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17章

作者:老骥卧槽

  娱乐?反正我挺乐呵,就不知道你晚上睡不睡得着喽。

  “那小弟就献丑了。”

  “洗耳恭听。”.

第31章 甄宓夜不能寐,曹丕夜访司马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在皎皎明月的照耀下,曹冲看着眼前的二嫂,开始背诵课本上学过的《洛神赋》。

  曹冲特意去掉那些有的没的,直接背诵描写洛神容貌这段。

  不得不说,曹植也是真有才华。

  这段描写用词华丽唯美,从头发丝夸到脚底板,三百六十度全方位,将女子能夸的地方全夸一遍。

  此时此刻的甄宓,呆愣愣看着曹冲,惊讶张开嘴巴,甚至已经忘记用手掩住。

  其一,《洛神赋》足够炸裂,立即就把甄宓震住。

  其二,曹冲此前表示,是看到她之后有感。

  也就是,曹冲文章中描写的风华绝代的神女,其实指的就是她。

  ‘仓舒怎么这样...这是在写我么...’甄宓的心都乱了。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曹冲继续背诵。

  而甄宓听到这一句,忍不住浑身颤抖,白皙的脸颊瞬间升腾起两片红霞,只感觉脸颊发烫,甚至于浑身发烫。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钟情于她的淑美,不觉心旌摇曳而不安。因为没有合适的媒人去说情,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

  都整出媒人说情了,甄宓听了能不羞?能不慌?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这句听在甄宓耳中,她想的就更复杂了

  ‘仓舒这句是说人神有别,文中男女不能在一起...是在暗指我们的身份么...’甄宓已经完全把她代入文中的洛神。

  又是恨无良媒说情,又是因身份有别而不能在一起

  甄宓越听越慌,感觉曹冲就是在描写他们的关系。

  “我累了!我先回房!”

  没等曹冲背诵完全文,甄宓就慌不择路跑开,身影很快消失在视线中。

  看着落荒而逃的甄宓,曹冲嘴角露出一抹坏笑,自言自语道:“恐怕要睡不着觉喽。”

  说罢,曹冲吹着口哨,优哉游哉返回自己的小院休息。

  另一边。

  甄宓急急忙忙回到房间,那种“做贼心虚”的感觉才逐渐退散。

  “砰砰砰...”心跳不停,频率非常快,仿佛要从嗓子眼蹦出来。

  尽管刚才没发生什么,但面对曹冲如同“示爱”般的文章,她心中不免生出如同“偷情”般的负罪感。

  内心如小鹿乱撞,被曹冲一篇文章扰得心乱如麻。

  儿子曹叡早已睡下,并且有侍女看护,甄宓匆匆躺下,紧紧裹着被子缩起来,仿佛这样能给她带来一些安全感。

  闭上眼睛,甄宓打算强行睡下,忘却刚刚发生过的事情。

  然而事与愿违,只要甄宓闭上眼睛,脑海中就会浮现曹冲的样子,并且不断回响刚才那篇文章。

  就如同魔咒一般,在甄宓的脑海中不断盘旋,挥之不去。

  床榻上的甄宓翻来覆去...辗转反侧...无论如何都无法入眠...

  也幸好,曹丕早就不来这边休息,要不然肯定会发现甄宓的异样。

  那么此刻曹丕在哪呢?

  曹植院中。

  曹丕、曹彰、曹植三人聚在一起。

  三人情绪都不怎么高,本来计划在铜雀台踩一波曹冲。

  没想到反而让曹冲装起来了,在人前大出风头,他们反倒跟小丑似的。

  尤其曹植,眼下一副病恹恹的样子,白天的经历让曹植破防外加道心崩裂。

  在最擅长的领域被曹冲压制,这种滋味让曹植想死的心都有。

  “莫要垂头丧气!”曹丕激励道:“一点挫折就把咱们打倒,咱们还如何跟那小子斗?难不成看着他得逞?”

  “我看不如把这小子直接除掉!”曹彰咬牙切齿道。

  到现在,对于曹冲截胡孙尚香之事,曹彰依旧耿耿于怀。

  其实没道理,若曹冲不截胡,曹彰也娶不到孙尚香,只能娶孙贲的女儿。

  但二极管思维的曹彰不管这些,就是认为他是被曹冲截胡,夺妻之恨算在曹冲头上。

  “三弟不许胡说!”曹丕呵斥道:“你是想死吗?父亲绝对不会容忍你这么做,到时候还会连累阿母。”

  “死在战场上,不是很正常么?”曹彰很不服反驳。

  曹丕闻言不由一愣,随即明白曹彰的意思,“三弟的意思是...”

  “哼!”曹彰面露杀机,道:“那小子不是一心要随军出征乌桓吗?我就找机会在战场上把他干掉,神不知鬼不觉。”

  作为曹操儿子中最能打的一个,此番出征乌桓,曹彰肯定会随行,他便打算在战场上害死曹冲,以报夺妻之恨。

  “三哥...这不太好吧?”曹植迟疑道:“毕竟是兄弟啊。”

  “什么狗屁兄弟!”曹彰怒骂道:“子建你就是心太善,想想今日曹冲如何羞辱你的?”

  曹植闻言立即沉默,不再劝说曹彰。

  “那小子就算随军,也肯定会跟在父亲左右,形影不离,不会有什么机会。”曹丕微微摇头,并不看好曹彰的计划。

  “事在人为。”曹彰沉声道:“若有机会我肯定不会放过!”

  曹丕没再说什么,若真有机会,曹丕不介意曹冲死在战场上。

  自从惦记上嗣子的位置后,曹丕就对曹冲非常警惕,恨不得处之而后快。

  “好了。”曹丕起身道:“天色已晚,都各自休息吧,明日出征还得早些起来呢。”

  曹彰要随军出征,曹丕和曹植虽然不去,但他们肯定要前去为曹操送行,一样得很早起来。

  三人就此散去,各自返回院落。

  曹丕刚刚回来,院里的下人就禀报道:

  “公子,司马公子派人过来,说有急事相见,恳请您务必过去一趟。”

  曹丕看了眼天色,本打算什么事情明日再说。

  但想到司马懿如此着急,想必有什么重要事情商议,故转身离开,径直去往司马懿府上.

第32章 曹丕四友,司马懿谏言削弱曹冲

  离开司空府邸,曹丕出门之后,脚下步伐不由都轻快几分。

  每日在府上都在演戏,在曹操面前装样子,只有私下离开后,曹丕才能卸下伪装,稍稍放松一二。

  诸子之中,曹操喜爱曹彰的勇武,喜爱曹植的文采,喜爱曹冲的聪慧。

  哪怕是其他酱油儿子,在曹操这边也能讨个笑脸。

  甚至于秦朗、何晏、曹真这些养子,曹操也都极为喜爱。

  偏偏对于曹丕这个“长子”,曹操向来严肃,时不时就喊到面前训斥一顿,曹丕每天都要承受来自父亲的巨大压力,神经时刻紧绷。

  深夜时分,街道上空无一人,曹丕不多时就抵达目的地。

  敲响司马府的大门,门房看到是曹丕后,连忙将曹丕请入府中。

  等到曹丕进入屋内时,才发现不止司马懿一人,另外还有三人。

  分别是陈群、吴质、朱铄,算上司马懿共计四人。

  号称“四友”,可以说是曹丕的核心班底。

  莫要小看所谓的“四友”,这可不单单是四个朋友的意思。

  历史上,曹丕、曹植、刘禅以及孙登身边,全都有四友这个东西。

  其中有三人是明确的国家继承人,而曹植之所以有四友,则是因为与曹丕夺嫡期间,身边才有了四友,当下曹植身边没有这种东西。

  秦汉以来,皇帝会在太子身边安排舍人,用以辅佐继承人。

  而太子舍人的数量,正好就是四个。

  所谓的四友,其实就是变相的太子舍人。

  只不过不管是曹丕、刘禅或者孙登,他们被立为继承人时,并没有太子的身份。

  因为他们的爹当时并非皇帝,故而四名太子舍人也只能被称为“四友”。

  当下曹操确实没明确立下嗣子,可依旧给曹丕这个“长子”应有的待遇,诸公子中唯有曹丕拥有“四友”。

  陈群是荀彧女婿,荀彧亲自举荐给曹操的人才。

  司马懿乃是曹操亲自征辟,而吴质与朱铄则是“招贤令”网罗来的人才,这些人都归属曹操。

  能够成为曹丕的“四友”,自然是曹操亲自安排。

  由此可见,曹丕就算不受待见,但“长子”这个身份,在曹操心里依旧有相当分量。

  “大晚上怎么都在?”曹丕诧异道:“可是有什么重要事情。”

  原本还没如何在乎的曹丕,看到四友深夜齐聚于此,顿时严肃起来。

  不等四人作答,曹丕再次开口道:“正好,我也有事情找你们商议,趁此机会谈一下。”

  “敢问公子何事?”陈群不由问道。

  今夜前来此地,乃是司马懿相约召集,其实陈群三个也不知道过来做什么。

  眼见司马懿没有说话,陈群便先行询问曹丕之事。

  “曹冲!”

  在座的没有外人,曹丕说话也没遮遮掩掩。

  “四友”这个身份,就是相互间最紧密的绑定。

  日后曹丕登临高位,他们四人也能作为核心班底,跟着一起鸡犬升天。

  例如司马懿,在曹操时代他就是个小卡拉米。

  但在曹丕时代,加官晋爵的速度如同火箭飙升,甚至成为顾命大臣,可见曹丕对他有多信任。

  “曹冲近来愈发得宠。”曹丕肃容道:“父亲更是屡屡当众表露传后之意,若不解决曹冲的问题,我寝食难安,还请四位助我。”

  陈群三人闻言陷入沉思,他们心中清楚,帮助当下的曹丕,就是帮助未来的自己。

  半晌后,陈群率先开口道:“其实公子无须太过担心,您只要保持现状,莫要犯错误惹司空不喜,公子的地位便无人可撼动。”

  “自古以来,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是千百年来的规矩。”陈群沉声道:“司空虽为超世之杰,但想要打破常规也并非那么简单。”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嫡长子继承制,可谓是贯穿古代的核心,中外都是如此。

  究其原因,则是因为这个继承制保证了政权的平稳过渡,使人心稳定,政权稳固。

  简而言之,有这个制度,在老君王即将过世时,所有人无疑都会团结在嫡长子身边,大家和和气气没有什么纷争。

  若没有这个制度,你押宝大儿子,我押宝二儿子,他押宝三儿子。

  为了能让自己押宝的对象上位,三方无疑为展开你死我活的争斗。

  高层内斗内耗,对于政权的损伤不可估量。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