “什么意思?”曹操不满道:“就算这书是草船借箭那天写的,如何?你们可是看着我封起来,然后挂在大纛上,可有异议?”

  “没有...”众人纷纷摇头。

  “既然你们不信麟儿是在襄阳写的,那就算是在草船借箭那天写的,总没问题吧?”

  曹操继续道:“离间计杀蔡瑁,苦肉计打黄盖,诈降计烧连舟,这三条计策都被麟儿提前预知到,没问题吧?”

  “没有...问题。”

  事实摆在面前,区别不大。

  若曹冲是草船借箭那天成书,其实也非常离谱,要知道曹冲那时候还在荆南内,然后就预言后续事件,并且准确应验。

  而若是在襄阳时写的,在开战前写的,照样牛逼啊。

  就是离谱与离大谱的区别,不过在众人看来,都是神鬼莫测的手段,超乎想象。

  “还不相信?”曹操不满道:“问问于禁,他有没有将铁索连舟之事告诉过麟儿。”

  对啊!

  众人恍然大悟,其他预言无法询问当事人,因为都事关敌人。

  但铁索连舟发生在自己这边,计策的原创就在这儿站着,直接问问不就行么。

  于禁眼见众人纷纷看来,如实道:“在我想出铁索连舟前,这本书已经在大纛上挂着,我是否告知过冲公子重要么?何况我怎么可能去告知冲公子呢?”

  群臣了然,于禁是曹丕身边的人,不能将想出的计策告知曹冲。

  何况正如于禁所以,就算告诉了又如何?

  天书已经在大纛上挂着,没人能中途添加内容。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

  在现实发生之前,曹冲就在书上一一完成预言。

  众人心头狂震,这简直匪夷所思,一个人为何能妖孽到这个程度?!

  “公子...天人之智也!”荀攸人麻了。

  “佩服!佩服!五体投地!”程昱无限感慨。

  “与公子相比,老朽不过一介蠢汉。”贾诩唏嘘不已。

  一时间,不管文臣武将,看向曹冲的眼神充满敬畏!

  俨然不是看正常人的眼神,众人甚至怀疑曹冲是个妖怪。

  “诸位过誉过誉。”曹冲谦虚道:“侥幸而已,开战前我观大军骄矜,预感骄兵必败,故而写此书,用以警醒阿翁。”

  “就是没想到书中内容,凑巧与现实吻合,实属运气而已,诸位不必放在心上,毕竟桥段虽对得上,但还是有许多出入。”

  面对曹冲的解释,众人压根就不信。

  说话间,蔡瑁匆匆而来,抱拳道:

  “启禀丞相,联军已经败退,据守水寨,还请丞相指示。”

  “既然对方据守水寨,咱们强攻不妥,今日暂且收兵。”

  曹操没选择硬来,用战船去强攻水寨,难度非常大,可以理解为水上攻城战。

  以曹军的水战素质而言,硬莽上去伤亡巨大,划不来。

  “明日继续叫阵挑战。”曹操下令道:“让将士们继续积累实战经验,消耗孙刘联军。”

  “倘若对方避战不出,孙刘就会士气大跌,咱们就算占据上风。”

  “主公。”郭嘉突然坏笑道:“若想打击对方士气,不如将冲公子此书送过去,定然能够羞辱孙刘。”

  “哈哈哈~”曹操大笑道:“你这厮焉坏!就这么办!”

  曹军终于战胜一次,大军士气振奋,返回自家水寨。

  ......

  联军水寨。

  大帐内愁云惨淡。

  这次虽然就折损三千兵力,但谋划这么久,到头来发现被对方玩弄于股掌间,这玩意太伤了。

  战败士气受挫,高层被打击得也不轻。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