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199章

作者:老骥卧槽

  “以德报怨!仓舒是怎么对你的?你是怎么对仓舒的?”

  曹操越想越替曹冲生气,对着面前的曹丕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麟儿如此善良,竟被你们几个畜生屡屡坑害,若非聪慧恐怕早就被你们害死!”曹操怒不可遏,“气煞老夫!”

  “来人呐,给我打!”

  “良人饶命啊!”卞夫人膝行至曹操身前,苦苦哀求道:“贱妾愿受罚,别打孩子们。”

  “滚开!”曹操一把将卞夫人甩开。

  想着爱子总是被动受欺负,从来不主动惹事,曹操就是一阵心疼。

  刚才的来信上,不断没要求责罚这些人,甚至还给他们求情。

  多懂事的好孩子啊!

  必须给爱子一个公道!

  曹丕几个人开始挨打,曹彰三个伤势还没好,跟着一起挨打。

  刚从校事府出来的曹植也没例外,同样要再打一顿,要不然曹操无法消气。

  “别打了!别打了!”卞夫人不停哀求。

  “来人呐,给我掌嘴。”丁夫人下令,“打到她闭嘴!”

  曹操没有阻止,敢算计爱子,他们都是活该!

  待到行刑结束,曹操挥手把人拖下去,最后只留下卞氏和曹丕二人。

  曹丕趴在地上,已经被打得血肉模糊,动弹不得。

  曹操走到近前,居高临行道:“看看吧,你弟弟是如何待你?”

  说着将信件丢在曹丕面前,曹丕艰难伸手拿起,查看上边内容。

  “怎么?这个不撵走?”丁夫人疑惑道。

  “麟儿的意思。”曹操安抚道:“麟儿真是个好孩子,他担心卞氏无人奉养,担心叡儿没有父亲,请求让曹丕留下。”

  “哼,我儿子自然是好孩子,人善心孝。”丁夫人听闻是曹冲的意思,这才没有继续不依不饶。

  “嘿~老天待我曹操不薄,给我这么好一个儿子。”曹操也甚是感慨。

  “留下不会再对麟儿有歹心吧?”丁夫人目光看向卞氏、曹丕,眼神不善。

  “放心,路都给麟儿铺好了。”曹操扭头看向母子二人,“最后给他们一次机会,算是补偿卞氏这些年的苦劳,若敢再犯,哼!”

  “报~~~”

  侍卫从外边进来,下拜道:“启禀丞相,冲公子归来。”

  “在哪?”

  夫妻二人同时起身,快步朝外而去,没人理睬地上的曹丕母子。

  曹冲刚登上铜雀台,就看到老两口迎上来。

  “孩儿拜见阿翁、阿母。”

  “快快快,外边冷,进去再说。”丁夫人拉着儿子就往屋里走。

  一进殿内,曹冲就看到半死不活的曹丕,已经脸颊肿胀的卞夫人。

  “阿翁。”曹冲故意埋怨道:“孩儿不是求您饶恕二哥他们嘛,孩儿又没什么事儿。”

  “哼!”曹操冷声道:“就得给他们点教训!”

  其实曹冲不求情还好,曹操都已经开口,要把他们赶回谯县。

  偏偏曹冲来了一封求情信件,把曹操的邪火又激发出来,决定打个半死不过作为惩戒。

  “快来人。”曹冲大声招呼道:“送去御医那边,速速为我二哥医治。”

  曹冲还亲自帮着,把曹丕弄到担架上。

  临走前,曹冲拉着曹丕的手,诚恳道:“二哥安心养伤,兄弟之间没隔夜仇,不过劳烦二哥以后别再害小弟,行么?”

  曹操闻言鼻子一酸,他都替爱子感到委屈。

  “麟儿安心,谁再敢害你,为父替你扒了他的皮!”曹操杀气腾腾道。

  “不会的,想必二哥断然不会再害我。”

  “唉~我儿至善也。”曹操老怀大慰。

  曹丕母子被带走,丁夫人这才注意到,曹冲身后还跟着一个女子。

  “麟儿,这是?”

  “回阿母,安平国相送孩儿的妾室,这几天将孩儿照顾得很好。”曹冲为丁夫人介绍郭女王。

  “过来。”丁夫人对郭女王招手,很是满意,“不错不错,脸蛋儿漂亮屁股大,一看就是好生养,日后就好好伺候麟儿,知道吗?”

  “喏。”郭女王连忙答应。

  曹操没在乎这些小事儿,拉着爱子来到外边,问道:“麟儿,流言的事情如何处理?”

  “阿翁且看。”曹冲指着远处。

  曹操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一支长长的队伍正在进入邺城。

  “这是什么人?他们手里举的是什么东西?”曹操不由好奇。

  “万民伞。”曹冲笑嘻嘻道:“十郡百姓感谢孩儿救灾,特送来万民伞。”

  “哈哈哈~”曹操抚须而笑,“你这万民伞也太多了吧?”

  “本来没打算弄这么多,不过地方上的官员,估计都想巴结孩儿,每个县都送来一把,数量就比较多.. . ”

  曹冲解释道:“还有那些残疾退伍将士,他们得知后,自发给孩儿送万民伞,最后就发展成这个样子,孩儿也有些始料不及。”

  “这说明我儿深得民心。”曹操很是自豪,他自己被送万民伞,都不见得有这么开心。

  长长的队伍进入邺城,一把把万民伞高举,随行而来的百姓,自发就开始宣扬曹冲的功绩。

  虽然是下令弄的万民伞,但其实百姓们没有丝毫抵触,他们是发自内心感谢曹冲。

  若无曹冲,河北不知要冻死多少人。

  给他们发烈酒御寒,给他们发皮毛保暖,这些都是实打实送出去的好处,老百姓自然会感恩。

  本来城中还有些关于曹冲的流言,这下瞬间不攻自破。

  灾区百姓都在感谢曹冲,不是灾区的就别瞎逼逼,干你们什么事儿?有啥资格说三道四?

  一杆杆万民伞就是最好的证明,邺城这边的百姓自然不再议论曹冲。

  至于官员阶层,还都在校事府的地牢里边呢。

  没被抓起来的,谁还敢议论?真不怕死啊。

  “阿翁,什么时候进位公爵啊。”曹冲径直发问,“西北已经顺利拿下,河北的雪灾也有惊无险,有这两件功绩加持,可以顺势而为了吧?”

  君不与臣争功,但从另一个方面而言,臣下的功劳都是君主的。

  汉武帝一辈子没上过战场,但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的功劳,最终都要算在汉武帝头上。

  道理很简单,因为没汉武帝,也就没卫青、霍去病。

  同理,曹营这边不管谁,立下什么功劳,最终都要算在曹操头上。

  这是曹操执政期间的功绩!

  西征收复雍凉二州,既是开疆拓土,又是恢复版图。

  赈灾挽救河北无数百姓,活人无数,功德无量。

  “唉~非刘不王,天下共击之。”曹操感慨道:“这一步迈出去,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没用了。”

  在大汉的爵位体系中,压根就没有公爵,最高便是列侯。

  若曹操进位公爵,那篡汉已经昭然若揭,目的不言而喻。

  以前只是被骂曹贼,称公无疑坐实曹贼的名号,也就意味着曹操彻底舍弃汉室这面大旗。

  “但这是代价最小的方式,也是最好的方式。”曹冲耸耸肩道。

  汉魏禅代的影响力就在于,它仅仅用了最小的成本,就把一个合法政权“重建”,用来代替已经失势的大汉王朝。

  从而名正言顺达到目的,汉魏禅让的出现,相当于给后世提供了一个教科书模板。

  王莽取代汉室是失败案例,而在曹操之前没有成功案例,曹操则是第一个成功案例。

  往后朝代,基本上都是按照曹操取而代之的方案,来进行改朝换代,因为这套方案确实好用。

  曹操也算是篡位的开山祖师爷,深受后来者追捧。

  “你小子比我还急呢。”曹操笑骂道。

  “那是。”曹冲理1.1所当然道:“嗣子哪有世子好听呢?”

  “哈哈哈~”曹操仰天大笑,道:“那就开始吧,一步一步来,先来个如萧何故事吧。”

  如萧何故事,通俗讲就是三件套: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赞拜不名”:就是朝见天子时,司仪官只报官衔,不呼名字。

  “入朝不趋”:就是朝见天子时,用不着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剑履上殿”:就是朝见天子时,可以佩戴兵器穿着鞋子。

  这是当年刘邦给萧何的超然待遇。

  走到这一步,就意味着曹操位极人臣,封无可封,九千九百九十九岁就差一哆嗦。

  这仅仅是一个预热,让下边人知晓曹操的意思。

  毕竟曹操不能自己下令,把自己封为公爵。

  也不能告诉臣下,我想要当公爵。

  吃相太难看,必须要优雅,故而只能暗示。

  先搞个三件套,曹营众人自然一点就透,然后就会联合上表,“请”曹操进位公爵。

  “好像还差点意思。”曹冲突然说道。

  “哦?”曹操奇怪道:“差点什么意思呢?”

  “对了,祥瑞啊。”曹冲猛然想起来,“天人感应嘛,弄点祥瑞好证明您确实干的不错,到时候进位公爵,也能更加顺理成章。”

  “嗐~”曹操摆手道:“糊弄人的玩意,笑掉大牙。”

  “给鸡插上孔雀翎就冒充凤凰,给猪贴上鳞片就装麒麟,我不要这种祥瑞,丢人现眼。”

  “嘿嘿,孩儿的祥瑞可不一样哟。”曹冲得意道:“保准高端大气上档次,比那种糊弄人的玩意强多了。”

  “真的?”

  “不行?”曹冲双手抱胸。

  “信!信!”曹操搓手道:“给为父来点祥瑞?”

  “得咧,您就瞧好吧!”.

第174章 如萧何故事,荀彧直言反对

  校事府。

  曹冲大马金刀坐于主位,双脚翘起放在办公桌上,一脸严肃道:

  “奉孝呐!这次你立下大功...”

  “滚滚滚。”郭嘉将曹冲轰走,用手擦了擦桌面,“你还搁着装上了?”

  “啧~你这人真没意思。”曹冲悻悻道:“都不给我表演的机会。”

  “你得了吧,赶快接手长史的工作,算我求您嘞!”郭嘉坐下抱怨道:“丞相府长史的工作太杂,搞得我现在都开始脱发了。”

  “咦?要不要我给你开个方子?权当这次的谢礼,如何?”曹冲煞有介事道。

  “你不是从不给人看病吗?”郭嘉大为惊奇。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