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193章

作者:老骥卧槽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曹丕身边人的普遍思维方式。

  不想着如此立功表现,总想着算计坑害曹冲一下。

  总认为只要干掉对手,自己这边就能获胜,而不是立功把对方比下去。

  正常而言,曹丕那边拿出一套更好的救灾方法,才是击败曹冲的正确方式。

  “混账退下!”荀彧叱骂道:“冲公子办法不妥,也总比没有办法强!”

  “你说得头头是道,又有何计策?”

  大灾当前,对于女婿这种大放厥词的行为,荀彧非常厌恶。

  不赶紧想办法,还在这儿搞党同伐异?

  老丈人对女婿的天然压制,陈群只能请罪退下,但他的目的已经达到,指出曹冲赈灾策略的不足之处。

  “你说得很对。”曹冲笑着看向陈群,“刚才的一系列办法,确实远水解不了近渴。”

  “不过...我还没说完呢,刚才的是远水,下边说的就是近渴。”

  曹丕众人心中不由一沉,没想到曹冲竟然还有更好的办法,这次赈灾岂不是又要让其大出风头?

  “公子莫慌。”司马懿的声音响起,“这次不管曹冲表现如何好,我都能让他竹篮打水一场空,到头来不仅没有功劳,还会背负骂名。”

  “计将安出?”曹丕眼睛一亮。

  “这里不是说话之处,回头再说。”司马懿提醒道。

  “是极!是极!”曹丕连连点头。

  商议阴谋诡计,自然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免得被人听走就不好。

  回头躲在阴暗的角落,再细细谋划不迟。

  不过有了司马懿的这句话,曹丕顿时底气十足,心中不再担忧。

  “麟儿,有何办法,速速说来。”曹操出言催促,十分期待更好的办法。

  曹冲从位置上起身,对曹操躬身一礼,道:

  “请父亲赐予虎符,孩儿请兵十万,可解燕赵雪灾之危!”

  “好!”曹操一拍案几起身,“赈灾之事,麟儿一言决之。”

  “朝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皆可调度,群臣全力配合不得违逆,为父也听命于你!”

  曹操直接给予最高信任,可以说在赈灾期间,曹冲就是临时丞相,总揽一切事务。

  “谢父亲!”曹冲挺直腰杆,“定为父亲分忧,解决这次雪灾!”

  临时赈灾团正式成立,曹冲作为最高指挥,以铜雀台为中心,立即开始发布命令。

  “郭祭酒。”

  “在。”

  “派出校事府,告知河北各地太守、县令、亭长,让百姓烧房子取暖,务必撑过今晚!”

  曹冲声音严肃且急促,“只要今晚不被冻死,明天朝廷的救援就能赶到!”

  今晚是抗击雪灾的黄金阶段,但朝廷最快也得明天才能抵达。

  毕竟将作监效率再高,想要赶制雪橇也需要一定时间。

  眼下百姓的房子多为木质,既然已经被雪压垮,不如废物利用,直接作为柴火取暖,一栋房子作为燃料,好歹能撑过今晚。

  要不然,今晚不采取手段取暖,河北之地的灾民,基本上全都会被冻死。

  聪明的百姓自然能想到这个办法,但大多数百姓恐怕依旧舍不得,哪怕是破损的房子,估计都舍不得烧毁。

  下达命令,让百姓们无所顾忌去烧,给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得令!”郭嘉抱拳领命。

  曹冲环顾群臣,开口道:“各位都能在家中取暖,校事们今晚就要顶着风雪奔波,十分艰苦,还请诸位贡献一份力量。”

  “还请公子吩咐,我等定然全力支持。”杨修主动开口。

  “很好。”曹冲下令道:“杨主簿,你去群臣百官家中收集狐裘、大氅,分发给行动的校事府。”

  “喏!”杨修抱拳领命。

  校事府是今晚唯一的行动者,必须有足够的保暖,不然是真的扛不住。

  世家大族家中肯定都有皮毛制成的衣物,而且数量绝对不会少,世家公子小姐,谁还没十套八套狐裘、大氅?

  “诸位,赈灾过后,朝廷会赔偿你们的衣物损失,不必担心。”曹冲笑呵呵道:“不过作为官员,觉悟必须高。”

  “眼下国难当头,谁敢私藏,不为国家贡献力量。”

  “虽说罪不至死,但官帽子定然不保!”

  群臣闻言凛然,纷纷派人给家里带话。

  校事府上门搜查,谁也没胆子藏私,哪怕心里想使绊子,但想想还是算了,没信心瞒得过校事府的眼睛。

  毕竟这些衣物就是给校事府自己穿,校事府搜查时肯定格外用心。

  杨修领着校事府去拿衣物,然后踏上传令的道路。

  荀彧开始全力调集牲畜,毌丘兴无脑打造雪橇,周不疑回酒府勾兑酒水。

  蔡瑁带着一队海军出发,前去辽东索要皮毛,剩下的船只全都给曹冲留在码头。

  河北地区环渤海,通过战舰把将士投放沿岸各地,再乘坐雪橇出发,无疑是最快的方法。

  各级官员纷纷开始行动,原本热闹异常的铜雀台,很快便安静下来,只剩下有限的几个人。

  “麟儿。”曹操看向胸有成竹的爱子,不由好奇道:“到底用什么办法赈灾?明天真的能成?”

  曹操提醒道:“你可是许诺朝廷的救援明日就到,若是无法办到,百姓肯定会大失所望。”

  “届时民意反扑之下,你刚当上嗣子,肯定会对你非常不利,群臣可以借民意说事儿。”

  “到底有没有把把握?给为父透个底。”曹操也是担心。

  爱子夸下海口,一旦无法办到,肯定会招惹攻讦。

  “阿翁安心。”曹冲恢复对老爹的昵称,“肯定没有问题。”

  “至于这具体办法嘛,我得卖个关子,主要说出来您肯定也不信,到时候咱们直接看事实效果便是。”

  “臭小子,就你的鬼主意多。”曹操闻言笑骂,随后道:“¨. 放手大胆去做,出什么事儿为父给你兜着。”

  “谢阿翁。”曹冲笑道:“不过孩儿从小到大只会给您长脸,啥时候给您丢过人?”

  “嗯。”曹操抚须而笑,“这话倒是不假。”

  “行了。”丁夫人插话道:“既然麟儿有信心,你就别问那么多了,还是说说其他事情。”

  “啥事儿?”曹操不由疑惑。

  “过了元日,麟儿就十六岁了。”丁夫人没好气道:“婚事是不是该考虑一下,什么时候让他和香儿完婚?”

  “这个...”曹操看向曹冲,“麟儿的意思呢?”

  “阿翁、阿母,孩儿觉得早了些。”曹冲稍作沉吟,给出回答。

  “不早了。”丁夫人举例道:“十四十五成婚者,大有人在,你们都十六岁了,完全可以成婚。”

  “阿母,您的心情孩儿能理解。”曹冲劝说道:“我若和香儿成婚,不出半年时间,必然会有身孕。”

  “这是好事儿啊。”丁夫人喜笑颜开,仿佛都已经开始憧憬,“正好给我抱孙子。”

  “可不出意外,香儿必然会面临难产的问题。”曹冲继续道:“她才十六岁,或者说刚进十六岁,身体还未彻底张开,气血不足。”

  “这种年纪的女子临盆,最是容易难产。”

  “这也是为何眼下女子、胎儿,会大概率倒在这一环节的原因。”

  眼下生孩子是鬼门关,起码有三成的孕妇、胎儿倒在这一步,一尸两命是很常见的事情。

  “麟儿此言当真?”曹操震惊不已,“原来夭折的原因在此?”

  “孩儿的医术,阿翁应该是知道的。”

  没办法,这种时候必须装逼,来论证自身言语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嘶!”曹操一拍大腿,追问道:“那该如何解决?”

  “年纪大一些就好,身体彻底张开,精气神发育到最好的阶段,十个孕妇难死一个。”

  “具体年纪呢?”

  “二十以后,三十以前。”

  曹操陷入思索,半晌后说道:“既如此,不如制定律法,让女子二十岁后再嫁人?岂不是能避免悲剧发生?”

  “没用。”曹冲直接摇头。

  “没用?为何?”曹操颇为不解。

  “阿翁有没有发现,往往富贵人家的女子嫁得较晚,而百姓家中女子嫁人很早,恨不得刚及笄就嫁出去。”

  “好像...还真是如此,有什么说法吗?”

  “有什么说法?”丁夫人翻个白眼,“女子是赔钱货呗!娘家都不想多养活一天,能嫁人就赶紧嫁出去。”

  “富贵人家不在意多养一年半载,穷苦人家早嫁出去早省钱。”

  “你这是什么丞相,这种事情都不知道?”丁夫人深深鄙视。

  “我...”曹操顿时无语,“我一个丞相研究国家大事,谁研究这些呢。”

  “阿母说得对。”曹冲继续道:“想让百姓晚些嫁女,不是制定律法的事情,而是要让百姓富足起来,才会逐渐“舍不得”女儿出嫁。”

  “明白了。”曹操微微点头,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因为目前没能力让百姓富起来,这是天下一统之后才能去做的事情。

  见丁夫人有些郁闷,曹冲劝道:“阿母别着急,孩儿妻妾众多,早就准备好了,等年纪到了,给您生一屋子小孩,让您都照顾不过来。”

  “你这孩子...”丁夫人不由被逗笑,“行吧,那就再过几年。”

  陪着二老闲聊,不知不觉天光大亮厕。

  周不疑、丁仪、丁廙、丁谧四人先后前来。

  “启禀公子,酒水已经备好。”

  “启禀公子,雪橇赶制完毕。”

  “启禀公子,牲畜调度完成。”

  “启禀公子,大军准备就绪。”

  四友各负责四项工作的进度,天亮后全部完成。

  “出发!前往码头,北上救灾!”曹冲大踏步朝外而去。

  看着爱子离去的背影,曹操忽然觉得儿子长大了。

  而在另外一边,曹丕与司马懿等人,也商议了一个夜晚,制定好坑害曹冲的计划,或者说是“作死计划”.

第170章 多行不义必自毙,曹丕自取灭亡,曹冲巧计赈灾。

  曹冲带着众人离开铜雀台,下方已经集结十万大军,所需的雪橇、烈酒、牲畜已经准备齐全。

  举全朝廷之力,在一夜之间备好所需的所有物品。

  “出发,渤海郡!”曹冲直接下达命令。

  马鞭抽打在里飞沙的屁股上,曹冲坐着雪橇就朝海军基地而去。

  许仪、典满护卫左右,一百亲卫紧紧跟随。

  后方,十万大军纷纷坐上雪橇,有的是牛拉雪橇,有的是驴拉雪橇

  先抵达渤海的队伍,乘船去最远处的灾区。

  后抵达的部队去近处的灾区,基本上可以保证各个灾区都得到最快救治。

  此番受灾的地区多在幽州,以及冀州北部的几个郡,加~起来正好十个郡。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